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67KB ,
资源ID:92064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064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docx

1、江苏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项目以水乡文化为抓手推进课程建设 以课程基地为载体传扬水乡文化江苏省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方案江苏省昆山中学二一二年六月江苏省昆山中学创办于1946年,1960年被列入省重点普通中学行列,1980年被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顺利通过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复审。学校坐落在玉峰山南麓,占地面积83876平方米,建筑面积50929平方米,绿化面积36258平方米。校园教学区红墙与绿树掩映,幽静清新;活动区操场有玉峰山作背衬,开阔灵动;生活区公寓与花廊错落,疏密有致。行走

2、其间,一派诗情画意。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弘扬爱国主义,提升人文素养,强化科学意识,造就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坚持以“求知、务实、勤奋、进取”为校风,形成了“严谨求精”的教风和“勤奋求实”的学风。学校以“规范行为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为德育工作思路,以省级立项课题研究为群众性教育研究活动载体,以强化文化建设为动力,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学校办学品位和教学绩效持续提升。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善于创新,形成了以下三个办学优势:以特色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以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单

3、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模范教职工之家等集体荣誉。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规划未来的指导思想,群策群力,励精图治,力争成为经济发达、外企云集地区“现代化高、示范性强、质量突出、特色鲜明”的优质特色高中。这一切,为我校申报“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坚信,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的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一、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将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地方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以中共中

4、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将江南水乡文化导入学校精神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以及文化活动之中,以水乡文化为抓手推进课程建设,以课程基地为载体传扬水乡文化,进一步丰厚学校文化内涵,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不断促进学校和师生的优质特色发展,做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同时积极参与昆山的文化建设,为江南水乡文化的传承、弘扬和昆山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江南

5、水乡文化传承课程基地建设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人本性原则:坚持一切为了师生员工的理念,既发挥师生员工在课程基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发挥课程基地对师生员工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先进性原则:坚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向和目标,用先进文化武装师生、感染师生、引领师生、塑造师生;实践性原则:努力形成先进的学校课程文化以及课程化、教材化的江南水乡文化建设成果,让师生员工在建设、发展、享用江南水乡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整体性原则:坚持从全员、全面、全程的角度构建课程基地,做到统筹兼顾、持之以恒;特色性原则:坚持从学校的历史、现实和发展需要出发,建设有昆中特色的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

6、,不断创新课程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二、建设目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师生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课程建设,深化素质教育;推动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位、创建学校品牌;经过数年的建设和积累,使学校成为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和传扬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具体目标包括构建新型课堂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实现学科整合优化;活态传扬水乡文化,培养学生实践智慧;构建教师发展平台,推动教师幸福成长。三、项目基础1.学校基础(1)硬件设施一是建成“江南水乡文化角”。为传承以“中国第一水乡”古镇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文化,探索建设具有

7、水乡文化特色校园的途径,学校重建“校史展览馆”时,在尊重原有建筑格局和风格的基础上,建成了以“校史展览馆”为主体的“江南水乡文化角”。“文化角”白墙黑瓦、亭廊相连、绿水环绕,以风格各异的门、墙“隔景”和“障景”,并衬之以反映水乡文化的书籍、绘画作品。二是建设“水乡文化展览室”。为引领师生更深入地体会水乡文化,学校在校史展览馆中单独辟出“水乡文化展览室”,收集、展览了能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指向于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展品,如相关文物复制品、图片、江南水乡文化主题音像、书籍等。“江南水乡文化角”和“水乡文化展览室”长期向本校师生开放,为全体师生直观体验水乡文化,并在其浸润下感悟水乡文化

8、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还经常接待周边学校的师生,初步起到了传承、传播江南水乡文化的作用。 (2)研究基础其一,研究队伍实力雄厚。该项目主要涉及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团队主要成员共23人,其中,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次,苏州市名教师5人次,苏州市学科带头人8人次,昆山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8人次,中学高级教师19人,8人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5人获得昆山市政府人才津贴,4人被评为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本课程基地的领衔人为历史学科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姜红珍和地理学科江苏

