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0.80KB ,
资源ID:937322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732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

1、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嘀格伢儿的梦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嘀格调和脚踏水车唱山歌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2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教材重点与难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资料,磁带,录音机,电子琴一、课前工作1、组织上课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二、新课

2、学习了解土家风俗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回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2 放磁带脚踏水车唱山歌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3、学唱嘀格调师: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播放嘀格调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他们唱些什么吗?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教师简介你能给歌曲取名吗?师: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

3、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土家族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唱歌曲。学唱歌曲师:土家山歌通常采用对唱的形式,我们也来进行对歌的学习比赛要求:自己选择对唱乐句,跟琴分乐句进行对唱师播放嘀格调跟音乐进行对唱、查自学情况后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句进行对唱)唱旋律,师:你能根据歌词的唱法唱一唱嘀格调的旋律吗?学生完整的唱歌曲,这里要注意结束句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乐曲介绍:冬冬喹施土家族的一种民族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 乐曲为木管五重奏学生看书,了解木管的形状,随乐跳一跳在三年级跳过摆手舞,学生们回忆,然后听音乐跳一跳4、总结 师: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民俗?

4、(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完成节拍练习教学目标:1、 能安静的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体验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曲。2、 能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或节奏。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抒情优美的情绪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和节奏。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复习歌曲嘀格调1、 听磁带,进行小声跟唱2、跟

5、磁带进行伴唱,请学生随音乐热情跳起土家的摆手舞,体验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3、 引导谈话,进入新的教学刚才我们学唱了很活泼热情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曲风不一样的歌曲。三、 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1、 放磁带,请生初听,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能了解是几拍子的歌曲,并谈一谈对于歌曲的感受。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是一首抒情优美又童趣盎然的优秀儿童歌曲。歌词本身就象一首清新婉约,充满幻想的小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风景淡雅的画学完成,并说说卷。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2、 复听,让学生能在心里默默跟唱,试着默唱自己的声部。3、 再听,让学生有情绪的轻声跟唱,注意提醒学

6、生要“带着耳朵唱”,就是边唱边聆听。四、 安装24,34的电脑芯片”1、 让学生分两组复习或听赏嘀格调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这两首歌曲,学生讨论歌曲的拍号,了解这两种拍子的含义。2、 全班一起拍拍火车上的节奏,以游戏的形式每组派一位同为什么是这样选择,进一步深化对24和34 含义的理解。3、 在书上找找哪些歌曲是24和34的拍子五、总结全课第二课 西部放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目标: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3、了解并认识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44拍号教学重难点:了解旋律、节奏、速度

7、、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分辨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诗词,提问:这几句诗词都诗描绘什么的?是我国第几长河?2、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3、揭示欣赏曲目思考并回答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二、欣赏黄河船夫曲1、播放黄河船夫曲,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l)、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 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 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

8、?以什么形式出现? 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 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 陕北方言。 “我晓得”的“我”,唱成“e”。 3、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块表示这三段旋律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思

9、考并个别回答。知道协奏曲的概念。分段复听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思考并回答联想到的每一段的画面。三、听赏刮地风1、放磁带,初听歌曲,感受明快的曲风2、再听,并进行跟唱3,比较两首歌曲的风格,说说感受四、音乐知识1、 出示旋律,介绍小节、小节线、终止线2、 拓展,请生找一找3、 复习42,43拍号,认识44拍号,击掌体会强弱, 五、 总结全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赏歌曲走绛州,随拥军秧歌跳秧歌舞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走绛州培养学生用明快活泼的声音唱歌能力。 2、通过讲解及学唱歌,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具有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作用。4、 能跟随 拥军秧歌跳秧歌舞教学重点:培养歌唱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西部民

10、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学具准备:电子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歌声引进西部 (l)音乐引路 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提问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 生:黄土高坡,高亢,粗犷 师: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二、西部放歌 1、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 (2)听听走绛州 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

11、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 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 (3)说说“走绛州” 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 生: 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 (4)学学挑担子 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 (请l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

12、师:在教室里拿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 (生拿出自已带的长手巾模仿。) (5)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6)学唱曲谱 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这一句音比较高,不能喊叫,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7)学唱歌词 A随琴唱词。 B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虚词衬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 (8)扮扮挑夫的模样,情

13、感处理 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三、扭秧歌拥军秧歌1、教师示范,讲解扭秧歌的要领2、大家跟音乐一起扭起来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都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第三课 鱼水情教学内容: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听赏洗衣歌、学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教学目标: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

14、、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教学重难点:1、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2、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感恩军民鱼水情1、 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1)导入 引用歌舞剧白毛女导入新课(2)介绍 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3)小结: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

15、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4)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了解歌词,都说了些什么?(5)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2、听赏洗衣歌(1)看插图听赏洗衣歌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又是怎样来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2)了解歌词 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助解放军洗衣裳。(3)跳洗衣歌 随音乐跟老师跳西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二、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河北人民和西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情

16、,这节课我们也来表达我们的心意。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 学唱歌曲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的内容 (2)二声部学习 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学习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声部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生合作 (3)学唱新歌 再次聆听全曲 随琴用u哼唱全曲。 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随琴唱歌词2 、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2)演奏全曲,加以伴奏。三、课堂小结说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所做的贡献。第四课 祖国在我心中教学目标:1、 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

