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52KB ,
资源ID:92482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482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死水》《再别康桥》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死水》《再别康桥》导学案.docx

1、死水再别康桥导学案 第四课导学案 死水【知识链接】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简史诞生:“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初步发展:20年代,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奠基)30年代:流派纷呈,群星璀璨。40年代:为痛苦、战斗和对胜利的呼唤而歌唱2、作者及其作品闻一多,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他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闻一多潜心钻研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极深。同时,闻先生的爱国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这两个方面促使了闻一多先生众多著名爱国诗篇

2、的问世。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被国民党用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造者,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理论,提出要给新诗以艺术的限制和规范,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练,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作出了有益的贡献。闻一多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3、写作背景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

3、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想象中“如花的祖国”幻灭了,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渴望理想的祖国,诅咒黑暗的现实,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的深层根基。【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2过程与方法:提高读诗的能力,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品味“死水”的象征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死水中的“三美”,感受诗歌的艺术美,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领会诗歌中蕴涵的爆发力。【学习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

4、把握诗歌的语言和意象。3通过诗人的语言和意象领会诗人的感情,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方法】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2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相结合。3采用感、读、品、议四步法教学。【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2、整体感知全诗的大意3、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每节诗歌的内容。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课堂探究】一、死水是最能体现闻一多诗 歌“三美”主张的作品之一,通过读、感、品,试作简要分析。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运用的词藻要有绘画的效果。音乐美,主要是指诗歌音节和旋律的美;押韵,节奏,平仄。建筑美,指的是

5、诗歌结构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读】音乐美:各小组分派代表诵读,教师领读示范,师生点评。提示:要读出悲愤之情,语言要铿锵有力。讨论这首诗歌的音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感】建筑美:听录音,说说作者写出了死水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并从整首诗歌看,谈谈建筑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品】绘画美:以第二、三诗节为例,讨论绘画美在死水中是如何体现的,用了什么手法。二、结合背景介绍,分小组讨论“死水”作为诗歌意象,它象征着什么。三、诗人是厌恶“死水”的,但是为什么又要将死水写得如此美丽呢?四、各学习小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诗中最后一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

6、造出个什么世界。”五、拓展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题。2课后阅读闻一多的相关诗歌,就发现写一段5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附: 发 现 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再别康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全诗巧妙的构思,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层面:朗读、设问、启发、讲解相结

7、合。3情感与价值观层面: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学习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2、写作背

8、景: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课前预习为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青荇( ) 榆阴() 沉淀() 长篙( )漫溯 ( ) 满载() 斑斓( ) 笙萧()课堂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读,要从字面读出感觉,读出诗中的情感,和小组成员交流初步印象。2、介绍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9、原名徐章垿,字槱森。“志摩”这个名是1918年作者赴美国留学前,他父亲另起的。这个名字有点怪,据说小时候,徐志摩被一个叫志恢的和尚摸过头顶,于是就叫“志摩”,表现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3、通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评定本组的“诵读明星”。二、探究问题:1、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2、再别康桥在第二节是怎样抒情的呢?小结:意象是:理解意象要:3、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4、第四小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10、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怎么成了彩虹呢?怎么理解“揉碎”“沉淀”的梦?5、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作者告诉我们了么?6、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吗?“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7、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诗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束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轻轻”与“悄悄”互换

11、,可以吗?8、合作探究: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具有“三美”的主张,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三、拓展延伸思考: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请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12、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声声慢:词牌名。双调97字。乍暖还寒:乍暖乍寒,忽冷忽热。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次第:光景、情景。(1)这两首诗词都写了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江南雨”。请根据你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说说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江南雨”有何特点,(2)请具体说明这两首诗词描写的“江南雨”各自蕴涵的感情。参考答案: 死水【自主学习】2、死水全诗五节。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3、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第

13、二节,直承第一诗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孽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谁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课堂探究】一、音乐美:全诗偶句押韵,一节换一韵,分别押un、en、ua、ia、o、ng韵。每句都由四个节拍组成,包括

14、三个两个字和一个三个字,而字节的位置是变化的,使全诗节奏鲜明,音调铿锵。 建筑美:死水的特点绝望、毫无生气、丑恶。作者的情感:憎恶、痛恨、推翻旧世界。憧憬、创造新世界。建筑美,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诗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起来非常整齐,方正划一,显出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结构上非常严整坚实。绘画美:死水用词丰富、华美,诗人选用了最富有色彩的词汇,构成了美丑迥异、对比鲜明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词藻华丽,以丑为美反讽)在这一节中,请大家注意这四个词“翡翠”、“桃花”、“罗绮”、“云霞”,如果抛开作品,单单来看这四个事物,它们断然不会是丑恶的象征,而是华美的、亮丽的。而诗人用美好的事物来

