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26KB ,
资源ID:91569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569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x

1、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苏教版必修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目标:1、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诵读体味,明了作者借古事抒发政治苦闷失意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探讨用典于辛词的意义,探究其词风形成;2、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其豪放词风。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1、 解题:永遇乐:词牌;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词的内容。同学们,如果我们有机会到济南大明湖,别忘了参观那里的辛弃疾纪念祠;到江西上饶,也记得到阳原山麓,拜谒一下那里的辛弃疾墓。不论是在纪念祠,还是在墓前,人们都会看到一副有名的对联,它是郭沫若题写

2、的。齐读一下: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有没有同学能够说出这副对联的大概意思?明确:上联说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本是前人评价东坡的话,说辛弃疾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并发扬光大,使之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下联主要是说辛的黍离之悲。他献过美芹十论,纵论强国富民措施;他有着黍离之悲,担心南宋不思收复。这儿“黍离”二字,运用了诗经的典故,集中反映了他的爱国情怀。 板书:豪放 爱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辛弃疾的代表作。二、整体感知,把握特征 请大家齐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正音、正句,注意“佛b狸祠”以及“封狼居胥”的句读。生说特点

3、:用典。大家感悟力很强,辛弃疾词风豪放在这首词里的主要表现就是用典。大家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典故?请各用6字短语加以概括。参考:孙权坐断东南;寄奴成功北伐;元嘉仓皇北顾;佛狸神鸦社鼓;廉颇忠勇遭弃。全词共5个典故,只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没有用典。因此,理解典故的作用,是鉴赏这首词的关键所在。三、文本研习,品味典故(一)研习上阕1、提生读上阕。思考问题: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虚写);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孙权、刘裕。2、典故一:孙权坐断东南1)辛弃疾对孙权可谓“情有独钟”,在作品中喜欢提及他,哪位同学能再举几例么?明确:“天下英雄谁敌

4、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满江红)2)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作者为什么如此推崇孙权?明确:京口是孙权创业之根基(定都最早在京口,后迁建业),据此地后称帝;孙权的东吴与辛弃疾的南宋惊人相似:同样偏于东南一隅,同样面对北方强敌,同样拥有长江天堑。3、典故二:寄奴成功北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个典故给了你怎样的感觉?明确:实写装备,虚写气势,如猛虎下山,吞吐万里。用“想当年”统领,又同归于想象,引人神往:刘裕当年该是怎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啊!4、这两个典故是并列关系,请说说把他们并列的原因。 1)共同:他们都是建功立业的英

5、雄人物,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不同:孙权承父兄余烈并发扬光大,刘裕出身平民而能奋发,建立伟业。故原文写景一为“舞榭歌台”一为“寻常巷陌”。两人立国的根基是不同的。2)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怎样?文中找对应词、句。“觅”、“英雄”、“风流”(英雄业绩)、“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句: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与仰慕。3)这两个典故表现的都是帝王,反观南宋朝廷,用典中有没有蕴含别的意思? 孙权励精图治,打败曹操,开疆拓土,鼎足三分;刘裕兵精国强,建立帝业。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置千百万敌占区的中原百姓于不顾,陆游有“遗民泪落胡尘里,南望南师又一年”,道尽现实的悲哀!林升的题临安邸也讽刺道:“

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国破家亡,竟仍流连歌舞,国恨家仇抛诸脑后,哪里能与勤于政务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 4)重读上阕,体会作者当年是怀着怎样的沉痛。学生齐读上片。(“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语序调整。) “英雄无觅”“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总被”二字充满无奈和悲慨,“雨打风吹”,多少摧残,多么狼藉的景象!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出身的刘裕,当年驰骋中原,何等豪迈! 此二典既含着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收复的壮志,又有着对时局的沮丧

7、,对时无英雄的悲叹。(二)研习下阕:下阕有哪些典故?这些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后三个典故和当中未用典故的句子分组讨论)1、典故三:元嘉仓皇北顾1)这个典故中“草草”是什么意思?明确:草率;轻易地。2)刘义隆有什么特点?明确:好大喜功,轻敌武断。3)刘义隆北伐的结果是什么?作者借用他的典故有何深刻用意?明确:惨遭失败,仓皇北顾;反对当时当权者韩侂胄草率出兵北伐。作者、背景介绍: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于北方敌占区,祖父辛赞曾为生计出仕于金,并亲自抚养辛弃疾成人。辛赞不忘家国,每逢闲暇,便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给幼

