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44.86KB ,
资源ID:93068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068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docx

1、社会心理学复习题绪论1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2)该领域的知识积累,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观察人、理解人,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人们行为的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去解释和预测别人的行为,从而提高人们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使人们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胡寄南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 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社会心理学重视关于社

2、会情境的探讨(3)社会心理学也重视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4,什么叫社会情境 指个体直接相关的社会环境,包含着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组织状态5三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包含什么(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 (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库兹明 (3)比较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特里安德斯 6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社会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7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有哪些(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假设、推论和获得结论。客观性原则的另一个含义,是一切知识都需要具有被再评价、再证实的开放性。 (二)分析与综合原

3、则社会心理与行为虽然是极其复杂的现象,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将其分解为各个方面加以专门考察研究在专门研究某一社会心理或行为现象与现实条件的依存关系时,我们可以分析性地考察某一条件,或行为动力系统中的某一环节所起的作用,然后再将分析性研究结果综合为整体的结论。 (三)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原则宏观,指民族、国家或整体社会生活环境等大社会背景,其有自身不以人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运转机制与规律。微观指个人具体、直接的社会相互作用环境,包括人际交往及小群体两方面的背景,它是个人的直接社会现实。(四)伦理性原则(1)保护被试的身心健康 ( 2)对被研究者个人材料的保密 ( 3)慎选研究策略8追求或坚持伦理性

4、原则时我们应注意什么9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一) 实验研究 指控制一切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有自知的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试者的心理效果和影响在社会心理学中,信度和效度是通过运用有控制的实验设计所包含的三个重要特点才获得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事前测验与事后测验;随机化。实验法的优缺点,优点是能使人们在精密控制的条件下对随关心的问题反复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特定变量与一定行为或心理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可以用来验证假设,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获得结果精确可信。实验法的种类: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模拟实验。(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 可分为问卷调查与现场观察等方式。问卷调查:问卷、

5、谈话等方式, 现场观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连续性观察 (2)进行轮换性观察 (3)进行隐蔽性观察 (三)档案研究 研究者去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群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四 )心理测验 “量表”。 (五)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研究者试图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是否有关,更确切地说,就是寻找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有无必然的内在联系。 .10什么是模拟实验 指在实验室建造模拟时机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在其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11调查法和档案法有什么不同调查法是用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

6、表法和访谈法等。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地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12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一)哲学思辨阶段 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二)社会经验阶段这一阶段公开发表了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称为社会心理学初创阶段,该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罗斯于1908年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

7、教科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三)实验分析阶段 主要特点、重要研究 、发展 13.科学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24年出版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罗斯于1908年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第二章1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其行为意向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布鲁纳(1947)作了一个有名的货币实验 实验材料是一套硬币,有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是30个10岁的孩子。实验程序是先把两套材料

8、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比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较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为大。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3 社会认知的特征是什么?其中决定选择的因素有哪些(一)认知反应的选择性,指人们对于同样同量的刺激作出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刺激下的心理状态,由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来决定(三)认知反应的防御性,指当面对刺激时,个体总是会运用认知机制去抑制某些刺激物的作用(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指我们在一个个体时,我们总是力图将各方面的材料加以规则化来形成完整

9、的印象。认知的选择性是因为经验不同,经验不同的来源一是以往对报偿和惩罚的体验,二是刺激物作用的强度4 怎样消除认知分离(1) 加强探索信息的欲望和动力来求得更多的信息(2) 向幻想化方向发展(想象)5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一)认知者因素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知识经验、世界观、价值取向、人格或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其对他人的认知。(二)被认知者因素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突出的线索会特别受到重视被认知者的表情、声调、行为、举止等,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他的认知。 (二) 交往情境 地点、空间因素6 认知者因素包括什么认知者本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知识经验、价值取向、人格或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等7

10、为什么突出线索会吸引人的注意因为人想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8 举例说明交往情景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例如:我经常在图书馆遇见他,我猜想他应该是一个爱学习的人9.印象:印象就是指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说,印象包含了人们对于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 印象形成:10.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律包括哪些内容(一)评价的中心性罗森伯格评价他人所涉及到的主要特性社会特性:好的评价:助人的、真诚的、宽容的、幽默的、平易近人的 不好的评价:不快乐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受欢迎的 智能特性:好的评价:科学的、果断的、有才能的、聪明的、有恒心的 不好的评价:愚蠢的、轻浮的、笨拙的

