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93.19KB ,
资源ID:92551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55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重点整理教学实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重点整理教学实施.docx

1、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重点整理教学实施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专题五教学实施第一节教学概述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教学的内涵单选低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单选中3.教学的意义单选、简答中考点104:一、教学的内涵1.教学的定义: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2.教学的特点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其特点如下:(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考点105: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

2、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考点106:三、教学的意义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第二节教学过程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教学过程的本质单选低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单选、简答高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单选极少考点107: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

3、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考点108: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二者的关系:(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二者的关系:(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二者的关系:(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

4、、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二者的关系:(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方法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小学教学原则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高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高考点109:一、我国小学教学原则(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1.基本含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

5、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2.贯彻要求:(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2)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4)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二)直观性原则1.基本含义: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2.贯彻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三)启发性原则1.基本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

6、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要求:(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四)巩固性原则1.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2.贯彻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

7、用知识中积极巩固(五)循序渐进原则1.基本含义: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贯彻原则的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六)因材施教原则1.基本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贯彻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七)理论联

8、系实际原则1.基本含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八)量力性原则1.基本含义: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它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又称可接受性原则。2.贯彻要求:(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才能保证适合他们的发展水平。(2)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准确了解发展特点方可提出适宜的教学。(3)要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防

9、止过难或过易的极端情况。二、教学方法(重点)(一)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考点110:(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1)讲授法的含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讲授应具有启发性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2.谈话法(1)谈话法的含义: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谈话法运用的基本要求: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善于启

10、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1)讨论法的含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点: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4.演示法(1)演示法的含义: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2)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

11、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5.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者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6.练习法(1)练习法的含义: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2)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7.自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 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8.实验法(1)实验法的含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

12、和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2)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做好实验小结。9.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1)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2)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0.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

13、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提倡。补充知识点: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三)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此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单选、简答高2.教学模式单选低考点111: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别教学制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缺

14、点:效率低(二)班级授课制1.概念: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我国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2.基本特征:(1)“班”: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课”: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3)“时”: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这个单位时间称为课时,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1)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2)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挥不利于学

15、生创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4.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1)个别辅导(2)现场教学5.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三)分组教学1.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2.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所创立。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

16、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与能力。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指教师不再上课面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五)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把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和个别教学(40%)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三、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1.集中授课 2.小组学习3.个别化学习 第五节课堂教学的实施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教学实施的环节单选低2.

17、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单选、简答低3.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单选中一、教学实施的环节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考点112:(一)备课1.备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备课的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在备课的所有活动中,教案的设计处于核心的位置考点113:(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考点114:(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1.课外作业的意义是课内作业的

18、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具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适当,难易适度。(3)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作业。(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学生的思想教育两部分组成。考点115:(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1.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平时考查和考试。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行为的最好方法。(2)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是考

19、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测验的种类常用的测验种类有: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考点116: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一)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语言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注意要点:1.加入一些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的称谓和礼貌用语。2.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兴趣。

20、3.清晰的语言,变化的语调和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借助问题创设情景一般包括:1. 实用性问题2. 兴趣化问题(三)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四)运用游戏创设情境(五)运用故事创设情境三、课堂管理考点117:(一)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考点18:(二)课堂纪律管理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将课堂纪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第六节学习动机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

21、1.学习动机的构成单选低2.学习动机的分类单选中3.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单选、简答高4. 学习动机理论单选、简答中5. 学习动机的创设与激发简答低考点119:一、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一)学习需要学习需要也称学习内驱力,包括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他将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

22、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通常这种动机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会逐渐转化为自我提高动机。(二)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以进一步分为: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考点120:二、学习动机的分类考点121: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也就是说各种水平的动机与工作效率都是呈倒U型曲线的,动机不足或过

23、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考点122:四、学习动机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1.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2.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3.观点:强化可以促进学习动机。4.局限:只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需要层次理论(重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求知需要、美的需要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2.代表人物:马斯洛3

24、.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4.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5.观点: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关系。(三)成就动机理论1.代表人物:麦克里兰、阿特金森2.分类:趋向成功的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3.观点: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个体趋向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趋向,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如果很容易获得成功,反而会减低他的学习动机。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挑战性。(四)成败归因理论1.代表人物:韦纳归因类别

25、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在外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2.归因的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注意六个因素的三个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3.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4.启示: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等因素。(五)自我效能感理论1.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代表人物:班杜拉3.观点:班杜拉在她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

26、强化和自我强化。在人们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五、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重点)(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设置榜样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第七节学习方式本节主要知识点:知识点主要考查题型考查频率1.学习方式的类型单选、简答中2.学习策略的分类单选中3.学习迁移单

27、选、简答、材料分析高一、学习方式的类型1.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考点123:2.学习方式的类型1.知识类型的分类(1)根据认识深度的不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2)根据概括水平的不同: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3)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2.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

28、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3.技能的形成与培养考点124:(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2)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考点125:(1)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形的完

29、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考点126:二、学习策略的分类(重点)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以及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以及调节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主要区别为:3.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3)努力管理策略(4)资源利用策略考点127:补充知识点三: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分类:分类标准分类含义举例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自行车有利于学摩托车负迁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