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14KB ,
资源ID:92484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48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弟子规》学习课程007出则弟之二.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弟子规》学习课程007出则弟之二.docx

1、弟子规学习课程007出则弟之二弟 子 规出则弟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弟子规在“出则弟”的部分通过描述孩子和尊长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具体规范,那么在古代孩子和长辈在一起时都必须遵守哪些礼节呢?弟子规通过“出则弟”这个部分希望能够培养孩子怎样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弟子规中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适用,那么我们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解读“出则弟”的内容呢?出则弟之二“出则弟”这个部分,当然讲的是出,就是离开自己的小家庭,离开自己的家族,离开自己从小生活和熟悉的环境,那么,出去以后还有哪些礼节你要注意的?有哪些规矩你要确守的?弟子规非常明确

2、交代给大家;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喝东西吃东西的时候,或者就坐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都应该长者在先,幼者在后。而这样的长幼有序的情况传统是非常讲究的。只要你孩子已经到了读书年龄,你自己懂得照顾自己了,长者走在前面,小辈走在后面,而且还有一个规矩,一般小辈不能踩长辈的背景,你不能走在长辈的影子里。天很热,也没树,我躲在我爷爷的阴凉底下,这在中国传统是不行的,这一看就没规矩啊!过去一定是这样。当然在现代社会这个情况变了,所以弟子规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改一改。像长者先、幼者后、今天不行,比如自动转门,你让老人家先走进去啊?老人家晕了在里头,这是不行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幼者在前,替长辈把转门

3、挡住,还有自动扶梯,我们现在发现很多小辈在后面站着,长辈在前面,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种场合应该是小辈在前,挡着长辈、然后侧身,自动电梯这样的,长辈这样往下走,小辈应该是这样在长辈前面的,要稍微照顾一下长辈,防着长辈最后一步自动电梯走的时候绊倒。所以弟子规主要是一种精神,有些东西我们今天要改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者如果要叫人,要找人的话,你小辈应该代他去叫,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这里的叫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叫,大家知道,对于中国古代传统来讲认为大声说话像我这样的是很辛苦的活,伤神,所以不能让长辈高声叫,大家看到电视连续剧里

4、,皇帝跟旁边的太监说,太监说,退朝,没有皇帝说退朝的。第二个是找,不一定要叫,我要去找谁?那么小辈应该代劳,多走几步,别让长辈劳动,如果找的人不在,我们现在很多第一,爷爷奶奶叫人,我不管啊!你自己找吧,如果找的人不在呢?我们现在肯定,去找找,我帮你已经算很好了,对爷爷奶奶很孝顺,我去找一个人,一找那个人不在就算了!不行,古人的规定,你自己要马上回来,为什么?第一、复命,告诉老人家,您要找的人不在,第二、问问老人家,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做的吗?这个都是非常细节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一种习惯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已经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了,这些规矩已经不懂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

5、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弟子规在“出则弟”的部分首先要求孩子从小培养长幼有序的观念和照料长辈的意识,接下来弟子规则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孩子和尊长相处时的各种情境,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当孩子遇到尊长的时候应该怎样称呼?才是合乎礼节的呢?称尊长、勿称名、对尊长、勿见能、对年龄,辈分,都比自己高的人,对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对于成就比自己高的人,不能直呼其名。比如,今天我们看到一位老人家,一位老人家年高德寿,白发苍苍,你上去就直接叫人家名字,人家肯定觉得你这个小辈粗鲁,没有教养。一个学生,直接叫老师的名字,你会觉得这个学生懂礼貌吗?这样的这种习惯,或者我们今天

6、认同的文明礼貌标准,实际上正是传统文化的在当代的延续。因为我们民族一直有这个避讳心理,你不能叫的,那么怎么办?对尊长依然是绝对不能直呼其名。可以有很多变通的办法,比如,一般多的是加辈分的尊称,比如说姓李的,比如说李爷爷,李叔叔、李伯伯,这都是可以的,这是备份尊称。还有一些职务,比如说李校长、李院长、李部长、这也是一种尊称,还有一种称职称,比如说李老师,李教授,这都可以的,尽量要回避直呼其名。这个习惯我们现在好多年轻的孩子没有,像有的时候孩子回家,很小的孩子,爸爸,我们今天老师特别有意思,他讲了一个故事,我们老师,老师的名字就出来了,这个时候要提醒孩子,不要直呼老师的名字。比如,有的时候现在孩子

