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5 ,大小:445.24KB ,
资源ID:93614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614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西安市水环境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西安市水环境规划.docx

1、西安市水环境规划1前言31.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 1.1.1指导思想3 1.1.2基本原则31.2编制规划的技术路线3 1.2.1规划编制依据3 1.3.2引用标准41.3编制规划的指导原则4 1.3.1规划范围4 1.3.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41.4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41.4.1规划目标71.4.2技术路线72 西安市基本情况.82.1地理位置.92.2自然环境.92.2.1地质地貌.92.2.2水文 92.2.3气候102.3社会经济现状.102.3.1人口概况102.3.2经济建设情况102.3.3农业与土地利用112.3.4西安市文化卫生112.3.5西安市市政建设基本情况122.

2、4.社会发展预测122.5资源、能源消耗123 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123.1水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规划123.1.1水系概况123.1.2水资源概况133.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33.1.3.1供水工程设施现状133.1.3.2供水能力143.1.3.3现状用水量143.2水污染源现状调查与预测143.2.1污染源调查143.2.2污染源预测153.3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63.3.1地表水173.3.2地下水193.4水环境功能区划与容量研究203.4.1水环境功能区划203.4.2地表水环境质量预测与容量研究283.5水污染防治对策.343.5.1水污染防治对策.354规划实施

3、保障措施.374.1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组织实施374.2建立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宏观调控体系374.3拓展资金渠道,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384.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384.5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384.6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395结语.406参考文献.401.前言1.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为目标,以保障和

4、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基本途径,以削减污染物总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防范环境风险为抓手,以重点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坚持“环境优先、环保惠民”战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作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瓶颈,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环境保障。1.1.2基本原则 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统一为前提,实施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法

5、律手段强化管理,把大气污染治理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紧密配合,从源头抓起,努力实现国家总量控制计划,使西安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优先,统筹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将民生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环境监管,坚持全过程预防,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建设边破坏的状况,从源头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坚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和

6、行业实施有差别的环境政策。落实政府责任,加强部门协作,鼓励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完善环保法规,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水、气环境容量,落实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推进解决全局性、普遍性的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分类指导,解决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 科技创新,环境友好。坚持科技创新,破解技术瓶颈,提高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新路子,实现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和环境友好。1.2编制规划的技术路线1.2.1规划编制依据(1)西安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2

7、)西安市2003-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3)西安市2004-2020年总体规划修编(环境保护规划)(草案)(4)实施西部大开发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5)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五”规划(6)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7)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白皮书)(8)西安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西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11)西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12)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通知(13)西安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十年规划(14)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1.2.2

8、引用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3)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5) 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6) 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编制规划的指导原则1.3.1规划范围 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市辖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1.3.2规划基准年和规划年限

9、规划基准年:2011年。规划年限2011年-2015年。1.4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1.4.1规划目标(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监管,基本解决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饮用水源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环境状况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相适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主要河流控制断面消灭劣类,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提升,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进一步增强。 (二)2015年末水环境质量指标主要控制指标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确保城市和农村

10、饮用水源安全。 地表水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稳定保持在类水质标准。 渭河干流国控和省控断面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消灭劣类。渭河主要支流(黑河、涝河、沣河、新河、氵皂河、浐灞河、临河)入渭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达到类标准,氨氮浓度控制在5mg/L以下。渭河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达到类标准,氨氮浓度控制在5mg/L以下。 污染防治 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95%,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达到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8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5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85%。 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 全面建

11、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确保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安全处置率达到90%以上。 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 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达到80%以上。 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时、处置得当,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少于2起。 生态保护 深入开展“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县(区)建设,每个县至少启动1个生态乡(镇)和10个生态村建设。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2010年有所增加。 监管能力建设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达到国家标

12、准化要求,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构。 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及应急响应网络。 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达到80%以上。 主要控制指标体系见表21。表21 主要控制指标体系表序号类别2013年末指标值2015年末指标值一总量控制指标1.化学需氧量削减率5%8.4%2.氨氮削减率7.3%12.2%3.二氧化硫削减率4.7%7.9%4.氮氧化物削减率6%9.9%二环境质量指标(一)水环境5.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指标)98%99%6.地表水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基本保持在类水质标准稳定保持在类

