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63KB ,
资源ID:91175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175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正文致谢.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正文致谢.docx

1、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正文致谢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第 1 页 一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及目的: 通过对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在毕业之际,最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总结、归纳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从一生坎坷,以艺为生浅谈贝多芬与阿炳异同这篇论文, 对贝多芬与阿炳在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作品创作等方面进行浅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两位音乐家的异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理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那种感情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一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与阿炳的一生创作经历与

2、结果都是一项艺术活动。 (二)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贝多芬与阿炳都是世界乐坛上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在世界乐坛上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乐曲,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文人学士的喜爱,他的很多乐曲几乎是家喻户晓。阿炳虽为我国当时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随着二泉映月一曲的广泛流传,他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他仅有的几首乐曲也是家喻户晓。被群众所喜爱。 在音乐创作领域,随着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深入研究,贝多芬与阿炳的曲子受到专业人员的普遍关注,是研究音乐文化不可缺少的领域。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他的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等可谓流传甚广。它不同的曲子都有不同的风格。阿炳以一曲二泉映月轰动了大江南北,轰动了世界。通过对比我

3、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它们,更有力于民族音乐的传播,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本课题中,通过对图书馆以及网上的搜集和讨论,指导老师和专业老师的精心教导,平时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等方法来搜集准备资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对比、分析、举例等方法来完成论文写作。 (四)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贝多芬和阿炳的童年时代、青年时代、命运的转折期、生命的终结与身后的怀念、主要作品及作品分析,来论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异同点,从而使我们对这 两位音乐家有更深刻的了解。 本文主要从贝多芬和阿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展开论述,对双方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创作风格等进行对比论

4、述。 二、童年时代 (一)贝多芬灰色的童年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是选帝侯的乐长,在当时波恩的音乐界颇享盛名,因贝多芬的外貌酷似其祖父,且有一个和祖父相同的名字,所以他的祖父特别宠爱他,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只可惜在贝多芬3岁时祖父便去世了。父亲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但无多大才能,且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顺,但婚后倍受折磨,在贝多芬十七岁时便去世了。 贝多芬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因此在贝多芬四岁时,他的父亲便开始逼着他无休止的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稍有不慎,便遭毒打。八岁时开始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奏会,但因为这时期他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凌

5、乱和没有系统的,所以最终没有成为父亲预想中的神童。九岁时贝多芬有幸向波恩城的宫廷乐长聂费学习演奏,在聂费先生的亲自指导下,他广泛地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和作曲理论。十一岁时便辍学在家专心学习音乐,十二岁时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古钢琴,小提琴,大风琴并开始在当地剧院,教堂乐队工作。 (二)阿炳艰辛的童年 阿炳1893生于江苏无锡。父亲华清和,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母亲秦氏先前是个寡妇,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四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幼时便

6、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或秤砣以增强腕力;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三、青年时代 (一)贝多芬奋进的青年 贝多芬在17岁时首次去了维也纳,在那里,他拜访了他所崇拜的莫扎特,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但同年4月,贝多芬的母亲去世,这不得不使他返回波恩。母亲的去世给贝多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不但要养活两个弟弟,还要照顾他的父亲。他担负起了全家

7、的所有责任。 1789年正值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贝多芬来到当时革命新思想的中心地波恩大学,听讲了哲学课,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思想,心中涌动着爱国的精神和感情。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向往着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使他拥护共和的思想越来越肯定和明朗,这种思想在他后来的生活和创作中更加明显的显现出来。 22岁时,父亲去世。贝多芬才离开故里第二次去维也纳,但那时莫扎特已经不在人世了。因此贝多芬转向海顿门下学习作曲,此后又向沙里埃利,辛克,艾布雷斯贝格等人学习作曲理论,到维也纳不久他便以钢琴手的身份活跃于当地乐坛,他把戏剧性的,炽热的激情和民歌风格的、宽

