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42.84KB ,
资源ID:918806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88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下美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下美术教案.docx

1、一下美术教案第1课 小雨沙沙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师:

2、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 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 小结:生命雨露 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 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 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

3、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业。 2、作业点评,互评。 七、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 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二、 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1、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子 2、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3、添

4、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拟人化手法表现)三、 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联想 :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构图、涂色。四、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五、 课堂小结第2课 软绵绵的云教学目标: 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 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云的照片 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

5、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吗? 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 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 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 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 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 三、联想、表演 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 1、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 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 4、师: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 四、象形的云朵 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

6、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 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 师:它们在说什么呀? 2、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 3、教师示范。 五、绘画表现 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 2、学生作业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 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 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 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第3课 手形添画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

7、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导学生,导入新课。 1、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

8、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1)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 (2)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3)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1)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2) 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 学生说说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

9、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

10、手形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一、 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二、 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1、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1)根据自己所画的手形,象什么? (2) 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3)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2、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师生点评,修改、示范,然后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 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图形。 2、学

11、生作业,教师辅导。 3、指导涂色。四、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或投影仪上。 2、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的创意。 五、 课堂小结第4课 画中画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

12、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师生拍手唱儿歌,教师提示认真看、仔细听) 二、师生探讨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提示:画中的老鼠画在哪了?猫画在哪了?)(板书:包围添画)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小结: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围添画。)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

13、、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几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14、。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一、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二、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 1、自己所联想到的相关形象。2、包围添画3、由小变大,层层关联添画三、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3、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四、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五、 课堂小结第5课

15、由小变大的画教学目标:1、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2、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初步感知 1. 看老师这有一幅画,都画了什么呢? 2. 老师想把这幅画变大,怎么变呢?老师有秘诀,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加一加,添一添,画完这边画那边。看一看,连一连,小景变作大画面。 3. 老师播放儿歌并展示小画变大的过程。提问,小画变大了吗? 4. 板书课题:由小变大的画 二、激发联想 1. 老师出示一张小画。提问,这张小画往上、下、左、右方向

16、发展可以添画些什么内容呢? 2. 师范在这张小画一旁添画,问同学们还可以添画其他的内容吗? 3. 请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教师点评。 4. 小结:大胆联想,扩大场景。 三、观察分析 1. 老师与同学一起完成找一找的游戏。把已经画好的大画中的几块小画移出。请学生将他们复原并说出理由。 2. 找一找哪个是有小变大的画。 3. 小结:合理联想,扩大场景。 四、总结方法 1. 介绍两种基本绘画形式。在拆开的小纸盒上添画及在多张小纸片上添画。 2. 总结绘画步骤: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 五、自主表现 1. 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在自带的小纸片或纸盒的反面进行绘画。 2. 也可以几个同学为一小组,共同完成

17、。 3. 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述 1. 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怎样添画的?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2. 学生互评。 3. 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2、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一、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二、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1、大胆合理联想,扩大场景。2、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三、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构图、涂色。四、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

18、评议。 1. 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怎样添画的?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2. 学生互评。师生共评。五、 课堂小结第6课 小人国教学目标: 1学习改变事物比例造成视觉差异,改变画面效果。 2说说小人国的故事,画画小人国的场景。 3感受创作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究画小人国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大小对比画出小人国的感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影片导入 营造情境 1、播放影片:小男孩卢卡斯被神奇的缩小枪击中后,身体变成只有蚂蚁那么大,他们和蚂蚁们在一起开始历险。变小后的他发现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竟然如此神奇。 2、师:想跟卢卡斯一样变小了去冒险吗?那我们一起进入小人国吧。 二、尝试添画 总结方

19、法 1、尝试添画。师:现在我们都变得和蚂蚁一样大了,咱们结伴而行来到了不同的地方。(边说边给每组同学发一张大的绘画作品,分别画了不同的场景。草地上有花朵、落叶、蜗牛等,餐桌上有餐具、食物、花瓶等,超市货架上各种商品等)尝试着把自己添画到画中去吧。先想好你们在干什么?表情怎样?动作怎样?并且注意自己的大小比例哦。 2、分析总结。展示添画作品,先请小组长介绍本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进行赏析分析。谁的想法妙,还有新的想法吗?谁添的人物最生动?(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大小比例动态和表情来看,教师适时在作品上进行修改添画。) 3、反例点评。出示几张有问题的作品,学生分析作品的缺陷。 第一张:人物画得太

20、大,周围环境物品画得太小,没有小人国的特点。(点击课件,画面各物体大小发生变化) 第二张:画面内容比较单调。(点击课件,出现一些作为背景的景和物,使画面变得充实) 三、创意交流 拓宽思路 1、创作设想。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体历险,还总结了这么多经验,下面我们单独行动,你变小了想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呢?(表扬鼓励想法奇特的同学) 2、欣赏教材以及老师收集的优秀作品,拓宽学生思路。(在电脑主板上进行维修的小工人们、骑着蜻蜓到荷花上玩耍的小姑娘等) 3、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集体赏评 1、将所有作品粘贴在写有“小人国历险记”长幅上。 2、学生离开座位自由欣赏。 3、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点

21、评别人的作品。 4、教师总结,抓住大小对比、造型生动、情境活泼等方法的突出表现和不足进入讲评。 五、学习延伸 展示一张作品:巨人脚下的城堡 鼓励学生回家后画一画“巨人国历险记”。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改变事物比例造成视觉差异,改变画面效果。 2说说小人国的故事,画画小人国的场景。 3感受创作和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探究画小人国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大小对比画出小人国的感觉。教学过程:六、 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七、 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1、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大小比例动态和表情来看,教师适时在作品上进行修改添画。2、有小人国的特点,画面各物体大小发

