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私的基因解读自私的基因解读这本书大概34万字,我会用简单话语为你解读书中精髓: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是基因的载体,体现基因的自私性,但人类文化能孕育出无私。在开始了解这本书之前,让我们先来设想一个场景:当你看见一个小孩要被车撞到了,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冲过去去救他,而不是置之不理,这种利他行为出于人的本能,就好像我们本性就是无私的。再来设想第二个场景:当你和一个互不相识、年龄相仿的人被困在同一个地方,两人都很饿,但眼前只有一块面包,吃了面包的人有更大的几率活下去,另一方则有可能饿死。这个时候出于本能,很多人会去争取这块面包,而顾不上对方的死活。和上一个场景的结果不同,好
2、像我们的本性就是自私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为什么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呢?我们不妨把这两个场景中的人换一下,当你看见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陌生人,在马路上快要被车撞到了,你可能会喊他提醒他,但是未必会冲过去去救他。而当你和一个小孩被困在一起,面前只有一块面包,即使两个人不认识,我想你很有可能把面包让给孩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基因的本性是自私的,我们会与自己的同类产生竞争关系,如果两个人年龄相仿,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就有可能不顾对方的死活,以此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但在一个年长、一个年幼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让年幼的同类生存下去,因为这两个人拥有共同的人类基因,年幼的和年长的相比拥有更长的生命、更美好
3、的未来。那么,基因为了自己的存活,当然就倾向于选择年轻的生命了。基因的本性是自私的,这就是自私的基因的核心观点。在这本书里,作者详细地揭示了基因自私性的原因,以及这种自私性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无私的属性,作者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种种关系与行为,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样面对基因的自私性,在人类社会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诞生之后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畅销30多年。著名作家刘欣慈评价说:“自私的基因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尽管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却告诉了我们一种可
4、能: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与文明的最终目的,可能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东西。”说到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他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2005年,在英国前景杂志和美国外交杂志共同进行的网络调查中,他被评选为在世的全球100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作为一位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写的每本书几乎都成为了畅销书,并且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这本自私的基因就是其中的代表。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描述书中内容。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内容是我们的自私性是怎么产生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是自私的基因怎样影响
5、我们的行为?第三个重点内容是人类进化为什么会出现无私?好,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我们的自私性是怎么产生的?我们的自私性来自于我们的基因,那么为什么基因会是自私的,我们的基因又是怎么让我们具有自私性的呢?首先,自私性有利于基因的生存。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说,基因也可以叫复制基因,因为基因为了生存下去要不停复制自己。但是复制需要资源,资源又那么有限,怎么办呢?基因自己是没有感情的,为了争夺资源,基因之间就产生了竞争关系。在竞争中,基因为了生存就要让自己比对方更强,对于对手必须毫不留情,自私也就成了基因的本性。比如一个池塘里有很多鱼,因为基因的本性是复制,所以这些鱼都要不停繁殖下一代以传递基因