7、很聪明,孩子有的时候很小刚刚知道爷爷的名字,觉得很好玩啊!到处说,昨天谁谁谁带我去买糖去了,他把爷爷的名字挂前面了,你就要告诉他;爷爷的名字你不要叫,叫爷爷。这种规矩实际上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弟子规还讲到,对尊长、勿见能、对着长辈和尊长你不要去显示你的能耐,这一点我们今天更不注意了。我在来这里讲课的火车上,旁边有个小姑娘,大概是在大学里读市场营销的,而且是读房地产营销的,她对过坐着一位老人家,这位老人家一看,就是搞设计的,这位老人家在看一本房产设计的书,这个女孩子就去和老人家谈话,滔滔不绝,一路大概一两个小时没有停过嘴这个女孩子,就讲自己对房地产理论怎么熟

8、悉?那位老人很和蔼的看着她,也没有说什么?实际上旁观者就会很反感,为什么反感?你在长辈面前见能。有的我们好多孩子完全不懂,比如在长辈面前,我们现在比如看电视,突然说,听一首英文歌,长辈听不懂,你这什么?你这个不懂,这是英语,什么什么给长辈念一遍,这个实际上在传统当中是避讳的,尤其你不要在长辈面前过多的夸耀因为年轻,体力好,除非你是要为长辈干活,这两回事,奶奶我给你这桶水扛上去,这可以,那么奶奶心疼你,你是不是病了?不,我年轻,我有劲儿,这个是好的,品德高尚。但是不要在另外一个场合对奶奶说,奶奶你看你,一筐菜都拎不动,我能扛一只猪,这种叫见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个前提是出于对长辈的尊重 。尊重包

9、括两个方面;一个对长辈知识的尊重,因为长辈年岁比较大,人生经历丰富,他的人生智慧,所以我们过去讲;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个话当然不能绝对,今天不能绝对来看,但是在传统当中,对长辈的这种人生阅历和知识小辈要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要对长辈由于自然规律导致的体力的下降,体能的下降,健康状况的改变,更要保存一种感恩之心,因为你得想,他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白发多了?为什么他的腰弯了?为什么他的腿脚不灵便?你不能在任何场合给长辈带来一种刺激,所以弟子规讲;对尊长、勿见能。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

10、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现代社会许多家长都鼓励孩子展现自我,却很少有人记得告诉孩子对尊长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谦虚谨慎的态度,而这也正是弟子规要提醒我们的。接下来弟子规告诉我们晚辈如果在路上遇见了长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弟子规讲;路遇长、疾趋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按照弟子规的要求,一个小辈在路上,迎面碰见一个长辈,小辈先不能说话,要小步、急行、迎向长辈,你不能看见长辈了还晃悠晃悠,老爷子,你好,都不行,得小步,略弯着腰,显示一种恭敬,比较快地来到长辈面前行礼。假如长辈没有跟你说话的意思,有些老人家比较尊严,或许老人家也有自己的心事,老人家在想心事,那

11、么,按照弟子规的规矩,你不能上去一把(拉)住老人家,老爷爷你好你好,咱们俩聊聊,如果长辈没有意思跟小辈说话的话,小辈应该怎么样呢?退避路旁,小辈应该退避在路旁,恭恭敬敬站着,古人要求垂手而立,手要垂着,要恭候,让开道,如果长辈既然没有意思和你说话你得让长辈往前走,退避在路边。假如,小辈出门的时候遇见长辈,这当口小辈正好骑着马,或者乘着车,乘着马车,那么一定要赶紧下来,你绝对不能说骑着马在马上跟长辈打招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要赶快下来,跟长辈打好招呼,待在路边,等长辈先走,你还不能扭头就走,你必须等长辈过去百余步,百步余、一个意思,过去大概一百步路的距离的时候,你才能重新上马,或者乘上你的马车,

