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3.91KB ,
资源ID:9214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14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原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原知识点总结.docx

1、马原知识点总结1. (单选)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2. (单选)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3. (单选)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广义上说)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4. (单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5. (单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6. (单选)19世纪空想

2、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圣西门、傅立叶、欧文。7. (单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8. (单选)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9.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10. (单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1. (单选)“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这句话的含义:马克思

3、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12. (单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13. (单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14. (单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5. (单选)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16. (单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17. (单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18. (单选)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 (单选)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20. (单选)“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1. (单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问题,哲学可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22. (单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3. (单选)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4. (单选)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

5、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5. (单选)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范畴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26. (单选)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7. (单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28. (单选)狼孩无意识说明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9. (单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0. (单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1. (单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32. (单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33. (单选)设想无物质的

6、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34. (单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35. (单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6. (单选)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7. (多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38. (单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单选)特点是一维性。39. (单选)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单选)特点是三维性。40. (单选)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7、。41. (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42. (单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43. (单选)(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44. (单选)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45. (单选)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46. (单选)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47. (单选)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48. (单选)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

8、总特征。49. (单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0. (单选)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51. (单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52. (单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53.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54. (单选)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55. (单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56. (单选)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57. (单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9、终,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58. (单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表明了矛盾的特殊性。59. (单选)“白马非马的错误”是割裂了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60. (单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61. (单选)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62. (单选)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63. (单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64. (单选)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65. (单选)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据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66

10、. (单选)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67. (单选)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68. (单选)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69. (单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70. (单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71. (单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表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72. (单选)“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3. (单选)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

11、和基本的观点。74. (单选)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75. (单选)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76. (单选)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77. (单选)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78. (单选)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性推向前进”说明: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79. (单选)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80. (单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否认认识是

12、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81.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82. (单选)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叫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83. (单选)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84. (单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85. (单选)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86. (单选)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87. (单选)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生动性、形象性】88. (单选)理性认识是指人们

13、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的认识。89. (单选)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90. (单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91. (单选)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或经验论。92. (单选)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93. (单选)谬误是人们对客观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94. (单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是正确反映。95. (单选)科学不能穷尽真理说明: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96. (单选)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这是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

14、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97. (单选)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制约。98. (单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即有用性或效用性。99. (单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100. (单选)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101. (单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02. (单选)时势造英雄是唯物史观,英雄造时

15、势是唯心史观。103. (单选)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04. (单选)生活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05. (单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106. (单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107. (单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揭示了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108. (单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09. (单选)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

16、本的。110. (单选)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111. (单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归宿。112. (单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13. (单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14. (单选)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115. (单选)在整

17、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116. (单选)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17. (单选)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18. (单选)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19. (单选)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120. (单选)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121. (单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22. (单选)价值是商品所特

18、有的社会属性。123. (单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124. (单选)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125. (单选)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26. (单选)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127. (单选)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发挥媒介作用。128. (单选)贮藏手段对流通中的货币发挥蓄水池作用。129. (单选)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30. (单选)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131. (单选)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132. (单选

1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33. (单选)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为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134. (单选)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35. (单选)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136. (单选)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能够创造新的价值。137. (单选)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38. (单选)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

20、质。139. (单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140. (单选)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41. (单选)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142. (单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143. (单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144. (单选)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那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m=m/v m为剩余价值率 m为剩余价值 v为可变资本145. (单选)m=m/v 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

21、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46. (单选)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147. (单选)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148. (单选)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149. (单选)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150. (单选)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

22、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151. (单选)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导致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152. (单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153. (单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154. (单选)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155. (单选)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156. (单选)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157. (单选)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

23、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158. (单选)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159. (单选)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需要。160. (单选)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161. (单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62. (单选)第一部类(I)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163. (单选)工人的工

24、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164. (单选)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165. (单选)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166. (单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67. (单选)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168. (单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69. (单选)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

25、经过程。170. (单选)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171. (单选)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172. (单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173. (单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174. (单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175. (单选)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176. (单选)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

26、格进行操纵和控制。177. (单选)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178. (单选)尽管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179. (单选)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80. (单选)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着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181. (单选)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182. (单选)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83. (单选)经济全球

27、化的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184. (单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85. (单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186. (单选)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187. (单选)列宁在国家和革命中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188. (单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189. (单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1. (多选)马克思主义内容包括了马克

28、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2. (多选)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3. (多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4. (多选)德国古典哲学最具代表的人物是黑格尔(1770-1831)和费尔巴哈(1804-1872)。5. (多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6.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

29、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7. (全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鲜明的政治立场(3)重要的理论品质(4)崇高的社会理想8. (多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9. (多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表现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10. (多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

30、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11. (多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2. (多选)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13. (多选)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14. (多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

31、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15. (全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6. (多选)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17. (多选)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性。18. (多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19. (多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