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9 ,大小:182.66KB ,
资源ID:917225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722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docx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工程设计规范(报批稿)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gineeringYD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工程建设行业标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工程设计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s for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YD 5112-201X

2、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201X年X月X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X 北 京关于发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1X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现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112-201X)发布,自201X年X月X日起实行。原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T 5112-2008)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

3、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0一X年x月x日前 言本设计规范是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关于安排2011年通信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工信厅通【2011】66号)的要求制定的,在原信息产业部标准YD/T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基础上修订的。本设计规范主要规定了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和无线网网络设计,以及相关信令接口要求、编号方式、网管要求、同步要求、局(站)址选择和局(站)设计要求等。文中用黑体字标注的第1.0.7条、1.0.8条内容为强制执行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设计规范由

4、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在本规范的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原主编单位: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修订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贾东燕、汤利民、吕红卫、赵旭凇、张海涛、冯征、周维、朱强、刘群、史辛宁、徐德平、张华、胡恒杰、程日涛修订参编单位:北京中通海科技有限公司、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梅海涛、王彬、陈云、赵迎升、彭宇、王德东编写说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工程设计规范是

5、对YD/T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修订和补充。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充分征求国内有关专家意见,同时根据技术演进和新技术标准的颁布以及各运营商的工程实践,对原规范加以补充完善和修改。本规范对TD-SCDMA核心网、无线网引入新技术后的网络架构、网络组织、信令方式、网间互通、IP地址分配、机房环境等内容进行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 补充了软交换网网元设置、网络组织、编号和IP地址等相关的设计要求。2. 补充了无线网络引入HSPA后的相关设计要求。3. 补充了载波间隔压缩、空分复用、帧分复用技术、多小区联检、小区合

6、并、双通道RRU、基带池等新技术引入要求。4. 补充了中继、信令和IP带宽计算。5. 补充了绿色节能、环保及资源共享相关要求。6. 精简了NO.7信令网网络组织与YD/T 5094-2005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重复的部分。目 次1. 总则 12. 名词与术语 23. 网络设计一般要求 44. 核心网网络设计 74.1 网络结构划分 74.2 电路域节点设置 74.3 分组域节点设置 84.4 电路域网络组织 104.5 分组域网络组织 114.6 七号信令网路组织 124.7 与其他网络的互连 125. 无线网网络设计 145.1 一般原则 145.2 无线网服务质量指标 145.3 覆

7、盖设计 145.4 容量设计 165.5 RNC分区、位置区(LA)及路由区(RA)设计 175.6 引入HSPA时的设计 175.7 频率规划、码规划及时隙规划 175.8 天馈系统设计 185.9 系统间干扰协调 185.10 新技术引入 196. 中继接口要求与信令方式 206.1 中继接口要求 206.2 信令方式 207. 中继、信令及IP带宽计算 227.1 业务模型 227.2 TDM中继电路计算 227.3 IP带宽计算 237.4 七号信令链路计算 238. 编号方式与IP地址 248.1 电路域编号方式 248.2 分组域编号方式 248.3 信令点编码方式 258.4 I

8、P地址分配方式 259. 网管、计费与网络安全 269.1 电路域计费要求 269.2 分组域计费要求 269.3 网管要求 269.4 网络安全要求 2610. 同步要求 2810.1 时钟同步方式 2810.2 时间同步方式 2811. 局址与站址选择 3011.1 核心网局址选择 3011.2 无线网站址选择 3012.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3212.1 核心网机房工艺要求 3212.2 无线基站机房工艺要求 3212.3 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 3312.4 桅杆、抱杆及铁塔设计要求 3413. 绿色节能、环保及资源共享 3513.1 绿色节能设计要求 3513.2 环境保护 3613.3

9、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36附录A 37条文说明 38修订、补充内容一览表 511. 总则1.0.1本设计规范适用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的工程设计。与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相关的其他内容(包括承载网、业务平台、电源设施等)应遵循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1.0.2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应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1.0.3工程设计应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同时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1.0.4 工程设计应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影

10、响,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业务发展的需求。1.0.5 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TD-SCDMA向未来的技术演进,主设备应尽量能够平滑升级到未来演进的网络技术。1.0.6工程设计应满足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1.0.7 工程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1.0.8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必须经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合格。1.0.9 工程建设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和法规规定。1.0.10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相矛盾时,应

11、按国家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办理。1.0.11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2. 名词与术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鉴权中心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G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BICCBearer Independent Call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TS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大楼综合定时提供系统CGCharging Gateway

12、 计费网关CMNCall Media Node呼叫媒体节点CNCore Network 核心网DCA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动态信道分配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DwPTSDownlink Pilot Time下行引导时隙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GGSNGateway GPRS Support网关GPRS支持节点GMSC Gateway Mobile Swiching Center 关口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 ServerGateway Mobile Swiching Center ServerGM

