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38.32KB ,
资源ID:93044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3044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docx

1、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 必修一本课要旨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 4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6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7察举制、九品中

2、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 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3、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万民法是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15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罗马法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0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21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第9课

4、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又相互制约。23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24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25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27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8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第12课甲午

5、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9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30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3课辛亥革命31清末错综复杂的矛盾交会,使武汉三镇成为辛亥革命的突破口。3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3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4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5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是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36南昌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7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6、。38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16课抗日战争39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40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41侵华日军烧杀淫掠,元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42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曰战争的伟大胜利。第17课解放战争43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44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4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5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

7、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46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7巴黎公社虽然被扼杀,但它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48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49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5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5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5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民

8、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54“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造成动乱局面。55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政治迅速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56“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57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58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外交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9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6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时和以后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

9、响。6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大大提高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62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使我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开创了外交新局面。64新时期我国外交致力与维护世界与周边和平环境,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6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为“冷战”对手。66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67“冷战”时期,虽然世界局部地区爆发了热战,但美苏两国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

10、装冲突。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6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69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70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7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7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高中历史必修13本课要旨(全)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1.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古代是饥饿的领先地位。2.从刀耕火种

11、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1.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2.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2.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

12、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3.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 开辟新航路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得开辟。2.新航路得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2.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3.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

13、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18世纪6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3.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

14、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3.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3.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名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数据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15、在中国基本建立。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遭到严重挫折。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2.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2.以经济特区为突破口,开放沿海地区,再到内地。由点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

16、生活的变迁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3.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2.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3.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影视、互联

17、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2.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3.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2.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2.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3.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

18、“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二战末期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2.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3.美国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2.国内战争结束后,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

19、于经济的恢复。3.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是突破斯大林模式的一次不成功的尝试。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最后归于失败。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2.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的签署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议

20、”构成了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成员的合作领域包括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这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新课标历史必修二本课要旨课题本课要旨相关复习内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

21、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

22、时期。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发展缓慢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

23、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

24、商”。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该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明朝的“鱼鳞图册”即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重农抑商”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都起过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明清时期为防止倭寇等的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

25、要有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第5课开辟新航路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为了到达东方,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10年后,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到达印度。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

26、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17世纪时,荷兰已经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

27、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客观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予代,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28、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白炽灯,贝尔发明电话。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美国的莱特兄弟以

29、内燃机作动力,把飞机升上天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第二次鸦片

30、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这部分官员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19世妃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华民国的建立;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