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93.34KB ,
资源ID:94042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4042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晋书》精选精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晋书》精选精练.docx

1、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晋书精选精练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 晋书精选精练李含,字世容,陇西狄道人也。侨居始平。少有才干,两郡并举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与结交,含距而不纳,商恨焉。遂讽州以短檄召含为门亭长。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司徒选含领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台仪,葬讫除丧。尚书赵浚有内宠,疾含不事己,遂奏含不应除丧。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义贬含。中丞傅咸上表理含曰:“秦王之薨,悲恸感人,百僚会丧,皆所目见。而今以含俯就王制,谓之背戚居荣,夺其中正。天王之朝,既葬不除,藩国之丧,既葬而除。藩国欲同不除,乃当责引尊准卑,非所宜言耳。今天

2、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 宜隆务在敦重也。”帝不从,含遂被贬,退割为五品。后为始平令。及赵王伦篡位,或谓孙秀曰: “李含有文武大才,无以资人。”秀以为东武阳令。河间王颙表请含为征西司马,甚见信任。顷之,转为长史。颙诛夏侯奭,送齐王冏使与赵王伦,遣张方率众赴伦,皆含谋也。后颙闻二王兵盛,乃加含龙骧将军。初,梁州刺史皇甫商为赵王伦所任,伦败,去职诣颙,颙慰抚之甚厚。含谏颙曰:“商,伦之信臣,惧罪至此,不宜数与相见。”商知而恨之。初,含之本谋欲并去乂、冏,使 权归于颙,含因得肆其宿志。既长沙胜齐,颙、颖犹各守藩,志望未允。颙表含为河南尹。时

3、商 复被乂任遇,商兄重时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商说乂曰:“河间之奏,皆李含所交构也。若不早图,祸将至矣。且河间前举,由含之谋。”乂乃杀含。(节选自晋书李含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 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B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 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C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也又云诸王公皆终丧 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D今天朝告于上欲令藩国服于下此为藩国之义隆而天朝之礼薄

4、也又云诸王公皆终 丧礼宁尽乃叙明以丧制宜隆务在敦重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陈情表中“察臣孝廉”即是此意。B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上行文书的名称,常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D刺,有检核问事的意思。刺史,官职名,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含少有才干,得到举荐任用。李含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华,先受到陇西、始平两郡的推荐,后又得到郭奕的提拔重用。B李

5、含依礼服丧,遭到诋毁被贬。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按制度服丧除丧,却遭到存有私心的赵浚、傅祗等人的中伤诋毁,后被贬官。C李含富有谋略,深受上司信任。司马颙杀夏侯奭,派张方投赴司马伦等计策,都出自李含;被司马颙视为心腹,先后被封征西司马、龙骧将军。D李含志愿未遂,最终惨遭杀害。李含辅佐司马颙想使其掌管执政大权,但最终愿望还没实现,后在皇甫商的挑唆下,被司马乂所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会州刺史郭奕素闻其贤,下车擢含为别驾,遂处群僚之右。(2)时商复被乂任遇,商兄重时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复与重构隙。10B11C(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中一种下行文书的名称)12

6、B(傅祗没有中伤诋毁)13(1)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下车”“右”各 1 分。大意 3 分。参考评分点:“会”“素”、补主语“李含地 位”。)(2)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任用赏识),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疾恨皇甫商更加厉害),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任遇”“构隙”各1分。大意分3分,参考评分点:“时”、“疾”、“滋甚”。)【参考译文】李含字世容是陇西郡狄道县人。寄居在始平郡。年少时有才干,两郡同时举荐他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是本地的少年,仗恃自己是豪族子弟,皇甫商想要和他结交,李含拒绝