9、省特级教师陈炳飞。在他们所带领的团队中,有长期研究江南水乡历史文化的专家型教师,有在省级以上刊物中发表论文近百篇的学者型教师,有将源于水乡的昆曲艺术课上到北京的实践型名师,有不断以文学形式阐释江南水乡文化的作家型教师。在我校已开设的相关校本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清、陈益、庄春地、杨瑞庆、叶凤、王晓阳、王广成、黄金萍等专家长期担任特聘教师。课程建设和研究的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合作意识强烈,研发能力突出,为课程基地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二,研究形式丰富有效。一是课题研究渗透。学校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程的研究并顺利结题,这两项课题中校园环境美和课堂教

10、学美的研究,都涉及到水乡文化美的元素。二是学生社团活动。省级文学社团“江花”文学社经常以江南水乡文化为主题,组织采风、写作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有文章在中学生刊物上发表;昆曲、美术等兴趣小组经常围绕水乡文化主题,外出写生、交流,并在学校每年一次的艺术节上,举办水乡主题书画展、昆曲演唱会等活动。三是学术团队建设。为加强水乡文化研究,学校抓住昆山市教育局设立“姜红珍名师工作室”和“陈炳飞名师工作室”的契机,成立了“昆山水乡文化研究工作室”,工作室正参与和指导学校“水乡文化展览馆”的建设,逐步开展江南水乡文化历史传承、江南水乡文化地域特点及形成背景的研究。这些都为课程基地的建设和运作鉴定了坚实

11、的基础。(3)校本课程学校结合课题研究的成果,围绕水乡文化主题,开发了昆山礼赞、昆山文物楹联集萃、三贤诗文选读、琼花、昆山民族民间文化集萃文艺卷、昆中植物志等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既有成熟的文本教材,又在师资队伍和课时安排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有些课程还被兄弟学校所借鉴。目前,学校正在开发融合昆山历史、地理、政治、艺术的系列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以专题形式,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又能很好地传承珍贵的江南水乡文化。2.社会资源(1)地域环境资源昆山地处河网密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如同镶嵌在上海与苏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12、织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发源于此,以“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为代表的水乡古镇,特色鲜明。众多以江南水乡文化为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良好,使我校拥有原生态的学习和研究场景与素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课程基地研发资源。尤为重要的是,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昆山文化永恒的背景,这些无形的文化已广泛渗入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同时,我校已开展的水乡文化研究和校本课程开设,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2)周边研究设施江南水乡文化建设和研究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文化昆山”建设过程中,昆山市专门设立了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下称“中心”),目前,我校已与其达成了共建意向。“中心”将深度参与学

13、校课程基地的建设,“中心”拥有的资源全面向学校开放,实现过程互动,成果共享,项目共建。此外,周庄古镇、顾炎武故居、昆仑堂美术馆、锦溪水乡文化博物馆等昆山众多文化场所和设施已成为我校相关文化课程的实践基地。这些都为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经验借鉴和创新基础。(3)专家指导团队学校聘请该领域研究专家,分别成立课程基地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要成员为: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明清江南是其主要研究领域和中心课题之一,江苏昆山人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学课程研究和开发专家,江苏省

14、昆山中学校友庄春地: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主要成员为:王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总监杨瑞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昆曲研究室主任陆建中:昆山市政协副秘书长、昆山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叶凤: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王晓阳: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昆曲研究室副主任四、建设内容1系列建设校本课程以富有水乡特色的典型城市昆山的文化资源为背景,按江南文化主要构成要素,研发昆山水乡文化系列校本教材,构建多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平

15、台,拟开发的校本教材包括:昆山先贤思想录、昆山水乡英烈传、吟咏江南、昆曲赏习、昆山水乡民俗与物产、昆山水乡古镇和民居、昆山水乡民间技艺、水乡文化与昆山现代化、昆山水环境。校本教材研发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既会全力争取专家的支持,努力做到科学、规范和有效;又会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摄影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又积极参与文本课程的编制,真正关注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智慧和创新能力。2整体构建物化资源结合校本教材的编写,建设能反映江南文化核心元素的校内景观、模型、展厅、专用教室和校外各类基地,创设紧扣课程主题,

