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8 ,大小:65.88KB ,
资源ID:922220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222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品社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品社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1、品社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五年级品社备课备课人: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说明】本册教材包括个3单元、9个板块主题、19个活动主题,主要综合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相关内容。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点面结合、由近及远的编写原则,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三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体系结构及课时安排】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课时安排方便面的来历粒粒皆辛苦小麦的来历12课时身边的农业12课时走进食品加工厂参观食品加工厂12课时生活离不开

2、工业1课时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调查12课时节约从我做起1课时天涯若比邻便捷的通信电话连着你我他23课时信件传真情2课时多彩的现代传媒电视里看世界2课时读报纸、看杂志12课时走进网络时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2课时警惕网络陷阱12课时科技改变生活身边的科技我家买了洗衣机12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12课时科技推动社会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2课时三次技术革命23课时科技的今天和明天12课时锋利的双刃剑科技的双刃23课时趋利避害12课时【教材设计思路及特点】1以单元为主题来构建学习内容。教科书贯彻儿童的学习“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理念,力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感兴趣的、

3、有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作为教科书的素材,来构建开放的学习主题。“方便面的来历”、“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三个学习主题,都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开放的学习活动。教材设置的情境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2重视学生实践性学习的指导。教科书根据不同学习主题的需要,设计了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自主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捕捉不同的信息,感悟不同的道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参与社会

4、的意识。3重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融入学生的价值观中,教育才具有实效性。教材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选择自己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教学时间和空间具有开放性。教科书设计了许多空白的文本框,引导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感想、调查内容等写下来,这既体现了“使教材成为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的设计理念,

5、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留下空间。教科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中的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科书还注意本课程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使教学时间得以拓展延伸。5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层次性。教科书从单元学习主题的构建到板块主题的选择再到活动主题的设计,都遵循了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点面结合”的设计思路,从最熟悉的内容导入,然后一步步加深,最后扩展到最前沿最复杂的内容。这样安排,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层次清楚,又具有深度。6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教科书在围绕单元主题选择教学内容时,努力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教科书将天文、地理、历史、伦理、生物科技、通信科技等有机的

6、结合在一起,把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科学的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实现学习内容的自主构建,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有机统一与整合。【与前后册教材的关系】本册教材是高年级的起始册,主要安排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是中国人”和“走近世界”中的有关内容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与前几册内容的区别,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学习内容,体现“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注意实地调查、思辩活动等适合高年级开展的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见解,喜欢质疑,教材就多采用一些说服力强的科学材料,避免说教式的教育。材料的

7、选择不仅仅限于我国,而是引导学生放眼世界,这就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学中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1我们应该如何备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

8、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研究教科书。教科书中每一句话、每一幅图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怎样?我可以分为几个环节来教?每个环节可以设计哪些活动?每个活动如何组织?教材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学生们一定要知道这些知识吗?还有哪些内容是可以选择的?确定教学目标。在研究教科书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地具体地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必须的教具。需要搜集哪些资料、图片?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录像

9、资料或录音?需要指导学生完成什么样的实践活动?需要哪些统计数字?什么样的实物更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广博的知识。这是对每一位教师最基础的要求。用我们最常用的比喻是: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对教师的文化素养要求更高一些。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原理等自己都不明白,如何让学生探究明白?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是什么?他们的经验与教科书的内容有什么差距?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来弥补?要不要对教材的内容有所补充?等等。我们应该如何上课?上课的出发点是什么?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一点新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需要教的内容太多,我们选择留下什么舍

10、弃什么?教材提供的内容如何利用好?活动之间如何过渡才符合学生的思维顺序?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师把自己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还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我的课堂教学有效吗?通过40分钟的学习,学生有哪些收获?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学生还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这节课中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失败的地方?应该如何纠正?等等。我们倡导教师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反思的过程就是不断解读,不断获得新答案,产生新感觉,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对于不同的或者同一个反思对象,不同的人进行反思,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产生新的疑问。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心境下,反思也会有不同的结

11、果。与不同的主体共同反思,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方便面的来历本单元教材分析【单元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中了解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体会劳动者劳动的坚辛。2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勤俭节约的情感态度。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4增强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责任感。能力目标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2学习运用调查访问、参观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

12、能力。3初步掌握一定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目标1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各行各业的基础。2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4知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主要内容】本单元共包括三个活动主题:“粒粒皆辛苦”、“走进食品加工厂”、“珍惜劳动成果”。在“粒粒皆辛苦”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两个三级活动主题。“小麦的来历”是以大家都熟悉的农作物小麦为探究对象,引导学生在了解小麦生产的过程中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身边的农业”是引导学生透过生活中的食品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体会从

13、事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劳动者的辛苦,感受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在“走进食品加工厂”这一学习主题中,包含了两个三级主题。一为“参观食品加工厂”,二为“生活离不开工业”。这两个活动主题是在认识农业,了解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知道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经过了许多人的辛苦劳动。体会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教材设计思路基本相同。在“珍惜劳动成果”这一学习主题中,设计了“浪费现象调查”和“节约从我做起”两个三级活动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社会中的浪费现象,知道节约的重要性,树

14、立节约意识,并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节约资源而努力。三个学习主题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食品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感受工农业生产者的辛苦,体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认识到厉行节约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单元结构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内容标准方便面的来历粒粒皆辛苦1小麦的来历设计情境探讨小麦的生长经历了哪些劳作过程。通过查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交流。2身边的农业通过参观、调查等形式理解大农业的概念,体验农民劳动的辛劳,感受农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我是中国人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