13、SC 服务器GMGWGateway Media Gate-Way关口媒体网关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HSTPHigh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高级信令转接点HSUPAHigh Spee

14、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LALocation Area位置区LACLocation Area Code位置区域码LAILocation Area Identity位置区域标识LSTPLow level Signaling Transfer Point低级信令转接点MGWMedia Gateway 媒体网关MSCMobile Switch Center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ServerMobile Switch Center ServerMSC服务器NNSFNAS Node Selection Functio

15、n非接入层节点选择功能NRINetwork Resource Identifier网络资源标识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re操作维护中心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DNPacket Data Network分组数据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用电话交换网RARouting Area路由区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RRURadio Remote Unit射

16、频拉远单元RSCPReceived Signal Code接收信号码功率SGSNServing GPRS Support服务GPRS支持节点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业务交换点STPSignaling Transfer Point信令转接点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TMGTandem Media Gateway 中继媒体网关TMSCTandem 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汇接中心TMSC ServerTandem Mobile Sw

17、itching Center ServerTMSC服务器UARFCNUTRA Absolute RadioUTRA绝对无线电频率信道号码UE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拜访位置寄存器3. 网络设计一般要求3.0.1 TD-SCDMA系统结构包括移动台(UE)、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和核心网系统(CN)。其中核心网系统采用R4软交换架构。系统结构如图3.0.1所示。粗线:支持用户业务的接口 点划线:支持信令的接口图3.

18、0.1 TD-SCDMA R4网络结构示意图1用户终端设备UE包括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USIM/SIM)。2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基站(Node 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核心网包括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电路域由移动关口局(GMSC/GMSC Server+GMGW)、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SC Server+MGW)、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用户鉴权中心(AUC)等网元组成;分组域由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计费网关(CG)、边界网关(BG)、域名服务器(DNS)组成。另外为了业务

19、和组网的需求,在电路域中还增加了移动汇接中心(TMSC/TMSC Server+TMG)及七号信令转接点(STP)、BICC信令转接点(CMN)。3.0.2 TD-SCDMA系统包括以下主要接口:1USIM/SIM卡和ME之间的电气接口。2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接口包括:UTRAN与UE之间的Uu接口;Node B与RNC之间的Iub接口;RNC之间的Iur接口;RNC与CN之间的Iu接口(包括面向核心网电路域的Iu-CS接口和面向核心网分组域Iu-PS接口)。3核心网电路域主要接口包括:(G)MSC Server之间的Nc接口;(G)MSC Server与(G)MGW之间的Mc接口;(G)

20、MGW之间的Nb接口;MAP、CAP等七号信令接口与2G网络相同,可采用TDM承载或IP承载方式,当具备条件时,应采用IP承载方式。4核心网分组域主要接口包括:GSN之间的Gn接口;GGSN与PDN之间的Gi接口;SGSN与HLR之间的Gr接口;SGSN/GGSN与CG间的Ga接口。3.0.3 TD-SCDMA网络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1遵循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2要适应我国地域广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及业务分布不均匀的特点;3. 要适应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企业发展、业务发展、技术发展和发展规模,并考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4建网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结构清晰;5在充分进

21、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6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节能环保及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7从现有移动通信网向TD-SCDMA通信网演进时,应保证现网业务的安全性和现网资源的合理利用;8选择主设备时需考虑设备的集成度,功耗(整机能效)、体积、重量等指标,整机能效尽可能高。3.0.4 TD-SCDMA核心网宜与2G核心网融合组网,共用2G核心网网元。3.0.5 工程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程设计目标。2业务预测与业务模型的确定。3各网络节点的设置方案。4核心网的组网方案及路由方式。5无线覆盖及网络设计。6. 中继接口和信令方式。7. 编号计划与IP地址分配方式。8. 计费、网管和网络安全。

22、9. 同步方式。10. 设备配置说明。11. 局、站址选择。12. 设备安装及工艺要求。13. 共建共享、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14. 工程概预算与投资分析。4.核心网网络设计4.1 网络结构划分4.1.1 国内TD-SCDMA系统核心网电路域宜划分为移动业务本地网、省内网及省际网三级。1. 移动业务本地网的范围原则上与固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的范围一致。2. 省内网由多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组成;省际网则由各省网组成。4.1.2 国内TD-SCDMA系统核心网分组域宜划分为省网和全国骨干网二级。4.1.3国际通信网与国内网彼此相互独立,通过国际出入口交换系统实现互通。4.2 电路域节点设置4.