16、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情境,进而变抽象的文化教育为直观的文化研究,使师生能在直观、真实的场景中形成直观体验,产生实践愿望,在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和熏陶下,深入领会水乡文化内涵,形成“现代水乡人”的特质,自觉传承和传播水乡文化。建设水乡文化主题广场在校园建设过程中积极渗透水乡文化元素,并重点打造水乡文化主题广场,建设“水乡校园”,使校园蕴含丰富的水乡文化元素,成为江南水乡的缩影。(2)扩建水乡文化展览厅在原有“水乡文化展览室”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展览的内容,以实物、史书典籍、书画作品、视听材料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整理收集水乡建筑艺术、诗书画、住宅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民风文化、昆曲艺术等内容。(3)建设水乡

17、文化课程专用教室结合校本课程教学的需要,建设专用教室。其中包括该课程教学和实践必备的实物、视听设备等器材;并从便于学生实践、交流和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安排座位、物品的位置。(4)研发水乡文化景观模型在深入研究昆山水乡文化的基础上,提炼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水乡文化元素,研制能反映水乡典型特征的水乡文化景观模型,再现水乡文化情景,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体验。(5)拓展水乡文化研究、实践基地与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昆山水乡古镇锦溪、千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昆山文化博览园等合作,建立多种多样的水乡文化研究实践基地,将学生从校园“小水乡”带进校外“大水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

18、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3全面搭建发展平台通过组织团队、建设网站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借助课程基地的建设,丰富师生自主实践、研究和发展的平台。(1)建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接受昆山市文化研究中心的辐射,在学校原有水乡文化研究室基础上,建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站,下设与校本课程相一致的九个研究分室。研究室负责课程基地的学术研究,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编辑出版我们的水乡月报等内容,以培育高层次水乡文化研究人才和研究成果,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2)建设江南水乡文化主题网站该网站包括课程基地的基本信息、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和研究成果交流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和研究网络化

19、,实现资源共享。师生可利用基于校园网的课程基地研究网络管理系统,选择研究项目、研究时间,搜索参考资料,提出研究难题,寻求帮助,发布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和研究心得等等,便于互动学习,为水乡文化研究和课程开发实施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3)建立水乡文化志愿者团队。以主动研究、学习、实践、传承和传播水乡文化为共同愿景,建立水乡文化志愿者团队。“水乡文化志愿者”,是指出于奉献、友爱、互助和社会责任,自愿利用业余时间及自身技能、资源,协助学校或昆山文化部门和公益性文化场所,无偿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将找准水乡文化志愿者服务切入点,整合文化服务自愿,优化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创新组织机制

20、和激励机制,努力打造水乡文化志愿者特色品牌。(4)组织江南水乡文化系列活动除常年开放的江南水乡文化展览厅、常年开设的相关校本课程外,学校将在每一学年组织江南水乡文化展示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一台文艺演出,以水乡生产和生活为对象的征文、摄影、绘画、书法、演讲等比赛,组织师生制作、展示水乡服饰、美食等,组织师生外出观摩和学习与江南水乡文化有关的景观、设施、成果和活动等;组织师生开展田野调查,分别设计、使用昆山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表。五、建设措施1机构健全、专家引领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基地申报工作,在第一时间成立了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课程基地建设领

21、导小组人员名单:组长:徐晓林校长副组长:金伟明副校长、姜红珍副书记、胡福林副校长(具体负责人)学术领衔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姜红珍,省特级教师陈炳飞核心成员:徐晓林、金伟明、姜红珍、胡福林、秦春勇、洪敏、陈炳飞、何培中、邹开凤、张永辉、浦全福、陆文斌、朱小英、施惠林、杨安俊、尹华、贾永林、戚增寒、邓解芳、郑建停、冷亦泳以及相关学科教研组组长。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其所属的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负责课程基地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保障基地建设顺利进行,负责阶段成果总结和成果推广。分别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家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

