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89.97KB ,
资源ID:92474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474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docx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引 言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

2、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虽然尚低于多数西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平均的血清TC水平正逐步升高。与此同时,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我国也十分常见。调查发现中国人群血清脂质水平和异常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血清TC和LDL-C升高率的分布特点是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富裕农村高于贫穷农村,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在经济转型期血脂异常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TC和LDL-C升高率在男性

3、和女性都随年龄增高,到5069岁组到高峰,70岁以后略有降低,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CO岁以后女性明显增高,甚至高于男性(附件2: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及分布状况)。这些分布特点表明血脂异常的防治应以城市和富裕农村、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为重点。在1996年底全国血脂研讨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1997年在有关方面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旨在为各级医务人员在防治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1998年对全国多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省部级医院、地县区级医院和乡村医院或卫生所1573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对血脂合适范围的回答正确率仅

4、3052,对开始膳食治疗的血脂水平的回答正确率仅1213,对开始药物治疗的血脂水平和血脂控制目标的回答正确率不及25。2000年对12个大城市25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136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查显示,按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血脂控制的达标率只有26.5,其中冠心病患者的达标率仅16.6。以上数据提示,我国医务人员的血脂知识水平和患者的血脂异常控制状况都远没有达到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要求,这种状况与近年来血脂水平和异常率节节升高的形势成为鲜明对比。从1997年至今,国内外关于血脂异常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当年制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时国内的研究资料和科学证据很少,现在国内的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已取得

5、随访10年和20年的结果,不仅证明了血脂异常的确是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以多因素地评估发病的相对和绝对危险,为确定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提供量化的依据,使据此而制订的指南更切合我国的实际,而不必再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的指南。然而,国际上血脂防治研究的进展和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例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关系,非药物干预在血脂异常防治中的重要地位,多因素评估在血脂异常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人群防治与公共卫生策略的关系,血脂异常防治的循证医学研究成就等。在这些进展的基础上,制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条件基本成熟。血脂异常作为

6、脂质代谢障碍的表现,也属于代谢性疾病,但其对健康的损害则主要在心血管系统,导致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因此,本指南中既包括在一般人群中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也包括已有血脂异常者的治疗。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指南必须涉及如何防止血脂异常者发展为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涉及如何对已有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进行调脂治疗。本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糖尿病学分会、内分泌学分会、检验分会和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血脂异常防治委员会共同起草。指南将作为多学科专家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而达成的共识来指导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

7、醇、甘油三酯(triglyceide,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FFA)和磷脂等。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循环血液中的胆固醇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应用超速离心方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 (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 density li

8、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各类脂蛋白的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列于表1。表1血浆脂蛋白的特性及功能分类水合密度(g/ml)颗粒大小(nm)主要脂质主要载脂蛋白来源功能CMVLDLIDLLDLHDLLp(a) 0.9501.0061.0061.019l.019一1.063l.063-1.2101.050-1.1208050030802730202751726TGTG

9、TG、胆固醇胆固醇磷脂、胆固醇胆固醇apoB48、apoAI、apoA IIapoB100、apoE、apoCsapoB100、apoEapo B100apoAI、apoA II、apoCsapoB100 、Lp(a)小肠合成肝脏合成VLDL中TG经脂酶水解后形成VLDL和IDL中TG经脂酶水解形成肝脏和小肠合成,CM和VLDL脂解后表面物衍生肝脏合成后与LDL形成复合物将食物中的TG和胆固醇从小肠转运至其他组织转运TG至外周组织,经脂酶水解后释放游离脂肪酸属LDL前体,部分经肝脏摄取胆固醇的主要载体,经LDL受体介导摄取而被外周组织利用,与冠心病直接相关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移去,转运胆固醇至

10、肝脏或其他组织再分布,HDL-C与冠心病负相关可能与冠心病相关1CM: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含TG近90%,因而其密度也最低。正常人空腹12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以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的CM时,因其颗粒大能使光发生散射,血液外观混浊。将含有CM的血清放在4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表面,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2VLDL:VLDL是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胆固醇含量为20,磷脂含量为15,蛋白质含量约为10。由于CM和VLDL中都是以含TG为主,所以将其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其TG的水平主要反映VLDL的多少。由于V

