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5.67KB ,
资源ID:92560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560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docx

1、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5-16 18:54:46 点击:653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C1 桩基静载试验一般规定C1.1 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取得桩基设计参数,检验成桩工艺的合理性,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桩径、桩长、改进桩的设计,改进和完善成桩工艺和机具。C1.2 载荷试验分鉴定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鉴定性试验一般在工程桩上进行,检验工程桩的承载能力和成桩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破坏性试验在专供破坏试验的桩上进行,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C1.3 桩基载荷试验分垂直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两种。水平静载试验可利用垂直静载后(未破

2、坏)的桩进行,不得用工程桩作水平静载试验。C2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C2.1试验设备与观测器材应具备良好的重复操作与指示性能,在恒压下稳定性好,符合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分级和量程要求。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应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受潮。使用前应对各部件进行检查、调试校正,严禁违章拆卸精密贵重仪器。C2.2 试验主要加载设备为液压千斤顶及油泵。根据实际加载的需要选择适当吨位的千斤顶。一般千斤顶的工作吨位宜为桩的最大加载量或破坏荷载的1.21.5倍,千斤顶的有效顶升高度不得小于150mm。油泵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得有漏油而造成泄压现象。应尽量选配刻度划分较细,换算方便,指针指示平衡,精度为0.4级左右

3、,压力误差在5%以内的压力表。油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满足千斤顶工作吨位所需压力和最小分级荷载的压力测读与吨位换算。油泵可选用手动或电动油泵。液压油一般为10号、20号机油,锭子油或刹车油等,可根据试验时的气温及加载时的工作油温选用。使用前千斤顶、油泵、油压表,百分表均须送到当地标准计量部门进行标定。C2.3 垂直试验加载方式有:锚桩反力梁加载、堆重加载或锚桩反力梁与推重联合加载。C2.3.1 锚桩一般采用钢杆锚桩或钢筋混凝土锚桩,反力梁采用常备式钢梁、工字钢叠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选择时,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强度和刚度在最大承重时不发生屈服变形破坏。常备式钢筋表面应涂防锈油漆,防止雨

4、、污水锈蚀,并用醒目标记指标起重吊装位置。C2.3.2 堆重平台由承重梁、平台和堆重物组成。可用于2004000KN(20400t)静载方案。平台可用1825号工字钢平铺而成。堆重物一般为钢锭、特厚钢板、矩形钢块,也可用砂袋或装水水箱作为堆重物。承重梁和平台的强度及刚度在最大承重下不得发生变形破坏。C2.4 桩的变形位移观测仪器、仪表,主要有百分表、精密水准仪、挠度计和位移计、测斜仪和倾角仪等。观测仪器、仪表使用前均须对测量精度进行校正标定,并检查工作灵敏度。指针迟滞、卡位和桧的不得使用。位移计应备用夹具、表架,并同基准梁连接、夹具和表架不得有挠曲变形。C2.5 各种试验设备、观测仪器、仪表和

5、测量元件的调试、校正和标定都应作原始记录或绘制有关的曲线图表,以供试验核对时使用。C3 试验桩的施工C3.1 试验桩的成桩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试桩施工应编写施工设计、内容应包括试桩的目的要求,荷载试验方案,锚桩施工方案等,并附试验桩及锚桩桩身设计图纸。C3.2 试桩施工前,应组织全体施工操作人员学习挖掘试桩施工设计和其他有关试桩操作规定,并认真执行。C3.3 为使荷载试验取得预期成果,应对试验桩头采取加固保护措施。C3.3.1 按最大荷载计算桩头配筋量,适当加密桩头部分的配筋,并可设置水平钢筋网,或将护筒与桩头砼浇筑为一体。C3.3.2 桩身砼浇灌到一定标高时,可安装桩头模板或

6、在护筒内浇筑2530#砼并捣实,桩头顶面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抹平。C3.3.3 需同时摆放多个千斤顶的桩头,且制成矩形,尺寸依千斤顶的摆放形式确定,并按钢筋砼结构件进行强度验算。C3.4 试验桩桩头出露基准地面高度不小于0.5倍桩径,且不小于0.5m,以保证测量桩身沉降位移的仪表不受桩头应力集中区的影响。C3.5 嵌入基岩的试验桩,当基岩抗压强度大于30MPa时桩身砼标号按设计要求配制;当抗压强度小于15MPa时,桩身砼标号宜高于基岩抗压强度。C4单桩垂直静载试验C4.1垂直静载试验是为了获得单桩轴向受压时的破坏荷载、极限荷载和允许荷载、桩底板力、桩周摩阻力、桩身内应力、桩在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位移变

