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161.41KB ,
资源ID:92318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318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docx

1、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障碍。货币政策作用是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实现的。实现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除了内部金融体系对货币政策的准确反应外,还需要外部各种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对金融变量(利率、汇率或信贷规模等)的变动有足够的敏感性,进而对投资、消费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最终导致总需求的变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内外部均存在障碍,主要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高使传导机制阻滞;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使传导机制被制约;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削弱了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的不成熟制约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承受本外币值稳定的双重

2、压力,面临治理通货紧缩和预防经济过热的两难选择,需要解决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协调问题。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又面临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和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风险,加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缺乏,使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央行货币政策主张、实际操作与现实经济互动效应的实效性,不仅受到政策体系外部相关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决定于货币政策自身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传导效果。因此,在确定今后央行货币政策主张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在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与其他相关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同时,必须坚持货币政策自身高度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3、其次,要通过合理选择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通过疏通和提高传导机制的实效性,强化金融货币变量与实体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现实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要坚决淘汰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坚决制止低效率的重复建设,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加科学、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 中央银行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的预测研究。针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所导致的货币供应量不稳定问题,央行要加大力度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性研究,从而保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相

4、协调,避免货币供应量大幅波动,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要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的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要注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功能,结合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灵活运用,要注重与财政政策等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 参考文献: 1.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金融中国货币政策出自

5、 MBA智库百科(中国货币政策(Chinese Monetary Policy) 目录隐藏 1 中国货币政策概述 o 1.1 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形成o 1.2 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 2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3 中国货币政策面临新挑战编辑中国货币政策概述 编辑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形成 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是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的。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含义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

6、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

7、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

8、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1997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开始出现支付问题,近几年利用通货紧缩时机增加再贷款,帮助地方政府关闭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保持了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也符合我国国家利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四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后的这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实际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几年来,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基本保持在 78

9、,物价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动。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精确估计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货币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这几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物价的持续平稳,的确是与货币和信贷的持续平稳增长同时出现的。回顾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国经济多次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虽然每次原因都比较复杂,但每次经济波动都同时伴随着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无疑是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重要条件。近几年,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方针,我们坚定地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作为重要目标,在具体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编辑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五点:

10、第一,以稳定币值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稳定币值的内在要求。不论现代经济中货币形态发生多少变化,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与整个商品世界相对应,因而货币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这一本质关系不会改变。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原则还是我国和世界各国货币政策的经验总结,这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提供例证。 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要求我们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既要注重稳定,又要注重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要坚持在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中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同时,在强调金融和经济发展时,又要兼顾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保持长期稳定。货币政策不能只有短期目

11、标而没有中长期目标,支持短期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长期经济和金融稳定为代价。 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这方面在国外也有同样的经验。 第二,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操作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应该主要指实体经济价格的稳定。对资产价格我们需要关注,但它不应作为目标。从中国的实践来看,中国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经常是非常不一致的。 理论上,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强调的不外乎是中间目标变量与最终目标变量的相关性、中央银行的可控性以及它的数据是否容易得到。关于中国

12、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1997年以前意见基本统一,1998年开始有不同意见,到2000年时出现公开争论。一方的观点认为,从1998年开始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就已经转变为利率,而不应该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现在看来,这一看法尚难以经受近几年实践的检验。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全社会金融资产的90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而商业银行资产的 70以上是贷款,存款大于贷款,存贷款的利率都没有市场化。虽然最近几年货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中央银行也已经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市场的利率,但是,货币市场利率对商业银行存贷款的利率仍然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从中国的实际来看,货币政策的利率传

13、导渠道现在是不够畅通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还是信贷渠道。据此,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水平。 根据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验,M1和工业生产是高度相关的,而工业生产又是与物价高度相关的。近几年M1与工业生产的相关性减弱了,主要原因是由于 Ml的统计方法存在偏差而使M1的统计准确性出现问题。由于中国投资者对股市有特别的热情,而新股申购又要冻结资金,所以月底如有新股发行,大量的存款就由商业银行转到了证券公司的账户上,证券公司再回存商业银行表现为同业存款。存款在极短时间内的这种转移,本来不应改变其资金性质,它应列入货币供应量统计,但是实际上这部分存款一直未列入货币供应量统计。经过

14、三年努力,人民银行有关部门于 2001年上半年终于将M2的统计口径改了过来。但是,M1的统计口径至今还没有改,因此M1的统计仍是不准确的。今年3月份M1增长101,4月份增长115,5月份跳高到146,不是决定货币供应的因素(如信贷、外汇占款、债券投资等)有了什么突然变化,而是新股发行办法由申购改为配售,干扰因素消失,M1统计基础自动回归原位。论文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来自免费论文网 我们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和货币市场状况是紧密相关的。中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要符合中国金融结构和货币市场发展实际。在讨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时,不少论者喜欢引用美国现在