12、你再去忙你自己的。这就是弟子规的意思。路遇长、疾趋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这些礼节在古代是必须的,古人都懂,都会。在今天当然就没有办法完全遵照,因为今天时过境迁,你不能照搬了。比如我们今天不会有人骑着马跑在马路上,你如果做公交车,做地铁,当然不可能因为你遇见了你的外公,公交车给你停下里让你打招呼,这个是没有道理的,是不可能的。你如果自己开车,交通规则也不允许你,你路上看见一个长辈,我靠边,爷爷好,奶奶好,这个是不允许的,因为你会妨碍交通,等着你的结果,基本上就是罚单。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就可以说弟子规上面的要求完全过时,应该完全作废了,绝对不是。路遇长、疾趋

13、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尽管弟子规中关于“路遇长”的一些具体要求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是,蕴含在其中的尊敬长辈的美德却早已根植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深深影响着今天的生活,那么,今天如果在路上遇见了尊长,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即合乎具体情况又不失礼节呢?路遇长、疾趋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既然弟子规的这段话,我前面已经讲过,有些在今天不再合适,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了,我们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了,那么假如我们今天在路上遇见了尊长,我们应该懂哪些规矩?我们应该守哪些礼节?这个

14、是不是应该我们搞清楚的呀?我想根据弟子规要求的传统规矩再结合今天现代社会的特点,我们或许可以怎么做,在路上遇见长辈,小辈应该快步的迎上去,但是,别冲过去,小伙子厉害,火力壮,冲过去,你把老人家吓着了不好,把老人家撞着更了不得,所以略微加快脚步迎上去,上去以后先请安问好,这是一个规矩。如果尊长有事而又不需要你的陪伴,有时候现在老人家身体也很好,现在70多岁有些老人家很健康,80多岁都很健康,他也不需要你陪伴,那么小辈应该侧过身去,让开正面,侧过去,让尊长通过。如果尊长有意跟小辈谈谈,小伙子好久没有见到你了,咱们聊聊?那么一般来讲小辈应该恭敬,应该从命,陪老人家多说几句,今天年轻人都很忙,都有很多

15、工作,如果实在不行,那也不能按照传统的要求,传统的要求不可以的,我管你行不行啊?长辈在,你给我老老实实待着,那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如果有很重要的工作做,有很重要的会开,那么你应该坦诚地向长辈禀明情况,对不起;老人家;我今天正有一个事;我得先告退了,下次我再来看您,得说明。如果小辈在公交车上看到了长辈,那么一般来讲就不必打招呼了,如果公交车开过去看见长辈在路上散步,你“咣”叫一声;你影响了车上的乘客,那不吓一跳,你叫谁呢?第二呢?老人家未必听得见,如果老人家听见了,老人家扭头来找了,你走了,车把你给拉走了,反而弄得老人家心里挺不落忍的,或者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见有人叫了我一嗓子啊?回头一看

16、又没人,反而给老人家增加麻烦。对吧?如果你自己开车看到路边有老人家,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是应该靠边的,在交通规则和路况允许的情况下问问老人家,我能不能为您效劳?您是不是需要搭车;我能不能捎您一段?这是应该的,但是如果老人家,有些老人家不服老啊!有些老人家觉得我很好!我出来就是散步的,你也别非得把老人家摁你车里,这也没必要,老人家我就是散散步,我刚出来遛弯就被你摁车上给拖回去了,这也没有必要。所以这种我们讲;都应该还是讲究的。在现代社会,我们把传统的一些礼节、要求,还是要在现代社会把它传承下去,但是你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和条件。路遇长、疾趋揖(yi)、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

