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地理总结城市地理学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市概念: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三种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概念、实体地域概念、功能地域概念行政地域:按一定标准在行政上设置市、镇、乡、村等建制,并制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或城市化地区),但真正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划出严格意义上的界限绝非易事。功能地域:由于城乡分界的模糊,建议用功能地域概念来适应这种变化城市的功能地域: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性质城市功能地域大都市区和城市化地区的关系1 有
2、城市化地区才可能有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一定包括一个或几个城市化地区。2 中心城市和城市化地区构成大都市区的核心,大都市区一般比它们的核心要大,包括了连续建成区外缘以外的不连续的城镇、城郊发展区甚至一部分乡村地域,而城市化地区是不包括乡村地域的。3 城市化地区不一定和市镇的行政边界一致,随时间而有变化,大都市区的外界与县界吻合,相对比较稳定,资料易于统计和收集。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大都市带的特点:多核心 交通走廊 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 2500万人 国家的核心区域大都市带形成条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
3、原地带门户位置:沿海、沿大江大河、重要铁路线,国际性大都市或国际港口城市枢纽功能: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沿长轴呈带状发展,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大规模、高密度人口指标,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大湖沿岸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地区为都市连绵区(MIR),MIR必须具备的特征:(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
4、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紧密的经济联系。都市区可以普遍存在,只要有大中城市;都市连绵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存在。城市群(UA)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不足:一是界定不清楚,二是英文译名与国际上的中心市都市区混淆失去规范性。MIR和UA的区别第三章 城市的产生发展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影响城市区
5、位分布)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资源条件等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气候: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区位类型:是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少数低纬度城市则两种条件兼而有之。在高纬度的城市分布也有一些特殊的条件:分布在气候上能得到暖流影响的地区。地形: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4 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河流:直接影响是提供城市用水、运输条件、利于安全防卫。 间接影响是河流、河谷区农业发达,易产生城市。
6、水源:能提供水源、航运、军事防卫、旅游等功能。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我国城市按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分类:(10种) 1滨海城市2三角洲平原城市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 4 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6平原中腹的城市7高平原上的城市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9中山谷地城市10高山谷地城市第三节 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发展位置:是指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地理位置有数理位置、政治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与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
7、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1 按不同空间尺度分析城市地理位置:大中小位置大位置: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小位置: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 析的。城市与它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中心、重心、邻接和门户位置。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重心位置:中心位置并不一定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区几何中心,很多情况下是地区的重心位置。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
8、中央。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所有城市原则上都要求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1)沿河城市的6种区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会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河口;(2)海港城市的区位:海湾、岛屿、陆连岛、陆岬;(3)城市与铁路的关系有不同的区位类型: 枢纽位置、通过位置 端点位置枢纽位置:若有几条铁路线在城市衔接或交汇,则城市处于枢纽位置。 通过位置:若城市有两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称
9、为通过位置。端点位置:城市只有一个方向的铁路对外联系,则为端点位置。第四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们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三种类型:中心地型城镇: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服务职能) 交通型城镇 :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位置) 专门化城镇: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大学城等。(资源)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形 :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特点)这类
10、小城镇随着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 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 这类小城镇发展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发展前景如何,是否能发展成为大城市,取决于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二、转运功能、区级贸易与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1转运功能分类:实体转运:指货物从一种交通方式转换为另一种交通方式商业性转运:主要指商品所有权的改变;政治性转运:主要指商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时需要付关税。2港口城市是最典型的以转运功能为主的城市。3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按其交通运输方
11、式的构成分为:铁路沿线小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渡口小城镇,河海港城市,边境和特区城市,综合性运输枢纽城市等。4在一定社会经济前提下,转运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经济腹地、后方疏运系统及城市本身的建设条件。三、规模经济、聚集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1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与发展强烈的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 种特殊的需要。2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按职能类型可分为矿业城、工矿城、工业城、风景旅游城、科学文化城等。3这类城市的发展取决于: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等,市场的需要,受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的制约。4规模经济是指某