22、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胡晓明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清,昆山著名的文化学者陈益、杨瑞庆、庄春地、陆建中、叶凤、王晓阳、王广成、黄金萍等。2精心组织、科学论证组织学习、宣传发动。利用校长办公会、行政会、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研组会议,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省厅文件精神,领会课程基地的本质特征,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泛研讨、科学论证。学校先后召开行政研讨会、教研组研讨会、骨干教师研讨会等,认真研究学校的历史、现状、目标和需求,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校长及有关人员还向华东师范大学、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专家咨询、请教,获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23、。确定项目、认真申报。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最后讨论,确定我校申报省级课程基地的项目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以及相关处室人员组成课程基地申报工作小组,认真做好各项申报工作。 3完善制度、规范激励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实施制度、活动组织制度、物化资源建设和运作制度、人员学习培训制度、专家评聘制度、人员评价和奖励制度、财务制度等,一方面明确每一位成员的岗位职责,规范课程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在按学期进行考核评价改进的基础上,对有创造性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并加大宣传力度。4社会支持、经费确保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了昆山市政府和昆山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肯定,他们将为未来的课程基地建

24、设提供资金保障,用于添置设备、聘请专家、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活动组织、成果推广和发表等各方面的费用。我们认真编制了“项目支出预算表”,以使投入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产生最大化的效益。(见下表)单位:万元支出项目名称资金来源市、县财政投入学校自筹省财政补助小计合 计100100100300一、设施设备建设费876055202校园水乡文化主题广场建设费502030100水乡文化展览厅建设费27201057水乡文化专用教室建设费101020我们的水乡编印费5510江南水乡文化中心及研究室建设费1010课程基地专题网站建设维护费55二、校本教材编印费、校本课程开设费4545昆山先贤思想录编印开设费5

25、5昆山水乡英烈传编印开设费55吟咏江南编印开设费55昆曲赏习编印开设费55昆山水乡民俗与物产编印开设费55昆山水乡古镇与民居编印开设费55昆山水乡民间技艺编印开设费55水乡文化与昆山现代化编印开设费55昆山水环境编印开设费55三、各类活动经费1111文化志愿者团队活动费11水乡文化展示观摩活动费55赴研究、实践基地活动费55四、教师培训费4040水乡文化和课程开发系列培训费55外出学习交流费1010书报资料费55专家指导费2020五、其他费用22各类宣传画册、印制品材料费225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我们将建立项目组组长负责制,以项目引领发展,按照各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在项目负责人的统筹协调下有序开展

26、各项目的建设。共同研究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在专家指导下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解决,确保各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具体分工如下:江苏省昆山中学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相关制度徐晓林(昆山市名校长)、胡福林校园水乡文化主题广场徐晓林(昆山市名校长)、陆文斌;水乡文化展览厅建设金伟明(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洪敏、浦全福;水乡文化景观模型陈炳飞(江苏省特级教师)、郑建停;水乡文化专用教室胡福林(苏州市名教师)、秦春勇;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姜红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陈炳飞、洪敏;水乡文化研究、实践基地姜红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邹开凤;我们的水乡编辑洪敏(苏州市名教师)、何培中;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专题网站何培中

27、(苏州市名教师)、张永辉、贾永林;江南水乡文化志愿者团队洪敏(苏州市名教师)、杨安俊、尹华;江南水乡文化展示观摩活动金伟明(苏州市学科带头人)、浦全福、邓解芳;昆山水乡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和课程的责任人徐晓林、姜红珍、胡福林。具体负责人:昆山先贤思想录(责任人:戚增寒),昆山水乡英烈传(责任人:姜红珍),吟咏江南(责任人:朱小英),昆曲赏习(责任人:邓解芳),昆山水乡民俗与物产(责任人:何培中),昆山水乡古镇和民居(责任人:陈炳飞),水乡文化与昆山现代化(责任人:洪敏),昆山水乡民间技艺(责任人:冷亦泳),昆山水环境(责任人:胡福林、施惠林)。6周密计划、有序推进结合学校实际,课程基地建设时序进度

28、拟按以下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为组织申报阶段,时间为2012年5月至8月。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聘请专家顾问,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目标、任务和内容,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按规定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准备现场答辩等。第二阶段为组织建设阶段,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根据课程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优化环境布置,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展览厅、文化广场、专用教室、编辑我们的水乡、制作专题网站,组织师资培训和志愿者团队,开展江南水乡文化研究,编写校本教材,配齐资源要素,为启动课程基地做好充分准备。第三阶段为运作改进阶段,时间从2013年9月开始,正式开始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的运作开设课程、举办活动、组织研究、提供服务等,并在运作过程中不断改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