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12KB ,
资源ID:9371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71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x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合肥市宁溪学校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促进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人类在经历了三百多年以前的工业革命以后,又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支持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学习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促进人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网络化、多媒体化、个

2、性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人类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国内,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看,“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项目”开展了多年,教育信息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高效率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状态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我国,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99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

3、大决策;教育部于1998年12月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如改造中国教育科研网络系统、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建设公共教育信息资源库、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人类的教育,在经历了农业时代的教育、工业时代的教育以后,已经跨入信息时代的教育。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具有客观必然性。(二)课题选题的意义1、21世纪的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

4、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创造性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的需要。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现在,我校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在这种环境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尝试通过互联网,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采,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

5、生展开合作探究提供了可能。2、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利用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力量,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促进其教学教研水平和专业化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素质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从倡导到实施,又到推进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我国的教育国策。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和造就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个性特点的、既有较高认知能力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既具较高智商又具很高情商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几十年来,通过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不断得到深化;由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按照

6、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来审视素质教育的推进状况,其状态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认识上的、条件上的、机制上的等等,但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无法承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与推进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内在关系和逻辑必然。(三)课题研究的价值1、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7、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2、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构建高效课堂,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行为方式,它要求实验教师大胆探索,敢于突破禁区,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反映现代社会主流的创新教育理念。其次是一种教学条件和手段,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信息背景,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会学,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钻研教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出21世纪的合格人才。二、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引

8、导,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探索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所教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形成一套较系统的适合不同课型的学习策略。因此我们力求实现以下目标:1、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并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操作能力、协作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2、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在学科

9、教学中的最优应用的一般规律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寻求提高整合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经验和管理评价机制。3、通过研究,弄清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潜件建设的基本要求,研制开发出一批适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总结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在试验研究期间,出优秀课例、课件和论文等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立项研究,促进广大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广泛实践,充分探索和认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并以此带动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以及教师

10、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全区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三、研究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每种信息来源渠道又包含大量的信息,如果将这些信息都引进课堂是不现实的也是没必要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构建一个与教学相关,对教学有用的信息环境。在构建信息技术环境方面我们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着手,共同营造、建构信息环境,教师提供接近学生认知发

11、展区的材料,组织学生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索、去发现。目的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主动构建新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小组合作策略,在提供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后,组织学生必要的讨论和交流,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全面,鼓励学生敢疑、敢想、敢说、敢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把学习成果或问题反馈出来,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培养评价相关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人机互动,扩充学生的理解范畴,优势互补,培养合作的意识。具体来说:1.从学生的层面上来讲,本课题研究的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

12、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有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学会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在想学、乐学、会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信息素养,实现全面素质的提高。2.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讲,本课题研究的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过程中转变观念,让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指导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形成特长,提高素质、同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验的操作经验。3.从媒体层面来讲,本课题

13、研究的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中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4.从教学层面来讲,本课题研究的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中使教学内容的星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多种新型教学方注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四、研究思路、原则、方法与步骤:(一)课题研究思路:利用多媒体、网络为辅助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探究和学习习惯,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

14、下良好的基础。(二)研究原则1、研究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查研究,随时掌握项目研究动态,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分析,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及教育部有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资料,把握新时期教育的原则和规律,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2、“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原有参加项目研究的班级数量、学科数量和年级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研究面,吸纳更多的学科和更多的年级参与本项目的研究,实现由“点”到“面”,由“点”到“线”的规模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先对典型学科的经验教训进行剖析,然后再大面积研讨与操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边研制”、边

15、“推广”、边“修改”的方法。3、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研究原则把在实践中创设的教学模式、教育软件、教育资源库经过研讨,再回到实践中进行多次检验的原则。4、实践与协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研究工作中,调查与实践必须是真实客观而又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科学性。项目研究的管理也应是科学的,需要各部门团结合作,分工明确。(三)研究方法:以文献研究、行动研究、对比实验为主,以观察法、调查法等为辅。1、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过程中,要通过查找、阅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为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方向实证性研究、扩展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创新性研究等一的确定、研究方案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情报资料的支持。2、行动

16、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阶段,要根据研究问题的不断扩展深化,设计采取研究活动和教学行为,在以教学促研究、以研究促教学的巡回往返中,不断提高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3、对比实验法:根据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个别研究问题的探索中,采取对比实验法,以定量的研究结果提高课题研究的内部和外部效度。(四)、实施步骤:1、准备研究阶段,时间:2012年4月-9月学习有关理论,制订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成立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向上级科研单位申请立项。2、实施研究阶段,时间:2012年10月-2013年12月组织相关培训活动;组织和开展课题交流研讨活动;迎接课题的中期检查评估