22、生变化) 3、出现一些作为背景的景和物,使画面变得充实八、 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构图、涂色。九、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一十、 课堂小结第7课 你的家,我的家 教学目标: 1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2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3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到学校周边自拍些社区、街道、商铺、公园等照片或录像。 二、明确目标

23、 欣赏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中欣赏学校旁边各个建筑风格,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 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找出和自家相像的房子,并说说自己的家。 三、自主作业 分析想象 1、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房屋的结构,以及自己家和其他建筑的对比。 师生互动分析几种代表性的房屋建筑结构图,和周边街道、学校、超市、医院等相比的形状特点。 平房、低层建筑、高层建筑、建筑群。 2、找出自己家和其他建筑、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3、欣赏优秀学生作业,刺激思维的扩散和想象。 4、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

24、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5、巡回辅导协助。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 四、确定方位 分组合作 1、组织全班分组。拼拢四张课桌,便于放置作业纸。讲解集体作业的规则及具体要求。 2、示范作业方式和步骤。 3、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房屋剪下来。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来的房子贴在相应位置上。 4、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分组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和主要交通要道的大纸上。 5、造一条自己家通向主要交通要道的小路 6、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商店和其他场所。 7、各组成员分工,把自家边的商店、医院等重要标志性建筑画好,贴在离自己家的正确方位上。 五、体验快乐 游戏

25、活动 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游戏:按就近原则从自己家到学校以及从自己家到组内其他同学家走一遍。看看会不会迷路或者绕远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记忆创造,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2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3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教学过程:一、 小结并展示第一课时的部分(优秀及不足)作品二、 师生共同评议优点及不足,并指出修改思路。1、分析几种代表性的房屋建筑结构图,和周边街道、学校、超市、医院等相比的形状特点。2、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

26、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3、对自己描绘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三、学生修改自己构图并进行涂色,教师巡视指导。回想建筑特点,展开合理联想 ,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构图、涂色。四、 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五、 课堂小结第8课 袋鼠妈妈的口袋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袋鼠的形态、习性特征。 2能想象画出有关袋鼠妈妈口袋的趣事。 3在创作和欣赏中体验学习美术的愉悦。 教学重点:学习袋鼠的形态特征并引导想象。 教学难点:能抓住袋鼠的形态特征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过程: 激趣感知 一、导入课题 了解袋鼠 1、听赏音乐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播放袋鼠之歌)。 老师看出,你们

27、都很喜欢喜欢这首歌,小朋友,你们从歌曲中了解到了什么呢?板书:袋鼠 2、分享讨论。 老师在上周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袋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吧!前后四人一组说说你了解的有关袋鼠的知识。 3、代表反馈。 刚才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资料,那你们都了解到袋鼠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反馈,老师引导归类:袋鼠的种类、运动特征、生活习性 二、观察发现 技巧暗示 1、亲近袋鼠:刚才同学们说到袋鼠的许多特点,有一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袋鼠就是不会走,一起表演一下袋鼠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分析 谁能说说袋鼠的长相有什么特征?点击袋鼠身体不同部位出现闪动色块提示学生观察。 你们知道怎样才能画出一只活泼可爱的袋鼠吗?(板

28、书:特点 )4、小小训练。 老师演示:用不同模块拼出各种动态的袋鼠。 学生试一试:抓住袋鼠形体特征话一到两只不同动态的袋鼠。 三、赏析拓展 引导创作 1、看一看。 刚才我们还了解到袋鼠妈妈还有个口袋,是小袋鼠的房子,有趣极了。 瞧,在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还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呢!(板书:想象) 2、编一编。 你也来编一个关于袋鼠妈妈口袋的故事吧,请闭上眼睛,伴着轻的音乐,走进了想象的世界。板书:袋鼠妈妈口袋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3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四、说说故事 欣赏评价 1、说一说:你画的袋鼠妈妈的口袋发生了什么事? 2、评一评:你(他)的画美在哪?第9课 有趣的拓印教学目标: 1拓印变化有趣的图形,

29、培养审美情趣; 2. 掌握拓印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3. 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拓印的方法、步骤、要领。 教学难点:拓印效果清晰、完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魔术(教师课前在一张较薄的白纸下垫一片有凹凸不平纹理的树叶,用小块透明胶将叶柄与白纸之间固定,以防在表演时树叶移动。) 1、今天,老师首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好吗?请小朋友边观看魔术边思考,这个魔术的秘密是什么呢? 2、教师用深绿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均匀有序地涂画,白纸上逐渐呈现一片树叶的轮廓及其漂亮的叶脉。 3、提问:哪位小朋友知道魔术的奥秘呢? 4、师生揭秘:原来,在纸片的底下垫了一片

30、有凹凸不平叶脉的树叶,(几名学生上台用手摸一摸、感受凹凸不平的纹理)在纸上用油画棒有力均匀的平涂就能印出纸片下的树叶。这种方法叫拓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魔术! 5、呈现课题。 二、实践探究 1、印花纹 教师让学生尝试在一张小纸片上拓印一片树叶。师生共同探究拓印的方法。 教师将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尝试作品呈现出来,共同发现存在的几类问题,讨论拓印的方法。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印不出树叶的叶脉纹理?大家用手摸一摸树叶的正反两面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树叶的反面有凹凸不平的纹理,所以在拓印时,只有拓印有凹凸不平纹理的反面,才能印出漂亮的纹理。 (2)拓印时,用手压住纸下的树叶,使之不移动,才能印出清晰的纹理。 (3)用油画棒平涂时,注意用力均匀,朝一个方向平涂,力度保持在能看清拓印的纹理为佳,印出一个完整的花纹。还可以根据自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