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59.87KB ,
资源ID:91275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275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剖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剖析.docx

1、药剂学龙晓英版知识总结剖析药剂学知识总结第一章 绪论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剂型与制剂:把各种药物制成适合于治疗或预防应用、与一定给药途经想适应的给药形式。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制剂。制剂学与调剂学:研究制剂生产工艺理论的科学成为制剂学。研究方剂的配制、服用等有关技术和理论的科学称为调剂学。两者以往总称药剂学。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DDS)是药物新剂型,新制剂,新技术的总称。包括:1.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2.靶向给药系统3.黏膜给药系统4.经皮给药系统。药物剂型的分类1. 按给药途径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

2、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剂型、混悬型、气体分散型、微粒分散型、固体分散型。3. 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4. 按制法分类:浸出剂型、无菌剂型。第2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稳定性:不仅指制剂内有效成分的化学降解,同时包括导致药物疗效下降、毒副作用增加的任何改变。一般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药效学稳定性和毒理学稳定性。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的目的:提高制剂质量,保证药品药效与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影响制剂稳定性因素 处方因素:1.pH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表面活性剂的影响6.处方中机质或赋形剂的

3、影响。外界因素:1.温度的影响2.光线的影响3.空气(氧)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温度和水分的影响6.包装材料的影响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他方法 1.改变剂型或改进生产工艺2.制成难溶性盐或稳定的衍生物。稳定性试验A新药申请药物稳定性的实验方法:1.影响因素实验2.加速实验3.长期实验4.稳定性实验的基本要求5.稳定性重点考查项目。B恒温法:1.经典恒温法2.活化能估算法3.温度系数法(Q10法)C线性变温法 D热分析方法 E固体制剂稳定性试验的特殊要和方法第3章 液体制剂液体药剂: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分类: 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

4、液剂 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特点(与固体制剂(散剂、片剂等)相比)优点:分散度大,吸收快,迅速;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缺点:药物分散度大,化学稳定性差;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物理稳定性差。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结构【掌】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表面活性剂为双亲性分子结构,包含了亲油的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亲水的极性基团。但要注意两亲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如对固体表面具有显著润湿作用的物质也称表面

5、活性剂。 分类: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合物 新洁尔灭等。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合成。 (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甘油酯类、多元醇类、脂肪酸山梨坦、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的特性:1、 表面活性剂的胶束:2、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HLB 3-6:W/O型 HLB 8-18:O/W 型 HLB 7-9:润湿剂 HLB 1318:增溶剂 3、克氏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的某一温度。 4、昙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有聚氧乙烯基)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而

6、析出,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的某 一温度。 5、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表面活性剂相互间或与其他化合物的配合使用成为复配。 6、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1、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增加或减少2、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变性3、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阳阴非 吐温206040804、 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吐温类小。表面活性剂应用:增溶剂、起泡剂和消泡剂、去污剂、消毒剂或杀菌剂。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子结构的影响;药物多晶型的影响;温度的影响;粒子大小的影响;PH的影响;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増溶方法: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应用助溶剂 4、使用潜溶剂 5

7、、加入增容剂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三者区别:1.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助溶剂)而增加其水中溶解度的现象 机理:药物+助溶剂 水溶性络合物、复合物、缔合物2.潜溶: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机理: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或潜溶剂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3.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增溶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机理:被增溶的药物以不同形式与胶束(胶团)相结合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分散体系的液体制剂。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

8、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又称疏水胶体溶液。胶体性质1.光学性质: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型光束称为丁铎尔效应。这是由于自然光波长引起光散射。2.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移动,从而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最后产生电泳现象。3.动力学性质: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撞击产生不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4.热力学性质:向溶胶剂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溶胶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相的液体制剂。制备方法: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高分

9、子溶液的性质1.电学性质 2.热力学性质 3.渗透压性质 4.凝胶性质 5.触变性质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普通乳:1100m,微乳:小于0.1m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1、 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 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3、形成电屏障 4、确定形成乳化剂的类型 5、有适当的相比:最大体积74% 乳剂的稳定性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1分层 2絮凝 3转相 4合并或破坏 乳剂的制备 1干胶法 2.湿胶法 3.新生皂法 4.两相交替加入法 5机械法 6.采用二步乳化