6、。但是池塘的范围有限,不可能让这些鱼永远繁殖下去。为了生存,拥有更强基因的鱼就在池塘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成功地生存下来,而那些基因相对弱小的鱼就会被淘汰。自然界的竞争是生死存亡的较量,要让自己生存下去就不能考虑对方的死活。总之,基因要生存就要不停复制,为了传递基因,一定要自私,这是自然的选择。其次,作为基因的载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具有自私性。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但是基因并不是直接存在于自然界的,基因需要载体,人类和一切生物都是基因的载体。就好比我们是基因制造的机器一样,携带着各自的主人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基因本来就是自私的,表现在基因的载体身上,就使人和一切生物身上就具有了自私性。来看一个例子,
7、螳螂作为一种生物就是基因的载体。在交配时,雌螳螂为了获得生育后代的营养,就要想方设法把雄螳螂吃掉。螳螂是自私的,因为它的基因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为此不惜牺牲另一只螳螂的生命。这是动物的行为,在人类身上也有相似的行为。比如原始人类有两个部落,因为A部落的基因要想方设法复制生存下去,所以A部落的原始人会去攻击B部落的原始人,从而获取生存资源,继续繁衍下一代。好了,上面就是为你描述的第一个内容:基因为了生存下去要不停复制自己,为了争夺资源就要与对手竞争,所以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人类和其他生物作为基因的载体是传递基因的工具,所以表现出自私性。了解到这里,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重点内容:自私的基因怎样影响我
8、们的行为?在自然界和我们的生活中,基因天生的自私性会让人类和生物为了生存表现出各种自私行为。基因导致的第一种自私行为是进犯行为。基因通过控制它的载体,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让自己复制下去,这就可能会对周围的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发生进犯行为。不过,进犯并不是一定要消灭对方,而是有限度的。在与对方竞争的过程中,基因会先权衡一下自己的得失,因为在同一个环境里往往并不只存在一个竞争对手,消灭某个对手可能会使其他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好处,自己却因此而损失利益。比如在一片树林里,这里生存着鼹鼠和小鸟,他们都要吃蚯蚓,为了争夺食物,小鸟与小鸟之间可能会进犯对方,以此让自己获得更多利益,但小鸟和鼹鼠这两种动物不一定会
9、为了吃蚯蚓而进犯对方。如果鼹鼠为了吃到更多的蚯蚓而消灭小鸟,这片树林的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导致鼹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得不偿失。所以,自私会使生物为了获取利益而进犯对方,但也会权衡利弊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基因导致的第二种自私行为是利他行为。说到这个有些听众可能会有很大的疑问,自私与利他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吗,利他怎么可能是自私的呢?其实在现实中,人类和生物的很多利他行为在根本上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基因的目的是生存,所以会倾向于帮助具有相同基因的个体。一般来说,一个家族内部成员的利他行为最为明显,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因为他们之间具有最为相近的基因。不仅如此,父母对子女的爱护要超
10、过子女对父母的爱护,因为这样利于基因的保存。一方面,父母的生活能力更强,所以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多帮助;另一方面,子女的寿命长于父母,更利于基因的存活。同时,个体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会结成群体,当群体处于危险之中,或者受到伤害,个体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利益会维护群体的安全与利益。比如一群鸟被老鹰盯上了,其中一只小鸟突然发现了这只老鹰,这只小鸟就会发出叫声警告鸟群,为什么呢?如果它不警告就会因为整个鸟群受到威胁而让自己也处在危险之中。更进一步,如果这只小鸟独自逃跑,会让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所以小鸟为了保护自己必须警告鸟群。当然,小鸟发出叫声也会产生另一种可能,那就是让老鹰先盯上自己,当不发出叫声和
11、发出叫声都有危险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基因,小鸟发出叫声至少能保存鸟群,从而让小鸟的基因得到延续。这么一来,无论哪种结果,发出警告对于小鸟的基因来说都是更有利的。所以,利他行为其实都是出于基因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基因导致的第三种自私行为是限制繁殖。基因为了复制要让生物一直繁殖下去,但在繁殖的过程中,基因又会为了自己的有效生存而限制繁殖。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告诉我们,生育下一代需要很多资源,一方面可能会挤压群体的生存空间,最终导致携带基因的物种灭绝,另一方面可能会减少现有子女的生存资源,降低他们的存活率,所以无限制地繁殖未必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基因为了自身利益,会让生物个体进行自我限制,甚至在一定情况下降