17、;发掘和集纳研究成果。3、总结研究阶段,时间:2014年1月-12月根据课题目标,对课题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和集成,撰写论文、结题报告;召开课题验收和表彰大会;撰写研究报告,召开最终研究成果汇报会,申请结题。五、组织与领导(一)组织机构:组 长:夏家彩副组长:彭玉柱、梁镇、张红菊成 员:孔健、胡德刚、王贵蓉、钱慧、王芳、汪波、刘艳、张宏华、周扬(二)人员分工:课题组由夏家彩同志牵头,各年级骨干教师一起组成,负责对本课题的确立以及研究的监控与调节,所有人员既是本课题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案的提出者、设计者,同时也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现象或改革方案的发现者、阐释者;承担或参与该项目的

18、主要研究任务,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展开;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经费、时间、人员,培训实验队伍,解决实验过程中重大疑难问题;加强与各级部门的联系,申请并组织成果鉴定,宣传推广研究成果等。(三)具体分工:夏家彩:中共党员,课题负责人,中学思品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现任合肥市宁溪学校学校校长,蜀山区政治教学研究会会长。负责整体组织、协调,课题研究工作的统筹,撰写研究方案、计划、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彭玉柱: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现任合肥市宁溪学校副校长、蜀山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负责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孔 健: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现为合肥市宁

19、溪学校中学部教导副主任。负责研究工作的对比测评,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数据和资料。胡德刚:中共党员,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现任合肥市宁溪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负责课题专题网的建设,教学课件设计的指导。梁 镇: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现任合肥市宁溪学校中学部教研副主任。负责做好教师的学习、技术培训和交流工作和研究资料的整理。张红菊: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合肥市宁溪学校小学部教研处副主任,负责协助做好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测评等工作,负责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王贵蓉:中共党员,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整

20、合的实践研究工作。钱 慧: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及小学数学教研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王 芳:中共党员,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小学语文教研副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汪 波: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及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刘 艳:中共党员,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担任中学数学教学及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张宏华:中共党员,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担任中学英语教学及中学英

21、语教研组长工作。负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工作。周 扬:中共党员,中学信息技术二级教师,担任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负责校园网络的维护和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六、具体做法:1、深入进行理论学习,为课题申报做好准备。课题申报前,学校就积极组织校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针对本校实际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围绕“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一致认为选择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符合学校实际的。然后成立课题研究组,组织人员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申报。并聘请部分外校的资深教师给予指导和论证,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学校课题组

22、又对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研究过程进行了完善,最后确定形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类型的研究研究方案。2、分解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学校课题组将课题分解为五个“子课题”: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成立了五个“子课题”研究小组,每个子课题进行了人员分工,都有相关的教研组长担任,由教研组长牵头,组内成员广泛参与,使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人力保证。、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制度是完成工作的有力保

23、障。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结合校本教研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如:课题组长职责、课题研究成员职责、“小课题”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题研究奖惩制度等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制度保证。、我校已经实现了“班班通”,每一个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系统。学校还配备有英语听读设备,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有一部教学机。从建校开始,我校已经对所有教师进行了多媒体应用培训。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学校投资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拟拨出专项资金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将为每一个申报通过的课题提供足够的研究经费,用于购买研究资料、人员培训等支出。我校是一所公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教研气氛浓厚。学校为每一位参加课题研究

24、的教师计入相应的工作量。学校图书馆现有各类资料图书上万册。、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利用学校的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机会,组织教师观摩学习;搜集优秀的教学课例录像,组织教师观看;我们还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再培训。如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机会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再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请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教师如何上网查询,下载课件,制作课件,如何进行视频播放,熟练使用计算机等技术。采取的培训方式是:一讲,即信息技术教师和骨干教师讲座;二看,即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熟练操作计算机,看骨干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再实践:

25、实践应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实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再反思:即反思自己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总结好的经验,改进教学不足。这样反复循环进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不断提高。七、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论文发表获奖、案例论文集、观摩现场、资源库等。具体安排如下: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责人012012年9月-2012年12月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水平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孔 健张红菊022013年1月-2013年6月集师生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网站学科主题网站胡德刚032013年7月-2013年8月中期总结报告研究报告梁 镇042013年9月-2013年12月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论文集钱 慧汪 波052014年1月-2014年3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英语教学情境论文集张宏华062014年4月-2014年6月论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论文集周 扬072014年7月-2014年9月论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小组合作策略论文集王 芳082014年10月-2014年12月多媒体让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论文集汪 波王贵蓉合肥市宁溪学校课题组2013年1月28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