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55KB ,
资源ID:924867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486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997年与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分析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997年与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分析解析.docx

1、1997年与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分析解析1997年与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特征和影响比较分析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也开始向全球蔓延.1997年爆发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如巨风海啸,迅速波及全球。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欧洲联盟国家,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东,或者说是新兴崛起的一系列国家,都在感受着这场金融巨风带来的

2、狂扫与震撼。从1997年泰铢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带来的经济下滑的风险。本课题通过比较1997年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特征和影响,旨在透过近十几年来两次金融危机的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通过分析比较这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总结出其内在的相同点,再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形式,找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以及通过比较两次经济危机的特征和影响,总结出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企业的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的防措施,有利于提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de

3、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 a series of questions is com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are spreading across the world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hich broke out in Thailand, quick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entire southeast of the world, made the stock marke

4、t tumbling in many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 , repeatedly trading financial system and even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suffered serious wounds.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detonated by Wall Street like giant wind tsunami, quickly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the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5、 Union, or African ,in which economy have not been open, or the countries of Middle East, or rather, a series of new countries all felt this financial giant wind brings the crazy esau and shock.from world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the Thai baht in1997 to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in Am

6、ercia in2008, China faces the risk of economic downturn atrophy due to the external demand withered . This topic compared the causes ,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and 2008,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past dozens of years

7、, grasp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law. Analysize and comparied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author sums up their inner similarities,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form of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eveloping of our

8、economic. propose corresponding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 And through comparing the two economic crisis,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which is helpful for

9、 the rationalization of preparing early.正文一、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分析(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分析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其标志性事件是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放弃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此次金融危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受到影响:货币大幅度贬值,中

10、小企业工厂难以适应纷纷倒闭,众多中小银行宣告破产,物价大幅上涨。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香港恒生指数随之大跌;接着,11月中旬,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纪录。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

11、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俄罗斯中央

12、银行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直到1999年,东南亚各国才开始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分析此次金融危机以 2007 年7 月贝尔斯登两支次级债, 基金停盘并引发大量类似基金评级大幅下调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其破坏力从严重程度来看接近于1973 年的

13、“石油危机”。其从影响程度和扩散范围来看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国刺激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帐准备.2007年3月13日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受其影响,美国股市大跌,这一阶段属于危机发生初期,没有给世界其他股市市场带来太大影响. 第二阶段:2007年7月19日,美国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的资产价值因次代危机接近全部蒸发濒临瓦解;2007年8月1日,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代危机.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及世界主要股市银行开始感受到危机的濒临,全球大部分股

14、市下跌.这一阶段属于危机深化期,全球开始受到波及. 第三阶段:2008年初美国花旗集团宣布因美国次代危机影响其在2007年第四季度巨亏98,3亿美元,以及美林证券公司宣布,在2007年第三季度遭遇了公司93年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达到22,4亿美元,由美国次代危机引发的全球股灾彻底爆发.尤其是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告破产,使金融危机扩散到信心危机.这一阶段属于危机扩散期,引发全球股灾.(三)两次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比较 从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形成及影响来看,有着相似之处.1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有标志性事件。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是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

15、行宣布放弃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2两次金融危机都有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初期没有引起大的动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机逐渐影响到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有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3两次金融危机最后都演变成信心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逐渐扩散,不管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美国次代危机,都是伴随着人们信心的丧失而逐渐恶化。 二、两次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分析(一)两次金融危机发的相同点。(1)背景相同。都是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不断推进的(2)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因为流动过剩且资本流动水平很高,虚拟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受度。 亚洲金融危机前期,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部门的泡沫膨胀

16、。金融部门的自由化和国际资本流入相结合,导致许多东亚国家金融市场流动性高,信贷扩张迅速。如表5和表6所示,在许多东亚经济里,信贷扩张迅速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导致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部门投资过度,投机盛行。 表5 证券市场价格指数 经济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泰国 印度尼西亚 韩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新加坡 香港 中国台湾 612 417 696 505 651 1154 3024 4350 711 247 610 556 1151 1490 4297 4600 893 274 678 643 1256 1524 5512 3377 1