12、低繁殖率。我们人类自己的情形最为直观。比如,一个家庭的收入可以维持一个子女的生活,而且让这个子女获得比较好的成长。但父母为了增加自己的下一代生了两个孩子,结果他们的生活只能勉强维持,如果继续生育更多的子女,就会导致原有孩子的生存资源减少,严重的会导致缺衣少食,甚至饿死,这个家庭也就得不偿失了。把这种情况放大到整个人类来看,我们生活的地球资源有限,如果人类没有节制地生育下去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人类种族的灭绝。所以,基因出于自己生存的考虑,虽然需要不断复制,但也会让个体对自己的繁殖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基因导致的第四种自私行为是代际之争。基因的自私性也体现在相同基因的代际之间,
13、也就是父母与子女的生养关系中。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投资不会有偏心,而是平均分配。但基因的自私性不会让平均分配在现实中发生,同代的兄弟姐妹之间会为了生存争取父母更多的关注,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甚至会牺牲对方。子女中生命力更强的孩子会让父母在将来获得更多保障,所以容易获得较多的投资。在不涉及生死的情况下,当年长的孩子具备生存能力之后,父母会将更多地投资给年幼的孩子。比如一只母鸟捕捉虫子后回到鸟巢喂养它的孩子,它想让孩子们全都吃饱。幼鸟为了生存就要竭力喊叫,叫声最大的往往能吸引母鸟更多的注意,所以得到虫子的机会更大。当这只幼鸟吃饱了之后没必要再用力争取食物时,母鸟才会去喂养其他幼鸟。在人类社会,
14、我们的父母往往想要自己的孩子们都健康成长,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每个子女都想获得父母更多的投资,这种情况下,更聪明、更有前途的孩子往往会得到父母的偏爱,因为他们能让父母看到更好的未来,在未来享受更好的生活。总的来说,兄弟姐妹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产生竞争,最终决定哪一方获得更多,取决于孩子们的争取以及父母亲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基因导致的第五种自私行为是两性之争。具有相同基因的代际之间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在基因不同的两性之间,基因的自私性表现的就更强烈了。配偶双方的基因是不一样的,但他们的子女具有双方的基因,成了维护两性关系的基础。一般来说,配偶双方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对方,让对方给子女多投资一
15、些。在现实中,雌性因为负担生育的任务,生育的数量有限,所以雌性对子女的投资更多,而雄性生育的数量是无限的,雄性为了复制自己的基因会想方设法同其他配偶生更多子女,这就造成两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雌性个体会在与雄性交配之前给对方很多考验,以保证对方的忠诚,所以,保守的雌性与专一的雄性在一起,关系更加牢固。比如人类的两性要结成夫妻,两个人越是认真对待配偶关系,也就越要认真考察对方的人品、素养。对于男性来说,比较矜持的女性更能获得自己的认可,在未来的婚姻关系中被认为是忠诚可靠的,不会给自己戴绿帽,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下一代身上,利于延续自己的基因。对于女性来说,比较踏实稳重的男性更能获得自己的
16、认可,因为获取自己的芳心需要付出更多,就能更加认真的对待婚姻关系,也就不容易出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抚养中。总之,因为两性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在二者的关系中投入越多也就越加珍惜。好了,上面是第二个重点内容:自私的基因怎样影响我们的行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要生存就要不停复制,这种生物就要进犯周围的其他生物,但进犯要考虑利益得失,所以是有限度的。基因要生存会产生利他行为,主要体现在家族内部和群体之中,但目的仍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基因虽然要不停复制,但资源有限,生物个体会限制自己的繁殖。父母与子女代际之间为了生存会进行衡量和竞争。两性为了各自的利益要仔细考察对方和要求对方,为各自基因的延续做
17、最好的保障。好了,既然基因是自私的,那人类进化为什么会出现无私?这就是我要为你描述的第三个重点内容。虽然基因是自私的,但人类作为高级生物却能克制自私,孕育出无私。原因之一是人类大脑具有自主性。自私的基因这本书告诉我们,基因依靠人和其他生物而生存,自私性也就存在于生成的具体生物上。但大脑的生成却让人和一些高级动物具有自主性,尤其是人类大脑能够独立处理问题,甚至超出基因本性的约束。实际上,生物是搭载基因的工具,但基因不直接控制生物的行为,而是创造出一个程序,也就是大脑,由大脑这个程序来指导身体运行。不过大脑作为独立处理器却产生了自我意识,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到了人类这种高级生物阶段,大脑就产生出独
18、立于基因本性之外的道德因素。基因和人类大脑的关系就好像科幻片里面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一样,机器人具有自我意识之后反抗自己的创造者,人类大脑具有自我意识之后能够反抗基因。所以,人类大脑具有自我意识,这是无私产生的基础。原因之二是人类在竞争中倾向于选择善意。人类为了生存要争夺资源,但资源有限,一方要获利另一方就会有损失。基因的自私性让我们只为自己而活,恶意的一方容易获胜,善意的一方容易受损,长此以往大家都在自私的争夺,善意逐渐消失,只剩下恶意的基因,结果是这些基因都不信任对方,所以各自独立,导致大家都很难继续生存下去。为了生存,我们逐渐学会合作,让自己具有善意,让彼此都获得一定利益,而不是自己吃独食
