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73KB ,
资源ID:92832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832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地理.docx

1、七年级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地图的教学探讨 作者: 郭世风(初中地理 成都初中地理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249 发表日期: 2011-12-09 15:41:16 地图 分析 难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地图的教学探讨永兴初中 郭世风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又是地理教学的难点,是制约地理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地图教学到位了,地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从历次地理考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最欠缺的不是识记性的地理知识,而是读图的能力和技巧,这是造成地理教学质量上不去根本原因。为此,我们地理教师应在地图教学上狠下工夫,尤其是重点地图

2、的教学上。如何针对不同的类型的地图进行切实有效的读图指导是地图教学的关键。下面我主要针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的重点地图的读图指导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一章地球和地图P3图1.2“地球的大小”要求学生记住反映地球大小的三个基本数据。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由于该图反映的是正球体,不是地球真实形状,使部分学生对“平均半径”的“平均”以及“最大周长”的“最大”不易理解。为此,不妨告诉学生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略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平均半径”和“最大周长”了。P5图1.7“简

3、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要求学生认识地球仪上最明显的点和线,即北极、南极、地轴、经线、纬线,并理解它们的概念。它们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并非客观存在的。P6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要求学生知道经纬线的特征以及经纬度的定义和划分方式。可将上面的三幅图结合起来,并利用下面的自制表格,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和分析比较,完成表格,来实现目标。自制表格如下:形 状是否等长是否相交指示方向0的确 定度数范围度数变化经 线纬 线P7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要求学生记住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误把0经线和180经

4、线当成东西半球的界线。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东西半球的界线,应强调:1、20W和160E是相对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完整的经线圈。2、选择20W和160E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而不选择0和180经线的原因。(20W和160E主要从海洋上穿过,避免把一些国家同时划分在东、西半球)P9图1.15“昼与夜”让学生了解昼夜的形成的原因,知道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即:1、引起昼夜交替。2、出现时间差异。我认为是昼夜交替对同一地方而言,时间差异是对不同地方而言。为了说明昼夜交替现象,我在昼半球上选取一个地点并标注出来,然后轻轻拨动地球仪,随着地球仪的转动,该地渐渐地转到了夜半球之中,于是该地经历了昼夜的交替。

5、为了说明时间差异的存在,我在昼半球上选取了不同经度的A、B两地,通过比较两者谁的太阳首先升起来说明时差的存在。(在东边的地方太阳先升起,时间来得更早一些)P11图1.19“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1、看图可知,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地公转过程中,是否离太阳越近越热?(不少学生有此错误观点)2、地球上某个地方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3、假设地球直立着(地轴不倾斜)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赤道)4、假设地球倾斜着自转,但没有公转民,太阳直射点在哪里?(直射点纬度不

6、变)5、当地球倾斜着自转的同时又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哪里?(公转位置不同直射点不同,并且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6、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分别在哪里?当日的昼夜长短情况怎样?7、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归纳和小结。P13图1.22“台湾岛”对比例尺的学习,不应仅限于知道其概念,公式和三种表达形式,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尤其是不同形式的比例尺的大小。为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1、比较15000与180000的大小(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则越小,分母越小则越大)2、比较三个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大小:80米0A、120000B

7、、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0千米C、 通过上面的例子,得到比较比例尺大小的一般方法:不同类型的比例尺要转换成相同类型。最好统一成数字式,更为直观,便于比较。P23图1.37“中国地图”和“北京市略图”要求学生理解地图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的关系。可通过观察比较两幅地图的异同,填写下表,最后得出结论。图幅大小是否相近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中国地图北京市略图P16图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提出以下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各有什么特征?(山脊是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部位;山谷是等

8、高线向高处凸出的部位;陡崖是等高线重叠的部位;鞍部是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P17图1.30“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要求学生知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原则,五种地形类型及其特征。可设计以下问题:1、读“地形素描图”,看看有哪些地形?说出五类地形的基本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有条件可展示地形景观照片)高 原山 地丘 陵盆 地平 原高度状况地面起伏程 度2、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表示各种地形的颜色,并根据颜色判断各种地形的大致高度。由此得出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规律。第二章陆地和海洋P28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要求学生知道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的概念,并能正确判别。指