7、化。C4.2垂直静载试验要求:C4.2.1试验桩、锚桩与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应符合表C1的要求:C4.2.2试桩顶部露出试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500mm,试坑地面的应与桩承台底计算标高一致。C4.2.3试验系统在加载期间工作安全、仪表指读准确。表C1 试压桩、锚桩与基准梁(桩)之间的中心距反力系统试压桩与锚桩(或平台木垛边)试压桩与基准桩基准桩与锚桩(或平台木垛边锚桩一反力梁钢杆锚桩2d3d3d钢筋砼锚桩3d4d4d堆重平台1.5d2.0m2.0mC4.3 加载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C.4.3.1 锚桩一反力梁装置,见图C1。.3.1.1 反力梁主梁中心线应与试桩中心线吻合,与锚桩中心垂直相

8、交,偏差不超过10mm,锚杆偏离锚桩中心线不得超过10mm。C4.3.1.2 桩头上置30mm以上的钢板作垫板,桩头水平度不够的可通过铺垫细砂来 调整垫板的水平。细砂铺垫厚度不宜大于10mm。C4.3.1.3 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联合加载时,宜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验桩中心。C4.3.1.4 吊装反力梁主梁时,在两端用枕木搭建木垛承放主梁,木垛高度应比千斤顶顶部高出1015mm。枕木垛摆放须稳固,并用扒钉钉牢。主梁安装时,须用水准仪校正水平,保证主梁承受的荷载均匀分布于每条锚杆。C4.3.1.5 副梁与锚桩连接的螺母须拧紧,并加戴帽,帽套要用45mm的钢板加工制作,用绳穿捆

9、在主梁上。C4.3.1.6 试验系统安装完毕,同步启动千斤顶,对系统进行全面调试直至符合试验要求。调试时千斤顶出力不得超过第一级荷款式值。C4.3.2 堆重平台装置C4.3.2.1 平台支撑木垛应搭建稳固,并用扒钉钉牢,木垛顶面须进行水平校正,使平台放置其上保持水平。木垛高度比千斤顶上部的承重梁顶面高1015mm。C4.3.2.2 堆重物应一次性均匀对称堆放于平台之上。平台重心与千斤顶活塞中心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以免平台受力不平衡而失稳。C43.2.3 吊装完毕,对试验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平台的稳定性,注意安全,防止倒塌。C43.3 锚桩与堆重平台联合装置。C4.3.3.1 当试验桩最大加载量超过

10、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预先在反力梁主梁上堆置重物。当加载量超过重物荷重时,锚桩开始随加工引起的上拔力,从而通过堆重与锚桩共同随千斤顶加载反力,实现试验桩的最大加载量。C4.3.2 堆重的长度或宽度不宜超过主梁宽度的1.52倍,在主梁中心的两侧对称摆放;推重后主梁中心和千斤顶活塞中心与试验桩的中心均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不宜超过10mm。堆重物应用钢绳捆绑于主梁上,以防加载时重物倒落。C4.3.4 基桩墩台荷载装置利用基桩墩、台作反力座,在墩、台身中预留孔洞,安放千斤顶和仪表。孔洞尺寸应满足加载设备的仪表的安装、测试需要。洞顶和桩头分别垫放钢板或钢筋砼板加固。C4.4 试验桩的沉降观测一般应在桩

11、的两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四个百分表(直径小于600mm的桩则可安23个)。在每根锚桩上固定一标尺杆,利用水准仪观测锚桩上拔量。百分表测量基准面呈“T”形的支架引出。“T”形支架可用厚度为510mm的钢板制作,并牢固点焊于护筒外壁上。试验系统调试完毕,即行安装调试百分表,并命名所用百分表指针回零。调试好后严禁任何物体磕碰震动百分表和表加棋准梁、以防表头指针跳动造成观测误差。C4.5 加载方式:一般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维持时间不少于2h),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同志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桩破坏,然后逐级卸载到零。当考虑结合实际工程桩的荷载特征或为缩短试验时间,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

12、载法(一般为每小时加一级荷载)和多循环加、卸载法(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卸载到零,再加下一级荷载)。C4.6荷载分级:加载可分为等量加载或递补变加载。等量加载时,每级载荷为预估极限载荷1/101/15,第一、第二级荷载可为1/51/8;递补变加载的荷载分级,可按试桩设计要求具体确定。C4.7沉降观测:每级加载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分钟读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见附表C1、表C2。每级荷载的沉降量,可按每个百分表的实际测读值用加权平均法求得。C4.8沉降稳定标准: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C4.9 加载

