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79KB ,
资源ID:91324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32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学备考考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学备考考点.docx

1、社会学备考考点2013社会学备考考点归纳 一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它贯穿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定义社会学的对象,区分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与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相关。)现实上:它贯穿于实际生活的各层次,各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得好,社会才能良性运转。从社会学的结构看:该问题与社会学对象有着密切联系。二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一)功能主义的视角: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总体发生作用,因此维持了社会稳定。根据这种观点,社会非常像人类的机体或任何活的有机体。像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四肢、心脏、大脑)一样,社会的构成部分(比如家庭、商业机构、政府)以系统的方式

2、结合在一起,对整体发挥良好作用。每一部分也维持着平衡状态,这也是系统平稳运转所必须的。社会结构构成单位的功能可以是“显在的”(可以意识到和看到的),也可以是“潜在的”(未意识到和未看到的)。如果社会结构的某一部分阻碍社会满足其需求,则被视为具有反功能。社会变迁通常被认为来自系统之外。(二)冲突论视角: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 冲突论者强调社会的流动性,认为社会的各部分处于相互的冲突之中。所谓秩序是强群体对弱群体实施统治的结果。马克思不相信社会是一个自行管理的有序的体系。反之,他把社会看成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他指出,每个社会都包

3、含有“毁灭自己的种子”。马克思的理论对后来社会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冲突论这一派。功能主义的视角和冲突论视角的比较: 二者都首先关注宏观社会,或大规模的的社会结构,研究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有时,被称为宏观社会学家的研究人员,运用上述理论视角研究社会的主要结构单位,如组织、制度、社区、民族国家;研究诸如城市化、社会流动等过程,以及研究诸如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社会信仰体系。二者在关于人类社会、人类行为的结构主义观上也是相同的。结构主义观的前提是:第一,社会结构应被视为这样一种社会事实,即它在个人之外却又控制着个人的行为;第二,个人行为主要是非个人所能造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力量的产物。这些理论视

4、角强调社会对于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强制力量,缩小了自由意志和个人自治的重要性。(三)互动论的视角:互动论视角主要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他们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的意义。互动论关注微观层次的社会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互动论者强调: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过程之中。互动论者不仅对于人们如何行为感兴趣,而且对于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互动论者探索人们的动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由于互动论者研究的是人们所想、所感觉的,他们常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三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会区分为两种类型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公社社会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和

5、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团社会只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化的和专业化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如现代化城市。四有机团结与机械团结:社会团结指在社会里把个人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维系和控制社会成员的力量,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保障。机械团结指在古代或传统社会中的团结,有机团结指在现代社会,具有高度分工的社会中的团结形式。五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六文化的含义,构成要素,分类,特征,功能,评价:(一)文化分析的视角:从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一个特定的文化特征的存在是由于其履行了某种重要的社会功能。这一视角强调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文化整体所做的贡献,既包括正面的贡献,也包括反向的贡献。从冲突论的视

6、角看: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通过这一视角,社会学家试图发现哪个集团支持哪种观念和价值观,并试图弄清原因。从生态主义的视角看:文化特性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对文化的评价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看成是最好的,将本民族的文化模式当作中心和标准,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例如:西方的文化中心者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视为真理,而否认具有东方人色彩的东方社会价值观。文化相对主义:他认为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7、,无优劣之分。七社会化的类型,主题,理论:理论一:镜中我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阶段:首先,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在该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理论二:角色扮演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提出。他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他将自我分为两部分“主我”和“客我”:“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发展过程

8、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不断的互动过程。他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包括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理论三: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他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遵循现实原则,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从自我中分离出来,遵循完美原则,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本我受二者的压抑和控制,处于无意识状态,自我,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八社会互动(集合行为的含义,特征,理论解释): (一)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1)关于社

9、会互动的基本观点: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互动;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2)主要派别:芝加哥学派(布鲁默为代表)和艾奥瓦学派(库恩为代表) 2拟剧论欧文戈夫曼(EGoffman)详细研究了人们在别人眼里制造形象的过程。他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观点被称之为“拟剧论”。戈夫曼认为,人类互动的最重

10、要特点就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或自我表演(presentation of self)为了使他人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自己而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的努力。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社会生活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表演各自角色的过程。3民俗学方法论代表人物:哈罗德加芬克尔(HGarfinkel)民俗学方法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存在于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互动时所遵循并共同理解的一套规则和程序之中。它注重用实证主义方法,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互动时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和程序的研究,认为这些不被人注意的日常生活规则是一切社

11、会生活的基础。语言的索引式和省略式4社会交换论代表人物:美乔治霍曼斯(GCHomans)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通过一系列命题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主要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二)集合行为的理论解释: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1)结构性助长(环境条件)(2)结构性压力(3)普遍的情绪或共同信念的形成(4)诱发因素(5)行为动员(6)社会控制能力2勒庞的感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法 格式塔勒朋乌合之众(1895),集合使个人着迷的能力基于三个因素:不可征服感;传染;易受感染性美赫伯特布

