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0.66KB ,
资源ID:92060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2060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第1419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第1419章.docx

1、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第1419章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1节 给水工程规划第1条 需水量预测近期2015年最高日用水量标准为0.45(万m3/(万人d),远期2030年最高日用水量标准为0.55(万m3/(万人d),则最高日用水量如下:近期37万m3/d;远期66 万m3/d。取日变化系数为1.3,平均日用水量如下:近期28.4万m3/d;远期50.8万m3/d。第2条 城市水源漯河市未来城市水源分四种:以澧河水为主,地下水为补充,远期燕山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均可保障部分城市供水需求。第3条 水厂规划一水厂抽取澧河地表水,由于用地所限无法扩建,规划保持其现有规模7万吨/日。二水厂原规

2、模为2万吨/日,现状抽取地下水;南水北调管道建设后,改为地表水厂,承接南水北调水,规模为4万吨/日。三水厂原规模为2万吨/日,现状抽取地下水;南水北调管道建设后,改为地表水厂,承接南水北调水,规模为4万吨/日。四水厂原规模为6万吨/日,现状抽取澧河地表水,南水北调管道建设后,补充2.5万吨/日南水北调水,扩容规模为8.5万吨/日。五水厂位于东城产业集聚区,近期承接南水北调水,设计供水规模5万吨/日,远期补充沙河地表水,扩容为12万吨/日。六水厂位于高铁西、沙河北岸,设计供水规模15万吨/日,抽取沙河地表水;七水厂位于澧河北岸京广客运铁路专线西部,近期供水规模5万吨/日,远期扩容为10万吨/日,

3、以澧河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供水水源;八水厂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抽取澧河地表水,设计供水规模5万吨/日,远期改建为沙河地表水厂,扩容为7.5万吨/日。东部新区近期保留现状,远期建议改为沙河地表水,并适当扩大用地规模,用于预留发展用地。第4条 给水管网建设本规划给水管网系统采用生活、工业、消防共用的统一给水系统。在给水管网布置上充分利用现状给水管网,成为多水源供水的系统格局,强化几个区域的联系,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第2节 排水工程规划第5条 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老城组团近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雨、污管道分设,雨水可直接排入黑河、塔河、马沟、汾河等,污水经排污管道系统收集汇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

4、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鉴于漯河市现状排水情况,对旧城区的合流制管道要逐步进行分流改造,规划新区和旧城区新开道路严格按分流制管道设置。第6条 污水工程规划1. 污水量预测城市污水量根据城市综合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0.8确定。漯河市最高日用水量近期37万m3/d;远期66 万m3/d。则漯河市近期城市污水排放总量为22.7万m3/d,远期为40.6万m3/d。2. 排水分区规划将城区排水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即马沟片区、塔河片区、黑河片区和汾河片区。3. 污水处理厂规划黑河污水处理厂(沙南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东南黑河漯上公路桥南侧,现状日处理13万吨/天。服务范围主要为老城组团(近

5、期)、经济开发区北组团和经济开发区南组团,接纳该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和大部分的工业废水,尾水排入黑河。正在建设的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厂,位于黑河污水处理厂南侧,近期设计规模每天3万吨,远期设计规模每天6万吨,主要处理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废水,尾水排入黑河。塔河污水处理厂(沙北污水处理厂),位于龙江路北侧,日处理能力6万吨;淞江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位于龙江路以北,井岗山路北头,近期设计规模每天3万吨,远期设计规模每天6万吨,服务范围为龙城组团、郾城组团、城关组团、沙北组团、金山组团。马沟污水处理厂,位于南环路南侧,近期只处理污泥,远期污水处理设计规模6万吨每天。沙澧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近

6、期日处理设计规模2万吨,规划期末达到6万吨/天。服务范围为西城组团、双龙组团、沙澧组团、澧南组团。汾河污水处理厂,位于东城产业集聚区南部汾河西侧,占地13公顷,近期日处理设计规模6万吨,远期扩建9万吨,规划期末达到15万吨/天。服务范围为东城组团和东南组团。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近期应达到80%,设计规模33万吨/天,远期达到100%,设计规模58万吨/天。第7条 雨水工程规划雨水系统应根据城市规划布局、地形,结合竖向规划和城市废水收纳体位置,按照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进行流域划分和系统布局。雨水管渠系统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区的洼地、池塘和湖泊调节雨水径流,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节的河流,即塔河、马沟