13、操作时,应保持各个千斤顶同步顶升出力,并随时补充加压以维持千斤顶加载值的稳定。当荷载值较大时,应注意保持加压平衡,动作协调。当桩身下沉超出百分表量程范围时,应及时调整表架高度,使百分表指针读数连续,同时可利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复测,校正表架调整前后产生的读数误差。C4.10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认为试桩达到极限即可终止加载。C4.10.1 当荷载一沉降(Q一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C4.10.2 桩顶总沉降量达到40mm后,继续增加二级或二级以上荷载仍无陡降段。C4.11卸载与卸载残余沉降观测:每级卸载值为二级加载值;每级卸载后15min测读

14、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半小时再读一次,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全部卸载后,隔34h再读一次。每次测读均须记录,并绘制回弹曲线。卸载操作必须平稳。慢慢松开千斤顶油阀,徐徐放油,控制油压表指针缓缓回落至每级卸载值,禁止猛然放开或突然关死回油阀门。两台以上千斤顶同时工作时,应使卸载同步进行。C4.12试验现场应根据每级荷地作用下桩的沉降值,及时绘制下列曲线,以分析判断加载是否接近极限,指导调整加载量。表C1 单桩垂直静载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桩号 试桩日期 年 月 日 月 日荷载t观测时间月 日 时 分间隔时间min读 数沉 降说明表1表2表3表4平均本次累计试验负责人 记录 校核表C2 单桩垂直静载

15、试验结果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桩事情 试桩日期 年 月 月 至 月 日序 号荷 载历 时mm沉 降mm说 明本级累计本级累计试验负责人 记录 校核C4.12.1 荷载、沉降曲线(Q一S曲线),见图C2。以荷载为横坐标向右,沉降为纵坐标向下,曲线图比例为:横:竖=2:3C4.12.2 沉降一时间对数曲线(S一 lgt曲线),见图C3。C4.12.3 沉降一荷载对数曲线(S一 lgQ曲线),见图C4。以荷载对数为横坐标,以沉降为纵坐标。当进行桩身应力,应变和桩底反力、桩侧摩阻力测定时,应根据记录的有关数据绘制桩身 分布,见图C5;摩阻力分布,见图C6;桩底板力一载荷关系曲线,见图C7。C4.13单桩极

16、限承载力的确定:a、 Q一S曲线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b、 S一lgQ曲线出现陡降直线段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c、 S一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线荷载。d、 当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第二点时,在S一S曲线上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40mm时的相对荷载值。e、 对桩基沉降有特殊要求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加统计的试桩,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当极差超过时,应查明原因,必须时宜增加试桩数。C4.14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的确定。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2,即得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k 。C4.15开始试验的时间预制桩在砂土中入土7

17、d后,如为粘性土,应视土的强度恢复而定一般不得少于15 d,对于饱和软粘土不得小于25d,灌注桩应在桩身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C4.16静载试验结束,按试验系统的安装顺序分别拆卸。各种观图仪表应将指针回零,擦试干净包装保存;检查锚杆、反力梁、千斤顶等有无操作。若有损坏,应及时修复,以备再用。C5单桩水平静载试验C5.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桩的容许水平荷载和荷载作用下的桩头水平位移和转角,并确定地基上的水平抗力。C5.2 水平静载试验装置C5.2.1在两根单桩或两组群桩之间通过躺放的千斤顶施加水平力C5.2.2 浇筑反力座或利用墩、台作反力座,用千斤顶向试验桩施加水平力。水平力作

18、用线通过试验桩桩身轴线,且保持垂直大辩论态。在桩的受力处宜安置一球绞座,以使荷载保持在桩身某一固定作用点上。C5.3 桩身水平位移宜采用大量程百分表。百分表的安装位置分上、下两处,下处安装位置在力作用水平面上,上处安装位置在该平面上500mm处;上、下两处各安装百分表23只,下表测量桩身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置,上表测量桩顶水平位移,根据两表位移差与两表距离的比值求得地面以上桩身转角。如桩身露出地面较短,可只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安装百分表测量水平位移、桩头转角也可用倾角仪测量。固定百分表的基准桩宜埋设在试桩测面能位移的反方向,与试桩的净距离不宜小于一倍试压桩直径。水平静载试验装置见图C8。C5.4 水

19、平加载一般采用循环加载方式,每级荷载维持410min(桥梁桩试验取大值),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然后再施加本级荷载,如此循环5次便完成一组荷载的试验观测,并按上述程序施加下一级荷载进行试验观测,如此反复直至加到最大试验荷载或破坏荷载。加载时间应尽量缩短,测读位移间隔时间应尽量准确,试验不得中途停歇。每一测读值均须作好检录,见表C3。C5.5试验荷载分级按预估水平极限荷载的1/101/15作为每级荷载量。根据土质、桩径和桩长,对直径3001000mm的桩,每级荷载可取2.5100KN(0.2510t),桥梁桩试验可根据具体情况取大值。加载宜缓慢平稳,加载速率以3