10、法7.纳米乳的制备 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 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 3.栓剂4.软膏剂 5.气雾剂 乳化剂:在乳剂中能使一相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不相溶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附加剂。乳化剂是乳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增加乳剂的粘度,并在分散相液湘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界面膜或形成双电层。乳化剂选择:1、根据乳剂类型;2、乳剂给药途径;3、乳化剂性能;4、乳化剂油相所需HLB值选择使用混合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 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

11、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药物要求:(1)沉降速度慢;(2)沉降物易分散;(3)微粒大小均匀,在贮存过程中不变化;(4)化学性质稳定;(5)有一定粘度;(6)内服应适口,外用易涂布。 下列情况可考虑制成混悬液:(1)难溶性药物;(2)增加药物稳定性;(3)延长药效。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服从Stoke定律 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疏水性药物水化作用弱,对电解质更敏感。亲水性反之。3.絮凝与反絮凝:加入适当电解质使电位降低,在2025mV内,使混悬剂处于稳定状态。4.结晶增长与转型:

12、加入抑制剂阻止结晶的溶解和生长,保持物理稳定性。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混悬剂的稳定剂: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一)、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的亲水性的附加剂。1、 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剂2、 高分子助悬剂:(1)、天然:阿拉伯胶类;(2)、合成:纤维素类;(3)、触变胶 (二)、润湿剂:使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增加混悬剂稳定性混悬剂的制备 1分散法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2)化学凝聚法 第4章 注射剂与滴眼剂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混悬液,以及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按分散系统分类:1、

13、溶液型注射液 2、混悬型注射液 3、乳浊型注射液 4、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剂的特点【掌】 优点: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适用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可发挥局部定位的作用。 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2制造过程复杂、生产条件严格,所以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掌】 1.无菌2.无热原3.无可见异物和不溶性微粒4.安全性5.渗透压6.pH 49 7.稳定性8.降压物质 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PH为5.07.0,氨浓度不大于0.00002%,内毒素小于0.25EU/ml,检查酸碱度、氧化 注射剂的附加剂【掌】 目的:增加溶解性和稳定性;减少疼痛和抑菌 1、P

14、H调节剂:盐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磷酸缓冲液。 2、增溶剂、润湿剂与乳化剂 3、助悬剂:明胶、MC、CMC-Na,用于混悬型注射剂。4、抗氧剂:焦亚硫酸钠(酸性)、亚硫酸氢钠(中性)、硫代硫酸钠(碱性)、EDTA、CO2 5、抑菌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硫柳汞 6、等渗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7、止痛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 8、粉针填充剂冰点降低法:(会计算)(1)血浆的冰点:-0.52 W=(0.52-a)/b 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药物的量a为未经调整的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b为用以调整等渗的药物1%溶液的冰点下降度数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1g药物 呈等渗效应的NaCl量(1g药物 =

15、 X g NaCl, 0.9%NaCl = 血浆渗透压)W=0.9 - EX 注:W为配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氯化钠的量,E为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X为100ml 溶液中药物的克数热原的概念【掌】 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热原的性质【掌】 1.耐热性2.水溶性3.不挥发性4.滤过性5.吸附性6.被化学试剂破坏性 污染热原的途径【掌】 经溶剂带入经原料带入 经使用的容器、用具、管道及装置等带入 经制备过程带入 5.经灭菌后带入6经输液器带入7.在注射过程中带入8.输液中微粒引起 除热原的方法【掌】 1.容器上热原的除去2.水中热原的除去3.溶液MSOffice3中热原的除去

16、 热原检查方法 1家兔法.细菌内毒素法注射剂的灭菌及无菌技术【掌】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及细胞的芽孢全部杀灭无菌操作技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防腐: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物理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湿热灭菌法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主)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时间为3060min。 )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7、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min.)热压灭菌法是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4)低温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射线灭菌法:指采用辐射、微波或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 滤过灭菌法:指用除菌滤器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化学灭菌法1.气体灭菌(环氧乙烷、甲醛蒸气等)2.药液消毒(苯扎溴铵、乙醇等)F、F0值的意义 )F值 为在一定温度下给定Z值所产生灭菌效率与参比温度T0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率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F0值 为在一定灭菌温度下Z值为10C所产生灭菌效率与121C、Z值为10C所产生的灭菌效率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小体积注射液的制备流程图 输液

