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3.79KB ,
资源ID:91167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116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SPWM与SVPWM之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SPWM与SVPWM之比较.docx

1、SPWM与SVPWM之比较SPWM 与 SVPWM 之比较首先,先分别了解 SPWM 和 SVPWM 的原理SPWM 原理:正弦 PWM 的信号波为正弦波,就是正弦波等效成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波形,其脉冲宽度是由正弦波和三角波自然相交生成的.正弦波波形产生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较典型的主要有:对称规则采样法、不对称规则采样法和平均对称规则采样法三种.第一种方法由于生成的 PWM 脉宽偏小,所以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达不到直流侧电压的倍;第二种方法在一个载波周期里要采样两次正弦波,显然输出电压高于前者,但对于微处理器来说,增加了数据处理量当载波频率较高时,对微机的要求较高;第三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

2、它兼顾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 SPWM 虽然可以得到三相正弦电压,但直流侧的电压利用率较低, 最 大是直流侧电压的倍,这是此方法的最大的缺点.SVPWM 原理: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的出发点与 SPWM 不同,SPWM 调制是从三相交流电源出发,其着眼点是如何生成一个可以调压调频的三相对称正弦电源.而 SVPWM 是将逆变器和电动机看成一个整体,用八个基本电压矢量合成期望的电压矢量,建立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并依据电机磁链和电压的关系,从而实现对电动机恒磁通变压变频调速.若忽略定子电阻压降,当定子绕组施加理想的正弦电压时,由于电压空间矢量为等幅的旋转矢量,故气隙磁通以恒定的角速度

3、旋转,轨迹为圆形. SVPWM 比 SPWM 的电压利用率高 15%,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但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调制方式,典型的 SVPWM 是一种在 SPWM 的相调制波中加入了零序分量后进行规则采样得到的结果,因此 SVPWM 有对应 SPWM 的形式.反之,一些性能优越的 SPWM 方式也可以找到对应的 SVPWM 算法,所以两者在谐波的大致方向上是一致的,只不 过 SPWM 易于硬件电路实现,而 SVPWM 更适合于数字化控制系统.接下来对 SPWM 和 SVPWM 进行具体的对比。按照波形面积相等的原则,每一个矩形波的面积与相应位置的正弦波面积相等,因而这个序列的矩形波与期望的正弦波等效

4、。这种调制方法称作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这种 序列的矩形波称作 SPWM 波。oddodduucurO tuUuouofO-U t图6-5单极性 SPWMuurucO tuUuofuoO-U t图6-6双极性 SPWM图 6-20 为三相 PWM 波形,其中 urU、urV、urW为 U,V,W 三相的正弦调制波,uc 为双极性三角载波; uUN、uVN、uWN为 U,V,W 三相输出与电源中性点 N 之间的相电压矩形波形; uUV 为输出线电压矩形波形,其脉冲幅值为+Ud 和-Ud ;uUN 为三相输出与电机中点 N 之间的相电压。经典的 SPWM 控制主要着眼于使变压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5、尽量接近正弦波,并未顾及输出电流的波形。而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则直接控制输出电流,使之在正弦波附近变化,这就比只要求正弦电压前进了一步。然而交流电动机需要输入三相正弦电流的最终目的是在电动机空间形成圆形旋转磁场,从而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如果对准这一目标,把逆变器和交流电动机视为一体,按照跟踪圆形旋转磁场来控制逆变器的工作,其效果应该更好。这种控制方法称作“磁链跟踪控制”,而磁链的轨迹是交替是由使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得到的, 所以又称“电压空间矢量 PWM(SVPWM,Space Vector PWM)控制”。三相逆变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主电路原理图随着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切换,电压空间矢量的幅值不变

6、,而相位每次旋转 /3,直到一个周期结束。这样,在一个周期中 6 个电压空间矢量共转过 2 弧度,形成一个封闭的 正六边形。在一个周期内,6 个磁链空间矢量呈放射状,矢量的尾部都在 O 点,其顶端的运动轨 迹也就是 6 个电压空间矢量所围成的正六边形。在任何时刻,所产生的磁链增量的方向决定于所施加的电压,其幅值则正比于施加电压的时间。如果交流电动机仅由常规的六拍阶梯波逆变器供电,磁链轨迹便是六边形的旋转磁场,这显然不象在正弦波供电时所产生的圆形旋转磁场那样能使电动机获得匀速运行。如果要逼近圆形,可以增加切换次数,设想磁链增量由图中的 11, 12, 13, 14这 4 段组成。这时,每段施加的