12、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亏本的地步。5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6跟商品农业影响相似,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适用于所有城市,只是专门化职能城市最典型。第5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两个明显趋势:集中区位,专门进行信息技术产品从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
13、验性生产以及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了一些新的增长中心和核心区。发展条件:一流的研究大学或研究与开发机构 组织完善的金融网络和大量富有家庭 是国家和国际电子通信网络和航空运输网络中的节点 较高的生活质量分散区位,主要进行装配工序生产,分散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在集中与分散并存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新产业空间格局: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生产阶段和管理、决策等高层次职能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及其郊区,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其职能层次越高;而装配和测试生产及低层次职能则分散在边缘区或发展中国国家。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主要物质基础:跨国高速道路网络和发达的电子通讯设施。空间极化趋势渐趋明显核心区的大都市具有极
14、大的发展优势世界城市体系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第4章 城市化原理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定义: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1)城市的数目和人口不断的增加的过程,乡村的人口在减少(2)城市的形态不断的扩大,城市的分布由相对的孤立转变为联系紧密的人们的城市生活方式逐步扩大的过程城市化的不同观点:普通观点: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
15、业活动的转换的过程。 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更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大两方面。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 经济结构的转型 地域空间的转型 生活方式的转型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城市化: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的3+1种类型:正统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
16、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假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只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而没有或很少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 乡村城镇化(中国特色):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由于职业变化和经济来源改变,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向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型转化,并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的变化过程。第2节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机制的驱动力:1农业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城市兴起与成长的一般前提:提供剩余粮食;提供
17、剩余劳力。农业发展提供的其它条件: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 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为城市工业产品提供市场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 “发动机”,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发达与现代社会发展和工业现代化密切相关。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占的比例一般也越高。4交通运输是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经济增长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美国学者的结论(1)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加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加权平均城市化水平之间有 很明显的相关关系。中国学者的结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着对数曲线相关。发
18、达国家不存在着显著相关中等收入国家相关性最高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阶段划分:1发展速度的变化:初期:缓慢,由慢变快;中期:快;后期:慢,由快变慢2动力机制的变化:初期阶段:农业+工业化(基本动力) 中期阶段:工业化+第三产业 高级阶段:第三产业是后继动力3产业结构的变化4空间分布形态的差异:初期阶段:零星的“点”状结构 中期阶段:紧凑的“面”状与“带”状结构 高级阶段:完整严密的“网”状结构城乡人口迁移的系统分析模式 1伯格:推拉假说所谓推拉说:是指城市以其高就业率、较高的收入和较好的公共设施,从而对广大农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拉力,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由于农村贫困、落后、
19、经济不发达,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推力,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向城市移动。(知道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2马卜贡杰模式城乡人口迁移的原因不仅在于移民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调节机能,它们是控制移民数量的机制。 城市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新马克思主义者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哈维 美国的卡斯特尔斯(哈维)资本三次循环的概念:政治经济学城市化理论的特点:(1)城市建成环境是城市化的物质体现和结果,通过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分析,反映城市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换。(2) 在绝大多数国家,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的城市化水平总是不断上升的;用投资等指标计算,却具有明
20、显的周期性特点。 (3)若干发达国家已完成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正处在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阶段。第3节 城市化的类型和测度城市化的类型(结合书具体看)1.向心型与离心型 2外延型与飞地型 3.景观型与职能型4.积极型和消极型 5.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1主要指标法: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 城 市化达到的水平。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
21、计算。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其他性质。因而,在国际上它无法辨别真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土地利用指标: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2复合指标法: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的进展水平,城市发展的不同侧面。优点:指标多,必然与具体地域结合紧,针对性强,缺点:通用性差。第四节 城市化近域推进和郊区化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于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的拥堵和环境品质的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
22、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若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中心城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之为郊区化城市化的近域推进的主要动力:(4个)1.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动力) 交通工具的变革出行范围的扩大; 高速公路、小汽车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 对外交通实施城市空间生长;2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1)大型工厂和重型企业外迁的倾向强烈。(2)工厂外迁常以某些特殊工厂为先导。(3)现代工业的专业化生产协作,形成联合企业。(4)工厂外迁最终不会脱离城市的影响范围,因为它们需要使用城市的各项设施和服务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导致城市住宅大量、经久不