17、682 588 866 1275 3196 242511888 6070 1360 469 1027 971 2785 2239 8191 7111 1280 513 882 995 2594 2266100073 5158 831 637 651 1237 3170 221613451 6933 372 401 376 594 1869 152910722 8187资料来源:Crosetti,Psenti,and Roubini,1998,P45。表6 证券市场价格指数:不动产部门 经济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泰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

18、亚 菲律宾 新加坡 香港 中国台湾 74 113 32 230 312 61 82 119 113 34 280 453 712 168 66 126 39 250 554 57 367 214 369 81 541 1392 137 232 140 240 80 548 862 109 192 112 199 87 614 1070 59 99 143 294 119 648 1682 55 7 40 64 59 357 941 55资料来源:Crosetti,Psenti,and Roubini,1998,P45。 泰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泰国金融机构主要使用借自国外金融机构

19、的贷款来迅速扩大对证券和房地产部门的贷款,极大地推动了证券和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直到1995年达到最高度。马来西亚1995年以前银行问题稍微好一些。然而,在1996年银行贷款总量增长了276,有相当一部分贷款从流向制造业部门转变为流向证券市场,前者的增长率从1995年的307跌落到1996年的14,后者的增长率则从1995年的4上升到1996年的201(Crosetti,Psenti,and Roubini,1998,P30)。1996年贷款的增加,迅速驱动资产价格上升。当证券和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时候,许多与证券和房地产有关的银行贷款就成了呆坏账,以致银行体系十分脆弱。 美国次贷危机也是由于宽松的

20、货币政策和住房泡沫危机源于美联储从2001 年开始执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1 年到2004 年,美联储开始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1,以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 年1 月至2003 年6 月,布什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 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宽松的信贷条件,房贷利率明显下降,30 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 年底的8.1下降到2003 年的5.8,一年可

21、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 年的3.8。房贷利率的降低被认为是带动21 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国内的需求,引发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当新兴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美元之后又形成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美国为主的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等资产的价格,加剧了资产的泡沫化。而从2004 年6 月到2006 年8 月,美联储改变其低利率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购房借贷的成本,这强烈地抑制了市场需求,引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3)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和

22、政策的失误。 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与外国非制造短期资本进入对应,东盟国家对本国金融也也采取放手发展的方式,允许金融机构数目急剧扩张,取消企业的贷款限额,银行体系监管不严,大量的银行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项目上,加之部分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大量银行贷款被浪费而且很多问题又不能及时解决,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各国的金融监管又十分脆弱。据统计,在1987 年1997 年的10 年中,银行的贷款在逐年增加,而贷款损失准备金却在逐年减少。第二,汇率制度僵化,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上世纪8 0 年代东盟四国经济起飞以后,其汇率制度一直采取的是与美元或者是

23、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1 9 9 5 年以后,美元的汇率上升,由于东盟的汇率制度没有随之调整,造成本币实际高估,出口增速降低,进口增加,贸易盈余减少。由于这些国家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采用灵活的汇率政策, 而采取行政手段将本国汇率维持在扭曲的水平上,必将对其经济活动产生不正确的信号, 导致巨大的“机会成本”, 并带来更大的经济金融不稳定性, 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就在所难免。第三,过快的放松管制和资本自由化。过快的资本自由化在金融体系改革、治理结构等各种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时,东盟四国在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着特定的风险。虽然资本自由化使本国机构可以到国际资本市场借款,增加了资金的

24、来源,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资本自由化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对外借款和由此而造成的短期外债过度增加。这时若出现市场动荡,就可能出现大量资本外逃,使国内产生支付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次代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在于政府把对次级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 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美国监管机构对市场评级机构监管不严,导致了评级机构在对次代相关产品评级是的主观性,在错误信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贷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决策。次级债券信息不透明。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 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不透明时往往就会隐藏危险,而监管机构的失