11、、不可靠的、优柔寡断的 (二)印象的一致性(三)中心特性作用11.以评价的中心性为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人形成印象(1)奥斯古德认为对性格印象描述主要包括3个方面,好和坏,力量强或弱,活动积极或消极(2)罗森伯格评价他人所涉及到的主要特性社会特性:好的评价:助人的、真诚的、宽容的、幽默的、平易近人的 不好的评价:不快乐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受欢迎的 智能特性:好的评价:科学的、果断的、有才能的、聪明的、有恒心的 不好的评价:愚蠢的、轻浮的、笨拙的、不可靠的、优柔寡断的 12阿西认为能够改变印象中心特性的内容是什么热情或冷漠13印象形成的方式?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模式,增加模式和加权

12、平均模式(一)平均模式(二)增加模式(三)加权平均模式14墨莱的实验情绪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心理学家墨莱发现,在女孩刚做过一种吓人的游戏,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时,给她们看一些别人的表情照片,她们会认为照片的表情也是恐惧的,而没有做恐怖游戏的女孩则没有这种现象。说明察觉者的情绪状况影响印象形成。15投射在印象形成中会起到什么作用投射作用是指一个人出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投射作用的效果:(1)、自身的心理状况对于印象形成的影响甚至比被觉察者本身的特征更大。(2)、人们可以准确评价实际上同他们相类似的人。 1

13、6凯利的内隐人格理论的主要思想内隐人格理论的说法来自心理学家凯利。他认为,每一个普通人对人都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17印象控制(管理):印象控制也称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18艾根的soler模式中5个字母的含义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家艾根(GEgan)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相遇的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以明显增加别人对于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SOLER模式 S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表示“姿势

14、要自然开放”L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表示“目光接触”R表示“放松”19自我表现的原则包括哪些内容(1)角色获得 :了解我们怎没做是恰当的,“换位思考”(2)相互支持 :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20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包括哪些内容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等人1982年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包括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等五种。21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22归因的分类(1)内因和外因 (2)稳定原因和非稳定原因 (3)海德、玛丽安齐美尔 (4)琼斯和戴维斯、凯利

15、 23海德,凯利,维纳的归因理论的应用及分析(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我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外界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外加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等,称为情境归因;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体所具备的特点等,则称为个人倾向归因。 可以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是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每一特定的时刻,总有其中某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 (二)凯利的归

16、因理论凯利指出,人们要横跨三个不同的范围来检验因果关系,即客观刺激物(存在)、行为者(人)、所处的情境或条件(时间和形态)。因为这个理论涉及到就上述三个独立的方面进行归因,故称之为“三度理论”。凯利的三度理论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区别性资料、一致性资料和一贯性资料。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根据三个不同的范围,沿着上述三方面的线索,我们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归因。例如: 如果区别性低,即该学生学习所有功课都很差,不仅是语文差;一致性低,即该学生的语文成绩差而其他学生则不差;一贯性高,即该学生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差。综合这些资料,可以认为这是该学生自己的原因。如果区别性高,即该学生学习其他功课

17、都很好,只有语文学得不好;一致性高,即不仅是该学生语文差,其他学生语文也差;一贯性高,即该生语文成绩总是不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语文教师没教好。如果区别性高,即该生语文学得不好,其他功课都好;一致性低,即其他人语文学得很好,该生却不好;一贯性低,即该生过去语文成绩一直很好。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归因为当时的情境或条件。(三)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认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除了内在的与外在的原因之外,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乃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 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分类: 稳定性: 稳 定、 不稳定控制的位置:内在的:能力、 努力 外在的:工作难度、运气24 归因偏差包括哪些种类(一)非动机性归因

18、偏差1观察者常常是过高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再解释他人失败时会出现这种状况) 2行为者观察者偏差(如对出国的解释)3归因中的时间作用,随时间的推移,归因变得更加情境化(二)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 因为特殊的需要,在解释行为原因的时候出现的偏差,目的是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为了保有自己的面子25什么叫动机性偏差指因为特殊的需要,在解释行为原因的时候出现的偏差。第三章1态度及态度的实验研究(1)心理学界最早涉足态度研究的是19世纪末的心理学家朗格。 认为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较早的态度问题研究者瑟斯通就持这种观点。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则建议,从实际态度研究或评价的操作看,将态度看做是评价反应,

