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德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常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7年市本级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目标任务的通知(常财办发201719号)等文件,恒信弘正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常德市财政局委托,对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终身教育专项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终身教育专项资金包括终身教育经费和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两个部分。其中:终身教育经费是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市战略,促进公民素质全面提升
2、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是贯彻落实省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湘组发201412号)文件精神,用于农民大学生培养工作而设立的专项资金。立项依据: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常发201110号),关于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常组发20156号)。2016年预算安排终身教育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终身教育经费180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120万元。项目单位为常德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市电大)。(二)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终身教育经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市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3、。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2015-2020年连续6年共招收6000人以上(每年1000人以上),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2.2016年项目具体绩效目标(1)建成终身教育学习网,开设八大类课程,学习资源7000门以上;倡导全民阅读,启动现有阅览室提质改造、安装彩色电子显示屏(2017年完工);完成中老年电脑扫盲教材和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的编订与印刷。(2)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启动实验“生态阳台”项目,2017年建成完工;组织开展“百堂好课进社区”活动5次以上,开设中老年电脑扫盲培训班,培训1000
4、0人次;组织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3)组织各区县(市)社区教育评选活动,推动建成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中心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指导鼎城区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武陵区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完成农民大学生招生1000名;开展农民大学生专题讲座20次;建立市级教学实践基地8个,督导组织市级实践基地活动10次;学员稳定率90%以上,成绩合格率80%以上。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市电大对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进行了自我评价,对项目基本情况、绩效目标、资金管理使用、组织实施、绩效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分析说明,自评得分95分,评价等级为“优”。三、绩效评价工作
5、情况恒信弘正所接到市财政局委托后,成立了评价小组,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根据项目特点,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和公众评判法。评价过程中对市电大、社区学院(校、中心)等实施项目(资金额占85%)进行了现场察看,对社区居民、农民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听取情况、收集资料、综合分析、与项目单位沟通交流等程序后,形成绩效评价报告。四、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一)项目资金情况1.资金到位情况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194.35万元,其中:终身教育经费74.35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120万元。资金进度拨付到位率100%。2.资金使用情况2016年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累计使用193.73万元
6、,其中:终身教育经费使用73.73万元,支出内容:设施建设48.16万元、资源建设4.72万元、平台建设0.5万元、项目建设15.35万元、活动评比5万元;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使用120万元,支出内容:上缴学费98.7万元、教学费11.59万元、培训费4万元、竞赛奖励1.97万元、会议费及其他3.74万元。和预算相比,资金结余105.65万元,实际资金使用率64.58%。结余原因为阅览室提质改造、生态阳台、彩色电子显示屏等项目尚未完工结算,款项未支付,社区教育市级评选等活动未组织实施。详见附件1: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收支汇总表3.资金管理情况为加强专项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7、规范财务行为,市电大制定了终身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经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审核后下拨资金指标,支出审批手续齐全,执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和公务卡消费报账制。在财务核算方面,建立了专项资金台账,账务处理基本准确,完整地反映了资金收支及结余情况。(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2011年12月市电大组织成立了常德社区大学(与市电大属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全市终身教育服务与指导中心。市电大着力于终身教育的软硬件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与推广、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在项目管理上,市电大制定了终身教育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实施前,向市财政局、市教育局提交专题报告审批;实施过程中,严格履行了招投标、财政
8、评审程序。市电大制定了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管理制度,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学生活动与管理、考核评价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依托市电大开放式教学系统,采用网络教学为主,实践培训、专题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分专科、本科两个层次培养,学制两年半。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法学等专业。培训对象为市辖区内村支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中共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招生工作中,各学员由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推荐、组织部审核、培养院校录取,取得学籍后,纳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农民大学生2015年招生1025人,其中专科779人、本科226人。(三)项目目标完成情况1.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于2016年11月建
9、成运行,开设了生活百科、文化艺术、养生保健、和谐家庭、技能培训、科普知识、法律道德、休闲娱乐等8大类课程,学习资源8269门;阅览室提质改造和彩色电子显示屏工程于2016年启动建设;印刷中老年电脑扫盲教材2360本。2.市电大与成都电大签订“生态阳台”项目合作协议,已启动施工;开展“百堂好课进社区活动”,对新坡社区等5个社区送课10次,开设中老年电脑扫盲班12个,培训288课次、10580人次;全民终身学习周于2016年10月成功举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活动品牌”评选。3.鼎城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验收合格,武陵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申报成功。4.招收农民大学生102
10、5名;开展专题讲座61次;建成市级教学实践基地8个,组织市级实践基地活动16次;学员稳定率93.07%,成绩合格率为85.95%。5.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社区教育市级评选工作未组织实施,原因为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项目已用微课资源替代、2016年全省撤乡并村机构大调整导致评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以资金额度为权重计算,终身教育经费目标整体完成率93%,农民大学生培养目标完成率100%。(四)项目绩效情况本项目绩效主要为社会效益,表现为以下方面: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市民“处处可学”奠定了基础。截止2016年末,全市已建成1个社区大学、9个社区学院、49个社区学校、80个社区学习中心,基本形成了以