17、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教学重难点: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时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2、 揭示课题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1、 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 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3、 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4、 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

18、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x,x,xx,xx在68拍子中各唱几拍;5、 全班随着范唱音乐轻轻划拍,加深对音乐的印象;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7、 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8、 艺术处理:学生讨论,老师归纳。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二、 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2、随琴识读乐谱;3、熟唱歌曲;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1) 要求:轮唱

19、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 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1、 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2、 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3、 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四、课堂小结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3、能用

20、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教学重难点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安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讲述小鸟的故事二、 导入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三、 导学1、 范唱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2、即兴接歌词用响板击拍节奏:xx xx |xx x|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21、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1) 听旋律(14句);(2) 说联系,组合旋律;(3) 唱旋律。四、 组装词曲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五、 学唱歌曲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第二课时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

22、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老师总结: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六、 表现歌曲(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2) 分角色演唱;(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小鸟唱: 学生唱: 55 35 | 16 5 | 56 53 | 21 2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树木 长成 排 2、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3、总结。第六课 渔夫与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1、 能学会演唱渔夫与

23、金鱼的故事中的曲一至曲九;2、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并争取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为同学的表演伴唱伴奏;3、 能根据剧情发展的变化为人物设计台词;能在表演活动中认识到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只会一无所有。教学重难点1、 准确唱出童话音乐剧个唱段并进行表演;2、 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地表演。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哪位能说说故事的结局怎样?2、新学 我们今天就把这个童话唱出来二、第一幕 出海 1、曲一 (1)学生自学曲谱及唱词,老师用琴弹奏旋律给学生指引; (2)学生齐声演唱曲一,并配乐进行初

24、步表演尝试。2、曲二、三 (1)天遂人愿,一条大大的金鱼被老公公的鱼网拖出了海面。 播放音乐:曲二的音乐以及金鱼被网住的画面。 (2)学生跟着反复播放模仿金鱼做的动作,唱出曲二。 (3)金鱼求老公公放了它,老公公答应了吗? 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善良和不求回报的感觉。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复习第一幕的曲目二、第二幕 贪婪1、第一场 要个木盆(曲四) (1)对比: 老公公的心地是这样的仁慈,可当他回家后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老婆婆,却听到了不同的想法。谁能扮演老公公、老婆婆说说他们之间的对话? 引导学生说出老婆婆不快、不满的语气。体现出老公公老实懦弱的个性。 (2)播放曲四的音乐,学生跟唱曲

25、四,注意#5的音准。 启发学生:唱出老公公那种出尔反尔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3)全班齐读金鱼的话 引导:读出金鱼知恩图报,真心祝福的感情。 2、第二场第四场 要新房子要当女皇(曲五曲八) (1)串联过渡 金鱼满足了老婆婆的要求吗?老婆婆是不是就此得到了满足呢?她又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呢? (2)分组排练 出示曲五、曲六、曲七的唱词。 学生分组为它们设计台词对白,并根据曲四的曲调唱出相同曲调的曲五至曲七。启发体会老婆婆日益高涨的贪心欲望。 (3)彩排表演 分组按顺序演出老婆婆从要新房子到当女皇的过程。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分配道具;有感情地说出自己编的台词;全组齐声有表情的唱出台词。 (4)故事收场a、

26、面对这个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老太婆,好心的金鱼采取了什么行动?b、老师范唱曲八。c、学生跟伴奏音乐唱出曲八。d、启发学生体会金鱼极不愉快和失望透顶的情绪。三、课堂小结布置表演任务,各组安排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第三课时表演(分工合作,整体感受)1、 分组准备演出;2、 全班集体表演。学生表演完整的童话音乐剧,老师提供伴奏音乐。3、评价小结第七课 快乐的队日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2、在听赏看马戏时,能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参与表演。3、能参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小队活动,在参与活动

27、中体验过队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1、歌曲学唱。2、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过一个快乐的队日,请大家根据音乐及老师的动作,猜猜我们将要去哪里?1、手鼓展示 介绍乐器以及新疆的风俗人情。2、跳跳 看老师的动作,你能学学吗?3、唱唱 你还会唱其他的新疆歌曲吗?二、学唱新歌 1、听听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拍拍 找出出现最多的节奏。 3、练练 (1)在节奏拍击的基础上进行练唱。 (2)练唱滑音、强音、波音。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唱唱上节课的曲子,重点各记号的表现。二、学唱歌

28、曲 1、朗读歌曲,说说歌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2、跟唱歌曲。 3、划拍学习歌曲旋律。 4、依谱轻声学唱歌词。三、歌曲表现 1、分析歌曲,体验情绪,激情演唱,师生合作。 2、加入打击乐伴奏。 3、创编舞蹈。 4、表演。四、拓展延伸分组设计小队活动,下节课展示。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在新疆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队日。请同学们设计自己的小队活动。各小队是怎样设计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的最有意义。二、活动展示分组展示自己的小队活动。三、活动总结第八课 长白山下的歌谣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2、能用愉快、风趣的声音学会演

29、唱歌曲 嘿呀,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二、听长白山的乐曲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5、谈谈感受与理解。三、拍长白山的节奏1、介绍长鼓。2、用小鼓拍节奏。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