7、、南干沟、黑河、汾河等,做为雨水汇流干渠。在各条河流汇流范围内,完善雨水干管和支管汇流系统。治理涝水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水利措施为主,其它措施配合。以排为主,排蓄结合,在可能条件下与灌溉以及其它要求相结合。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内外水分开,主客水分开的原则拟定排水方案。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统,增大排涝能力。老城区部分地段溃水严重,采取更新地下排水管线的方法。新区建设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排水体制,有利于控制水体污染,减少污水处理规模。第3节 电力工程规划第8条 用电负荷预测规划漯河市区2030年用电最大负荷为2993MW。第9条 城市电源规划随着许昌500kV花都变和500kV周口变的建成投运,召陵变转供

8、区外电力大幅减少,供电压力减轻。2012年召陵变主变容量21500 MVA。随着泽华电厂(漯河热电厂)2330MW机组投运,召陵变负荷进一步减少。根据省网开环规划,2015年许漯周电网内部开环后,召陵变将主供漯河供电区负荷。至2020年停一台大机时500kV容载比仅为1.22,需新增500kV变电容量。根据供电区负荷分布和220kV网架结构,远期在漯河西部新建500kV郾城变(11000MVA)。(规划区外)漯河供电区有统调电厂1座,即泽华电厂,电厂规划装机容量2330MW,电厂以双回220kV线路并网于汇源变。规划期末,漯河市区电源装机将维持该状况。表1 市区220kV变电站最终容量表 单位

9、:MVA序号变电站名称最终容量1泽华电厂(统筹电厂)6602漯河变2403英章变3004汇源变3605皇玉变540第10条 供电线路规划本规划220kV线路和110kV线路(除西城区外)全部采用架空敷设,规划西城区220kV电缆和110kV电缆全部采用排管方式敷设。第4节 电信工程规划第11条 通信规划近期规划人口将达82万,住宅电话以每部服务3.27人计,非住宅电话(指业务办公电话)以住宅电话的1/3,则住宅电话需求量为25万部,非住宅电话需求量为8.4万部。远期规划人口将达120万,住宅电话以每部服务2.33人计,非住宅电话以住宅电话的1/3计,则住宅电话需求量为51.5万部,非住宅电话需

10、求量为17.2万部。规划期间,市内电话的需求主要是城市人口增长拉动了市内电话的增长,发展速度相对放缓。预测到2030年,漯河市市内电话机装机总量为58.1万部,普及率达70%。电话局站设施容量的占用率近期为80%。远期为90%;电话出局管道孔数为设备容量的1.5倍。远期各电话局总容量应为115万门。随着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漯河市区的互联网用户将大幅增加。预计2030年互联网用户将达65万。预计2030前需新建电信端局10座,并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设相应的通信服务网点。表2 电信局所设置标准名称位置居所规模(万门)局所用地(hm2)郾城电信局所郾城组团80.7金山电信局所金山组团121

11、.0召陵电信局所召陵组团15-171-1.2东城电信局所东城组团60.6开发区南电信局所开发区南组团60.6铁西电信局所铁西组团121.0双龙电信局所双龙组团60.6沙澧电信局所沙澧组团60.6西城电信局所西城组团15-171-1.2第12条 邮政规划1. 邮政支局配置按每个邮政支局服务人口8-10万人,服务半径1.3km设置。2030年前根据建设区的发展,新建10个邮政支局,这些支局应建设成集收寄、分发、登单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的邮政支局。2. 邮政所配置新开发的居住区,文教区、旅游区,除按终期规模配套建设邮政支局外,还应配套建设邮政所,每支局配备3-4个所,每个所服务人口1.5-2万人。3

12、. 邮政设施邮政设施是指邮政报刊亭,邮政信筒,邮政信报箱等等。邮亭、报刊亭500-1000m设一处,规划应设在主要道路交叉口附近,大的居民区中心处,车站宾馆入口处。凡新建居民区、居民楼,必须在第一层楼每单元处建设住户信报箱,在住宅大院或楼房居民中心处,集中设置一处信报箱群。邮政支局(所)设施建设应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不宜超前建设也不应滞后建设。第5节 燃气工程规划第13条 气源选择国家规划的“西气东输”的长输管线(陕甘宁气区西安至上海;川渝气区武汉至上海)现已到达漯河市。因此采用“西气东输”天然气作为管道气的气源。第14条 用气负荷参照郑州等相近城市居民用气指标,确定漯河市居民耗热定额为:23