15、的做法和美国学者的说法。美国当时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呢?当时在美国,主要是由于共同基金的快速发展,银行资产在全社会金融资产中的比重急剧下降,结果反映到以银行概览为基础的货币供应量统计覆盖面大大缩小,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自然大大下降了。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目前的情况不是这样。中国商业银行资产占全社会金融资产的比重很高,货币供应量统计还很有意义。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中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第三,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方向,是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16、其目的是将配置金融资源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市场,以便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去发展中国的金融和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改革的基础是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利率市场化。这几年我们整体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货币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发展很快,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大面积的进步,货币政策工具改革使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都是近几年所取得的货币政策改革最重要成果的一部分。 第四,搞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初,曾经有很多人担心,如果出现货币政策操作不当,可能会抵消积极财政政策的作

17、用。近几年,我们在货币政策操作中,时刻注意防止出现这种挤出效应,特别注意及时增加和保持商业银行适度流动性水平,让他们在参与购买财政部国债后,仍然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增加贷款。商业银行贷款这几年基本平稳,并没有减少。公开市场操作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国债发行成本大幅度降低。1997年10年期固定国债利率为1183,而目前7年期固定国债利率已降到2。货币政策支持产业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政策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发展,以及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严重污染企业。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主要是支持下岗工人再就业和农村扶贫以及发放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等,这些政策措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适

18、应经济开放的需要,搞好内部与外部的平衡。 近几年,我们有效地控制住了短期投机资本的冲击,由此我们取得了在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方面的主动权。由于把国际短期投机资本挡在了国门之外,因此我们躲过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场劫难。我们一直坚持对境内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实行国家控制。当初在确定这个原则时,也有过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在仔细评估了境内外币利率对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之后,还是决定对境内小额外币利率实行了控制。最近几年,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我们成功保持了中国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独立性。当美国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六次加息时,我们始终保持减息政策不动摇。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19、它适应了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编辑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贷款 利率政策 汇率政策 编辑中国货币政策面临新挑战 过去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货币政策的议论开始比较多起来。这不是货币政策整体上出了什么问题,整体上我们没有出问题。在过去几年货币和信贷平稳增长的基础上,今年货币信贷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到5月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加近 700亿元,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分别增长14和146,货币和信贷增长总量基本适度。总量不紧,但是结

20、构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一定程度上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是存在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民贷款难以及县域金融萎缩问题。这是货币政策正面临的一项挑战。从发展趋势看,这些资金结构性矛盾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未来也可能转化为总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已开始出现某种信贷紧缩的苗头。最近几年,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保持了贷款总量的平稳增长,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幅和份额仍出现持续下降。虽然这几年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不断增加,补充了国有商业银行下降的部分,但是从趋势看,由于非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持续多增加贷款将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它们的贷款很可能也难以持续较大幅度增长。这是货币政策将要面临的

21、一项挑战。 目前资金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同时中小企业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和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健全,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也比较困难。二是由于金融体制发生了变动。最近几年占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纷纷加强了集中化管理,上收贷款权,结果限制了其分支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看,这是必要的,否则无法提高内控水平。但是在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经济范围减少贷款的同时,又没有新的其他金融机构补充进去,结果就形成了相当一部分县域经济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金

22、融服务严重不足。目前资金结构性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严重不合理的反映。 为了解决目前资金结构性矛盾,人民银行近年来一直在研究如何突破现行体制的限制,采取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正在拟定的一项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拟对商业银行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都要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各行要适当下放流动资金贷款权,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和授信制度,允许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适当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健全商业银行增加贷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提倡信贷创新,等等。现行商业银行体制与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

23、存在一定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商业银行体系,即大力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中国大多数经济比较活跃的县都应该有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县域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变目前国民储蓄大部分进入商业银行、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依赖过大的问题。资本市场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强调股票市场。其实,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债券市场发展潜力是相当大的。全球统计,债券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而我国目前不到30。非公开的股本市场发展潜力也很大,这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工作可

24、做。 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尽管我们正式加入的时间才半年,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感觉到它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在前面总结过去几年货币政策基本经验时,我们谈到其中重要一条是正确处理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项目管理三者的关系,从而成功实现了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平衡。具体来讲,就是选择性地管住了资本项目,进而实行了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和外国投资者利益的利率及汇率政策。简言之,就是有限度地实行了内外金融市场的分割。但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种内外分割的有效性,将会随时间的推移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内部的危机冲击与来自外部的危机冲击,其结果是不大一样的。来自内部的危机冲击,我们可以