11、LDL分子比CM小,空腹l2h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39mmol/L (3O0mg/d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3LDL:LDL由VLDL转化而来,LDL颗粒中含胆固醇酯40、游离胆固醇10、TG6、磷脂20、蛋白质24,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血液中的胆固醇约60是在LDL内,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血清胆固醇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

12、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4HDL: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AI为主。HDL是一类异质性的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均不相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将H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这些HDL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5Lp(a):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的脂蛋白。Lp(a)的

13、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所含的载脂蛋白部分除一分子apoB100外,还含有另一分子apo(a)。有关LP(a)合成和分解代谢的机制目前了解尚少。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临床上检测血脂的项目较多,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L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 I、apoB、Lp(a)等的检测属于研究项目,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1TC:TC是指血液 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

14、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造成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2TG:临床上所测定的TG是血浆中各脂蛋白所含TG的总和。TG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3. HDL-C:基础研究证实,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由于HDL所含成分较多,临床上目前尚无

15、方法全面地检测HDL的量和功能,故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浆中HDL的多少。4LDL-C:LDL代谢相对较简单,且胆固醇占LDL重量的50左右,故目前认为,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的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取代TC作为对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评估。上述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5Apo AI:正常人群血清apo AI水平多在1.21.6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HDL颗粒的蛋白质成分(载脂蛋白)约占50,蛋白

16、质中apo AI约占6575,其他脂蛋白极少,所以血清apo AI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但是,HDL是一系列颗粒大小与组成不均一的脂蛋白,病理状态下HDL亚组分及其组成成分常会发生变化,故apo AI的升、降也可能与HDL-C变化不完全一致。6apoB: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lg/L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中均含有一分子apo B,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 B分布在LDL中。Apo B有apo B48,和apoB100两种,前者主要存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LDL中。除特殊说明

17、外,临床常规测定的apo B通常指的是apo B100。血清apo B主要反映LDL水平,它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apo B水平高低的临床意义也与LDL-C相似。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 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致密的LDL(smal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7Lp(a):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适度体育锻炼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0OOmg/L以上,但80的正常人在2OOmg/L以下,文献中的平均数多在1201

18、80mg/L,中位数则低于此值。通常以300mg/L为重要分界,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临床上用于Lp(a)检测的方法尚未标准化。8sLDL:血浆中LDL的颗粒大小不均,每一个体都有大、中、小颗粒LDL。己证明血浆TG水平与LDL颗粒结构有关。当TG1.7Ommol/L(l5Omg/dl)时,大而轻的LDL较多,血浆电泳时LDL谱呈“A”型;当TG1.7Ommol/L时,sLDL水平升高,LDL谱呈“B”型,并伴随血浆apo B水平升高,HDL-C及apo AI水平降低。目前认为sLDL具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临床上尚无简便可靠的实用方法检测sLDL。上述8项血脂检测

19、项目中,前4项即TC、TG、HDL-C和LDL-C是基本的临床实用检测项目。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性评价和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个体,都应进行此4项血脂检测。有研究结果提示,TC/HDL-C比值可能比单项血脂检测更具临床意义,但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并不多,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尤其是需要直接比较TC/HDL-C比值与LDL-C或HDL-C单项检测的临床预测价值。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下领域的研究已证实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1)动物实验。(2)人体动脉粥样斑块的组织病理学

20、研究。(3)临床上冠心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血脂检测。(4)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易早发冠心病。(5)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发现。(6)大规模临床降脂治疗试验的结果。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大量研究提示,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持续发生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所以,有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然而,LDL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的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HDL被视为是人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

21、的脂蛋白。因为HDL可将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带出来,转运给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也有研究提示,HDL还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而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大量的流行病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发现血清HDL-C每增加0.40mmol/L(l5mg/dl),则冠心病危险性降低23。若HDL-Cl.55mmol/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HDL-C的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浆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而少至中量饮酒和体力活动会升高HDL-C。糖尿病、肝

22、炎和肝硬化等疾病状态可伴有低HDL-C。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TG水平,但临床中大部分血清TG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CM和VLDL残粒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是,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或HDL的结构,而具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Apo B反映血液中LDL的数量。有研究结果提示,血清apo B浓度升高与冠心病发生危险性呈明显正相关。当高甘油三脂血症时(VLDL