13、00MJ/(人年)(60万千卡/(人年);天然气热值取值为:37MJ/Nm3。漯河市近期管道气的气化率人口为50%,远期管道气的气化率人口为80%。规划中心城区燃气总用气量,近期为:4994.85104Nm3/年;远期为:11560.08104Nm3/年。第15条 输配管网中心城区采用中低压两级管网系统,天然气进入中压干线,从中压干线引出支线和配线到箱式调压器,调至低压送入用户管线。调压器以区域调压站调压为主,箱式调压器调压为辅。第6节 热力工程规划第16条 热负荷预测规划近期工业热负荷在现状及新建工业企业热负荷调查基础上整理,远期热负荷依据企业远期改扩建计划测算。采暖热负荷根据漯河市城市总体

14、规划(20122030)中各地块用地性质、地块面积及采暖热指标计算确定,近期到2015年,远期到2030年。集中供热规划实施后,近期集中供热面积居住达到444.3万m2,公建达到100.2万m2,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25%;远期集中供热面积居住达到1576.3万m2,公建达到357万m2,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45%。表3 中心城区规划热负荷汇总表期限2015年2030年负荷性质生产热负荷(t/h)采暖热负荷(MW)生产热负荷(t/h)采暖热负荷(MW)居住公建居住公建采暖期最大690.2177.750.1 932.7630.5 178.5平均483.2124.435.1 652441.4 125最

15、小326.6465.9非采暖期最大413.9556.6平均289.1391.2最小206.9279.2第17条 热源规划(1)漯河市发电厂(天豪新能源)新建214MW秸秆发电项目,可抽汽50t/h,加上原有 135t/h循环流化床锅炉,额定供汽量85t/h,供汽压力2.5MPa,温度300。主要向源汇区进行集中供热,目前郾城区采暖用户暂时由漯河市发电厂承担。(2)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机组选用2330MW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配21150t/h亚临界煤粉锅炉,抽汽额定供汽量1460t/h。其供热范围为召陵区部分工业企业和承担召陵区、郾城区及双龙片区全部采暖热负荷。(3)天阳恒瑞热电拟建3130 t

16、/h燃煤锅炉,配套215MW发电机组,其供热范围为郾城区工业热负荷和部分民用热负荷。(4)西城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拟满足107以西区内热负荷需求200MW、冷负荷需求262MW,完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供冷供热约270万平米,不足部分采取建设独立性型燃气冷热机房或地源热泵机房等供能方案。设备选配拟采用两套布置方案:方案一:LM2500+G4型燃机,配置3套系统3台燃气轮机+3台双压无补燃自然循环余热锅炉+3台单轴抽凝式蒸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为130MW,另设2台50t/h的辅助锅炉;方案二:PG6581B型燃机,配置2套系统2台燃气轮机+2台双压无补燃自然循环余热锅炉+2台单轴抽凝式蒸汽轮发电

17、机组,总装机规模为120MW。另设2台35t/h的辅助锅炉。第18条 供热介质的选择(1)召陵区以工业生产热负荷为主要热负荷,集中供热首先满足该区域的工业生产热负荷用热,由于工业用户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供热介质必须采用蒸汽。人民路以南为工业与民用负荷混杂布置区域,为避免供热管网的重复建设,节约投资,以及受敷设位置的限制、同时敷设蒸汽管网与高温水管网比较困难,采暖热用户利用蒸汽管网。设置汽水热力站。用95/70热水向用户供暖。(2)郾城区热负荷以采暖热负荷为主,其次是工业热负荷,由于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距离郾城中心区约17公里,严重超出蒸汽最佳供热半径,不能向该区工业用户供蒸汽,该区工业用户由新

18、建沙北热源供热。华电漯河发电有限公司只向该区采暖用户供热,由于只向采暖用户供热,选用130/70高温水作为供热介质。(3)漯河市热力公司在源汇区蒸汽管网已基本建成使用,供热介质为蒸汽。(4)西城区规划主要以民用负荷为主,供热介质建议采用高温热水,但考虑到政府划定区域还有沙澧产业集聚区部分工业项目,还应预留蒸汽管道。第19条 热负荷量规划(1)全市规划热负荷汇总表 表4 全市规划热负荷汇总期限2015年2030年负荷性质生产热负荷(t/h)采暖热负荷(MW)生产热负荷(t/h)采暖热负荷(MW)居住公建居住公建采暖期最大690.2177.750.1 932.7630.5 178.5平均483.2