8、广舒缓的意趣融为一体。很快就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地位。 贝多芬获得了成功,渐渐的他的名字轰动了整个维也纳。此后,他经常举行演奏会,不断把新的创作介绍给听众,并且还到欧洲各地作巡回演出,从此贝多芬这个名字在整个欧洲家喻户晓。 (二)阿炳失足的青年 1890年至1950年之间中国是一个乱世之国,而阿炳恰恰就生在这个统治阶级极端腐朽的社会里。阿炳在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那时他年轻气盛,禁不住那些花前月下,靡靡之音的诱惑,渐渐的误入了歧途,他开始放纵情欲,常去花街柳巷,在那里吸食鸦片,又染上了梅毒。由于他染上的梅毒很厉害,导致他双目失明。 阿炳眼睛一瞎,失去了经济来源,成了一

9、个活废人。他堂弟渐渐控制住了殿里的事 务,最终把阿炳赶出了雷尊殿。那时阿炳30多岁,正值人生中的大好岁月,然而由于他的失足,却成了一名流浪街头的艺人。 四、命运的转折时期 (一)贝多芬战胜病魔 贝多芬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被社会承认,本以为从此一切都将一帆风顺。然而,痛苦的现实却又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完全失去了听觉,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一种致命的不幸。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觉到听觉日渐衰弱。药剂,湿布,温泉浴等治疗方法他都用过,但耳聋未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整日鸣响的两只耳朵使贝多芬的内心受到了剧烈的痛苦和折磨。但他并没有把耳朵失聪的事告诉任何人,他尽量减少与人见面谈话,自己独守着这个

10、可怕的秘密。但人们逐渐发现,和他谈话时离他稍微远点,他就瞪着眼睛不说话,可是过一会儿,他又向别人发问。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他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 这种悲剧性的愁闷与苦恼的心情,在贝多芬当时和后来的许多音乐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与此同时,让他雪上加霜的是他遇到了一位令他倾心相爱的姑娘琪丽尔荻,可是因为他的失聪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儿,这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更大的创伤和打击。 但是,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战胜了他个人的痛苦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18011814年贝多芬完成了八部交响曲,这八部交响曲都是大型的综合的音乐体裁,这对于一个患

11、了耳疾的音乐家来说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也足已见他旺盛的创作热情和巨人一般的能力。在贝多芬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 (二)阿炳流浪街头,卖艺谋生 双目失明是阿炳人生中的转折点,他的命运在他眼前一片漆黑的一刹那间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因为那时他已经没有了丝毫挣扎的余地。失明让他从雷尊殿的当家道长变成了一个潦倒不堪的街头艺人。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 阿炳每天都穿着一件旧长衫,戴着一副圆墨镜由跟随他的董崔娣扶着,沿着无锡运河的码头闹市边走边拉琴,每天下午都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

12、场演唱。他敢于抨击社会黑暗,善于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有时,他也会拿自己瞎了双眼的惨痛教训奉劝世人不要被恶习传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市民们的喜爱。他富有一腔爱国的热情: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去爱国。谋生活动结束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活”,阿炳便换成胡琴,由崔娣搀扶着在大街上边走边拉,这时他拉的不再是卖艺时拉的小调,而是随心所欲的去拉,拉自己的所想,拉自己的心声。 被命名为二泉映月的旋律正是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的,阿炳经常拉这个旋律,他

13、边走边拉,一路上可以拉出六七种不同的变奏。阿炳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创作,把生活的艰辛和苦难融入到了他的音乐里。 阿炳纯粹靠演唱来维持生活,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做过向人乞怜的样子。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都通过他的音乐反映了出来,他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他的艺术成就融入了很多生活的苦难,也正是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他的音乐才能才显示出来,他的音乐才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五、生命的终结与身后的怀念 (一)贝多芬伟大的专业作曲家 1827年3月,贝多芬和折磨人的病魔持续斗争了4个多月,贝多芬在一个风雨交加