9、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结论,完成表格。(表一)名称概念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峡(表二:区别海与洋)近太阳示示地球真实形状。名称面积大小深浅状况距陆远近海洋P29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要求学生能据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可设计以下问题:1、 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洋?2、 太平洋和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3、 东、西半球分别分布着哪几个大洲?4、 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6、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7、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8、 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9、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

10、分别是什么?10、 七大洲中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到并说出它们的分界线?(可参照图2.7和世界地形图)11、 用一张白纸把图2.6描绘出来,并标注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P37图2.19“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要求学生知道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1、 在图上找出六大板块,用白纸描绘六大板块略图,并标出六大板块的名称。2、 在六大板块中,哪些是以大陆命名的,哪些是以大洋命名的?3、 读图说出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4、 结合图2.22,分别说出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处于什么板块

11、的交界地带。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地图的教学解读双中实验校 钟英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教材,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地理教学内容大都是围绕这个骨架展开的,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地图教学的地位。从教材结构来看:教材中地理图象占很大比重(30%以上),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依托或者是寓于地图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思考尽量指导学生读图,通过读图能得到哪些地理信息。七年级学生一开始接触地图时,感到无法适应,不知道怎么看图,产生“畏图”心理,教师这个时候更应该从心理上疏导学生,然后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离图,做到堂堂课用图,相信不久之后课堂教学会更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从历届考试试题来看:从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中

12、我们不难看出一些今后考试的方向。如2008级会考试题中第一大题选择题中出现考察地图的有8个(共25个)小题占16分;第二大题综合题中出现考察地图的有6个(共7个)小题占46分,整个试题考察地图知识就有62分(总分100),这说明了什么?我想是每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考试传达的信息,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想现在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次考试的成绩各学校间也有很大的差距,高的有80多的,但大部分都是50分左右。当然,学校本身生源上较大的差距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个人认为,如何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

13、素,但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地图进行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用图习惯,也直接决定教学的成败,我们应该善用教材地图。下面我主要针对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四章的重点地图的地图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P42图3.1是三幅反映天气状况的照片要求学生掌握天气是多样的,并且不同天气对人生活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地理;还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知道有哪些词语来描述天气并归纳出天气的特征是短时间的、多变的。建议:可以让3个学生分别朗读3段文字材料,并发表对相应图片描述的感受;让学生找出描述天气的词语及对生活的影响,比赛看谁找的更快更多,最终得出天气特征及对

14、生活的影响。P46图3.5“卫星云图”要求学生掌握白色表示云区,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以及云层厚薄地区的天气状况。建议: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描述颜色,对于云层区天气状况,可以提问: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可能是什么天气?P46图3.6“常用的天气符号”1、要求学生认识每一种符号代表的天气状况以及每种符号代表的天气对人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并能判断在某种天气下适宜以及不适宜的活动。自设课堂活动如下: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画出天气符号说出天气状况、说天气状况简单画出天气符号对于天气符号可结合生活实际联想记忆:晴有太阳、多云是太阳被云遮住、阴云层很厚有两层、雾时看不见象百叶窗、沙尘暴第一个字母“S”加上

15、“”(表示沙尘暴的方向)、判断是非(在画出的天气符号中描述一些生产和生活如指着雨天的符号说这种天气可以晾晒衣服、指着雷阵雨符号说这种天气可以进行高空作业)此题出现在2008级考试的选择题的第一题。、抢答部分:教师出示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抢答其代表的天气2、还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天气是多变的,因此一天当中会出现两种天气符号时怎么样描述天气情况。设计: P47活动的2题 P47图3.8“中国气象在线”要求学生了解天气对人的影响后,让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天气,并知道生活中获取天气的途径有多种如:电视天气预报、网络、报纸、手机P47图3.7“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和P48图3.9“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要求

16、学生能看图了解城市的天气情况(包括城市的天气状况、气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设计:模拟电视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情况,既可以熟悉天气符号、锻炼读图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图3.9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图例);也可以补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因此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污染指数外有很多与生活有关的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空调指数、洗车指数、防晒指数、火锅指数)P49图3.10要求学生知道日平均气温测定的四个时间,读出每个时间(8点、14点、20点、2点)气温值并计算其平均值与图中的日平均值比较,从而知道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可以连续设问:

