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9.41KB ,
资源ID:91201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201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学方法论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学方法论讲义.docx

1、社会学方法论讲义社会学方法论课第一讲 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一、社会研究 包括学科研究和非学科、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专业的实践研究。学科研究广义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如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研究。 1.社会与自然界的区别:社会是由人和物构成的社会世界,有意识、精神。2.研究的主体与客体:研究者的多重身份。客体-社会本体论3.研究目的:专业与非专业研究的目的不同。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也不同。 二、方法论 早期从自然科学中移入,关于对自然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如何研究的理论、逻辑、假定、预设、原则。 如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1.世界观与方法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交叉2.方

2、法论和理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而理论是对实际现象的观点和系统认识。方法论不涉及具体现象,学科理论称为现象理论,而方法论是工具理论3.方法论与具体方法:方法论是在思维层次上对人的实践活动的考察、接近哲学层次。具体方法是在操作层次上具体技术的运用,靠近经验层次。4.方法论的一元性与多元性20世纪60、70年代以前方法论是统一的、一元的方法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60年代以后人们认为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有不同的方法论,形成多元方法论。5.方法论的主要问题:(1)研究逻辑(2)对人及行为的假设:人的定义、人的本质。人的行为受何因素的影响。(3)对社会整体及社会现象的认识途径: 有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

3、认识。多种具体方法的竞争。 (4)真理性和客观性:方法论和知识论交叉(5)规律性:社会现象有无规律性。(6)价值(个人主观意识)在研究中作用。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19世纪初受自然科学影响。孔德实证哲学观点:社会科学要研究现实问题 研究应是有用的,能解答实际问题。应是可靠的。应是确切的。肯定的、能够证实的。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有机体,社会各部分有特定功能。19世纪后期人文学科研究、文化研究中提出质疑:自然与社会有本质区别。社会由个体组成,主张社会唯名论。对人不能采用实验法。李凯尔特、文德尔班的“文化科学”。狄尔泰提出Hermeneutics(释义学解释学诠释学)对

4、文献古典文本的解释方法可用于社会现象研究。 自然科学的客观解释是因果解释,释义性解释是对人的意义的主观理解 。20世纪初社会学方法论代表人物:韦伯、迪尔凯姆。迪尔凯姆:首先应界定社会事实 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时代形成的。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集体的行为、思想观念、时代精神。 主张客观的因果解释和功能解释。他为西方社会学实证学派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韦伯借鉴和综合了“文化科学”和“实证科学”的观点,提出了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本质不同,社会科学的解释不仅包括客观解释,也包括主观阐释(intepretive)。借鉴狄尔泰的观点,必须理解动机、目的、意义。应排除主观偏见.采取价值中立,

5、客观的科学研究。投入理解的方法把客观与主观结合起来。理想类型法:依据现象的共性建立理想类型(典型),表象差异可用不同的理想类型来反映。区分历史的因果解释和逻辑的因果解释。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观点:(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阶级斗争、人际互动)的结果。(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构)。主要阅读材料: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2章、第1章 北京大学出版社。杜尔克姆著,胡伟译,198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华夏出版社。韦伯著,朱红文等译,1992,社会科学方法论

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讲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哲学思潮,特别是社会哲学和历史哲学一直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同时哲学思潮和哲学方法论又受历史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影响。19世纪对社会学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的两个主要流派是:(1)自然主义(或科学主义),以穆勒、孔德为代表。哲学基础是新康德主义。(2)历史主义(或人文主义),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为代表。这两个流派是迪尔凯姆和韦伯的方法论基础。20世纪中期以前,实证主义哲学一直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分析哲学等学派。非实证的哲学思潮,如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很小。20世

7、纪60年代以来,当代哲学的一些新发展开始受到社会学家的重视,这些发展是:(1)科学哲学的发展:1.后实证主义(波普,拉卡托斯等人)。2.科学方法论的社会历史分析;库恩的“科学史学”、费依阿本德的反对方法。3.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分析哲学转向到“语用分析”,即生活世界主体之间的语言哲学。自然科学哲学的不同视角汇集到社会历史分析和语言分析上。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启示有:1.主体观的变化(康德米德哈贝马斯)。2.语言实践(哈贝马斯、阿佩尔)。3.科学认识的主题变化(本体论、知识论、实践论)。社会科学语言分析的综合方法(利科、伽达默尔)。(2)现象学的发展: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和“现象学还原”。海德格尔的存

8、在与时间,提出“世界本质上是随着此在(人)的存在而展开的”。实现了从传统哲学到现代哲学的转变。对社会学方法论的影响是通过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即“生活世界”和“主体间性”的视角及现象学方法。(3)释义学的发展: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方法。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释义学,后设(Mata-)理论。伽达默尔的历史释义学;认为理解受历史传统的影响(“效果历史”观),理解包括既克服自身的局限性、也克服传统和对象的局限性(“视界融合”观)。哈贝马斯的“三种旨趣观”,认为理解是对各种旨趣的超越和包容。(4)实用主义的发展:早期实用主义是以杜威、詹姆斯为代表,认为真理是对特定问题的有效回答。他们反对本质主义和独断论