14、的下午永远的离开了人们。1827年3月29日下午3点,人们在维也纳为贝多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参加葬礼的人有两万多。大家都哀送着音乐大师贝多芬。学校停课,军队去维持秩序,凡是维也纳的著名音乐家,没有一个不参加葬礼的。在公墓前,歌唱演员宣读了最后的告别辞,这篇悼词充满感情,感人肺腑,在场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如今结束了他那历经沧桑的一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为了音乐艺术。他的一生和创作活动都说明了作曲家巨人般的性格,他集中了卓越的音乐天赋和坚强的反抗气质,他的创作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顶峰。他的离去让人潸 然泪下,人生的荆棘始终缠绕着他,并狠狠地刺伤他的心,音乐是他苦难中

15、唯一的安慰。他是一位真正的,勇敢的艺术家。他继承了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伟大艺术,同时也使这种艺术向前发展。他有着崇高而高尚的情感,他的至高无上的音乐,渗透着他的生命与血汗。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产生出崇高的思想,构成了他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贝多芬的创作源泉来自人民。他把从人民那里接受的东西加以创作,变成新的更完整的艺术作品又还给了人民。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去创造欢乐,他把这种用苦难铸成的欢乐却奉献给了全人类。他始终把自己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音乐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也被给予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使人民对他的作品感到十分亲切。一个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了同向人民心灵的

16、道路,成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人,这一点贝多芬做到了,贝多芬应该算是最幸福的艺术家之一了。 (二)阿炳不朽的民间艺人 1950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家杨荫浏与曹安合带着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给阿炳录音。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录音的钢丝不够,所以就只录下了这六首曲子。据说阿炳还有七百多首二胡和琵琶曲。当阿炳听到自己的琴声从录音机里传出来时,心情无比的激动。 阿炳录音的事情传遍了无锡,在他录音第五天后,当地的牙医协会成立举行晚会时,请了阿炳去拉琴。会场挤满了前来观看啊并表演的老百姓。阿炳登台首先弹了曲琵琶曲,接着又拉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当时的阿炳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拉完两首曲子后,他已经显得

17、力不从心,但是听到台下掌声如此强烈,阿炳心中万分激动,最后他还是硬撑着上台又演奏了一曲听松。这是阿炳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上台演出,而且是坐着拉琴。演出结束的第三天,也就是1950年12月4日,阿炳突然大口大口吐血,当天就离开了人世。 阿炳死后被葬在无锡市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阿炳的死是静悄悄的,他膝下无子,死后没有多少人来为他送行,就像当地一户普通人家死人一样,甚至比普通人家的葬礼还要寒酸,一个民间音乐家就这样悄悄的消失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他作为一名中国的民间艺人,作为当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上,以自己度过的沧桑岁月和不平凡的经历凝聚成了逐

18、渐获得世界 性声誉的传世之作。应该说,他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家。 六、主要作品及作品分析 (一)贝多芬向往自由,斗争再斗争,对未来充满信心 贝多芬一生写了很多部作品,不仅是数量众多,他的创作体材也很广泛。在声乐领域里有歌剧、清唱剧、弥撒、康塔塔、合唱幻想曲和艺术歌曲;在器乐领域里包括:9部交响曲、11首管弦乐序曲和戏剧配乐;另外还有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 16首弦乐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变奏曲等等。他一生的奋斗为世人留下了享不尽的精神财富,而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却都写于全聋时期。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他的音乐

19、创作领域中,可以说交响乐是最为突出的。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最为著名。 第三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深刻地表现英雄思想的第一部大作品。英雄的性格,英雄的精神世界以及向专制暴政所进行的斗争行为,是这部光辉作品的主题思想。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创作揭示了人民革命斗争的辨证规律,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精神,反映了“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主旨。与第三英雄交响曲不同的是英雄主义是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第三英雄交响曲歌颂的是个别的英雄,而第五命运交响曲所歌颂的是人民以及人民的斗争和胜利。但这两部交响曲却都表现了生活斗争中的悲剧性和英雄精神。但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则反映