19、,长此以往形成稳定的互利结构,恶意就很难在这个结构中获得容身之地了。比如有三个人要做生意,两个恶人和一个善人,善人就会因为在生意中吃亏也变成恶人,结果三个人互相损害对方,都得不到利益,生意就做不下去。为了获得利益,把生意做成,必须做出改变。其中有两个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会变成善人各让一步,互惠互利,还能形成长期合作。剩下的那个人如果仍然比较恶意就得不到合作机会,所以也会做出改变,变成善人。总之,善意的人互相帮助,彼此熟悉对方,容易结成长期合作,这是无私产生的条件。原因之三是人类文化孕育出无私。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独特性就是文化,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创造出大脑,在人类的高级大脑中产生文化。随后
20、,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基因也在不停复制,从一个大脑转移到另一个大脑,影响着周围的世界,而且这种新型基因的进化速度更快,迅速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化。由于基因本身的自私性,所以我们仍然在追求自身利益,不过由于文化的进步,我们具备长远的预见力,所以我们会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会放弃短期利益。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孕育出道德,当道德战胜本性,我们就能培育出无私的利他主义,反对我们的主人基因的自私性。比如你面前有一颗苹果树,这是世界上唯一的苹果树,你想吃苹果就要去摘取。但是为了以后也能吃到苹果,你会想办法自己培育果树。这时候其他人看到你的果树也想吃苹果,为了获得更多苹果,你会与其他人合作,形成一个群体,既有苹
21、果吃,又能获得很多收益。当你的事业做的够大,衣食无忧之后,你就可能从中抽出身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吃不到苹果、生活困难,于是你投身公益,想要为社会做更多贡献。所以,人类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一种新型基因孕育出无私。上面就是第三个重点内容:人类进化为什么会出现无私?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的大脑具有自我意识,能够独立处理问题,这是产生无私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竞争,自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互相合作能够互惠互利,这是产生无私的条件。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基因推动人类快速进化,让道德超越本性后出现无私。好了,写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了解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这次
22、分享的内容。首先,我们说到的我们自私性的原因。基因为了生存下去要不停复制自己,为了争夺资源必须与对手竞争,胜利者才能存活下来,所以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人类和其他生物作为基因的载体是传递基因的工具,因为基因的自私性,所以作为载体的人类和其他生物就表现出自私性。其次,我们说到自私的基因影响我们的行为。作为基因载体的生物为了获得利益,对周围的其他生物发生进犯,但进犯的过程中要考虑利益得失,所以进犯是有限度的。基因要生存会产生利他行为,主要体现在家族内部和群体之中,但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基因虽然要不停复制,但资源有限,为了存活下去,生物个体会限制自己的繁殖。父母与子女代际之间为了生存会进行各方面的
23、衡量和竞争。两性为了各自的利益要仔细考察对方和要求对方,为基因的延续做最好的保障。最后,我们说到人类进化出现的无私。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的大脑具有自我意识,能够独立处理问题。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去竞争,自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互相合作能够互惠互利。文化作为一种新型基因推动人类快速进化,让道德超越本性后出现无私。好了,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最后谈一点个人体会:自私是基因的本性,我们不能责怪基因。中国先秦有位儒家大师叫荀子,这本书的观点相当于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他的性恶论,一切行为的根本目的都是趋利避害的选择。还有一位道家哲人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两千多年前的先哲拥有如此深刻的智慧,早就看清了真相。然而人类文化的发展孕育出道德,我们至少能够选择不做什么,有了这条底线,我们就能反抗基因的本性,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避免很多冲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