7、而不接受,皇甫商对李含怀恨在心。于是劝说州里用一封短书召李含去做门亭长。恰巧州刺史郭奕 平素听说李含贤能,到任后便提拔李含为他的别驾,李含地位处在其他僚属之上。司徒选拔 李含兼任始平郡中正。秦王司马柬去世,李含依照台省制定的仪规,等葬事完毕就脱去了丧 服。尚书赵浚受到朝廷的宠爱,嫉恨李含不侍奉自己,就上奏说李含不应过早脱下丧服。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誉和道义贬了李含的官职。中丞傅咸上表为李含申辩说:秦王去世,悲恸感人,百官共同吊丧,实为有目共睹。而现在因李含迁就王制,说他居于尊荣之位而轻忘悲哀,夺去他中正的职位。皇朝如有丧事,葬毕而不脱去丧服;可藩国有了丧事,葬毕便脱去 丧服。藩国如果也想同样不脱

8、丧服,就应当指责他们引用尊者的制度作为卑者的准则,是不 应宣扬的。现今朝廷告于上,想让藩国施行于下,这是抬高了藩国的规格,而降低了皇朝的 礼仪。又有一种说法说对各位王公都要服满丧期,按理服丧要显示出他们的地位,我们强调丧制应该隆重,是力求敦厚凝重。惠帝没有听从,李含于是被贬,削退到五品。后来李含担任始平令。到了赵王司马伦篡位时,有人对孙秀说:“李含文武双全,不要让他帮助了别人。”孙秀任命他为东武阳令。河间王司马颙上表请求任李含为征西司马,李含很受信任。不久,转任长史。司马颙杀夏侯奭,把齐王司马冏的使者送到赵王司马伦处,派张方率众士兵投赴 司马伦,都是李含的谋略。后来司马颙听说齐王、成都王兵力强

9、盛,便加封李含为龙骧将军。 当初,梁州刺史皇甫商被赵王司马伦任用,司马伦失败后,皇甫商离职到了司马颙身边,司马颙厚重地安慰抚慰他。李含劝谏司马颙说:“皇甫商是司马伦的宠幸之臣,因害怕治罪才投奔这里,不应频繁地与他相见。”皇甫商听说后便憎恨李含。当初,李含本来打算同时除 掉司马乂、司马冏,使权力归于司马颙,李含也可以藉此实现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长沙王 打败齐王后,司马颙、司马颖仍然各自守护着藩国,李含的愿望并未实现。司马颙上表请求 任李含为河南尹。当时皇甫商又被司马乂相知并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时任秦州刺史, 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产生了矛盾。皇甫商劝司马乂说:“先前河间王的奏本,都

10、是李含编造虚构的。如果不早些想办法,祸患即将临头了。况且河间王日前的举动,都出 自李含的计谋。”司马乂便杀了李含。 初,文帝崩,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自天子达丧,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常以叹息。今主上天纵至孝,有曾闵之性,虽夺其服,实行丧礼。丧礼实行,除服何为邪!若因此革汉魏之薄,而兴先王之法,以敦风俗,垂美百代,不亦善乎!”玄曰:“汉文以末世浅薄,不能行国君之丧,故而除之。除之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善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三纲之道亏矣。”祜乃止。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

11、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预表曰:“祜虽开府而不备僚属,引谦之至,及扶疾辟士,未到而没,家无胤嗣,官无命士。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以慰赵子弟心。请议之。”诏不许。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克定之功,策告祜庙,仍依萧何故事,封其夫人。策曰:“皇帝使谒者杜宏告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祜:昔吴为不恭,负险称号,郊境不辟,多历年所。祜受任南夏,外扬王化,内经庙略,著德推诚,江汉归心,举有成资,谋有全策。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

12、之规若合符契夫赏不失劳,今封夫人夏侯氏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又赐帛万匹,谷万斛。”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也,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则祜之前身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有删改)【注】曾闵:曾参与闵损(闵子骞)的并称。皆孔子籽,以有孝行著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B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C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

13、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 D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称“崩”。 B“达丧”即天下通用之丧礼。礼记三年问载:“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C“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D自古姓随父,“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注重礼制,以敦风