20、0KN/min为宜。C5.6X终止试验的条件,当桩身折痘r水平位移超过3040mm(软土取40mm)时,可终止试验,并整理试验资料。C5.6.1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并对成桩和试验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作补充说明。C5.6.2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C5.6.3 绘制水平力一时间一位移(H0一T一见图C9,水平力一位移梯度(H0一X0/H0)见图C10,水平力一位移双对数(lgH0一 lg X0)等成果曲线。当测量桩身应力时,尚应绘制沿桩身应力分布和水平力一最大弯距截面钢筋应力(H0一0)曲线。 表C3 单桩水平静开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 试桩号 试桩日期 年 月 日至 月 日载荷

21、t观测时间(年、月、日、时、分) 加卸时间循环数加 载卸 载水平位移加工上下表读数差转 角(度、分)说明上表下表平均上表下表平均加 载卸 载本级螺计本级累计试桩负责人 记录 校核C5.7水平临界载荷(桩身受拉区混凝土明显退出工作前的最大荷载)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C5.7.1 取H0一T一X0曲线出现突变(相同荷载增量的条件下,出现比前一级明显增大的位移增量)点的前一级荷载水平临界荷载。C5.7.2取H0一X0/H0曲线第一直线段的终点或lgH0一lgX0曲线拐点所对应的荷载为水平临界荷载。5.7.3当有钢筋应力测试数据时,取H0一0第一突变点对应的荷载为水平临界荷载。C5.8水平极限荷载可按下

22、列方法综合确定:C5.8.1取H0一T一X0曲线明显陡降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C5.8.2取H0一X0/H0曲张第二直线段终点对应的荷载为极限荷载。C5.8.3取桩身折断或钢筋应力达到极限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水平容许荷载为极限苛载除以安全系数得之,安全系数的选取由设计需要确定。C5.9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经例可根据试验结果由式(C1)确定: Hct/Xct.Vx5/3 m=C1) b0(E1)2/3式中:m 比例系数,KN/m4。该系数为地面以下2(d+1)米深度内各层的综合值;Hct单桩水平临界荷载,KN;XctHct所对应的水平位移,m;Vx桩顶位移系数,见表C4; VxHct所对

23、应的水平位移,m; b0桩身计算宽度,m;当d1m b0=0.9(1.5+0.5) d1m b0=0.9(d+1)d为桩径(m); (E1)桩身抗弯刚度; 对素混凝土桩,E1= 对钢筋混凝土,E1=0.85 Eh1; Eh混凝土弹性模量.kPa I桩身截面惯性矩.m4。桩顶(身)最大弯矩系数Vm与桩顶水平位移第六数Vx。表C4 桩顶约束情况桩的换算长度( ah)VmVx铰接(自由)(Vm与桩身的最大弯距数)4.03.53.02.82.62.40.7680.7500.7030.6750.6390.6012.4412.5022.7272.9053.1633.526固接(Vm系桩顶的最大距数)4.0

24、3.53.02.82.62.40.9260.9340.9670.9901.0181.0450.9400.9701.0281.0551.0971.095表中:h桩的入土长度,m; a桩身变形系数,L/m; a= (先假定M值,试算a)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沿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见表C5(表中M0为竖向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表C5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沿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表地基土类别M,M0MN/m4相应桩顶水平位移mm淤泥、淤泥质土、饱和湿陷性黄土流塑(1、软塑(0.751)、松散粉细砂、松散填土可塑(0.250.75、状一般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稍密、中密填土硬塑(00.25、坚硬(0)状一般粘性土、湿

25、陷性黄土、中密的中粗砂、密实老填土、中密、密实砾砂、碎石类土2.56.06.014.014.035.035.0100.0100.0300.06124836251.53C6 试验报告编写C6.1 试验报告应具有以下内容:C6.1.1 试验的目的、性质和荷载类别;C6.1.2 工程地质情况及桩身实际柱状图;C6.1.3 荷载试验方案和加、卸载情况分析;C6.1.4 确定桩的破环荷载、极限荷载和容许荷载;C6.1.5 桩的变形位移量、桩身桩头和桩头四周地面的破坏情况;C6.1.6 各有关图表曲线。C6.2 报告应由试验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写,文字论述应准确清晰,关键词句不得使用含义不清的字眼;情况、质量分析应实事求是。因需要而超出试验数据范围的分析,应个体说明分析的依据,并对分析结果负责;所附的图表曲线应为原始记录的复印件;曲线应用坐标纸会制,并档明坐标轴比例;复印时应尽量将坐标格复印出来。报告编写出初稿后,送上级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并修改后方可打印复制,分送建设单位、设计部门、质监部门及本单位资料档案部门存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