25、控制,对通货膨胀我们有办法治理;但来自外部的危机冲击,直接结果是国民财富的大量流失,进一步则可能造成货币危机。这方面世界上不乏例证。这是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将面临的挑战,与前面提到的挑战相比是更严峻的挑战。与此相联系的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我们需要总结1994年以来外汇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管理资本项目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使中国在未来更为开放条件下保持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经济和金融要在稳定中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中国金融和经济不稳定,对整个世界都没有好处摘 要: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战略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的日趋复杂,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会降低。实证研究表

26、明中国需要维持对货币的盯住(a reference to money)战略以及加强利率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作用。我们建议采取折衷性战略,包括盯住若干指标,并将短期利率作为执行目标。应该赋予央行利率政策的自主权,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这一目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需求;货币乘数;货币政策工具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日趋复杂化,当前的政策制定方法的有效性可能会逐渐降低。随着金融创新和开放步伐的加快,削弱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作用的因素也开始在中国显现。自1998年开始,数量型信贷控制被取消,代之以市场化的货币政策方法,因受到一些因素的阻碍,其有效性正在降低。首先,央行仍肩负着若干政策

27、目标,但并没有制定利率政策的完全自主性。其次,银行的超额储备和货币市场的分割降低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有鉴于此,本文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而讨论可能的执行措施。下文将如此安排:第二部分讨论与货币政策中介和执行目标选择有关的中国当前的宏观和金融业情况;第三部分分析阻碍利率成为当前货币执行目标的原因;第四部分提出政策建议,包括中长期内加强货币战略的主要因素、如何解决政府所担心的、向市场化转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最后总结全文的讨论。二、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业已有的文献已经强调了宏观经济情况和货币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这些可以用蒙代尔-弗莱明首先提出的“不可能三角”假设代表。该

28、模型表示要同时保持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保持三个目标中的两个目标。至于金融业的情况,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金融业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并非与金融中介无关。例如,使用利率工具有助于提高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但也可能对金融中介和借款者产生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也并不独立于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例如,在发达金融市场,货币目标的有效性会降低,这是由于资金并不仅仅由银行所提供。但是,落后的信贷文化和金融业较弱的竞争能力,也会降低以价格为目标的货币战略的有效性。因此,在选择中介目标时,货币当局必须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三、利

29、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其有效性降低了有一些潜在因素,阻碍着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执行目标的有效性。首先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某些情况阻碍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其次,有观点认为央行并没有合适的货币政策战略和工具以实现完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不完善阻碍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尤其是,银行业存在许多问题,使货币政策向实际产业的传导复杂化。首先,银行业的重组尚未完成,有些银行的坏账率仍然很高,资本金很低。第二,银行的运营改革刚刚开始,银行真正实现商业化和能够进行准确风险定价还需要时间。第三,企业和个人对资本价格的反应还存在问题。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可能仍然处于数量型框架的经营背景中,因

30、此信贷渠道仍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方法。虽然过去十年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改革已经使利率的影响力提高,但是很难衡量这方面的进展。银行巨大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也是实施市场化货币政策的障碍。虽然,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在2000年后已经大幅下降,但其规模仍然较大。央行似乎不愿用较高的短期市场利率大量回收流动性,避免吸引资本流入以及导致额外的紧缩成本。2006年以来对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将有助于减少超额准备金,但是必须注意这一高比率的潜在扭曲性影响,尤其是准备金的回报率低于货币市场利率。此外,对准备金的倚重并没有带来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因此,需要用其他政策更好地控制超额储备。完全实行市场化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障碍是央

31、行缺乏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在中国,所有关于利率水平或者是准备金比率的决定都需要国务院的批准。如此架构可能并不适应对经济发展及时灵活反应的需要。而且,央行所承担的目标政策的多样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因为利率变化并不都与现行的货币政策立场一致。四、政策建议1.总体情况介绍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央行开始从依靠信贷或者利率控制转向依靠货币市场执行,配合以存款准备金要求。这是由于在国内个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信贷和利率控制的有效性逐渐减弱。随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市场力量被允许分配金融资源。通过货币市场执行,央行充分利用了在基础货币创造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影响央行货

32、币潜在需求和供给的条件,控制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在执行货币市场操作时,央行可以确立所供应的基础货币的价格或者数量。市场的欠发达,以及可靠价格信息的相应缺乏,会迫使央行倚赖数量(货币、信贷或者资产负债表的其他要素)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另外,在不成熟市场将利率作为目标的缺点是由于市场化利率的历史数据的不足,使短期利率和货币供应以及通胀之间的联系不能被完全认清。无论采取何种盯住战略(盯住若干指标或者明确的通胀率目标),各国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普遍共识是确定短期市场利率的水平。通常央行的决策目标是维持价格的稳定。央行决策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开始于央行在货币执行中所使用的利率的变动。央行随之影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融资成本,银行便将这些成本转移至他们的客户。如果所倚靠的货币战略是基于对信息的准确判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