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中有成语故事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七步成诗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
2、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3、【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孟子滕文公上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管中窥豹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
4、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庄子齐物论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呕心沥血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5、”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三省吾身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典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锲而不舍战国末期赵国哲学家荀
6、况在劝学中讲到:学习同镂金石一样,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典故】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侃侃而谈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大力提倡“仁政”,并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因此他日常的一举一动都力求按周礼去做,在家说话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侃侃而谈,而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严格按周礼行事。【典故】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
7、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诲人不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尔虞我诈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于是两军讲和。【出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解释】尔
8、: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面面相觑min min xing q【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兵攻打徐州,吕布趁机攻占曹操的兖州和濮阳,曹操挥师保家,与吕布在濮阳城外大战,曹操听取于禁建议,攻占吕布的西寨,吕布率援军赶到,曹军人困马乏,面面相觑,幸亏典韦英勇奋战,夏侯率军解围。【出处】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明张岱海志【释义】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呕心沥血u xn l xu【成语故事】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
9、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不懂装懂b dng zhung dng【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用计气死魏国大将曹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统领大军向祁山开来,诸葛亮派兵布好八卦阵,司马懿不懂破阵之法,硬着头皮派张虎、戴陵攻阵,全部被俘。蜀将关兴与姜维三面夹击,司马懿大败而归。【典故】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王朔
10、我是你爸爸【释义】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世外桃源 sh wi to yun【成语故事】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解释】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小心翼翼 xio xn y y【成语故事】北宋初年,校书郎贾黄中为官清廉正直,而且十分爱护老百姓。他任宣州太守时用自家的米救活
11、上千的灾民。他发现价值连城的宝物,立即上交给宋太宗,受到宋太宗的嘉奖。宋太宗安排他去外地任职时告诫他做事小心翼翼,但不能过分。【典故】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释义】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敝帚自珍 b zhu z zhn【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出处】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12、。宋陆游秋思【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振聋发聩 zhn lng f ku【成语故事】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出处】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奔走相告 bn zu xing go【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楚等11国派出高级官员到虢国会盟
13、,楚使熊虔的仪仗非常气派,远远超出了当时出巡的标准,天子出巡才有“虎贲”百人,而最低的士人出巡只有“陪乘”一人,任务是“告奔走”。楚使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国家使臣的反感。【典故】士有陪乘,告奔走也。国语鲁语下【释义】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孜孜不倦 z z b jun【成语故事】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流离失所,禹奉命带人打猎把兽肉分给百姓吃,又带领大家疏通沟渠江河,把大水引入海中。还教导人们播种庄稼,让人们按需要交换物资,使天下太平。禹对舜帝说:“予思日孜孜。”【出处】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后汉书鲁丕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解释】孜孜
14、: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锐不可当 ru b k dng【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周太祖郭威即位不久,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旻率军攻打晋州。周太祖派常胜将军王峻前去救援,王峻到达陕州后驻军休息。太祖派翟守素前去催征。王峻解释为了避免与来势汹汹、锐不可当的刘旻军队正面冲突而损兵折将,刘旻见势不妙就撤军。【典故】其锋不可当。后汉书吴汉传【释义】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不毛之地 b mo zh d【成语故事】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占领郑国的首都,郑襄公见彻底完蛋,只好光着膀子向楚庄王跪地求和,答应郑国土地可以划给楚国,郑人做楚人的奴隶,只恳求给一块不毛
15、之地度过余生。楚庄王见郑襄公真诚悔过,就答应了他的求和要求。【典故】锡(赐)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心腹之患 xn f zh hun【成语故事】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国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出处】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左传哀公十一年寇贼在处,四肢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后汉书陈蕃传【释义】心腹:比喻要害。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也泛指最大的隐患。生灵涂炭 shng lng t tn【成语故
16、事】公元385年,后燕、后秦进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坚。幽州刺史王永拥立苻坚的儿子苻丕为皇帝,苻丕登基后发布通告称:“皇上被害,长安沦陷,国家凋败,生灵涂炭,全民联合起来准备作战。”由于后秦势力强大,394年后秦灭掉前秦。【出处】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晋书苻丕载记【释义】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放荡不羁 fng dng b j【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长文自幼刻苦好学,性格孤僻,放荡不羁,从不把州府的征召放在眼里。州里召他为别驾,他偷偷地出走。他闭门不出潜心写字,他著书四卷通玄经。晋武帝时四川天旱,官府开仓借粮,他
17、借了很多无法偿还而惹官司。【出处】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晋书王长文传【解释】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安然无恙 n rn w yng【成语故事】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继位即赵孝成王,由太后赵威后执政。秦国进攻赵国,赵威后把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换取齐国的军事援助。危机过后,齐王派使者到赵国。赵威后先问齐国收成,然后再问齐王的身体是否无恙。【出处】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心旷神怡 xn kung shn y【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同年进士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很好的朋友