8、小的心灵播下了收复山河的种子。辛弃疾从小习文之余,刻苦习武。他真是豪杰,曾以五十人深入五万人的敌营中,活捉叛徒。22岁时,辛弃疾带着万人大军南归投奔南宋,自己回顾说“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但是,南宋朝廷并不信任他,让他做江阴签判等官,20年内频繁调换了37个岗位。但辛弃疾每到一处,尽职尽忠,曾在湖南创飞虎军,雄震一方。他的改革整顿,却反遭昏庸朝廷的嫉恨,受革职处分。从42岁到60岁,在江西上饶(带湖)和铅山(瓢泉)一带,整整18年被迫隐居。后被当时执政大臣韩侂tu胄zhu起用,任浙东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镇江濒bn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9、1204年韩为了邀功求名,草草北伐。因为不是真的想收复中原,他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2、典故四:佛狸神鸦社鼓1)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明确: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载歌载舞,祭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2)“可堪回首”是什么意思?在那里热闹的是金人还是汉人?明确:反问句式,意思是说不堪回首或不忍回首。根据当时的地理形势(佛狸祠位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面)可知,热闹的是汉人3)汉人有如此欢快的场面,作者为什么还不堪回首?明确:佛狸祠在这里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当年扬

10、州一带烽火连天,南侵者一直打到瓜步山,这一切记忆犹新,而今佛狸祠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这对于志在收复失地的辛弃疾而言,当然是不堪回首。4)作者运用这个典故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感情呢?明确:作者心情沉重,表达了自己的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这个典故给人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5)那么,作者是不是就认为时机丧尽,将无所作为呢?明确:当然不是。对于北伐,他是赞成的,但认为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避蹈前人覆辙;而准备是否充分,关键在于举措是否得宜,在于人用什么样的人主持。他曾向朝廷建议,

11、把用兵大计委托给元老重臣,实际上自己也做好以垂暮之年挑起这副重担的准备。然而事情并不是所想像的那样,于是就想到了廉颇,词意转入最后一层3、典故五:廉颇忠勇遭弃1)作者运用这个典故有何深刻寓意?明确:希望像廉颇一样,重新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廉颇终究因为谗言而未被启用,作者也一样,因此又用廉颇自况,暗示了自己的处境。2)作者借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但无人问津,空有爱国豪情,连遭贬斥,壮志难酬。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

12、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四、问题探究1“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中的“望”字用得妙在哪里?语序调整、翻译:“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我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忆犹新的是,四十三年前,我南归时扬州烽火连天的景象。明确:串联典故,增强意蕴。词的标题是“京口北固亭怀古”,因此所用典故应该和北固亭有关;但五个典故中,只有两个与北固亭有关。一个

13、“望”字,首先使得作者的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小小的北固亭,远眺中的他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想到了命途多舛的廉颇。一“望”字,使得全词境界全开。2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即辛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提示:1)从怀古题材来看,用典是必然的;2)从典故内容来看,五个典故互相补充,完整表达出了词人的感情;3)从表现形式看,辛弃疾以爱国之情贯穿全词,感情沉郁顿挫,虽通篇用典,但读来不觉叠床架屋,反而深沉蕴藉。五、总结提升辛弃疾这样一位英雄,却偏偏生活在一

14、个懦弱的时代;这样一位慷慨的山东勇士,不得不寄居在妩媚的江南;他无意成为文人,却终究只能成为一失意词人;他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但报国无门的命运,终于逼迫着他用词来表现。他虽为词人,却不失英雄本色,他以文为词,融合豪情与柔情,他凭借着629首的传世杰作,成就了“词中之龙”的永生地位。板书设计:京口北固亭怀古(讽今)孙权坐断东南(仰慕) 豪放 寄奴成功北伐(向往)元嘉仓皇北顾(警告) 用典佛狸神鸦社鼓(忧虑)廉颇忠勇遭弃(悲哀) 爱国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

15、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

16、气韵美。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1) 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2) 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 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

17、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

18、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

19、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

20、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他们都是不拘泥于

21、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