25、职纵容了这类对市场有害的行为, 为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二)两次金融危机的不同点(1)两次危机的成因本质不同。东南亚金融危机属于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货币危机,操纵者索罗斯利用了货币本身回归需要其价值的经济原理,导致东南亚地区金融和经济动荡;而次贷危机是在发达国家爆发的危机,它的本质是债务危机,美国希望靠全球其他国家向美国输入资本来平衡美国的资金流量表,最终目的是靠海外资本的力量来为美国买单,从而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动荡不安。(2)就造成金融危机市场的严重后果来看,次贷危机较东南亚金融危机要严重得多,格林斯潘宣称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是自1929 年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大

26、的金融危机,它已引起全球金融风暴,而亚洲金融危机只是在亚洲造成局部的金融危机,而没有引起全球的金融危机。(3)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源于过度性生产,而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过度性消费。(4)两次危机的直接触发原因不同。亚洲金融危机是国际游资刺破了风险积聚的泡沫,而国际金融危机是美国自身戏弄体系链条绷紧无法支撑经济增长泡沫而自解,引发房价下跌,按揭违约风险大量增加,最终导致了次代危机的爆发。三、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一)两次金融危机影响的共同点:1.金融危机使受害国资产大为缩水。1997年3月2日索罗斯攻击泰国外汇市场,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 60%,股票市场狂泻70%。由泰

27、国引起的金融动荡一直蔓延到亚洲的北部乃至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日本、香港、韩国均受重创,这些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资产大为缩水。而08年的金融危机则使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上的各利益主体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次级贷款者由于负担不了日益提高的还款额而不得不被银行收回住房,无家可归。其次,次级贷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而不得不宣告破产。而购买了大量经过包装的次级贷款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也因为抵押债券市场的缩水,出资人要求赎回和贷款人要求提前还款而遭受了巨大的冲击。2.金融危机使受害国的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银行倒闭,金融业崩溃,导致经济瘫痪。经济衰退,激化了国内的矛盾。东南亚

28、金融危机期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社会动荡,人心涣散,秩序混乱。08年金融危机则致使通货膨胀,物价走高,由于美元的继续贬值,直接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走高。3.金融危机使国家政权不再稳定。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导致人们对政府信任度下降。在野党、反对党纷纷指责执政党,于是,泰国的政府被推翻了,印度尼西亚的政府被推翻了,日本桥本龙太郎下台了,俄罗斯一年之内换了六届总理。政治不稳定,破坏了亚洲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此前,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就在于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破坏了这种稳定,引发社会波动,差点危及到各国的国家安全。4. 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害

29、国经济明显衰退。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除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家已陷入严重的衰退外,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大多低于前一两年。1998年下半年拉美国家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明显,尤以巴西和哥伦比亚为最严重。巴西货币受到严重冲击,财政赤字达GDP的70%,加上债务负担沉重,1998年经济增长率从1997年的3.5%降到1%。拉美地区增长率将比去年降1.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美欧经济也难以独善其身。就我国而言,金融危机期间根本无法保持10%以上的GDP增幅,大量中小企业由于无短期资金拆借,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生产加工企业倒闭,比如:东莞、昆山、江浙一带

30、的大量企业倒闭,光东莞一处已经倒闭超过2000多家中性出口类企业,四、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严峻经济形势对中国企业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做出怎样的决策和行动,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命运。中国的企业要想抵制住危机,就要制定相应的计划,努力变挑战为机遇。(一)中国企业面临的危机现状1.产品滞销。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朝着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发展,保持健康、快速的运行势头,但08年爆发了国际性金融危机以及国民经济下行,受其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开始出现明显困难,主要表现为:部分产品订单减少、产量回落、库存增加、出口下滑,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2.资金趋紧。一是一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银行控制信贷投放规模,缺少抵押物的小企业贷款首当其冲被压缩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性加大。一部分企业开始倒闭,产生银行债务。中小企业大多互相担保,中小很难获得中长期贷款。这些企业往往扩张势头猛,需要技改投入,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