12、鲁默:循环反应论3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4紧急规范理论:该理论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仿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紧急规范”。5匿名理论:该理论认为集合行为中的个体会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人处于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社会规范的后果,由此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九初级社会群体的所有内容:十家庭类型:(一)家庭制度血缘家庭:人类初始群居时代,族内群婚。普那路亚家庭: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族外群婚。对偶家庭:以女性为主,有一男一女结合,该家庭排斥共妻共夫的群婚家庭

13、状态,子女有明确的父女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也由此萌发。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以男性为中心。(二)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以一对夫妻为核心,与未婚亲子女或养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父母或父母的一方与一个已婚子女,或者还包括其他亲属一起居住,一起生活。联合家庭:父母或父母的一方与多个已婚子女,或者还包括其他亲属一起居住,一起生活的家庭。十一:社会组织(科层制,当代中国单位制改革前后的变化)(一)科层制:1含义:科层制作为一个术语最初只是用来指政府官员,但是后来它逐渐用来指一般的大型组织。2、关于科层制的两种极端的观点(1)科层制是同红图章、低效率和浪费联系在一起的;(2)科层制是人类设计出来的最有

14、效的组织形式,是认真、精确而有效率的一种行政管理典范3、韦伯的“理想型”科层制 的特征:明确的权威等级;严格而缜密的规章制度;明晰的分工;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组织成员不拥有他们所调配的物质资源 4弊端:科层制仪式主义”(bureaucratic ritualism):规章制度被优先置于目标的位置,而不是被当作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保护不称职者”(protection of the inept):科层制会起到保护不称职者的效果(古德)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在正式组织中,按级晋升的结果是使得员工提拔到一个他不太胜任的职位为止。

15、 美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 )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任何科层组织都会导致机构臃肿。寡头铁律(the iron of oligarchy):任何现代正式科层组织都将趋于集权化、官僚化、寡头化,最后为少数大众的“公仆”所控制5去科层化的争论:亨利明茨伯格:临时委员会政治的兴起斯图亚特克莱格:后现代组织乔治理泽尔:社会变得“麦当劳化”(二)当代中国单位制:1、三大类型的单位:机关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2改革前单位的特征:(1)组织形式的行政性(2)资源配置的非市场性(3)制度性依附(4)社会行为的身份性3单位制度的变迁:(1)单位与成员的经济关系发生变化

16、(2)由全方位控制转变为职业活动控制(3)单位不再具有身份性特征十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一)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概述,两大理论传统,划分标准和方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机制两大理论传统:1,以阶级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理论传统:基本观点:(1)阶级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而消亡。(2)判断一个阶级是否成熟:阶级意识和阶级的组织化程度。(3)基本结论:资本的私人占有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

17、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2,西方分层理论传统:(1)马克斯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方面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不平等。财富经济标准市场机会、生活机遇阶级权力政治标准 支配控制别人的能力政党声望地位社会标准受人尊敬具有威望身份群体(2)意大利帕雷托的精英理论(二)社会流动:1含义;人们在社会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2类型:(1)结构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根据流动原因)结构性流动由于社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等)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外在原因推动。非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在社会结构基本不变的

18、情况想,由于个人原因所造成的社会流动。(2)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 -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 ) (根据流动方向)垂直流动人们在同一分层结构中不同层次之间的纵向流动,包括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水平流动人们在同一社会层次上的横向流动,主要指人们在同一层次上职业地位的变动和职业角色的转换。(3)代内流动(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代际流动(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依据流动的参照基点)代内流动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社会地位的变化。通常用职业地位作为分析参照物,以个人最初职业和社会地位为参照

19、基点,以最后的职业地位为参照终点,再比较两个时间点之间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变动。代际流动同一个家庭中上下两代人之间在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等方面的异同和变动。3,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 个人的家庭背景(家庭结构、父母的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等)、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凭、学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户籍、个人的主观选择。(2)社会因素:社会结构的性质(开放或封闭)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如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教育制度和政策)社会价值观(职业声望观和社会流动观)社会改革或革命歧视与民族压迫战争自然环境的变化十三社区与城市化:(一)社区:1含义: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

20、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2构成:一定数量的人;一定地理区域;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规模的生活设施;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一定的制度和组织管理系统。(二)虚拟社区:1含义:虚拟社区是指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所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2特征:社区空间结构的跨地域性;社区功能与结构的独特性;社区群体流动的频繁性;社区管理的自治性;交往的超时空性;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人际关系松散,社区群体流动频繁;自由,民主,平等,自治,共享的原则。3与现实社区的关系:差异:表现为地域空间的界定上。社区实际上是居住在同一地域内的人们形

21、成的地域性的共同体;虚拟社区则没有物理意义上的地域边界,即一个个体可以超越空间的障碍生活在好几个虚拟社区里。联系:(1)虚拟社区是对现实社区的反应和重构,现实社区中的思想观念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2)虚拟社区反作用于现实社区,虚拟社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会对现实社区造成冲击,例如电子商务,网恋事件等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3)两者在功能上互补,虚拟社区在满足社会成员高层次需求方面(自我发展与完善,获得信息与自我实现等)有优势;现实社区在满足社会成员较低层次需求方面(饮食男女)有优势。(4)十四越轨与社会控制(一)越轨:含义,类型,原因(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二)社会控制:1含义:广义的社会