18、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100ml以上)的注射剂。 质量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基本同安瓿剂,但更严格。)无菌、无热原。 )无不溶性微粒。 两个无菌粉末的名称:冷冻干燥产品 无菌分装产品滴眼剂:直接用于眼部的无菌外用液体制剂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1、无菌:外伤治疗或手术用必须无菌 2、稳定度 3、PH:5.09.0 4、渗透压:相当于0.51.6% 氯化钠渗透压 5、无可见物 6、粘度 45Pa.s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1.药物从眼睑缝隙的损失 2.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 3.pH与pKa 4.刺激性 5.表面张力 6.粘度第5章 散剂固体制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特点: 1.物理、

19、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好,生产成本相对低,携带方便。(与液体制剂相比) 2.制备过程具有相同的单元,大多为胃肠道给药,具有溶出、吸收过程。Noyes-Whitney方程: D:扩散系数 S:表面积 h:扩散层厚度 Cs:溶解度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粉体:指由无数个细菌固体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科学称为粉体学。粉体性质对固体制剂工艺和质量的影响1.对混合的影响2.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3.对可压性的影响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5.对药物吸收和疗效的影响。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均匀混合或与适量辅料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

20、粉末状制剂,分为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特点:1.散剂粉状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吸收迅速、起效快;2.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和老人服用;4.制备工艺简单,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流程: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加入辅料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散剂包合物:指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而形成的络合物。特点:增加药物溶解度与稳定性,液体药物可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调节释药速率,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微囊: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

21、而成的粒径为5250m的药库型微小胶囊。特点:掩盖药物的苦味或异味;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防止药物在胃肠道内失活或减少药物滴胃肠道的刺激性4.使液态药物故态化便于制剂的生产、应用与储存5.能减少复方制剂中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隔绝药物组分间的反应6.缓释或控释药物7.是药物浓集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8.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裹。粉体粒子的性质1.粒子径与粒度分布2.粉体粒子的比表面积3.粉体密度与孔隙度4.粉体流动性与填充性5.粉体吸湿性与润湿性6.粉体压缩性、粘附性与凝聚性混合操作的注意事项1.混合时间2.各组分的混合比例3.各组分的堆密度4.混合机械的吸附性5.各组分的粘附性与

22、带电性6.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第6章 颗粒剂颗粒剂: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特点:1.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较散剂小;2.性质稳定,运输、携带、贮存方便; 3.服用方便,可改善色泽、口感、气味;4.可改变释药性质;5.混合性能差,容量法分剂量不易准确。分类:可溶性、混悬、泡腾、肠溶、缓释、控释。湿法制粒:将药物和辅料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加入液体黏合剂制备颗粒的方法。1.挤压制粒2.高速搅拌制粒法3.流化床制粒法4.喷雾制粒法5.转动制粒6.复合型制粒方法7.液相中晶析制粒法干法制粒:主药与辅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压块粉碎整粒第7章 胶囊胶囊剂:指将药物填装于

23、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特点:1、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起效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3、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液体药物固体剂型化) 4、延缓药物的释放。 5、整洁、美观、容易吞服。质量检查:1.外观2.水分3.装量差异4.崩解时限胶囊壳的材料: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0.40.6:1.0软胶囊的制法:1.压制法2.滴制法滴丸剂:指药物或药材的提取物与事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液态药物固形化;生物利用率高、

24、发挥药效迅速;滴丸用药部位多、可口服、外服以及腔道使用,也发展成耳、眼科的新剂型。工艺流程: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质量检查:1.外观2.重量差异3.溶散时限4.微生物限度第8章 片剂片剂: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形或异性片状固体制剂。特点:优点 1.药物理化性质稳定2. 产量高、成本低3. 分剂量准确4. 携带、使用方便5.可制作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片剂。缺点 1.不适于老人、儿童、昏迷病人等吞咽困难患者;2.昏迷患者及肠胃手术患者不能口服片剂3.压片时加入的辅料及成型的压力等,有时会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4. 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5.制备或

25、贮存不当时会造成崩解或溶出(释放)迟缓。片剂的分类【掌】口服用片剂:1.普通压制片2.包衣片3.分散片4.泡腾片5.咀嚼片6.缓释片7.控释片8.多层片口腔用片剂:1.舌下片2.口颊片3.口含片4.口腔贴片5.口腔崩解片皮下给药片剂:1.植入片2.皮下注射用片外用片剂:1.溶液片2.阴道片片剂的常用辅料【掌】(一)填充剂(或称为稀释剂):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60100mg 应加。1.淀粉2.糖粉3.糊精4.乳糖5.可压性淀粉6.微晶纤维素7.无机盐类8.糖醇类(二)湿润剂:本身没有黏性,但能诱发待制粒药物的黏性,以利于制粒的液体。常用湿润剂有蒸馏水和乙醇。(三)黏合剂:具有粘性粉