18、,1045年滕子京任岳州知州,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范仲淹知道他被贬心情不好,就写:“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典故】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释义】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扑朔迷离 p shu m l【典故】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释义】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成语故事】从前北方地区因为遭到外族入侵,朝廷只好到每家都征兵,木兰见家里父亲年迈,弟弟很少,只好女扮男装从军,
19、立下很大战功回家,都没有知道她是女人,自豪地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成语举例】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无精打采 w jng d ci【成语故事】贾宝玉从外边回来,见袭人不在,晴雯也不在,要喝茶与洗澡,小红立即上前献殷勤。这时秋纹、碧痕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小红只好知趣地走开。袭人回来叫小红去潇湘馆去取喷壶,她见自己的绝好献媚机会被破坏,无精打采地歇息。【典故】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释义】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20、【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精神不振【相近词】有气无力、无精打彩【相反词】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声名狼藉 shng mng lng j【成语故事】秦始皇死后,中东府令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篡改遗嘱,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赵高逼大将蒙恬自杀,同时令其兄弟蒙毅自尽。蒙毅说:“从前秦穆公杀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在诸侯中声名狼藉。”【典故】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史记蒙恬列传【释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状语;指人的声誉【相近词】名誉扫地、臭名昭著、身败名裂【相反词】流芳百世、名闻遐迩德高望重 d go wng zhng【成语
21、故事】北宋时期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富弼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出处】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晋书简文三子传【解释】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老人【相近词】众望所归、年高德劭【相反词】无名鼠辈墨守成规 m shu chng gu【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张兼爱与非攻,到处推广他的学说。楚国要去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军设计攻城的云梯。墨子急忙去劝阻这场战争,
22、楚王让墨子与鲁班比试比试攻防演习,墨子善于防守,鲁班败北。楚王只好放弃攻打宋国。【出处】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思想固执保守【近义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反义词】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甘拜下风 gn
23、bi xi fng【成语故事】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典故】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清李汝珍镜花缘【释义】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自认不如对方【相近词】心悦诚服、首肯心折、五体投地【相反词】不甘雌伏、不甘示弱见异思迁 jin y s qin【典故】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管子小匡【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
24、坚定,喜爱不专一。【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意志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为国家的强盛做出重要的贡献,齐桓公问管仲是如何使民众安居乐业?管仲说把民众分士、农、工、商四个行业分开居住,使他们便于学习与钻研本行业的技能,而不会“见异物而迁”,这样可以安居乐业滔滔不绝 to to b ju【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中书侍郎张九龄负责吏部选拔人才,他主张不循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受到皇帝的赞许。他不但能很好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而且是有才的诗人。他能言善辩,每当谈论经书时总是滔滔不绝,像下阪走丸一样毫无阻碍。【典故】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五代后周王仁裕开
25、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释义】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近义词】源源不断 【反义词】张口结舌、哑口无言为富不仁 wi f b rn【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诸侯滕国国君想实行仁政,手下人把孟子推荐给他,他虚心请教怎样实行仁政。孟子说想一心发财的人是不能实行仁政的就是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实行仁政的君主征收赋税是有限度的,只有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强。【出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解释】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唯利是图 【结构】主谓式 【
26、相近词】心狠手辣、唯利是图 【反义词】为仁不富司空见惯 s kng jin gun【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因为政治革新被贬职回京,司空李绅设宴款待他,席间命歌妓以歌舞劝酒。刘禹锡感慨万分,当场写诗一首:“高髻云鬟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典故】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释义】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常见的东西 【相近词】屡见不鲜、习以为常 【反义词】绝无仅有、盖世无双、少见多怪老态龙钟 lo ti lng zhng【成语故事】宋朝时期,陆游年老时病魔缠身,不能清闲安静地渡过晚年
27、生活。夜晚,天下起了大雨,听着这萧萧的暮雨声,感慨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作听雨诗:“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纱橱笛覃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典故】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唐李端赠谢戴【释义】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用法】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人等 【相近词】老气横秋 【相反词】返老还童、老当益壮、生气勃勃嗟来之食 ji li zh sh【典故】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礼记檀弓下【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带有侮辱性的【相近词】盗泉之水、残羹冷炙【押韵词】詈夷为跖、砥平绳直、溢美之辞、情见乎词、设官分职、蚌鹬相持、支吾其辞
28、、朝夷暮跖、心动神驰、危而不持、.【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当有难民经过时,他傲慢地喝道:“喂,来吃吧!”谁知那饿汉表示宁愿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惩前毖后 chng qin b hu【成语故事】西周年幼的周成王在周公姬旦的辅佐下治理国家,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造谣说周公准备篡位,周公为表忠心隐居外地。管叔鲜等立即叛乱,周成王请周公率军讨伐。周成王说他要从所受的惩戒中汲取教训以便将来不再发生类似情形。【典故】予其惩而毖后患。诗经周颂小毖【释义】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
29、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相近词】小惩大诫【反义词】重蹈覆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yu z gi zh , w z ji min【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典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宋朱熹集注【释义】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
30、励自己。【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近义词】反躬自省、虚心纳谏【反义词】文过饰非天道酬勤 tin do chu qn【成语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
31、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出处】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成语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声色俱厉 shng s j l【成语故事】唐朝翰林学士韦绶的儿子韦温在父亲死后出来做官,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遗训不能当翰林学士。唐文宗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但韦温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