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教案本单元教学设想:一、了解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本单元包括三篇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优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可以引发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二把握本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为坐标,根据“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这个学科能力目标确定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三、实施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分析写景2、体会情感3注重审美4、品味语言5、读写结合四、单元教学安排荷塘月色2课时,故都的秋2课时,囚
2、绿记2课时,表达交流2课时 荷塘月色教学目的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四通过朗诵欣赏体会荷塘月色的韵味。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2、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二、解题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2、写作背景问题预设:本文写于1927年,
3、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问题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问题预设:怎
4、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问题解答:全文分三大段: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四、释义:幽僻:幽深、僻静。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踱:慢步行走。弥望:满眼。弥,满。袅娜:柔美的样子。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风致:美的姿态。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梵婀玲:小提琴。一例:一律。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碧:青翠欲滴的样子。大意:大概的轮廓。五、讲读第一段问题预设: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问题解答:文章第一
5、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
6、文章的“文眼”。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六、讲读第二段:(一)、问题预设: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问题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幻灯片: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漫步思索(二)、讲读第2节问题预设: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问题解答: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幻灯片: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解
7、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三)、讲读第3小节:问题预设: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问题解答: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路感受:自由(苦
8、闷)(四)、讲读第4小节: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问题预设: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问题解答: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田田(多)荷叶亭亭(美)板书: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象闪电(快)荷波凝碧(色)流水:脉脉(态)静态美讲解:这里用了许多
9、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问题预设: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问题解答: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
10、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问题预设: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问题解答: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长江三峡)解析: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
11、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五)讲解第五节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问题预设: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问题解答:泻、浮、洗。问题预设: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问题解答: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讲解: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
12、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如流水流动板书:(正面)月光泻轻柔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六)讲读第六节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
13、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讨论: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解答:
14、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板书:树:重重、阴阴(沉郁)远山:隐隐约约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自远而近)蝉鸣、蛙叫(七)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七讲读第三段讲解: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
15、“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16、。“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这不是意在言外吗?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
17、用坐标轴来表示:感情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独处的妙处颇不宁静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八、小结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九布置作业:(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二)背诵4-6三节附注:板书一、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田田(多)。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零星点缀、白(色)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袅娜、羞涩(态)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18、动态美象闪电(快)荷波凝碧(色)荷流水:脉脉(态)静态美塘月(正面)月光:如流水流动色泻轻柔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反面)(侧面)黑影、倩影树:重重、阴阴(沉郁)四周远山:隐隐约约(自远而近)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蝉鸣、蛙叫十、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3.、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
19、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
20、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明确:味。(板书)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21、南国的秋慢、润、淡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三)读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此题有意要引起
22、学生的争论,题目以选择问答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
23、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教师总结时,板书: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味味南国的秋慢、润、淡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找出文章
24、感情基调的关键词语,体味文章紧扣情感来描写景物的特点。2、体会文章语言细腻,节奏感强等特点。二、教学步骤(一)默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明确:应该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可提出几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如: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
25、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二)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明确:味。(板书)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辨认能力及理解能力。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不是“味”。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板书: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三)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板书)此题可引发学生进行争论,教师总结时可套用“含泪的微笑”,总结出“悲凉的颂歌”这个课时主题。(四)学生朗读全文,并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