23、断地兴建,这是住宅不断向城市外围扩散的原因所在。在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人们追求带庭院的独户住宅,使住宅在外围市区的扩散较为稀疏。在我国,城市用地比较紧张,新建住宅一般采用居住区集中布局的方式,使住宅向外扩散的距离比较有限。但是,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大规模的兴建,使住宅向郊外推进的现象已经变得十分显著。4、其他部门扩散与城市化如文教科研单位(这里专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特殊病院、苗圃、墓地等。彼得霍尔的城市演变模型(五个时期六个阶段)(书上76/77)再城市化绅士化(中产阶级化):在一个街区中,较高收入的家庭取代较低收入居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街区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品位也发生了
24、改变。绅士化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必须有低收入的居民从他们的街区中被置换出来,而这种置换往往是非自愿的置换,也就是通过迅速升高的地租或是增加的物业税,让那些宁愿留在原居住地的居民无力负担生活开支而被迫离开。第二,不仅街区的住宅质量得到提升,而且其人群的社会经济特征也发生了改变;第三,街区文化特征的改变,因为新来者会按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消费品位来改变这个街区原有的社会文化特性。中产阶级化的负面影响:近几十年来,在内城居住的人口多是受教育较少的低收入人群,少数民族或以妇女为户主的单亲家庭,由于经济转型,制造业部门逐步衰落,这个群体的失业率很高,生活困难。在中产阶级化现象发生后,该地区的消费成
25、本被抬升,更使这些低收入者无力负担。郊区化的实质就是城市的“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推动城市人口及职能由市区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奥沙利文:郊区化的四个方面:制造业郊区化 人口郊区化 售业郊区化 办公业郊区化第5章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第1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分为四阶段:一、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二、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 城市发展特点:1.城市经济职能加强,改变了单一的政治职能状态 2.城市规模有所扩大,中小城镇数量增多 3.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强 4.城市还未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 三、工业化社会时期:1.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2.一元的封
26、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这是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点。 3.随着资本的扩张,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城市体系也逐步形成。世界城市体系的出现成为近代世界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4、当代或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1950年以来) 二战后,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规模。 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较快;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独立,经济上有一定发展。当代世界城市化三个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第二节 1949年以前中国城市发展史近现代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1)二元结构的城市体系。 我国近现代城市体系由一元的,以各级行
27、政中心城市为主体的结构,转向:半殖民地近代工商业城市;封建传统的中心地城市。 在这个二元结构中,近现代工商业城市居于统治地位。(2)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区域差异明显。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产生了不少新兴城市,多为矿业或工矿业城市,由于我国煤铁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使新兴城市也多位于东北及华北地区。北方再次成为城市的主要发展区,其中东北成为我国近现代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资本主义在南方的发展主要是在条件较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其中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市发展尤快。第3节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起伏波动是最显著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时期一、短暂发展时期(
28、1953-1957)(1)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2)统购统销。实质是农村收购,城市配售。二、起伏波动时期(1958-1965年)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四道闸门:第一道闸门:1958年开始的户籍制度,将中国公民划分为身份、地位和福利待遇不同的两个社会阶层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人口不能自由流动。第二道闸门:城镇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计划供应。第三道闸门: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第四道闸门:城市福利制度。4、过渡时期(1977-1981年)(1)改革开放(2)落实政策5、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1991年)6、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至今)第4节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
29、发展水平基本上相适应 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郊区化进程已经显现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1)中小城市独立发展阶段:城市之间的联系相对薄弱(2)都市区形成阶段:少量城市快速发展,将周边中小城市纳入(3)都市区轴向扩展形成联合都市区阶段:中心城市与外围、都市区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轴线上形成新的聚落中心(4)都市连绵区雏形阶段: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形成后,都市区沿轴线方向扩展融合,建立起具有密切联系的功能网络,初步形成区域一体的整合形态(5)都市连绵区成型阶段:作为国家经济核心地区的都市连绵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这一
30、地区进一步集聚,雏形阶段的枢纽城市发展为国际性城市。两个甚至多个都市连绵区结合成为更大规模的连绵区,具有国际性乃至世界性影响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活动分类: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成两部分: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基本活动:是指为城市以外地区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活动。为城市创造收入,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1)离心型的基本活动(2)向心型的基本活动非基本活动:指为城市本身提供货物和服务的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 (1)满足本事基本部分的生产
31、需要(2)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B/N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现代城市的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外地服务又同时为本地服务,不过两者的构成状况,即B/N可能很不相同。 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会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也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这个城市就要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意义:不仅能圆满解释城市发展的内部机制;预测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未来的发展;为城市职能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看看书)1、普查法: 优点:准确 缺点:繁琐、工作量大2、残差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