7、电压空间矢量的相位都不一样,可以用基本电压矢量线性组合的方法获得。可把逆变器的一个工作周期用 6 个电压空间矢量划分成 6 个区域,称为扇区(Sector),如图所示的、,每个扇区对应的时间均为 /3。由于逆变器在各扇区的工作 状态都是对称的,分析一个扇区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扇区。第扇区内一段区间的开关序列与逆变器三相电压波形调制比即为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直流母线电压的比值,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是指逆变电 路所能输出的交流电压基波最大幅值 Um 和直流电压 Ud 之比。SPWM 中在调制度最大为1 时,输出相电压的基波幅值为 Ud/2,输出线电压的基波幅值为 ,直流电压利用 率仅为 0.866。SV

8、PWM 中,输出相电压的基波幅值与输出线电压的基波幅相等值为 ,直流电 压利用率为 1。SVPWM 比 SPWM 的直流利用率提高了 15.47%。SPWM 和 SVPWM 谐波都主要集中在采样频率及其整数倍附近,且谐波幅值的极大值随采样频率倍数的增大而迅速衰减。从谐波分布趋势上讲,SPWM 相对集中,幅值较大:SVPWM则相对分散,幅值较小。由下表 2 计算所得的总谐波畸变率可知,SVPWM 方式输出波形的 谐波含量低于 SPWM 方式。传统的 SPWM 方法从电源的角度出发,以生成一个可调频调压的正弦波电源为目的。SVPWM 方法将逆变系统和异步电机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模型比较简单,也便于

9、微处理器的实时控制。SVPWM 本身的产生原理与 PWM 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像罢了,SVPWM 合成的驱动波形和 PWM 很类似,因此我们还叫它 PWM,又因这种 PWM 是基于电压空间矢量去合成的, 所以就叫它 SVPWM 了。综上所述,SVPWM 与 SPWM 的原 理 和 来 源 有 很 大 不 同 , 但 是 他 们 确 实 殊 途 同 归 的 。 SPWM 由 三角 波 与 正 弦 波 调 制 而 成 , 而 SVPWM 却可 以 看 作 由 三 角 波 与 有 一 定 三 次 谐 波 含 量 的 正 弦 基 波 调 制 而 成 。相 比 之 下 , SVPWM 的主 要 有 以 下

10、 特 点 : 2 ) 利用 电 压 空 间 矢 量 直 接 生 成 三 相 PWM 波 , 计 算 简 单 。在非零矢量作用的同时,插入零矢量的作用,让电机的磁链端点“走走停停”,这样可 改磁链运行速度,使磁链轨迹近似为一个圆形,从而实现恒磁通变频调速。改变非零矢量 的作用时间与总的作用时间的比值,就改变了输出电压的频率,也改变了输出电压的幅值将三相平面坐标系向两相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转换(Clarke 变换)和将两相静止直角坐 标系向两相旋转直角坐标系的变换(Park 变换)PI(1)确定比例系数 Kp确定比例系数 Kp 时,首先去掉 PID 的积分项和微分项,可以令 Ti=0、Td=0,使之成

11、为纯比例调节。输入设定为系统允许输出最大值的 6070,比例系数 Kp 由 0 开始逐渐增大,直 至系统出现振荡;再反过来,从此时的比例系数 Kp 逐渐减小,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比 例系数 Kp,设定 PID 的比例系数 Kp 为当前值的 6070。(2)确定积分时间常数 Ti比例系数 Kp 确定之后,设定一个较大的积分时间常数 Ti,然后逐渐减小 Ti,直至系统出现振荡, 然后再反过来,逐渐增大 Ti,直至系统振荡消失。记录此时的 Ti,设定 PID 的积分时间常数 Ti 为 当前值的 150180。(3)确定微分时间常数 Td微分时间常数 Td 一般不用设定,为 0 即可,此时 PID 调节转换为 PI 调节。如果需要设定,则与确 定 Kp 的方法相同,取不振荡时其值的 30。(4)系统空载、带载联调对 PID 参数进行微调,直到满足性能要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