19、124.435.1 652441.4 125最小326.6465.9非采暖期最大413.9556.6平均289.1391.2最小206.9279.2(2)年耗热量汇总表表5 漯河市年耗热量汇总表序号负荷性质2015年耗热量(t/h)2030年耗热量(t/h)最大平均最大平均1生产690.2413.9932.7556.62采暖233163839587.3合计923.2576.91771.71143.9第20条 管网敷设根据漯河市城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城市规划及工业企业用热的性质和实际情况。由于漯河市城区的地下水位较高,为尽可能提高供热安全性,供热管道在工业区以及空旷地带以架空敷设为主,在建成区以直

20、埋敷设为主。管道穿越主、次干道时,可采取开挖路面或者架空施工,管道横穿车行道需加钢套管。管道过铁路可利用原有桥涵穿越或架空,具体方案要视现场情况及规划要求确定。第7节 环卫工程规划第21条 垃圾量预测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值为1.0-1.2千克/人日,规划按1.0千克/人日计算,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取1.2,城区生活垃圾发生量近期为984吨/日,远期为1440吨/日。第22条 环卫设施规划1. 环卫机构环卫职工休息点按城市人口0.8-1.2万人一处,应规划职工休息点116处,休息点可与中转站和公厕结合建设,但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城市环卫所位于原地并扩建

21、。规划设17个环境卫生管理站,每个管理站用地面积1500-2000m2,内驻市容环卫监察队。2. 垃圾填埋场城区西南部指挥寨附近原有填埋场扩大规模,至近期达到1500吨,远期达到3000吨。规划建议垃圾处理厂(场)采用填埋处理方式,因此处理厂(场)用地面积达到30公顷,远期达到45公顷,避免对地下水的侵蚀。3. 工业垃圾填埋场目前中心城区工业垃圾采用暂时贮存处理方式,估计到2030年会增加数座大型工业企业,使工业垃圾产量进一步增加,因而亟待建设一座工业垃圾综合处理场,尽量资源化利用工业垃圾,实在不能利用的要采取安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4. 垃圾中转站规划垃圾中转站以小型为主,平均每平方公里设置

22、一个,服务半径600m左右,用地100m2左右。视情况建设17个中型垃圾中转站,用地约1000m2,服务范围为10-15公里。垃圾中转站用地在市政、居住或工业用地中解决。5. 公共厕所新建住宅区及老城改造区按居住人口每4500人一座、1平方公里3座标准设置,每座15-25m2;老城未改造区,按服务半径250米或按每1500人设一座,每座15m2。商业、车站人流量较大地区按人流每千人6m2设置,每座厕所不少于40m2。公厕均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防灾减灾规划第1节 防洪排涝规划第23条 城市综合防灾1. 防灾单元划分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将中心城划分为一城三片共四

23、个城市安全防灾分区。根据城市空间和功能结构布局将各分区划分为12个安全防灾单元。单元之间以城市主干路及绿化带分隔。2. 避难疏散场地利用安全防灾分区内的城市公园、绿地、学校体育场、停车场和街头广场作为避难人口的疏散场地。防灾疏散场地应设立明确的标识,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防灾疏散场地应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等市政公用设施。第24条 防洪排涝规划1. 规划目标通过系统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高标准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以稳定三河岸线,充实排涝泵站,抵制洪水侵袭,为漯河市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 防洪排涝标准漯河市城市防洪标准为II级,重现期为100年。规划城区沙河防洪

24、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澧河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争取国家开工建设沙河上游下汤水库和沙河支流北汝河上的前坪水库共同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排涝标准重现期取20年,远期力争达到50年一遇标准。3. 城市设防地区范围及措施根据城镇发展需求、上游燕山水库等水利枢纽的建设,将城区防洪地区范围由龙江路北扩至孟平铁路,西侧向北筑堤至孟平铁路,北侧沿孟平铁路筑堤,向东连接至沙河左堤。第2节 抗震减灾规划第25条 规划原则1. 坚持以防为主,平震结合,以工程抗震为主,以建设用地范围为主的原则,针对薄弱环节,量力而行,逐步实施。2. 坚持以现有力量和资料为主,进一步研究抗震减灾的对策和措施的可行性。3. 抗震减灾