9、。80年代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他的主要观点是:1.反对知识霸权,诉诸公众讨论。2.反对文化霸权,提倡本土中心主义。3.真理是“合理”的解答。合理是指公共生活意义上的合情理、适当、有效。4.反对精英主义,主张通过合理的对话来解决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当代哲学的发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1.在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发生变化(从科学理性到实践理性、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2.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外在的客观研究到“视界融合”和“后设”反思。3.研究对象的变化,从单纯的客体(或主体)到各种关系(主客体、人与人、人与自然、身与心、共同体之间、国家之间等等)。上述启示也有助于解决社会学

10、方法论中的各种传统对立:如整体主义个体主义、价值中立价值参照、结构行动、客观主观、宏观微观、解释理解、静态动态等等。参考文献: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8/1986,上海译文出版社。夏佩尔:理由与求知,1984/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1960/1999, 上海译文出版社。Habermas,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eacon Press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1994,三联书店。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1987,辽宁人民出版社。L.罗蒂:后哲学文化,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阿佩尔:哲学的改造,

11、1980/1994,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三讲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一、后实证主义 传统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论:由孔德开创,迪尔凯姆发展完善。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维也纳学派,在20世纪前期占主导地位。20世纪后期,波普尔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将后实证主义引入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布东、亚历山大、瑞译。主要观点:A.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发展性、相对性。B.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C.理论多元性:视角、形式、观点的多元性。80年代以后,后实证主义逐渐在西方社会学方法论

12、中占据主流位置。其特点是:承认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承认社会理论的历史性、相对性。但又坚持实证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坚持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即将人类知识区分为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经验科学、常识(事实描述)三种类型。2.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原则。二、新韦伯主义(新人文主义) 80年代后期兴起的欧洲社会学理论方法论新趋向。传统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是以韦伯、舒茨等人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受当代哲学的解构主义、话语分析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派。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实证主义的“本质”观和“深层结构”观(与此相对的是“小事件因果性”和“表面效果”观)。 他们分别强调:1.社会的

13、生成性。Elias认为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不断形成、不断变动的形态(figuration)。社会研究应注重过程分析。2. 实践理性。布迪厄(Bourdieu,1977)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不是依据理论家所概括的普遍理性,而是依据具体场景中的实践理性。实践(惯习)(资本)+场域 3.日常生活的运作和整合。洛克伍德(Lockwood,1964)区分了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社会整合指日常生活中的秩序和关系的形成。福柯(Foucault)分析了日常生活中的权力运作。三、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哈贝马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著作沟通行动理论

14、将批判理论与释义学综合,称为”批判的诠释学”:(1)强调反思与批判,对现存社会的不完善之处加以不断改造。(2)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 。当代社会,不同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为重点。四、后现代主义 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极大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80年代后期开始影响社会学。主要观点:(1)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2)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 (3)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如福柯认为真理(知识)是一种“权力”,是对弱者的压制 。(4)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强调差异性、独特性。(5)反对实体论,认为社会现实是虚构的,是因人而异

15、的,与个人精神活动相联系。在社会研究方法论上强调个体的认识论、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主张相对主义和本土论(强调各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性)。参考书: 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研讨课题目:1.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它们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有何影响?2.各种方法论观点的主要争论集中在哪些方面?它们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它们对社会学研究有何影响?第四讲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库恩的“范式”概念:科学家集团的基本研究假设、理论视角、概念术语、解题模式、研究方法的综合。一、瑞泽对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划分(70年代)瑞泽的范式本体

16、论认识论方法论研究方式(一)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的实证研究方法实体论、本质论主-客二元论整体论、实证检验、方法一元论、经验研究、数学、统计学、大规模统计调查、历史比较方法、定量、统计分析(二)社会定义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建构论、唯名论主观理解、互动论、.真理相对论、怀疑论释义学方法、强调辩证观、个体论、定性研究实地研究、历史研究、个案研究.民族志(三)社会行为范式(斯金纳):行为科学、社会生物学、心理学表象论、侧重人的行为.自然主义、经验论、自然科学方法论、个体论、理性选择实验法、统计调查.(一)社会事实范式:实证主义方法论。特点:定量研究、结构功能主义、组织社会学、宏观研究(二)社会行为范式:

