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3.71KB ,
资源ID:9170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70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艺术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艺术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docx

1、论艺术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论艺术管理学科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摘要:在当前“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通过对我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我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与挑战,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学科组织建设水平不高、办学目标与课程设置不够具体等。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管理建设所遇到的这些问题,从“双一流”战略本身出发,研究从加强教师队伍水平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办学目标等角度为我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对策,争取促进艺术管理建设的良好发展。关键词:“双一流”建设;艺术管理建设1 绪论1.1 研究背景在我国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愿

2、景与趋势下,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创建与建设正在被提上最新的日程。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法(暂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工作会议中“双一流”建设成为被放在优先级地位上的首要战略举措。以上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现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地位的世界级大学和学科之必经之路,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实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基本上沿袭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发展的建设思路,因此把握住学科优势来进行学科建设是其中切实可行的一条途径。在“双一流”发展战

3、略的背景之下,高校开始走坚持发展优势、特色学科的路线,使得一些大学的艺术管理面临空前的挑战。艺术管理作为师范教育的根本,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了百年之久,有着一席之地,经过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逐渐从师范院校蔓延至各高水平综合院校中。对于各高校而言,应该以“双一流”战略为发展契机,积极推进艺术管理的建设,为推动艺术管理向世界一流目标靠齐而努力。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高校艺术管理建设,是为了从外部建设的角度为艺术管理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由于艺术管理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国家发布的政策与战略可以为艺术管理建设与发展带来非常重要的实践层面的导向与支持。将艺术管理与“双一流”

4、背景相结合,研究艺术管理建设的具体问题,可以为当前艺术管理建设的研究打开一种新的视野,丰富其基本理论。2 中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动态性与相对性兼备的概念,大学是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才形成相对性的高水平大学。其实,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战略是一脉相承的,同时都是社会发展与实现创新的要求。我国的艺术管理从诞生之初的只由师范教育体系来承担发展任务,随着教育理论的更新与丰富和更高要求的出现,高水平大学逐渐参与到艺术管理的建设中来。高水平大学是教育研究的力量支持,也是艺术管理发展的坚实基地,艺术管理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水平大学这一中流砥柱。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除高水平的师范院

5、校外,也包括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或研究性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是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全国高校学科评估被专家认为是“双一流”遴选重要参考指标,具备有相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高校认可度,截止至现在已经完成四轮。2.1 中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建设整体情况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从艺术管理入选频次来看,艺术管理数量占比小,排名第一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频次是其15倍。在教育学门类下,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两所传统

6、型高水平师范院校的艺术管理达到一流学科水平。在2017年发布的第四轮全国高校评估结果中,从教育学一级学科建设整体排名来看,进入B+及以上等级的高校共有20所。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师范院校的艺术管理排名稳居前列,是仅有的达到A+等级的高校,是艺术管理建设的沃土,学科地位与实力都较高。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艺术管理水平达到较高水平,为A等级。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性院校排名逐年升高,学科水平与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等级一样。在艺术管理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的10所B+等级院校中,除教育部直属或省属师范大学外,还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4所高水平综

7、合性院校。 “双一流”建设还需参照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评估标准。根据2018-2019年世界学科评估结果,仅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管理进入QS学科排名的前50名,由2017年的第30名降至第33名。而在THE教育学学科排名中,中国高校进入艺术管理世界排名前列的数量为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的艺术管理发展水平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2.2 中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教师队伍水平现状 为了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一个学科方向一般要确定一位在本学科范围内影响力大、有一定话语权、水平较高的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在带头人下也要配备职务、年龄结构合理的若干助手,以此形成规模得当、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因此,

8、学科的蓬勃发展必定要形成由一定数量的优秀研究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此带来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统计的17所高校中,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传统型师范院校教师队伍水平最高,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人数均在200人以上,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均超过150人。从教师队伍的规模上看,可以发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教师数量基本上与其余院校的总数持平。除这两所师范院校外,多数大学艺术管理规模小,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研究力量相对分散。2.3 中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现状以教育学这一学科门类为基础,中国高水平大学基本上都设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不一的教育或科研机构,教学和科

9、研都在此类学科载体中进行。学科载体的规模与宽度广度的延伸都关乎学科发展前景的源动力,这是考察学科建设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学位点的授予在我国受到行政法律法规的严格控制,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的法制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对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与其办学层次提升和社会声誉塑造息息相关,并成为获取学术与财政资源和争夺人才的重要条件。因此,是否拥有门类齐全、数量丰富的二级学科和一级学科点是衡量一所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又一重要指标。从开设学院和研究机构的性质来看,主要分为进行独立办公和科研与教学的机构或单位及依附行政部门或其他系所的机构两类。其中北京师范大学