14、俗。他认为汉文帝废除已故父母守孝三年的丧制是毁礼伤义的,应该恢复古代丧制,以使民风淳厚。 B羊祜名播后世,为人敬仰。在他去世后,人们看到他的墓碑没有不落泪的,荆州百姓为回避羊祜的名字,家里的门从不称“户”。 C羊祜为官清廉,深为推重。杜预在给皇帝的表章中称许羊祜为人十分谦逊,从不在官署中设僚属,官府中也没有他任命的官吏。 D羊祜功勋卓著,受到表彰。东吴平定后,群臣为他祝贺,皇帝也认为他功劳很大,将他的事迹写成策书到他的庙里宣告慰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5分) (2)夫笃终追远,人德归厚。汉祖不惜四千户之封

15、,以慰赵子弟心。(5分)10、B【解析】原文标点为:昊天不吊,所志不卒,朕悼恨于心。乃班命群帅,致天之讨,兵不逾时,一征而灭,畴昔之规,若合符契。11、D【解析】“自古姓随父”错误,“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在父系社会,姓则随父亲。12、D【解析】“群臣为他祝贺”错,群臣祝贺的是皇帝的寿辰。13、(1)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历休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于所“游憩”“岁时”“飨祭”各1分,句意1分) (2)对于死者以礼安葬,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 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笃终“追远“归厚”“慰”各1分,句意1分)【

16、参考译文】 当初,文帝去世,羊祜对傅玄说:“为父母服丧三年的制度,即使是贵人也要穿孝服,这是自天子至于平民的通用丧礼,然而被汉文帝废除了。这是毁礼伤义,我常为此叹息。当今主上天生至孝,有曾参、闵子骞的孝行,虽不让他穿孝服,他还是守丧礼。既然守丧礼,除去孝服又为什么呢?如果趁此机会革除汉魏的薄丧制度,恢复古制,以使民风淳厚,流传美名于百代,不是很好吗?”傅玄说:“汉文帝鉴于当世人心浅薄,不能为国君行三年之丧,因而废除这个制度,至今已经数百年,一旦恢复古制,难于推行。”羊祜说:“不能使天下人都为天子服丧,姑且让主上服丧,不也很好吗?”傅玄说:“主上不废除三年丧制而天下人废除,这是只有父子之礼而无君

17、臣之礼,三纲之道就不完整了。”羊祜就不再坚持自已的意见了。羊祜所写的文章及所著的老子传都流行于世。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历休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看到此碑的人无不流泪,杜预因而把此碑叫“堕泪碑”。荆州人为了回避羊祜的名字,把房屋的门户只称门,把户曹改为辞曹。杜预向皇帝上表陈述说:“羊祜虽开设官署,但他不设僚属,十分谦逊,到病重时选拔的贤士,未到任而羊祜死,他家中没有后嗣,官府中没有他任命的官吏。对于死者以礼安葬,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民德民风就会淳厚。汉高祖不惜用四千户的封赏,以安慰赵人子弟的心。请朝臣商量这件事。”武帝没有答应杜预的请求。羊祜死后两年东吴平定,群臣向武帝敬酒,祝

18、颂长寿,武帝端起酒杯流着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因而将平吴事迹写成策书到羊祜庙里宣告以慰其灵,仍按照汉朝萧何的先例封羊祜的夫人。策封之书说:“皇帝使谒者杜宏奠告已故侍中、太傅、钜平成侯羊祜:昔日吴人骄横不恭,恃险阻而称帝,边境不能统一,已经多年。羊祜接受镇守南方重任,在外宣扬天子德威,入内筹划国家方略,推布诚心,功德卓著,江汉人民归心,行事胸有成竹,计谋万无一失。然而老天不佑善人,使公大志不酬,朕因此遗恨于心。于是朕颁发出师之令,顺天应人,讨攻逆贼,没过多久,一战而吴贼歼灭,当年你灭吴的计划一一实现,分毫不差。封赏不忘有功之人,现封公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赐帛万匹,谷万斛。