15、描摹一潭肮脏的死水。“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二、明确:闻一多的死水是一首意蕴丰厚的现代诗歌,在解读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便是诗中“死水”的象征意义。对此,一般有如下三种认识:“死水”象征“那时代的中国”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在国外饱受了民族歧视的屈辱。闻一多在1923年1月的一封家书中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将谓吾人不能制杀人之枪炮遂不若彼之光明磊落乎?”于是,1925年他满怀着对祖国的美好憧憬回来了。可是,当时,正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刚刚过后,祖国大地处处

16、被黑暗的阴云所笼罩着。诗人一眼看到了祖国,心中便充满了绝望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闻一多发现)是呀,这哪里是“我们的庄严灿烂的祖国”,“我如花的祖国”。(闻一多忆菊)这分明是一沟毫无生气的“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绝望的死水”。 “死水”象征美国社会 。在美国留学阶段,诗人对美国社会有更深刻的体悟,诗人认识到,在美国社会里,既有着如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等一样繁华的外表,还更有着如“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一样霉烂、变质的东西。然而,就是这腐败的社会,竟还有一些没落的文人在为它唱着赞歌“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

17、了歌声”;竟还有一些追辛逐臭的人们在追随着它“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死水”象征反动的北洋政府。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可诗人到了1926年4月才特意将它拿出来发表,有人说,这其中也是有所“针对”的。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在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满怀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行动。闻一多择此时发表死水,也正表达了自己对北洋政府的的失望与痛恨。也就说,北洋政府实在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我们对它已是彻底绝望,“不如让给丑恶

18、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终有一天,他们会走投无路,他们会自己取灭亡!到那时,经过了等待、缄默的我们,就会“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三、明确:丑人抹粉往往愈见其丑,往往更令人厌恶。“死水”本是一沟发臭的死水,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描写死水,赋予其艳丽的色彩以及油画般的美,目的是要营造一种反讽氛围,揭露和批判丑恶和肮脏,把丑的写得越美越会引起人们的反感,越能表达诗人对“死水”的厌恶之情。连这么肮脏的死水都有桃花、罗绮、云霞,所以要透过迷惑人的假象看到罪恶。当时社会上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置身的是怎样的一个黑暗的社会,陶然自足于假象中的繁华之中

19、。小结:这里采用了反讽的手法,表面上看是写死水的美,实则是写死水的丑。这里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造成一种反讽的氛围。为了批判揭露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恶写得越美,越容易引起人的反感,诗人将自己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隐藏在华丽的意象和艳丽的辞藻之后,从而加强了否定现实的力度和深度。四、明确:先让其彻底毁灭,在毁灭之后重新涅槃!作者对光怪陆离的旧社会的深恶痛绝。“美”与“丑”的尖锐对立,诗人对“死水”的彻底绝望,期望旧社会的彻底毁灭

20、!旧事物灭亡了,新事物就会茁壮成长。 再别康桥二、1、抒情诗2、由“金柳”联想到“新娘”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意象”: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3、作者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相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在徐志摩的诗歌

21、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是有其特殊含义的。“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师甜美的微笑多美,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4、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作者的梦。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是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

22、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作者的“梦”。作者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作者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市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5、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作者那个美好的“

23、梦”。荡漾在作者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6、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遗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办?“悄悄”地离开。“悄悄”就是我的“笙箫”,憋在心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个康桥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还是藏在心底吧,就让我一个人知道。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7、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作者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全诗第一节先点“作别”,交待别离“康桥”的情境。诗人想起自己在热切的渴望中带着青

24、春的梦幻来此学习,在精神的极大满足中又要告别心中的圣地。此情此景,抒情主人公内心难以平静,万般感受涌上心头,又怕惊扰了自己心中的梦幻之境。诗人是在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激动之情,在看似平静中回顾起了过去在康河度过的欢乐时光。连那河畔的柳树,都为我打扮成了美丽的“新娘”;连那河中的水草,都为我舞动起了热情的舞蹈;连那榆荫下的潭水,都明晰我心中的理想,为我映现出彩虹似的的美景;我在星空下的康河泛舟放歌,这一方天地星光,都为我亮起了斑斓的光彩。这片风物和我的心音一起跳动、一起欢愉,这是多么快乐迷人,多么让人心醉的情景啊!但自己却要“在别”而去,在这别离时刻,这里的一切突然都静下来,“笙箫”、“夏虫”、“康桥”,它们好似都读懂了我的心,理解了我“不能放歌”的怅惘,一切都“沉默”下来,进入了“悄悄”的情景。所以,诗的最后一节用“悄悄”替换“轻轻”非常符合情境,同时又和开头一节形成呼应,创造出了诗歌韵律前后贯通,情感变化高低波动的意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美感。四、(1)江南雨的特点:细密、轻柔、朦胧、淡雅、令人惆怅 (2)杜牧:羁旅情愁,行人思家的凄迷之情;李清照:国破家亡的孤寂与伤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