17、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弟子规讲完了路上遇到长辈应该守的礼节以后,接着又讲另外的一套礼节。长者立、幼勿坐、假如长辈站着,你小辈肯定不能先坐。长者坐、命乃坐、不是说长者坐下去了,你小辈就可以坐了!不是这个意思啊!长辈坐好了,还得叫你坐你才能坐。长辈坐好了,他不打算叫你坐,你小辈也只能站着。还不仅如此,真正讲礼节的话,出现一种情况我们怎么办?很多现代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办?比如长辈说;请坐,小田你请坐,我坐下了,长辈不坐,这情况有的吗?你站起来,我不敢坐。哎,你坐下。你坐下,恭敬不如从命。你坐着,长辈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你怎么办?现在好多孩子就这么坐着!长辈在前面走他不管,不可以的!过去是要随着长

18、辈的步向走向那里,调整坐姿的。长辈走到那里,我坐着,我应该这样慢慢转过去,长辈走过来,我慢慢转过来,等长辈开口跟你说话,你不能木头一样坐着,你长辈爱怎么走怎么走,这是不可以的。这些规矩都是非常细微的,非常讲究的。关于;长者坐、幼者立、我们传统当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程门立雪”。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宋朝有两个年轻的学子,一个叫游酢(zuo),一个叫杨时。后来都是相当有名的了。他们去拜理学大师;陈颐为师。有一天这两个学生又去拜见老师,一去发现老夫子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两个学生大家知道怎么样?毕恭毕敬站着,他不能坐。他更不能因为老师睡着了没瞧着我也坐下,这个更不可以了。结果,哪知道,这个老夫子闭眼在那

19、儿养神啊,养着养着还睡着了,他实际上是睡着了,而且一睡,睡了一宿。这两个人还在那儿站着,毕恭毕敬站着,不动的。当程老夫子一睁眼的时候发现窗外的雪,门外的雪积到了一尺厚,一夜下了一场大雪,这两个人变成雪人了。这两个年轻的学子对尊敬老师、有着非常强烈的守礼精神。所以叫“程门立雪”。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弟子规接下来讲跟长辈交谈时要遵守哪些礼节,我们都知道同尊长交谈要尽量使用“请”和“您”这样的礼貌用语,那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呢?和尊长交谈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细节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呢?关于这方面弟子规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尊长前

20、、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首先你对长辈说话,你声音要轻,你不能对着长辈嚷嚷。我们现在发现好多小辈对长辈几乎都是嚷嚷的。爷爷、过来!爷爷啪啪啪跑过去。奶奶、过来!奶奶啪啪啪跑过去。好了,我自己玩,你们可以走了!爷爷奶奶跑了。基本都是这样,现在的小孩,很多的,这个是不可以的。你对长辈说话声音要轻一点,要柔和一点,表示一种敬意。但是长辈年纪大了,一般耳朵听力不太好,所以呢?声音太轻也不好。低不闻、却非宜、听不见也不行啊!所以一定要把握一个度。根据你和长辈的交往当中,知道长辈能够接受多大的音量,你用多大的音量去说话。近必趋、你上前跟长辈说话的时候,应该小碎步,当然也不能

21、过分,不能像我们踮着脚尖走,这也太过了。快步接近长辈,趋、不是简单地向前走的意思,还是要微弯着腰、略低着头往前走,这样靠近长辈。退必迟、你跟长辈说完了,该谈的事情谈好了。我们现在孩子一般都是拜拜,扭头就跑了,不是,去和长辈说话的时候要略快,动作节奏略快,告辞的时候,动作节奏要略慢,这是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你不能给长辈有这种感觉,老人家、你真烦、真啰嗦,我来跟你说话是受罪,跟你少待一秒钟都是好的,所以我赶紧走,这种感觉千万不能让长辈有的,你也不能这么想。第二个告辞的时候,一般来讲,前两步是面对长辈后退,你不能在长辈面前“呼哒”一个向后转,后脑勺往长辈面前一晃,不可以,先退两步,再转身退步