10、、华东师范大学两所传统类师范高校艺术管理建设规模较大,通过一级学科和下属分支二级学科的逐步发展,组成了实力强劲、专业覆盖面广的独立教育学院。而其他大学的教育学院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原本的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展而来,或者继续在高等教育研究所或高等教育研究院中进行教学与科研。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研究是大多数综合类高水平大学的研究取向,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对于大学艺术管理的建设有深远的影响。 从人才培养的层次来看,统计的17所高校中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传统型师范院校和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两所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管理招收本科生,其他高校不对本科生进行招生,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在学位授予

11、点的数量上,各高校的教育学硕博士学位授予点在一定程度上数量较少,多数大学不超过三个,在学科专业门类上也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是丰富的。在学科组织方面,除了排名前列的两所著名师范院校,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教育学院已经有了较好的科研平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的设置为艺术管理的建设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艺术管理的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主要集中于一些老牌传统型师范大学与高水平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中。在教育部重点建设的12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各院校围绕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等方向构建了多个艺术管理重点研究基地。2.4 中国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现

12、状课程设置由培养目标规定,课程内容依据课程设置的标准进行选择,确定选修及必修的课程种类、学期顺序、课程时数等,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程度决定了教育及科研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采取分段培养模式,在招生时以一级学科“教育学”下统一招生,不分具体方向,到第四学期学生才进行具体的专业选择。前三个学期是通识教育阶段,后五个学期是专业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具体的教育类课程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基础课,包括教育的生理学基础、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二是有关教育教学方法与技

13、能课程,包括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教育市场调查等;三是教学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与社会调查、科研训练与创新活动等,但周期不长。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发展的问题与困境 为了适应战略新形势,部分大学从学科资源配置的角度上考虑,将原本存在的艺术管理撤销或与其他学科合并,艺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生存与发展层面上的冲击,在这种状况下,艺术管理面临着多重困境。3.1 教师队伍建设力量薄弱 一个学科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强大的师资力量作支撑,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与燃料,如无源之水,终会枯竭。一所大学或一个学科,只有拥有一批优秀的专家、教授及学者,才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产出更多科研成果。然而,从

14、我国大学艺术管理的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师队伍人数和规模不够发达以及教师队伍形成的组织不合乎规范与发展要求的问题。 在科学研究创新方面,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在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上,有无一流的师资力量,学术团队建设是否得当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与美国大学艺术管理建设中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国大学除了师范院校外,普遍都存在学科队伍规模小、范围窄的情况,不利于学科进步的进一步开展,这也体现了艺术管理建设并不受重视,发展后劲不足。师范大学聚集了大部分的学科资源,有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有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和科研环境,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但其他院校艺术管理地位不突出,人才引进的数量规模总体偏小,

15、发展极不平衡,学科顶尖的专家和教授基本上都集中于高水平师范大学和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中。 其次,学科梯队的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学科梯队出现学术断层、后备军不足的情况。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基本呈现出“职称比例不当、学缘同质性强”这一普遍特征。从学历层次上来看,教授、副教授及讲师的比例设置不当,不利于教学与学术研究的正常开展,合理的结构才是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总体而言,中国高水平大学的艺术管理面临学科人才不足的窘境,无法为艺术管理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高层次人才建设薄弱将会影响整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艺术管理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难以提高学科影响力。3.2 学科组织建设水平

16、不高 学科组织是学科布局和学科在高校存在的载体,学科发展必须以学科组织为依托。一般来说,一个学科的学科组织属于学校的二级学术组织,以院或者相当于系级的研究所存在。学科组织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支撑,学科的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都受到其直接影响。艺术管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其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都必须依赖于学科组织建设,包括各类院(系所)、研究院等的设立和发展。 我国传统型师范类院校的艺术管理起步早、水平较高。但其他大学中除了少数几所高水平综合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的艺术管理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有一定的学科规模之外,大部分大学的艺术管理设立较晚,学科认可度不高,得不到

17、长足的发展。但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都是教育学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点部分,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利于艺术管理下二级学科的多样化发展,也妨碍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艺术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体系,可以与众多学科理论知识进行融合,如果不重视边缘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和开发,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的。学位授权点的数量也可以反映艺术管理的建设水平,我国艺术管理的学位授予数占学位授予总数的比例偏小,在国家学科结构中所占的位置处于劣势地位。3.3 办学目标与课程设置缺少专业特色、较为笼统 “双一流”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走特色发展道路,凝练办学特色是高校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的一