15、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我是中国人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与生产劳动的情况。走进世界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走进食品加工厂1参观食品加工厂通过情境的设置,了解小麦加工成方便面的过程,知道每一种食品的生产都包含着许多人的劳动。2生活离不开工业简单了解各种工业的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珍惜劳动成果1浪费现象调查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反思自己的行为。2节约从我做起通过讨论交流,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勤俭节约。【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1活

16、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教材以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食品“方便面”作为活动的切入点,以方便面的由来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了解方便面的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等活动中,来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懂得在方便面的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设计、商品流通等方面有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而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教材由点到面,继而扩展到生活中的农业和工业。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同时也为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规律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式。在组织教学时,我们也要遵从这一规律,选取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展开探究。2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实效。设计教学活动要本着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遵循从生

17、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访问、参观交流等探究活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确保课外实践活动的落实,从而提高教学实效。3活动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明确教材设计的意图,更要落实好教学目标。要想一想,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活动会有怎样的收获?要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教学注意事项】1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注重活动的实效。“体会工农业生产者的辛苦”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粒粒皆辛苦”主题中,我们要通过创者情境体验和社会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农民劳动的

18、辛苦。在“走进食品加工厂”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珍惜劳动成果”主题教学中,要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真实的社会问题,从而体会到厉行节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单元教材从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调查结果的交流与展示都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理念。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探究计划,指导学生分组考察、参观、访问,指导学生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探究报告,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可以说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

19、正确的看待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增强参与意识、责任意识。4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本单元教学仅仅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农业、工业的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工农业的关系。其间,学生会有很多的疑问,甚至是自己的奇思妙想,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分课教学活动建议1、粒粒皆辛苦【活动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2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爱惜粮食。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0、5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活动说明】本活动主题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是中国人”的第9条内容标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和“我的家乡(社区)” 第4条内容标准“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及“走进世界”第5条内容标准“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有关要求编写的。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这一单元中,学生知道了可口的饭菜来之不易,经过了很多人

21、的辛苦劳动,生活中,有很多人在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在这一册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物品来历的探究,了解农业、工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业、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节约意识和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1小麦的来历小麦是我们生活中主要的食品,也是方便面的主要原料。它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是农民种出来的。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呢?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通过探究小麦的生长过程,使学生知道农民种粮食的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是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教科书是按照“探究小麦的生长过程对农民伯伯调查访问农田劳动体验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编写的。教学

22、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有:活动一:分组探究根据小麦的生长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一个小组了解小麦生长中一个环节的劳动,调查了解在这个时期农民都做为小麦些什么,是怎么做的。活动二:整理分析资料探究活动后,引导各小组同学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查报告,然后组织全班交流。活动三:劳动体验组织学生在农民的指导下进行实地的农田劳动,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了解农业劳动的基本常识。或者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模拟农民劳动,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活动四:讨论拓展延伸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而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粮食来之不易。活动五:总结活动感受要引导学生

23、写出个人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2身边的农业农业生产的概念比较宽广,学生几乎没有很全面的认识。农村的孩子熟悉一些种植业、饲养业;渔家的孩子了解捕捞业、养殖业,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了解的更少一些。但是,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前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了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的辛苦劳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组孩子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类农产品的生长或生产过程。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分成粮食组、水果组、蛋奶肉组、蔬菜组、鱼虾组等。让学生去分组调查了解。了解一类农产品的来历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苦劳动及当前的科学种植、养殖情况。教材是按照“身边的农业农业现

24、代化发展”思路编写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的活动有:活动一:说说你喜欢吃的食物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以丰富的物质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并给这些食物进行大体分类。可以分成水果类、奶类、蛋类、蔬菜类、粮食类等,为探究其来源并体会农民辛苦做准备。活动二:寻根追源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丰富多彩?这些美味的食品是怎么来的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来探究这些物品的来历。活动三:汇报交流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活动四:今昔对比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菜

25、市场去走访劳动者,向他们了解以前的饲养或种植情况,再了解现在的饲养或种植情况,也可以向爷爷、奶奶了解“冬天饭桌上的蔬菜、水果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农业的现代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五:农业现代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对“转基因食品”等尖端农业科技做一些简单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搜集相关的资料,用手抄报、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了解。【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师生共同做好活动准备。课前的资料搜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得了信息,课上才能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在小麦的来历这一活动主题中,课前我们要组织学生通过访问农民或者身边的人,了解在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农民付出

26、的辛苦劳动;生活在城市、远离农村的同学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农业人员交流,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身边的农业这个活动主题中,课前可以请同学们分小组了解林业、牧业、渔业、种植业农民的辛苦劳动。教师要将教材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课前探究,为课上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2教师要注重补充音像资料或图片,让学生既能够听到农民的辛苦劳动,更能够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的场景。教师要适当补充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让学生切实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体会到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3注重学生的体验活动。学生走进广阔的农田中实践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回归自然,很容易就能进入被教育者的角

27、色中。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才会有深刻的感悟。也可以让学生到农产品市场、菜市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与劳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他们了解平时吃的蔬菜、水果是怎样种出来的,都要付出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在城市生活的同学,教师可以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充分利用国庆节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秋收活动,从而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活动案例】第一课时小麦的来历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

28、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通过访问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活动过程活动一:诵读古诗,引出探究话题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2师生一起来背诵。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活动二:种植小麦不容易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

29、给大家听听吧!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4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还可以组织学生体

30、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6.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活动三: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活动四:写下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引导:在探究小麦来历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感受?赶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

31、得记录下来吧。第二课时身边的农业活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习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热爱科学。能力目标: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去走访劳动者,向他们了解以前和现在的饲养或种植情况,也可以向爷爷、奶奶了解“冬天饭桌上的蔬菜、水果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2搜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尖端的农业科技知识。活动过程活动一: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理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