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136.93KB ,
资源ID:93660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66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docx

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一组实验探究题甘肃省平凉七中 九年级化学组某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九年级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请你对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溶液或_溶液。(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某校学生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没有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猜想针对你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设计方案根据你的猜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用品: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

2、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操作步骤(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 炎热的夏季,你一定想喝一杯冰水解暑。某冷饮店出售一种特制的冰水,由服务员在水中加入一些雪状的物质,该物质一放入水中立即冒出大量气泡,很快就得到一杯清凉可口的冰水,饮用时有碳酸饮料的口感。(1)请你判断雪状的物质是_。(2)请你设计两个实验分别验证这种物质的成分。(注意按序号填写答案)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方法一方法二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

3、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图中I、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你提出的假设是_。(2)通过实验I可证明_。(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和,在中应该加入_。(4)探究结果为_。你认为除实

4、验和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_。小明、小强和小红三位同学在一起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受热完全分解后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他们称取5.0g碱式碳酸铜在试管中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冷却至室温,称量黑色固体产物为3.6g。他们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了以下猜想:可能是氧化铜;可能是碳粉;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粉的混合物。(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盛有少量该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现象。如果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如果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2)小强进一步思考后,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可以排除。他的理

5、由是:_。(3)小红通过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排除了猜想。她的理由是:_。(4)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若证明某黑色粉末确由氧化铜和碳粉组成。你还可用什么方法:_。 化学复习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2

6、)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案2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 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 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_现象和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

7、象应是_。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填入下表)实验1实验2实验3(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水的作用是_。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

8、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大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_。(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_。(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_。(05安徽)图11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1)能导电的是_,含有单质的是_,含有有机物的是_,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_(每空只要求填一种物质的序号)。

9、(2)图11中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05安徽)小明对妈妈破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鱼鳔(如图12)所示产生了兴趣,他以“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鱼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 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 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鱼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11所示),你认为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_,理由是_;与理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2)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瓶鱼鳔内的

10、气体,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验证鱼鳔内含O2验证鱼鳔内含CO2 (05南京)国家环保总局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各类实验室纳入环保监管范围。某中学九年级A、B两个班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如图13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班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废液来源检测方法与结果推断废液成分(填化学式,酚酞和水不填)A班观察废液呈无色,测得pH = 2废液中含有_B班观察废液呈红色废液中没有_含有_(1)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废液中的成分,并填写在上表中的空格中。(2)据悉,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

11、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A班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的危害是_; 你建议处理这些废液的方法是_。(05大连)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作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2)燃烧与氧气有关燃烧需要氧气(3)燃烧与温度有关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05南京)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抽气。一段

12、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装置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蜡烛装置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 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 14.4184.1216.6(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3)装置和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和装置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05宜昌)小兵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做起了这个实验:将镁

13、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1)根据实验现象,我能写出这个化学方程式_。(2)这个实验还引发了我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_,_。在实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4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是正确的,

14、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3)小华想用给定的收集装置(如图)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选“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_猜想二:_猜想三:_(05扬州)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

15、酸中,只是所含_不同。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 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组相同的铝片浓度相同的酸反应片刻后添加某种试剂(少量)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结论11g铝片5mL盐酸Na2SO4无明显变化_和_离子对反应无影响21g铝片5mL盐酸NaCl明显加快_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2)上述猜想_是成立的;(3)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原因。_。

16、19.(05佛山)对大量实验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物质的内在联系,对一些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作出猜测,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试仿照下表中事例,以初中学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为例,填写所有表格(所填规律不得重复):实验事实(每空至少举2实例)规律推测同类物质具有相同性质示例: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醋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碳酸钠、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声称是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气体(2)20.(05潍坊)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7、:(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试验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方案方案(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发生反应的是(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取两只盛有2mL蓝色碘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

18、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汁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滴数1220请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21(05兰州)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变化。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所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观察现象来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1)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和下表的操作方法,将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填入下表中:所选装置操作方法实验现象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试管内的液面略有上升B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19、C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D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E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2)若再分别向A、B装置的烧杯中滴入少量氯化钙溶液,将会看到的现象是:A:_;B:_22(05宿迁)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发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_,B

20、现象为_,C现象为_。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_(填序号)(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_。(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现象为_;第二组同学滴加_,现象为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发生了反应。23(05武汉)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完好)(1)打开止水夹a,装入药品后连接装置,可观察到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_。(2

21、)当试管中的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时,夹紧止水夹,试管中有沉淀生成。原因是_。2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中加入试剂量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和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ABCDCaCO3 、稀HClNa2CO3、 稀H2SO4Zn、 稀H2SO4Cu 、 稀H2SO4KNO3 NaCl BaCl2 Ba(OH)2 25(05宜昌)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有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

22、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2)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3)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变质写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4)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26(04南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研究方案先称取12.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Na2CO3的质量变质NaOH的质量/g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继续探究计算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7碳酸钙在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