19、最接近人们对一定对象进行积极或消极判断的事实。(2)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能动性的影响。”将态度笼统看成是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的复合体,它影响人们理解、感受事物和对事物作出反应的方式。理论取向上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接受这一观点。(3)金盛华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2态度的特点及态度的形成经历了哪些阶段(一)态度的社会性(二)态度的综合性(三)态度的主观性(四)态度的媒介性(五)态度的动力性态度的形成 (一) 态度形成的阶段 1961年,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

20、成或改变的三阶段: 1)模仿或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通过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二是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三是风俗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文化的熏陶 特点1。影响具有多元性,2。具有选择性(体现为只有接触了,才能选择)3。具有持久性(体现为这种影响伴随你无时无刻)2)家庭的影响一是父母的教养态度问题(更多的体现为情感关系,包括血亲婚亲),二是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三是家庭的气氛3)同伴的影响 参照作用,以同伴的观点态度来调整自己的态度4)团体的影响 主要通过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方式实现5)观察学习 榜样的作用,重视强化的影响作用4怎样理解态度的层次结构性

21、(1)认知因素 在认知中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及对对象信息的叙述(2)情感因素 对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及评价的表达(3)行为意向因素 代表个人对某个对象的反映倾向,即行为准备状态5在态度的价值表达功能中,奥尔波特对其提出的说法是什么6拉皮埃尔关于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的实验研究1934年,拉皮埃尔作了关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著名研究。拉皮埃尔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作了一次环美旅行,行程一万多英里。他们曾在66家旅馆住宿,并在184家饭店停留过。当时,美国人对东方人有着强烈的偏见,拉皮埃尔旅行前曾预测很难受到旅馆和饭店的接待,然而实际上只有一家旅馆拒绝接待他们,在其他旅店均没遇到麻烦。6个月后,拉皮埃尔给那些他

22、们曾居住过的旅馆、饭店和一些他们没有光顾过的旅馆和饭店寄去了一份问卷,其主要问题是:“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吗?”在光顾过的这些旅馆、饭店中,有92%表示不愿意。而实际上这对中国夫妇却在那里得到了很好的接待。在随后的信访中所得到的仍然是普遍的歧视态度。 7为什么人们所从事的行为和角色会影响到其内在态度的变化(1)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费斯汀格提出,假定当人们的行动与其态度相背时,就会产生内在的认知不协调,进而引起心理上的紧张;而为了消除这种紧张,当事者就要努力去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就会改变原来的态度。人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的外部理由越少,就越是感觉到认知不协调,就越是要改变自己的态度。(2)自

23、我觉知理论的解释:贝姆提出,假定当人们的态度不明朗或是模棱两可时,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推断自己的真正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听自己所说出的话,来了解自己的态度倾向。(3)学习理论的解释:行为主义学家认为,假定人们从事与自己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会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信息和感受,或受到行为结果的不同强化或反馈,从而引起态度的改变8从行为反映的角度看,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有哪些(一)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意向,首先在认知和情感成分高度一致时,态度与行为会高度一致,其次,态度以经历或直接经验为基础时,态度与行为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最后,态度可分为笼统态度,一般

24、态度和具体态度,其中具体态度预测行为更为准确(二)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单一行为:表达这一态度的行为方式 多重行为:指一个态度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更准确) 即使行为:预测行为与态度的一致性较高长久行为:与提督的一致性较低(三)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1)态度对象与个人的关联程度(2)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尊心强的一致性高,弱的一致性低,自控力强的一致性低,弱的一致性高9低高自控人格这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怎样自控力强的一致性低,弱的一致性高10态度的改变:11阿荣森的说服者身份对说服效果的影响(1)专业性:说服者本人具备的身份,也叫专家身份,这种专家身份会使人信服,具有权威性,如教育程度,专业训练,社会经验