18、大重要法宝。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教师教育发展速度迅猛,主要是要培养既精通学科知识又懂得如何去教的教师,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专门的教育专业知识的讲授与实践,这个责任由各院校的教育专业来承担,这充分显示出在美国大学的教育类课程中,教师专业化培养是美国艺术管理课程的显著性特征。但这反映出我国大学艺术管理的办学目标太过宏大,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这是与“双一流”战略的要求相违背的。4 “双一流”背景下中国大学艺术管理建设的路径探析 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促进社会文化与发展的任务。近年来,国家的各项发展战略都对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一流”发展战略的提出,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

19、科,旨在推动我国向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以及向人才强国方向转变,并且提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上,艺术管理的建设应总结反思遇到的瓶颈,牢牢把握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 4.1 把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流的学者队伍 在“双一流”建设战略的牵引下,学科的发展依赖于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有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又要兼顾结构合理的原则。总体来看应该做到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以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首先,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聘用机制,在教师选拔资格标准中对教师队伍的各个能力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从教师素养层面上,艺术管理的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学科专业

20、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外,还要具备其他良好的素质如团队协作等。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应该充分、全面地考虑学院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地域结构等多种因素。对于一个学科的师资队伍水平而言,数量是重点,而质量则是灵魂。在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中,学术问题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学术思想也有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其次,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可以制定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针对性计划,并且优化他们的培养环境与条件,激励他们积极投身教育科学研究实践,加速成长为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最后,加强人才间的合理引进与流动。在大学层面上,应该贯彻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流动政策,根据学院实际发展制定

21、标志性人才引进计划,通过提升待遇等手段吸引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国内外艺术管理研究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的人才质量。 4.2 优化学科布局,建设良好的学科生态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把握最新的发展动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目标、学科专业优势,肩负起培养人才、产出成果的责任。要制定好学科专业的发展章程,明确学科的发展方向。在重视学科布局调整的同时、也要催化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这才是“双一流”战略要求的艺术管理最鲜明的发展特色。从我国大学艺术管理建设的现状来看,这个任务还没有达到要求。为了优化高校学科布局,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应该在各维度之间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

22、施办法(暂行)中明确提出要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以促进艺术管理发展的深度与广度。艺术管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逐渐产生新兴的研究领域,如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等。艺术管理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强的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它的跨学科性是不容忽视的学科特征。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可以将艺术管理拓展外延,促进艺术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一些具体的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4.3 明确办学目标,突出专业性与实践性在教育学学科办学目标的确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市场定位,凝练学科方向。全国各所高校的艺术管理建设百花齐放,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自身定位,还要在学科体系内确定本单位的主攻方

23、向等。第二,要以“双一流”建设方案中的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科研方面,艺术管理应针对国家重大战略,基于学校改革发展开展研究,如协助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在社会服务方面,要针对社会需要,培养多元化人才。第三,集中优势资源,艺术管理可以依托学校资源和优势,根据本单位已有的师资研究领域与方向,确定办学目标。在办学目标的指导下,课程设置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理论是以理论为支撑,为实践做指导的。在现阶段大学艺术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虽然理论指导实践一直在被强调,但在实际上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效对接。第一,要扩展实践活动内容,见习与实习都要重视起来,还要增加课外活动指导、教学实

24、验、社会实践、教育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与科研活动相结合。5结论“双一流”战略是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是被放在首要位置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双一流”战略除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外,也重视一流学科的建设,为艺术管理的建设带来许多挑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着艺术管理向前发展。一个学科的设置与建设需要综合多方的努力,在对“双一流”背景下艺术管理的建设该如何展开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之外,艺术管理到底该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这一洪流中稳住发展的阵脚,这个话题仍需继续研究和探讨。本文仅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分析,还不够全面和详尽,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提出的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能够投入到建

25、设和发展中来,提出真正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参考文献1 刘燕楠, 涂艳国. 中国教育学学科的历史演进与价值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7):3-7.2 项建英. 近代中国大学艺术管理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张睦楚,孙邦华.移植与范式转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艺术管理建设之历史考察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1):13-17.4 喻永庆.近代大学艺术管理发展研究以东南大学教育科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02):3-11+97.5王传毅,杨佳乐,郑湘.SWOT视野下的中国艺术管理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9(03):1-6.6 方泽强.高等艺术管理的历史争论、建设反思和未来发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1):125-131.7陈时见,王远.比较艺术管理发展的历史演进及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2019,40(01):55-65.8 张莹. 中英两国大学教育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大学(研究版). 2017-08-159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5):16-2010 李刚. 如何搞好高校系部建设【J】.经济师. 2007-05-0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