19、”羊祜五岁时,曾叫乳母取来所玩的金环给他,乳母说:“你以前没有这个东西。”即领乳母到邻人李氏东墙下一个桑树洞中找到了一个金环。李氏知道后大惊说:“这是多年前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都说是被人偷去了!”乳母把寻找金环的过程述说了一遍,李氏非常悲哀惋惜。当时人都觉得奇异,都认为李氏的儿子是羊祜的前世。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撑当作黑头公皆难得之才也。”转主薄。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候,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

20、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与王恭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与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尚书令。梦人以大笔如橡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

21、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晋书王珣传,有删节)【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B.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

22、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C.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D.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B. 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C. 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D. 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

23、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青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B. 王珣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为尚书令,王梦见有人把如椽大笔交予他,他以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之梦果应验。C. 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坚持己见。D. 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

24、迫于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焉。(2)征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等并以才学文章见于帝。10、B;11、D;12、C;13、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皇帝非常(向来)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何无忌,东海郑人也。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会稽世子元显子彦章封东海王,以无忌为国中尉。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及玄篡位,无忌与玄吏部郎曹靖之有旧,请筱小县。靖

25、之白玄,玄不许,无忌乃还京口。初,刘裕与无忌素相亲结。至是,因密共图玄。刘毅家在京口,与无忌素善,言及兴复之事,无忌曰:“桓氏强盛,其可图乎?”毅曰:“天下自有强弱,虽强易弱,正患事主难得耳!”无忌曰:“天 下草泽之中非无英雄也。”毅曰:“所见唯有刘下郑。”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及玄败走,武陵王遵承制以无忌为辅国将军,南追桓玄,与振武将军刘道规俱受冠军将军刘毅节度。玄留其龙攘将军何澹之等守淦口。无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军来战。澹之常所乘舫放旗甚盛,无忌曰: “贼帅必不居此,欲作我耳,宜亚攻之。”众咸曰:“澹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无益。”无

26、忌谓道规曰:“今众寡不敌,战无全胜。澹之虽不居此舫,取则易获,因纵兵腾之,可以一鼓而败也。”道规从之,遂获贼舫,因传呼曰:“已得何澹之矣!”贼中惊扰,无忌之众亦谓为然。道规乘胜径进,无忌又鼓噪赴之,澹之遂溃。卢循遣别帅徐道覆顺流而下,舟舰皆重楼。无忌将率众距之,长史邓潜之谏曰:“蓄力俊其疲老,然后击之。”无忌不从,遂以舟师距之。既及,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贼众云集,登舰者数十人。无忌辞色无挠,遂握节死之。赠侍中、司空,谧曰忠肃。(选自晋书何无忌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忌笑而不答/

27、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B.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C.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D.无忌笑而不答/还以告裕/因共要毅/与相推结/遂共举义兵/袭京口/桓玄闻裕等/及无忌之起兵/甚惧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B.世子,一般为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是帝王和诸侯王位的继承者。C.吏部郎,吏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

28、降、调动等事。D.谥,谥号。君主的溢号一般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通常是朝廷赐予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无忌请求遭拒,决定抗争。桓玄篡位后,何无忌请求给他一个小县来治理,却遭到了桓玄的拒绝,于是何无忌就回京口,与刘裕密谋共同对付桓玄。B.何无忌与友共议,密谋复兴。何无忌与好友刘毅谈论复兴之事,何无忌认为天下没有对 抗桓玄的英雄,刘毅认为只要刘裕共同起兵就不用担心。C.何无忌将计就计,大败敌军。何无忌明知敌军主帅何澹之不在平常乘坐的战船中,仍鼓动士兵攻击这艘船,最终攻占敌军主帅的战船,将敌军击溃。D.何无忌不听劝阻,壮烈牺牲。何无忌率军拒敌,长史邓潜之劝说何无忌等到敌军疲惫后再攻打,何无忌不听,结果遭到攻击,壮烈牺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及桓玄害彦章于市,无忌入市彻哭而出,时人义焉。(5分)译文:(2)俄而西风暴急,无忌所乘小舰被飘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败。(5分)译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