25、,年龄,社会地位,职业等,权威性越大,改变态度的可能性越大。(2)可靠性:指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的相信程度,如说服者的人格特征,外表仪态,讲话使得信息以及说服者的意图和动机。(3)吸引力:说明者具有有一些令人喜欢的特征和受人喜欢的程度。12为什么差异极大的信息不一定导致更大的态度的改变13单方面传递的含义,双方面传递的含义,怎样使用两者使说服者的态度有效改变单:指说服者只单方面说明对自己有利的观点双:即表明自己论点的优越性,又表明他人论点的存在价值,巧妙表明自己有点高于他人使用时(1)如果目标对象的教育程度是高中以下,单方面传递效果好,如果是高中以上,双方面传递效果好。(2)如果目标对象的态度与说

26、服者不一致,双方面传递效果好。14首因效应:先说对自己有利的,即如果先提出一个观点,随后提出第二个观点,让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做出反应,则遵循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后说对自己有利的,即如果先说出一个观点,隔一段时间再提出一个观点,则遵循近因效应使用米莱的实验,在说服过程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作用17,用弗里德曼的实验研究说明预警在说服上的作用能够使人有效地抵制说服18,霍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第四章1名词: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 社会促进: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助长。社会干扰

27、: 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他的活动的完成,抑制他的活动效率,所以又称社会抑制。2相关于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实验研究(5个)弗罗德阿尔波特于20世纪20年代,在哈佛大学心理实验室作了一系列的实验。1)连锁实验:实验者说出一个刺激词,被试迅速想出一个与之有关的反应词,并且把它写在纸上。然后,以这个反应词为新的刺激词,再联想其他的反应词,如此继续,时限3分钟。2)删去元音:划掉报纸上若干短文中的所有元音字母。3)转换透视:实验者出示图41,被试注视该图的时候,一会儿会觉得abcd 平面离自己较近,一会儿又觉得efgh平面离自己较近,实验要求被试迅速进行这两种透视的转换,并记录他们1

28、分钟转换的次数。4)乘法运算:让被试进行若干两位乘法的运算。5)写批驳文章:从古代哲学家的著作中选几段性质一致的论述,给每个被试一段,要求他们在5分钟内写一篇批驳短文,尽量写长一些,批驳深刻一些。 3察容克的优势反应强化的内容优势反应:指那些已经学会或掌握,并且可以不加思索的那些反应优势反应强化说:指他人在场可以提高动机水平,可以促进熟练工作的成绩,干扰非熟练工作成绩。 4.以实验说明觉知评价的程度对活动或动机水平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者让男大学生用两根棍子把一个圆球从一个斜面往上推,这是需要足够操作技巧的工作。实验被安排在三种条件下进行。第一种条件是“直接评价”条件,每个被试都能看到自己的得分

29、,也能看到别人的得分和操作情况;第二种条件是“间接评价”条件,即被试看不到别人的操作,只能看到别人的得分;第三种条件是“无评价”,被试看不到别人的操作,也看不到别人的得分。 说明:觉知别人的评价水平高,其动机水平也高,但动机水平越高,不代表水平越好。5从众,分类,原因及阿希的从众实验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分类:迈尔斯指出,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分析为两种不同的变式,一为表面的顺从,一为内心的接受。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1相信他人的心理 2寻求安全的心理 3忠于集体的心理阿希的实验 阿希在50年代做过多次知觉实验,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

30、,每套两张,分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要求被试比较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并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被试总共七名,其中六名是阿希的助手,只有一名是真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18套卡片共显现18次,前六次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七次开始,假被试都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观察被试的反应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阿希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到了以下的研究结果:(1)大约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2)大约15的被试,在回答中平均有75的从众行为,。(3)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是34。6影响从众的因素(一)群体因素1群体的规模 2群体的

31、一致性 3群体的凝聚力 4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低地位者易从众)(二)个体因素1知识经验 (丰富者不易从众) 2个性特征(智力水平上低者易从众,社会赞誉需求上,高者易从众,社会暗示性上高者易从众) 3性别差异 (女性更易从众)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低者易从众0(三)刺激因素 1刺激物的清晰性 (清晰者不易从众) 2刺激物的内容(非原则性的较易从众)(四)文化差异7服从的定义,意义,与从众的区别服从:是指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他人,二是规范。意义;(1)满足个人的利益。 (2)协调人际关系。 (3)实现集体目标。与从众的区别:(1)压力来源上,服从是外界,从众是内心(3) 发生方式上,服从是被迫的,从众是自发的(3)造成后果上,服从中个体受惩罚,同时会使组织运作失调,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