25、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一项减轻自然灾害的专业规划,规划范围和期限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第26条 规划指导思想城市防震规划要立足于平震结合,全面防止和减轻城市的地震灾害,努力促进地震预报科技进步、政府减灾职能和社会参与及响应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把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减轻到最低程度。第27条 规划目标1. 当遭遇到相当于基本烈度地震时,生命线工程和要害部门不遭较重破坏,重要工矿企业能够正常或很快恢复生产。2. 当遭遇高于基本烈度时,灾情能得到及时控制,各项救灾工作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并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第28条 抗震防护标准市内所有新建建(构)筑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六度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

26、0011-2010)设计,对属乙类生命线工程的建筑按提高一度(七度)采取抗震措施。第29条 防震区划根据“漯河市城区场地小区划报告”划分结果,漯河市除沙澧河两岸区域外,基本上均可作为类建设场地进行建设。1. 危险场地应在沙、澧河沿岸地带留出一定范围作不可建区,距堤脚外50米范围内为严禁建设区。2. 有利建设区沙、澧河之间用地平均承载力较高,且土层一般不会发生液化。在京广线以东,人民路以南的区域相应承载力较高,但由于地下水位也较高,在发生七度地震时将有一部分区域发生场地土层液化。3. 可建场地沙北地区和老城区及其它地区。沙北区大部分地基承载力在130kPa以上,但此区域土层中夹有淤泥层,在建设中

27、应注意。老城区承载力较低,在建设大跨度建筑和高层时应注意。第30条 防震减灾规划1. 疏散通道和避震场所规划在中心城区规划疏散通道和避震场所。规划利用广场、公园、绿地、体育场等空旷场地作为避震场所,规划避震场所的面积,按照每人1.5m2的避震场地进行设计。避震场所内要有一定的抗震避险设施,确保饮水、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为便于公众的避震行动,在避震道路沿线、避震场所应设置明显的避难标识。2.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规划调整具有次生灾害源工业企业布局,所有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企业及仓库、货场逐步外迁到市郊工业区;确保化工企业厂房、储气罐、油库、炸药库等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标准,对新建的这些设施应认

28、真做好选址论证工作,避开滑坡区、砂土液化区;危险品企业和单位都应编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并定期举行防灾演习。严格执行水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保水利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对全市水利工程抗震性能进行定期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进行除险加固,切实消除隐患。3. 建筑工程抗震规划新建工程时,建设单位须凭工程勘查报告到市抗震办公室办理抗震设计所需地震设计参数等资料,设计文件需通过抗震办公室的抗震专项审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里必须有抗震资料。原有建筑加层及改造实行归口管理,加层、改造施工图须进行抗震设防审查,竣工验收时填写“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改造竣工审核表”。4. 生命线系统抗震防灾规划逐步改造陈旧电力设施,

29、建立环状电网,通讯线路以地下电缆代替架空明线,提高线路的抗震能力。大力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建立完整的消防供水系统。提高道路网密度,定期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查、鉴定,出现问题及时加固或改造。全面建设高标准防洪体系,进行地震水灾危险性分析调查,普查鉴定水利工程抗震性能。加强各级医院常用医疗设备,配备自发电机组,对医疗人员进行地震伤员的救治专业训练。5. 城区改造在保护古城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有序更新和开发,降低老城区的人员密度和建筑密度,改善交通条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旧城区内不得再安排新的工业项目,对有污染的次生灾害源的工厂要实行搬迁,适当拓宽现有道路,加快交通骨

30、架建设,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体系。第3节 消防规划第31条 规划原则1. 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基本方针,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逐步改善消防安全环境,提高消防能力,防止和减少火灾发生。2. 划分不同等级的消防责任区,严格按照从接警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保障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3. 建立快速高效的消防系统,消防站布局适应迅速。第32条 消防标准与要求根据接警5分钟内消防到达责任区边缘,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按4-7平方公里的规定,规划在城区共设有消防站24处。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在城区道路边每隔120米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当道路红线宽度超过60米时,宜两侧设置消火栓。消防用水按3处同时发生火灾计算,应为100升/秒.次。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疏通整理消防通道,尽端路应留有1515米的消防回车场。消防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应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按地震基本烈度7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第33条 城区消防安全布局规划1. 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