22、,所以必须迟缓。问起对、长辈如果有所询问,如果指教要发问的话,你得站起来回答。视勿移、这一点今天注意的人可真是太少了,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考虑自己,我们自己比如跟长辈说话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东张西望的习惯?东看看,西看看。有一个长辈问我;小田,你昨天去干嘛了?我昨天到那儿看了一场球,明天我还去听场音乐会,是不是这样?这个是不可以的。你视线必须恭敬地看着长辈,不能眼神飘忽、不可以。但是,是不是这么简单?是不是这样就理解了弟子规的“视勿移”也不对的,视线看着长辈,怎么看?你要视线略低于长辈的视线,不能跟长辈瞪着,那你两个人掐架还是怎么?你跟长辈比眼睛谁利害?不能瞪着长辈。不是这样的,略低于长辈的视线,不

23、要移动。你也不能把眼睛看得比长辈的视线高,那你在长辈的头上找虱子还是找什么?这都是不可以的。所以这是一套非常明确的规定。弟子规的这些规矩都是由儒家的经典作基础的,像上面我们讲的这么一大段都是根据礼记来的,我们知道礼记是儒家非常重要的经典。礼记讲;侍坐于君子,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那就是讲;问起对。类似这样的规定在礼记当中很多。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是诸兄、如事兄、在即将结束“出则弟”部分的时候,弟子规对这段内容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这部分内容要告诉孩子的道理,那么我们认为弟子规出则弟的部分究竟希望孩子从小培养怎样的观念,其中又蕴含了怎样

24、的现实意义呢?在行将结束“出则弟”部分的时候,弟子规补上了十二字。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什么叫诸父?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家族制的,宗法制的社会。都是以家族为一个计算单位,不像我们今天小家庭是以家庭来计算单位的。诸父就是伯父、叔父、叫诸父。有的时候还包括堂伯父、堂叔父、但是一般来讲;要求对伯父和叔父,也就是父亲的兄弟叫诸父。对他们要像对自己的生身父亲一样尊重。事诸兄、如事兄、诸兄就是伯父、叔父的孩子、自己的堂兄叫诸兄,对他们要像对自己同胞兄长一样。这是过去传统的要求。古时候,关于叔侄之间的感人故事非常多,这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放到国外,放到欧美,一般认为叔叔和侄子的关系相对

25、来讲比较疏远,除非一些特殊的大家族也有,但是不普遍,中国传统当中很普遍,你一读,如果不告诉你是叔侄,你以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父子。比如楚国先贤传里面讲到汉朝,有一个人叫阴嵩(song)这个人后来当官去了,当官了以后啊!他突然告退,跟皇帝说我不当了,为什么?我老家里还有一个长辈,我得回去伺候,你如果不知道这个背景,你不了解这个人,你一看以为是什么?以为是回去伺候自己的父母,不是,阴嵩回去伺候他的叔叔。为什么呢?因为他从小父母双亡,是跟着他的叔父长大的,叔父对他有养育之恩,有抚养之恩,他成长起来了,被朝廷征召为官了,但是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叔父,这就是什么?事诸父、如事父、把叔父当自己爸爸一样看待,一

26、样要伺候,现代社会我们都是小家庭,基本上是三口之家,除了运气特别好的,才有双胞胎。一般都是三口之家,这样的观念特备要强调,因为我们现在的亲戚,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越来越少,孩子成长环境越来越小,你如何让他从小学会“爱的对象应该尽可能地多,你的爱心所施展的范围应该尽可能的大,那么当然应该从弟子规做起,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你连对自己的;已经没有几个了,不像过去的大家族,你连对自己的伯父、叔父对自己的堂哥、堂弟都不能有爱心,有一种非常好的交往的话,你怎么可能将来到社会上跟别的长辈、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尊长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呢?你怎么会跟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同事有一个很好的交流呢?还是应该从小做起,在家族范围内做起,所以我想,这12个字对我们今天现代社会以小家庭为细胞的现代社会特备特备有意思。到了这里弟子规的出则弟的部分就结束了,接下里弟子规进入了另外一个新的部分“谨”谨慎的“谨”,弟子规是怎么来讲述“谨”这个部分的,孩子应该从小养成哪些谨慎的习惯?或者“谨”这方面的举止,请大家听下一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