17、实证科学方法论。特点:把人作为动物,运用刺激反应、理性选择模式(扩展到经济学)。由微观到宏观研究。(三)社会定义范式: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特点:关注人的主观意识、行为意义、文化、宗教、价值观念。从理解个人和集体的文化观念、语言、动机来阐释社会行动和社会现象。社会事实范式:外因行为、社会现象社会定义范式:观念行为、社会现象社会行为范式:社会生物学、经济学的出发点 个人本能、需求、利益行为、社会现象瑞泽的范式只是反映了西方70年代的研究倾向,并且忽视了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的批判性社会研究。二、佩里90年代对社会研究的五种范式的划分:实证范式、社会定义、社会机制、社会生态、社会创造范式,前三种与

18、瑞泽的范式类似。社会生态范式强调在研究中注重社会与环境、社会各组成部分(城乡、区域、男女、种族、群体之间)的协调,结合自然科学、其他学科的方法。社会创造范式类似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假设,强调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认为研究者应当对未来发展提供创造性建议,在研究中结合哲学思辩和人文学科的方法。三、范式的特点与互补性1.影响研究范式的因素:(1)科学发现。(2)社会、政治、经济因素。(3)社会结构变迁、如美国40-50年代研究范式发生很大转变:市场舆论调查、抽样调查盛行。委托人是大企业、政治家、政府部门。80、90年代世界性的比较研究、文化研究兴起,以及与语言学转向相联系的意义研究、交往研究、网络研究都

19、反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化。2.多元性并存:社会人文科学中存在着多种范式并存的状态,这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目的的多重性有很大关系。哈贝马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对社会进行技术性控制,而且还包括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包括对社会的批判、反思。研究目的:自然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科学1.技术控制,2.相互理解,3.批判、反思。实证研究有助于技术控制(如:人口.犯罪等客观因素的实证研究)。社会定义范式有助于理解,但并不排斥实证研究,各种范式是互补关系。3.范式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范式应有一定的学术规则和客观标准,如实证研究中的价值中立。规范是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质量规范性-学术规则 科学性-客观标

20、准.阅读:Peile, Colin, 1995, The Creative Paradigm: Insight, Synthesis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Aldershot: Avebury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第三章 1997参考书目:。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瑞泽:社会学: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1975。邱仁宗编:科学发展模式,人民出版社,1987。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1983。第五讲 社会研究范式案例一、自杀论(1898)是实证研究范式的典范,是自然科学的因果分析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 研究步骤:第一步界定概念、确定问题、提出假设。 第二步收集

21、资料、对各种解释进行验证。 社会因素 个人心理、生理因素 自杀行为各类人的自杀率 气候 第三步:运用假设检验法选择符合调查资料的、较好的解释 最后上升到理论概念社会整合(社会支持),一种共性解释。 社会整合低的群体的自杀率高于社会整合高的群体。 二、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20世纪初社会学研究的典范(理解社会学、社会定义范式)。韦伯针对当时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设想精神因素、价值观念对社会历史现象有很大影响。韦伯认为17、18世纪,新教观念与资本主义关系密切,他用资料证明了他的观点,用历史文献的方法,从文本中阐释意义、用富兰克林等信笺自传中反映新教观念和资本主义精神。方法:投入理解法、理

22、想类型法、历史比较法通过研究结论提出理论观点:扎根理论A. 韦伯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必然的、是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非线性)。B. 不能用决定论解释,有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影响。有些是共性的关系,有些因素是独特的。这一研究是社会定义范式的例证:研究者不仅要观察、测量对象,还应理解对象的内在动因。但社会定义范式并不排斥社会事实范式。三、社会批判研究:介入、反思、价值评判、批判与改造现实。例如,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研究、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研究、以及许多社会工作研究。社会工作三原则:A、尊重人,B、注重人的个性,C、承认人有自我改进能力。社工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如80.90年代介入环保研究,目的在于对弱势群体进行

23、救助)。环境污染对弱势群体造成很大危害,有些学者采用实证方法,调查居民个人意见,并建立一些理论模式。有些学者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通过投入理解、释义说明不同个人的价值观念。 研究目的:(1)形成系统的理论观点;(2)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3)应用理论观点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最终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受害者。社会工作研究不仅针对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应用(干预)、提出改善建议、解决现实问题。四、社会行动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若勒福(1946年)最早提出的研究模式。他在人际关系研究中把白人、黑人都吸收到课题组,共同参与到研究中,参与改善行动者自己的问题和现状。80年代以来,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这

24、一研究模式被广泛应用。(1)合作模式:专家设计方案,行动者参与。(2)支持模式:行动者设计方案,专家参与。(3)独立模式:完全由行动者研究。目的:(1)了解(与行动者有关的)现状,运用实证方法和理解的方法形成理论观点。 (2)为解决行动者的实际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3)进行批判、反思、教育、启蒙,推动社会改革。一方面改善行动者处境,另一方面发展社会行动理论。参考书目:袁方:社会学方法教程 第三章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26章邱仁宗编:科学发展模式人民出版社。1987鲁德纳:社会科学哲学三联 19