26、或粘稠液,多为胶浆剂或胶体溶液。1.淀粉浆(常用815的浓度)2.纤维素衍生物3.聚维酮4.明胶5.海藻酸及其盐类6.聚乙二醇7.其他黏合剂(四)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辅料。1.干淀粉2.羧甲基淀粉钠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钠4.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交联聚维酮6.泡腾崩解剂7.表面活性剂(五)润滑剂:是助流剂、抗粘剂和润滑剂(狭义)的总称。1.硬脂酸镁2.滑石粉3.微粉硅胶4.硬脂酸5.氢化植物油6.聚乙二醇类7.十二烷基硫酸钠(六)色、香、位及其调节湿法制粒压片法:主药与辅料分别粉碎过筛混合加入黏合剂造粒干燥整粒加入润滑剂混合压片片剂的质量要求:1.外观性状2.片重差

27、异(0.3的+-5.0%)3.硬度与脆碎度4.崩解时限5.溶出度或释放度6.含量均匀度7.微生物限度。制剂包衣目的:1.可以达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不良臭味、减少药物刺激性3.延缓和控制药物释放部位4.防止药物配伍禁忌5.改善美化外观,便于识别及增加患者使用的顺应性。糖包衣工艺流程:芯片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打光第9章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植物、动物、矿物、部分微生物或某一类成分为原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药物制剂。特点:优点1.传统中药制剂药性持久,性和力缓,尤其适于慢性疾病的治疗2.中药制剂多为复方成分的综合作用3.

28、中药在治疗疑难杂症、骨科疾病及滋补强壮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4.中药制剂原料多为天然物质,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较易接受。缺点:1.有些中药制剂药效物质不明显2.质量控制标准较低,鉴别、定量成分不完善3.有的制剂由于生产技术及剂型滞后影响了疗效的发挥4.药材因产地、采收季节、储存条件差异质量教难统一和恒定,影响制剂疗效。浸出制剂:1.汤剂:指中药材或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得的可供内服与外用的中药液体制剂。2.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口服液体制剂。3.酒剂:又称药酒,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4.酊剂:指中药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溶解或提取而制得的可供内服或外

29、用的澄清液体制剂。5.流浸膏剂:中药材提取液经分离、纯化后浓缩至规定浓度而制得的液体制剂。6.浸膏剂:药材提取液经分离、纯化后出去全部溶剂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粉末状或膏状固体制剂。7.煎膏剂:药材用水煎煮,去渣过滤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也称膏滋,主要用于内服。药材的浸出过程及影响进出因素。(1)浸润、渗透阶段浸出溶剂首先附着于粉粒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2)解吸、溶解阶段溶剂进入细胞后,根据溶剂种类不同,溶解的对象也不同。组织中溶液的形成促使细胞内渗透压的升高,因而使更多的浸出溶剂渗入其中,而溶解更多的有效成分。(3)扩散阶段浸出溶剂溶解有效成

30、分后形成浓溶液与周围溶剂产生浓度差,从而产生药物的扩散。(4)置换阶段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因此,用新鲜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粉粒周围的浓浸出液,以提高浸出推动力是控制浸出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溶剂对提取的影响、药材的粒度、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浸取时间、提取方法第10章 栓剂栓剂: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性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作用机制:栓剂塞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制备方法有 冷压法 和 热熔法 两种制备工艺:基质(水浴或蒸汽加热)熔化(1.加入药物2.搅拌)溶解或混悬(1.涂润滑剂2.倾入模具直溢出模孔3.冷却,削去溢出部分4.开模,取出栓剂)栓剂常用基质:油脂性基质:1.可可豆脂2.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脂、半合成山苍籽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硬脂酸丙二醇酯)水溶性基质:1.甘油明胶2.聚乙二醇3.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4.泊洛沙姆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成为该药物对某制剂的置换价。 (C:纯基质平均栓重,M:药栓平均重量,W:每个药栓平均含药重量)质量评估1、重量差异:1.0一下至1.0g10% ; 1.0以上至3.0g 7.5% ;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