17、1、天气预报中气温的2个数据表示什么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2、除了最高和最低气温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什么气温?(平均气温)3、怎样是日平均气温?怎么测定?(天气是多变的,气温也时时不同)4、为什么选择这四个时间?5、读出四个时间的气温值并计算平均值。P51图3.13“气温年变化”要求学生知道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横坐标与纵坐标),能读出每月(最高月、最低月)气温值并计算气温年较差后描述气温年变化情况(大或小)。读图指导:提问法P53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要求学生了解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并为后面的气候类型打下基础。可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1、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

18、化的原因是什么?2、读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3、结合“五带”,归纳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地区属于哪个热量带?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扩展:气温曲线平缓且每月气温在、15以上是热带气温曲线变化大且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但不低于0是亚热带气温曲线变化大且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且低于0是温带气温每月气温都低于0,甚至大都都低于-10是寒带P55图3.19要求知道表示降水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在图中读出最高月、最低月的降水量及降水多的月份,并通过年降水图判断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均匀或季节差异大)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扩展:可多媒体展示或板画典型的三种让学生判断(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

19、、冬季少雨)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要求学生知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为气候类型学习埋下伏笔。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上?(2000)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递减)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东多西少)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沿海多、内陆少)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雨极和旱极)可补充雨极和旱极的名称、地图位置及大洲位置,也可以介绍两个地点的气候特点。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这个是本册书中一个非常不好掌握的图,由于难度较

20、大,且不易把握好难度,要求学生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读出气候类型的名称以及分布(P59的“活动”第三题)教师和学生可能感觉要好点。但考试往往没有具体的图形(一种是选择题描述气候特征选择气候类型,一种是画出气候类型图判断气候类型),那就要求学生掌握主要气候的特征,这个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强行记忆但这种效果不好,只是应付考试而已。但我认为气候虽然是难点,但它对生活的影响大,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而且也应该为高中学习做一点铺垫,可以这样来简单设计:1、气候类型的分布读图(或列表填出每一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赤道附近)中国东部的

21、气候类型有哪些?(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世界上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在哪里分布最广?(地中海附近)欧洲西部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沙漠气候的主要分布区(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2、在P59“活动”3题填表后可以结合图3.17,知道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题后结合图3.21,知道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归纳气候的两个因素气温和降水。3、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知道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热带雨林气候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是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燥;季风气候是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P64图4.1“

22、世界人口增长曲线”要求学生直观上从曲线的斜率感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并能分析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的增长速度,即1930年以前人口增长曲线斜率比较平缓,说明这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1930年(特别是1950年)人口增长曲线斜率越来越大,说明这时期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预计200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2050年世界人口估计达到90亿左右。可以设计几个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特点?2、图中曲线为何有虚线?3、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的数量P65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通过活动1题计算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用数据的变化更加直接说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速度加快。P70图4

23、.9让学生计算每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增加的人数,再次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前三幅地图都是一个目的从而让学生感觉到严重的人口危机,并结合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主要的人口问题。P71图4.10“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要求学生从三幅照片及相关的文字描述说明世界三大人种不同的体质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多媒体或角色扮演为不同人种或角色扮演为老师进行讲解)人种体质特征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肤色头发形状体毛特征面部特征嘴唇鼻型面型眼色教学手段:1、教师可补充:黑色人种头发卷曲是为了隔热防止晒伤头皮、嘴唇厚并向外翻是为了散热、体毛少也是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白色人种体毛

24、多是为了保暖、鼻梁高是为了防止冷空气的直接进入,然后让学生认识到人种不同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不同体质特征,并不能代表人的高低贵贱。(既增加学生兴趣也让学生自己认识环境对人种的影响)P76图4.14“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和图4.15“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景观”要求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宗教(名称、发源地、主要分布区、创始人、宗教建筑等)可以设计表格供学生看图讨论自主学习完成:主要宗教主要特征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发源地主要分布区创始人(可补充)宗教建筑主要节日(可补充)P79图4.17“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要求学生能从照片并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乡村和城市的主要景观差别,可以设计表格供学生完成:房屋道路修筑

25、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渔塘其他差异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城市目的: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别大P79图4.18“不同地方的村落景观”诣在介绍同是一种聚落(乡村)景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P81图4.214.25要求学生认识不同聚落或同一聚落形式为什么差距巨大?是因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等的差异而有很大差异,可以设计为表格形象直观相互对比: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东南亚的高架屋西亚的村庄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清楚每幅地图所包含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一些读图方法和技能比教懂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也更持久。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思路为:学生读图地理内容和考试知识思考其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怎样趋利避害,更好生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