25、83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第六讲 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1知识的真理性与客观性社会层次:(1)客观自然界:生态、地理、人口(2)文化自然界:城乡、建筑、道路等人为建构(3)社会关系:社会群体、阶级、社会分工(4)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知识类型:(1)普遍性知识、特殊知识(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2) 客观知识 不涉及主观意义。主观知识 个人认知互为主观知识 人际互动。(戴维逊,1985)真理标准: 实证检验自然科学的证实,证伪;共同接受(历史、人文、诠释学)主观、互为主观知识。 证据充分,符合日常逻辑、合理性

26、、共识性文化主位与文化客位的视角:客位视角:以本土人、本地人的立场、观点、概念、语言来说明本地情况地方性知识,深度描述法(吉尔茨)。两种客观性: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后者的内在矛盾。2社会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价值介入韦伯的观点:第一阶段选题、价值介入第二阶段客观收集、处理资料、得出结论。价值中立加尔默尔、吉登斯的“双向理解”与“视域融合”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研究者和行动者多种价值观的沟通和理解,摆脱每个人的局限性,双向理解得到对问题的正确揭示。真知一方面取决于对现象的准确描述,另一方面取决于对社会问题的正确揭示和批判,这样才是合理的真知。3科学解释、主观理解、社会批判的方法论科学解释 理解性解释(

27、又译演绎) 诠释(释义、阐释)explanation intepretation hermeneutics 因果、共性解释 个性解释、具体说明 对文本的理解、说明、解释参考书目:丹西 当代认识论导论1990 人民大学出版社蒯因 从逻辑的观点看1985 上海译文出版社沃特金斯 科学与怀疑论 1991 上海译文出版社王锐生 社会哲学导论 1994 人民出版社研讨课主题:1.社会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2.科学知识与地方性知识(本土知识)的区别与联系。3.价值介入是否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第七讲 社会研究的科学方法一、理论构成理论类型:1.形而上学理论思辨式理论:如“人是自私的”、“

28、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2.经验概括:如“有其父必有其子”、分类理论3.科学理论 由一套公理、定理、命题(假设)组成的理论体系:以抽象的概念(变量)、术语陈述。(1)公理式理论:物理、数学等 组织化科层化(2)形式化理论:由基本命题可以推演 科层化效率(3)模型理论:多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假设是未经证实的命题,经“证实”后就可成为理论命题。科学研究是用科学方法(如实验法)“证实”假设(假说)。二、概念的操作化:现象用抽象概念概括,概念用各种经验指标来观察、测量。抽象经验的往返 语言学革命:概念的能指与所指、经验证实的局限(奎因)社会人文现象的抽象概括:“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

29、抽象方法:“理想类型法”(韦伯)三、观察与调查实证方法:以观察和调查的经验资料、数据来发现“真理”、检验各种理论(1)统计调查(survey) 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大样本(一般100或50以上) 用调查表(问卷)、量表、结构式观察、访问 (2)参与观察(field work):田野调查、采访、实地研究扎根于经验观察说明客观事实、提出理论观点:文化主位(emic)客位。文化客位观察(etic):以研究人员的文化观念为主,以研究者的视角、概念、术语、进行客观观察。民族志方法、社区研究。(3)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等经验“证实”的方法。人文方法:以观察、感知、理解、领悟、洞察、思辩等方式来

30、说明、揭示“真相”、来叙述“故事”、阐释现象或“文本”。 文化主位的观察或交往理性(主体间性)。(1)理解的方法,(2)释义学方法,(3)深(度)描(述)法-吉尔茨,(4)常人方法学(5)口述史方法。阅读: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二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向明,2000,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八讲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一、演绎法与归纳法:假设检验(或假设演绎)方法实证研究的逻辑:探求普遍性的知识、规律、得出共性解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假设检验逻辑假设演绎法可用“科学环”说明(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第四章) 实证主义与波普的“证伪主义”都依据假设检验逻辑:认识

31、论的一致论、相符论。相符论:认为有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现实,理论认识与经验事实可以相符。假设检验逻辑的局限:(1).只涉及假设(真理、知识)的证明逻辑,忽视科学发现的逻辑(想像.直觉.洞察力等)。(2)只适用于形式化学科(有系统的演绎理论体系),忽视非形式化学科的研究逻辑。(3)科学证明逻辑在证实和证伪方面没有明确的分界,对理论的部分证伪不能完全推翻理论体系。二、社会人文学科研究的归纳逻辑(1)客观主义(本质主义)的归纳逻辑:探求普遍规律和事物的本质。扎根理论: 社会研究的发现和证明扎根于经验的事实中.中层理论(默顿,1967):由经验研究归纳概括较低层次的理论命题,反对宏大理论体系。理解社会学(韦伯):由具体、独特的现象归纳、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