13、水质标准7.渭河干流国控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浓度50%断面消灭劣类消灭劣类8.渭河主要支流(新河、氵皂河、浐河、灞河)入渭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50%入渭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达到类标准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稳定达到类标准,氨氮浓度控制在5mg/L以下9.渭河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浓度基本达到类标准达到类标准,氨氮浓度控制在5mg/L以下(二)空气环境10.环境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300天/年300天/年11.空气质量年均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10年削减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浓度达到

14、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较2010年削减10%二环境质量指标(三)声环境1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dB56dB13.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dB68dB(四)生态环境14.受保护国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较2010年有所增加较2013年有所增加15.国家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40%50%16.农村环保综合整治示范村建成200个建成300个(五)辐射环境17.核与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无重大核与辐射事故发生无重大核与辐射事故发生三环境保障指标(一)污染防治18.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90%,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污泥无害

15、化处理率3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70%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95%,污水处理厂排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负荷率8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5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85%19.再生水回用率10%20%20.危险废物安全贮存或处置率100%100%2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90%22.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逐年下降23.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稳定达标24.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50%50%三环境保障指标(一)污染防治25.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80%80%26.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严防重大、特别重大突

16、发环境事件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少于2起(二)生态保护27.生态创建工程每个县至少启动1个生态乡镇和6个生态村建设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每个县至少启动1个生态乡镇和10个生态村建设2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2010年有所增加较2013年有所增加(三)监管能力建设29.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健全环境应急管理机构30.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及应急响应网络初步建立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及应急响应网络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及应急响应网络31.国控、省控重点污

17、染源在线监控设施达标率80%80%32.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80%80%1.4.2技术路线本规划以西安市总体发展动态研究和环境质量现状调研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西安自然、城建、人口、能源及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现调),分析西安镇目前和将来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主要环境问题),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以及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影响预测)。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规划目标的方案),以实现工业的合理布局,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良性循环。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图11西安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图2.西安市基本情

18、况2.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2.2自然环境西安是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西部城市。西安北濒渭河,北有著名黄土高原,南有秦岭山脉,自然景观优美

19、。近年来,西安城市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备,城市道路、绿化、供气、供水、供电、供热、通讯、污水和垃圾处理条件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燃气普及率97.7%,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日供水能力达到175万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日,在北方城市率先解决了城市供水问题。通过实施“大水大绿”和“蓝天碧水”工程,重现“八水绕长安”的胜景,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2%,2009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已成为西部休闲居住、投资创业的向往地。2.2.1地质

20、地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2.2.2水文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氵皂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

21、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还另辟有较理想的水源基地。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172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2.2.3气候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西安市及各郊县年平均气温13.1至13.4。年极端最高气温35至41.8;极端最低-16至-20。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至26.3,月平均最高气温32左右;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3至-1.3,月平均最低气温-4左右

22、,年较差达26至27。降水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 mm。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且时有暴雨出现。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平均风速1.8 m/s,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2.3社会经济现状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4亿元,增长14.5 %。经过多年发展,

23、西安目前已建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八大发展平台,高新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六个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开发区之一,经开区全力打造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制造业基地,曲江新区是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浐灞河生态区正在筹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些开发区(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

24、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2.3.1人口概况西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741.14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西安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数量:416.05万人,占56.14 ,西安市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数量:325 .09万人,占43.86 , 西安市外来人口:89.2万人(2009年数据)2.3.2经济建设情况西安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经济增长连续9年保持了13%及以上的速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24亿元,增长14.5 %。经过多年

25、发展,西安目前已建成了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石油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培育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际港务区、沣渭新区八大发展平台,高新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六个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开发区之一,经开区全力打造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制造业基地,曲江新区是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之一,浐灞河生态区正在筹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些开发区(基地)是西安主导产业的集聚地、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示范区。2.3.3农业与土地利用根据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按地貌类型分,山地占土地总面积48.60%,平原占37.50%,丘凌占7.50% ,黄土台塬占6.40%。按土地适宜性分,宜农地占土地总面积40.80%,宜林地占47.70%,宜牧地占10.30%,不宜农用地占1.20%。一、农用地。全市农用地面积8178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91%。耕地:面积344519.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09%,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