23、高),sLDL(B型LDL)增高,与大而轻LDL(A型LDL)相比,则apo 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 B增高的所谓“高apo B脂蛋白血症”,它反映B型LDL增多。所以apo B与LDL_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apo AI反映血液中HDL的数量。Apo AI浓度与冠心病发生危险性呈负相关。家族性高甘油三酣血症患者HDLC往往偏低,但apo AI不一定低,不增加冠心病危险;但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apo AI与HDL-C都会下降,冠心病危险性高。Apo AI缺乏症(如Tangier病)、家族性低脂蛋白血症、鱼眼病等血清中apo AI与HDL-C极低

24、。Apo B/apo AI比值对于预测冠心病可能更有价值。有关apo B和apo AI测定方法虽已国际标准化,但其可靠性和准确性都不十分令人满意。同时,测定结果的临床价值尚需更大规模的研究证实。有调查资料显示,Lp(a)升高者发生冠心病危险性增加,提示Lp(a)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尚缺乏临床研究的证据。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由于目前尚无公认的血清Lp(a)测定的参考方法,其临床价值难以确定。近年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非HDL-C)受到

25、临床重视。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胆固醇的总和,主要包括LDL-C和VLDL-C,其中LDL-C占70以上。计算非HDL-C的公式如下:非HDL-CTC - HDL-C。非HDL-C可作为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降脂治疗的第二目标,适用于TG水平在2.275.64mmol/L(2005OOmg/dl)时,特别适用于VLDL-C增高、HDL-C偏低而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是指一组血脂异常,包括TG升高、HDL-C低和sLDL颗粒增多。这3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常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所伴随的血脂异常的特征。由于这3种血脂异常同时存在时,发生冠心

26、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而在临床上引起了重视。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mg/dlO.0259mmol/L:TG的换算系数为mg/dlO.0113mmol/L。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TG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为繁杂,归纳起来有三种。一、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

27、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脂血症后,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已知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LDL受体基因缺陷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而另一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二、高脂蛋白血症的表型分型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高脂蛋白血症分型,共分为6型,如、a、b、和V型。这种分型方法对指导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高脂血症有很大的帮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其最明显的缺点是过于繁杂。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型(表2)。表2血

28、脂异常的临床分型分型TCTGHDL-C相当于WHO表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增高增高增高增高降低a、b、V三、高脂血症的基因分型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认识己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单一或多个遗传基因的缺陷。由于基因缺陷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积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表3)。表3家族性高脂血症疾病名称血清TC浓度血清TG浓度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apo B缺陷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中至重度

29、升高中至重度升高中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轻至中度升高正常或升高正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中度升高中至重度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或升高中至重度升高血脂异常的检出与心血管病整体危险评估一、血脂异常的检出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主要是通过临床日常工作来检出,这不限于因心血管病前来就诊的患者,而应该包括前来医院就诊的所有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易患人群。一般人群的常规健康体检也是血脂异常检出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

30、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4)有皮肤黄色瘤者。(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二、我国人群的血脂合适水平(表4)表4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分层TCLDL-CHDL-CTG合适范围边缘升高升高降低5.18 mmol/L(200 mg/dl)5.186.19 mmol/L(200239 mg/dl)6.22 mmol/L(240 mg

31、/dl)3.37 mmol/L( 130 mg/dl) 3.37 4.12 mmol/L(130159 mg/dl)4.14 mmol/L(160 mg/dl)l.04 mmol/L(40 mg/dl)1.55 mmol/ L (60 mg/dl)1.04 mmol/L (40 mg/dl)1.70 mmol/L( 150 mg/dl)1.702.25mmol/L(150199mg/dl)2.26 mmol/L(200 mg/dl)1TC:我国队列研究分析结果显示:TC从3.63mmol/L(140mg/dl)开始,随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增高。T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转折点。诊断高胆固醇血症的切点只能人为制定。当TC增至5.186.19mmol/L(200230mg/dl)时,其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较TC3.63mmol/L(140mg/dl)者增高50左右,当TC增至6.22mmol/L(240m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