22、控制: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指对社会越轨行为施以防范、纠正和惩罚的过程2构成:控制主体社会;控制对象社会行为(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控制工具社会规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组织纪律、法律制度、宗教教义等);控制目标社会秩序(稳定、有序、发展)3功能: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4类型: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根据控制力量的来源);可将社会控制分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根据社会规则形态的不同);积极控制与消极控制

23、(从社会控制的具体途径来划分);硬控制与软控制(从社会控制的手段上划分);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从社会控制的层次上划分)5方式:风俗;道德;宗教;法律;纪律;社会舆论(1)风俗:风俗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社交礼仪等。风俗的特性:广泛性、地域性、稳定性。风俗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人们的活动有强大的约束力,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加强一定地域内人们之间的亲近感和凝聚力,形成一定的乡土观念;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协调。(2)道德:道德是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是非、善恶和荣

24、辱观念为标准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主要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评价三部分构成。道德对人们行为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对一定的社会成员发生导向与制约作用。(3)宗教:宗教是以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解释的产物。宗教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包括礼仪、戒条、教义。宗教的社会作用总的来说是使得教徒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用暴力抗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很大:宗教教义给社会的准则和价值观以神道的支持,维护现行的社会制度,控制社会越轨行为;宗教规范及其组织对于加强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作用;寺院在宣讲宗教规范的同时,也使得众多的僧众与教徒得到文化教育;寺院为各阶层人士的聚会、活动提供了方便。(4)法律:法律是对社会成

25、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控制手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推行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法律、法令、法案、决议、规定等具体形式。法律包括两类社会内容:行为模式与行为后果法律的控制作用:教育作用;威慑作用;惩罚作用(5)纪律:纪律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规定的其所属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职业纪律等。纪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其成员具有强制力。(6)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社会大众对某一事件、人物或问题的议论、意见和评价,设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特点:大众性;现实性;大众传播;非直接强制性;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1)对社会行为的导向作用;(2)对社会行为的约束作用十五社

26、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一)社会变迁:1含义:广义的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狭义的社会变迁特指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重大变化。2类型:(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2)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3)渐进的变迁与突发的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速度);(4)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根据社会变迁时人的参与和控制程度)。3内容:价值观的变迁;行为规范的变迁;阶级结构的变迁;职业结构的变迁;社会组织的变迁;人口的变迁4原因(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2)人口因素(数量、质量、构成、分布、流动)(3)社会制度(4)社会价值观念

27、和生活方式(5)科学技术(6)经济 5理论解释:(1)社会进化论:社会和文化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展,从较为简单的形式向较为复杂的形式转变。古典社会学家认为:所有的社会变迁都呈线性发展模式,即沿单一的途径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进化是从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成长为较复杂的结构形式,即结构形式多样化的过程;第二,社会进化是从无凝聚力的同质社会变为整合的异质社会的过程;第三,在社会进化过程中,量变必然伴随着质变。 (2)循环论:德施本格勒(Spengler):文化形态循环说(西方的衰落)英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pynbee):“挑战”和“反应”说 (历史研究)意帕累托:精英循环说美索罗金(Pi

28、tirim Sorokin):文化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理念文化、感觉文化、混合文化)以循环的方式不断重复出现 (社会和文化动力) (3)功能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功能联系。在这样的系统中,变迁是缓慢有序的,始终朝着均衡和谐的状态运行。主要关注于社会体系的维持,而不是社会内部可能发生的分化。帕森斯:变迁是可以发生的,源于两个因素一个特定体系的外部,即别的体系中;体系内部的张力和紧张关系(4)冲突论:达伦多夫提出了关于冲突论的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假设:第一,每一个社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第二,每一个社会每时每刻都表现出不一致和

29、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第三,社会中的每一个要素对社会的瓦解和变迁都发挥着作用;第四,每一个社会都是以其中一些社会成员对另一些成员的压制为基础的。(二)社会现代化1含义:社会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2理论:(1)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六大学派:结构学派结构功能主义。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重点研究现代性和传统性的比较和转换。 帕森斯、列维、穆尔等 过程学派 :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一系列阶段和深刻的变化。重点研究转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罗斯托等 行

30、为学派 :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强调人的现代化。 英克尔斯等 实证学派: 各国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特点。开展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亨廷顿、格尔申克隆等 综合学派: 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比较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定量指标研究等。 布莱克等 未来学派: 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 贝尔、托夫勒等 理论的核心内容: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过程等。这个过程具有如下特点:现代化是一个彻底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内在的过程;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趋同化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P3 缺陷:意识形态的“西方中心”论;一元单线的历史观;理论架构中的概念简单化;实践发展中的生态危机和人文精神缺失(2)依附论:“依附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崛起的,以拉丁美洲的学者为主体的一个学术潮流,代表人物:普雷毕什(R.Prebisch)和弗兰克(G.Frank)等主要观点: “不发达”不等于“不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是不平等世界格局的结果;发展的途径是摆脱依附而不是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