23、2.1 TD-SCDMA核心网中应设置的电路域节点包括:(G)MSC Server、VLR、(G)MGW、SG、TMSC、HLR、AuC、TMSC(TMSC Server、TMG)、CMN、STP等。4.2.2 MSC Server、VLR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MSC Server宜以开放业务的本地网为单位设置,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可共用1套MSC Server,应设置在传输资源良好、IP承载网骨干节点所在的省会或业务量较大的城市。2MSC Server应与VLR综合设置,每个MSC Server中合设一个VLR,且MSC Server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P)的功能。3MSC

24、Server的容量配置应满足所辖业务区内本地用户及漫游入用户的业务需求,设备处理能力宜考虑一定比例的冗余量。4MSC Server宜考虑安全备份机制。单个MSC SERVER容量较大时,应采取必要的容灾措施。4.2.3 MGW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MGW宜以开放业务的本地网为单位设置,在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共用1套MSC Server的情况下,对应的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可合设MGW,随着业务量的发展逐步增加MGW的数量。2MGW应设置在IP承载网络资源丰富、以及Iu-CS接口传输资源丰富的局址。4.2.4 SG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SG宜与(G)MSC Server或(G)MG

25、W合设。2网中需设置独立的SG时,应成对设置。4.2.5 GMSC Server+GMGW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TD-SCDMA核心网内宜设置关口局,其中GMSC Server宜集中设置,GMGW宜设置在各本地网。2GMGW宜设置在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间传输条件良好的局址。3GMSC Server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P)的功能。4.2.6 HLR、AuC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HLR应与AuC综合设置,宜采用大容量设备,在条件具备时,可采用分布式HLR设备。2HLR/AuC设备宜考虑合理的容灾备份机制。4.2.7 CMN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当TD-SCDMA网络规模

26、较大时,宜在网中设置CMN转接不同(G)MSC Server间的BICC信令消息。2网络建设初期CMN节点宜以大区为单位设置,随着业务量的发展可增加CMN的数量,宜以省为单位设置。3CMN节点宜成对设置,宜与TMSC Server综合设置。4CMN应设置在IP承载网资源丰富的局址,且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4.2.8 TMSC(TMSC Server+TMG)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电路域内网元间采用IP承载方式,不宜设置基于TDM的TMSC。2国内核心网电路域与国际局间互连宜采用汇接方式,宜在国际局所在地设置TMSC专门用于转接国际话务。4.2.9 STP的设置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1

27、省内可根据信令业务量分等级设置信令转接点,分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和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2STP设备应成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局址。设置原则应遵循YD/T 5094No.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4.3 分组域节点设置4.3.1 TD-SCDMA核心网分组域中应设置的节点包括:SGSN、GGSN、CG、BG及DNS等。4.3.2 SGSN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SGSN宜以省为单位集中设置,并独立设置;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可共用1套SGSN,应设置在传输资源良好、IP承载网骨干节点所在的省会或业务量较大的城市。2S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其容量配置应能满足所辖区域

28、内本地用户及漫游入用户的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设备处理能力宜考虑一定比例的冗余量。3SGSN宜考虑安全备份机制。单个SGSN容量较大时,应采取必要的容灾措施。4.3.3 省网GGSN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GGSN宜以省为单位集中设置,并独立设置。多个业务量较小的本地网可共用1套GGSN,根据业务量增长的需要,可在适当时增设GGSN。GGSN应设置在传输资源良好、IP承载网骨干节点所在的省会或业务量较大的城市。2G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GGSN容量配置应能满足所辖区域内本地用户及漫游入用户的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设备处理能力宜考虑一定比例的冗余量

29、。3GGSN宜考虑安全备份机制。单个SGSN容量较大时,应采取必要的容灾措施。4.3.4 骨干GGSN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骨干GGSN宜设置在具有网间互联点且有IP承载网骨干节点的城市内。应根据网间漫游业务量的大小采用与所在城市内的省网GGSN综合设置或独立设置的方式。2骨干GGSN应成对设置,成对GGSN间互为备份。3骨干G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4.3.5 CG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GPRS网业务量较小时,CG可与省网SGSN和GGSN合设。当业务量较大时,CG宜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且应成对设置。2独立设置的CG应选用高处理能力的设备。4.3.6 BG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

30、求:1BG宜设置在具有网间互联点且有IP承载网骨干节点的城市内,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应成对设置,互为备份。2BG应选用高处理能力设备。4.3.7 DNS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DNS完成的功能,DNS分为骨干DNS(或根DNS)和省内DNS。1)根DNS宜全国集中设置。2)在设置有GSN节点的省内,宜设置省网DNS,且应成对设置。2DNS应选择高处理能力设备。4.4 电路域网络组织4.4.1 TD-SCDMA核心网电路域内各类接口的承载方式选择宜遵循以下原则:1MSC Server、MGW与RNC间Iu-CS接口宜优先选用IP承载方式。设备不支持IP方式时,可采用ATM承载。2(G)MSC Server与(G)MGW 间的Mc接口(H.248信令)应采用IP承载。(G)MSC Server与(G)MSC Server 间的Nc接口(BICC信令)、(G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