20、了另一个新的主题,即“英雄与大自然”。第五命运交响曲与第六田园交响曲表现出了贝多芬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前者是激烈的,雄伟的;后者是安详的,宁静的。不同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贝多芬勇与同命运搏斗,决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敢战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贝多芬赞美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总结,是前八部交响曲,特别是第三、第五交响曲中英雄思想的继续和发展。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从黑暗到光明”的典型思想。他把欢乐颂作为歌颂的核心,把伟大的欢乐奉献给所有的人们,表现出全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也表现出人民对和平、自由的渴望。可以说第九交响曲集中地体现了贝多芬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

21、理想。 (二)阿炳对现实不满,无奈,抗争,对前途信心不足 阿炳的作品是有很多,可是流传于世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六部。这六部作品分别是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器乐创作的优秀代表,以逻辑严谨的结构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叹,展现了古老民族的东方神韵。这首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运用二胡五个把位上的宽广音域演奏,再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无奈和对光明理想的憧憬。表现了阿炳历经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一个流浪艺人的感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阿炳的另一首二胡曲寒春风曲的音调与二泉印月相近。

22、明亮音区的演奏显得更加活泼流畅,舒展宽广,展显了充满活力的世界。听讼是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史实而写的,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阿炳传谱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于十番锣鼓曲中的将军令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热情奔放的情绪,使人陶醉与“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他的父亲华清和传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严端庄,富于动力和明快的形象。龙船源自江南民间套曲,表现了端午节龙船竞赛的欢快热烈的场面,反映了阿炳的民俗生活情趣。 这些作品无不显示出阿炳丰富的精神世界,但二泉印月的影响最为广泛。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当时当时文化艺术界“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口号下,众多艺术家对国家的传流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了加工处理

23、。二泉印月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钢琴独奏曲,弦乐合奏等,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日本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潸然泪下,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首曲子相继又由一些世界级的指挥家,著名的中外交响乐团演奏,二泉印月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结论 同为音乐巨匠,阿炳和贝多芬都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他们的身世极为相似,然而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贝多芬的乐曲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物,是遵循某种人为的制作程序而制,他的注意力是创造作品本体,对于音乐本体,演奏家自由二度创作之责任的可能。而阿炳的音乐却不是这一类音乐,严格地说,他的音乐甚至不能称为

24、“作品”。他只是拉琴,用他的心拉琴,没有乐谱,他并没有想到他拉出来的二泉映月是一首名曲,会名扬四海;从体裁上说,贝多芬的音乐是多乐章的交响乐,阿炳的音乐是单乐章的独奏曲;从旋律上说,贝多芬的音乐是横向纵向都有的多线条旋律,阿炳的音乐是横向的单线条;从情感上说,贝多芬与阿炳都不在自己的音乐中诉说自身的苦难,悲哀或不平。生活确实铸造了贝多芬,铸造了阿炳,他们的音乐都是感情的超越与升华,是更超然、更抽象、更普遍的人类情感、社会情感甚至宇宙情感,而不是他们个人的狭隘的情感。 致谢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学习,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

25、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要感谢母校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所有老师与同学四年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各位老师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感谢身边同学的热心帮助,没有你们的支持与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毕业论文! 最后,我要向我的父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没有你们无私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怀着感恩的心情,再次对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家人、朋友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赫费尔.西方音乐的故事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杜亚雄.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王华南.听音乐

26、家在邮票里说故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孔在齐.共享美妙的音乐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 5罗曼.罗兰.贝多芬传M.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2007. 6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朱敬修.中外音乐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8朱敬修.西方音乐史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9王志艳.让灵魂在维也纳闪光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郑孝时.音乐大师贝多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1庞培.阿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2阿炳艺术成就国际研讨会.阿炳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 13胡适.国学宗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14黎松寿.阿炳传略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