11、社区大学为龙头,以武陵区、鼎城区两个国家级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引领,以市级示范性社区学校和优秀社区学习中心为骨干,以其他基础性社区学习中心为支撑的四级社区教育组织体系。社区大学积极督导各区县培育社区教育品牌,涌现出了“善导特训室”(武陵区富强社区)、“鼎城诗韵”(鼎城区草坪镇)、“育婴天使”(石门县观山社区)3个市级优秀活动品牌,其中“鼎城诗韵”被评为2016年全省全民终身学习优秀活动品牌。2.搭建了“人人可学、时时能学、样样有学”的网上网下学习平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常德终身教育学习网建成运行,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使用便利的
12、学习网站,8269门学习资源基本涵盖了市民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构建网下零距离培训平台,社区大学以社区学习中心为依托,以“百堂好课进社区”项目为抓手,逐步建立起以青壮年技能培训为基础、以中小学校外教育为重点、以老年教育为特色的社区教育培训体系。 3.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市电大学校阅览室提质改造完成后,预计藏书5万册,可容纳40人同时阅读,将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学习的最佳场所,提升市民阅读积极性,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有效提升。4.以体验式教学为手段,建立现代新的休闲生活模式。在建中的“生态阳台”项目将依托“绿宠课堂学习基地”和“屋顶菜园体验基地”两大阵地,开展以绿色健康为主题
13、的农产品种植示范、教学、交流、体验活动。该项目以营造和谐社区、和谐家庭为立足点,以服务于我市“海绵城市创建”、满足市民对绿色生态和健康环保的生活需求为目标,让身居闹市的城市居民鲜活的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让家里闲置的空地成为全家人的氧吧、老年人劳动强身的乐土、白领下班后的减压胜地、少年儿童的科普知识乐园。5.创新培养模式,助力新农村建设。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通过教学、实践、自主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民大学生培养模式,让农民大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他们的科技文化素养、生产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从根本上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有文化、懂技术、能创业、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学生的需要,推进和谐富
14、裕的学习型新农村建设。例如:津市学员周思,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产品的销售中,在网上建起了香菇网络销售平台;澧县学员杜修安,积累了水面养殖和海虾淡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15个农户养起了对虾,面积1000亩,每亩年产值近8000元,带动了一批人致富,增加了贫困村民的收入。6.服务基层党建,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通过开设政策法规等课程,聘请本市知名专家来校授课等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农民大学生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让很多身为乡村干部或后备干部的农民大学生从事或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面对复杂问题和各类矛盾,能够用所学政策和法律知识妥善解决,提升了乡村治理
15、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全市“美丽乡村、完美社区”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经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90分,评价结果为“优”。得分明细:(1)项目投入总分17分,实得17分。(2)项目过程总分31分,实得29分,扣2分,扣分明细:1.跨年度使用经费,扣1分;2.2例记账凭证附件不合规,扣1分。(3)项目产出总分22分,实得19分,扣3分,扣分明细:1.终身教育经费目标完成率93%,扣1分;2.终身教育学习网课程内容、功能建设欠完善,扣2分。(4)项目效果总分30分,实得25分,扣5分,扣分明细:1.市民对终身教育学习网参与度不高、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建成率不达标,
16、扣3分;2.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综合满意度为85.13%,扣1分;3.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综合知晓率为75%,扣1分。详见附件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六、存在的问题(一)财务管理方面1.专项资金跨年使用,经费归属年度不当2016年专项经费中累计列支2017年社区大学授课费等39240元,该类费用应归属于2017年度终身教育专项经费。2.记账凭证附件欠规范2016年7月5号记账凭证支付农民大学生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专家劳务费54000元,未提供发票;2016年6月27号记账凭证支付实践基地创建费4999元,合同方为湖南腾琼野茶王茶业有限公司,发票由黄维标个人开具。(二)项目产出方面1.部分项目
17、未实施完成编制印刷讲好常德故事系列读本、社区教育市级评选两项工作未按计划完成。2.网络平台课程内容及功能建设待完善终身教育学习网部分课程无教学内容,如:法律道德-司法解读和法律知识、技能培训营销技巧等课程无教学内容。“学分银行”等网站功能尚未建设,无界面内容。(三)项目绩效方面1.终身教育项目群众知晓度偏低,学习参与度不高经现场调查,市民对终身教育经费项目知晓度为57.5%。终身教育学习网于2016年11月建成运行,截至现场评价日(试运行),累计注册人数4042人,参与学习人数210人,学习参与率5.20%。2.四级社区教育体系欠完善,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建成率低武陵区应建社区学习中心120个,
18、已建32个,完成比例26.67%。七、建议(一)加强财务管理,严把财务审核关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分清经费归属期间,避免经费跨年度使用;严把财务审核关,关注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对不合规的经济业务不予受理,并要求及时更正。(二)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保证产出数量和质量1.把握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完成率加强项目进度管理,根据年初工作任务,合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时间表,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保证项目及时完成。2.强化教学管理,完善网站功能建设及时补充和更新终身教育学习网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应全面、完整,实用性强、有吸引力,杜绝内容空白的虚列形式。建设完善网站功能,借鉴其他地区终身教育网站先
19、进经验,网站内容与微信公众号相关联,将学习资源拓展到移动客户端,进一步提升网络学习平台的便利和价值。(三)加大实施力度,全面提升项目实施效果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群众参与度市电大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等多渠道加大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习网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知晓度,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了解并参与其中,提升项目效果。2.加强社区教育建设督导,提高基层社区教育机构覆盖率一方面市电大加大对各区县社区教育建设的督导力度,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市级评选工作,引导、激励各区县社区教育建设;一方面增加政府重视程度,将基层社区教育机构普及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指标,多途径合力提高基层社区教育机构
20、覆盖率,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增强四级社区学校体系力量。3.落实区县配套经费,增加实践教育活动被调查的社区学习中心和学员反映区县配套经费不够,需加大社区教育机构设备设施投入,希望各级政府给予经费支持;被调查的农民大学生希望多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多安排专题面授。(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本项目评价结果为“优”,建议在完善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工作计划合理安排下年度预算。附件:1。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收支汇总表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3.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调查问卷汇总表1(终身教育经费)4.2016年常德市本级终身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调查问卷汇总表2(农民大学生培养经费)恒信弘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7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