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47KB ,
资源ID:90914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914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检测题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检测题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检测题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2、“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必然会导致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下列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政策是( )A.

2、 罗斯福新政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斯大林模式 D. 新经济政策3、1921-1927年,苏联本国生产的拖拉机(按功率计算)只占供应农业的全部拖拉机中的8.3%,从1933年起,苏联不再进口拖拉机,全部国产:1940年机械动力己占农业动力的77.7%。苏联粮食年平均产量在1925-1927年期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为7290万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斯大林模式不利于技术转化 B. 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工业化C.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 D. 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

3、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C对俄国的贡献主要局限于航天工业 D曾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5、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是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罗斯福新政 D. “斯大林模式”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史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

4、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7、如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8、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5、。”这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9、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体制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农业集体化方针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它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

6、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经真正认识到( )A. 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巩固工农联盟。B.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 新经济政策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能巩固政权D. 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11、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2、 1965年苏联新一轮改革开始实施,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原来的八类二

7、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强调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之间要挂钩,相当一部分利润应留给企业。这些措施体现了( )A. 赫鲁晓夫时期积极改革和应对计划经济体制 B. 企业自主权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C. 指令性计划的做法得到改变 D. 勃列日涅夫改革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13、 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一工业联合公司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 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 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C. 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D. 注重运用价值规律14、 1979年7月,勃列日

8、涅夫出台工业管理体制,“建立长?中和短期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系,使企业经营活动有较大的余地;把企业的物质利益形成指标;将科技人员的物质利益和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挂钩?”这一举措( )A. 打破了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B.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自主性C. 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 D. 使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15、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其赫鲁晓夫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农业的发展 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 C援助集体农庄 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16、20世纪7080年

9、代,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的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20 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 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17、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曾说过“戈尔巴乔夫使我想起决定用油漆盖住自己家墙上污点的人。但是在开始刷墙的时候看到一块砖在晃动,他试图把它换下来却弄塌了整堵墙,在重新砌墙的时候,又发现整个房基都腐烂了。”其中“腐烂的房基”是指()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苏联内部根深蒂固的民族矛盾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敌

10、视18、1990年,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总统顾问委员会成员沙塔林院士为首的专家小组,在俄罗斯500天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即向市场过渡构想和纲领。这一做法说明苏联改革( )A.违背世界潮流日趋保守 B.找到一条符合国情的改革道路C.脱离苏联国情急于求成 D.受西方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较大19、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我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决定的”“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对其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旨在为“民主的人道主

11、义”造势 B.主张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相结合C.这一改革思路将会加速苏联的解体 D.说明苏联已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大卫科兹写道,“我们已经看到,早在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了。不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真正的事实与之相反: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由此可见,作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A.政治民主化的推行 B.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社会主义观念的扭曲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经济政策的

12、不断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1)材料一中,研究专家闻一将19211927年称之为“退却年代”,当时苏联(俄)是如何退却的?依据材料一所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曼?罗兰所说苏联当时“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1

13、9世纪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所有的人都为追求本身利益而生产商品。由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使所生产的商品满足了人们彼此的需求。他认为,这种自然秩序比人为秩序优越得多。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钱满素美国文明(2)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

14、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 材料三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在为“挽救”社会制度所做的努力方面有何相似之处?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

15、,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材料二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2019-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1)材料一威尔斯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23、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是指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之时苏联正进行高度集中的有计划的工业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故C正确;A

17、B项都是在苏联成立之前,排除;D是在斯大林时期之后,排除故选C2、【答案】C【解析】斯大林模式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管理经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罗斯福新政是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打击,在当时是积极的行之有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新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斯大林模式下有助于集中学习外国技术与经验,从而转化为本国生产力;从材料中苏联成功实现拖拉机国产即可看出这一点,排除A。苏联的农业生产本身就是为工业化服务的,B项说法严重偏离实际,排除。从苏联尚能

18、进口拖拉机即可看出,当时西方国家并未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排除C。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粮食产量却逐步下降了;结合所学可知是农业集体化造成的,由于当时的集体化措施过于激进,且对农民剥削太多,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粮食产量不升反降,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通

19、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结合题干信息“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故选D5、【答案】B【解析】题干要表达的是“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也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达到巩固自己国家的目的,根据所学可知是指的列宁执政

20、时,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故选B。6、【答案】C【解析】材料“1929年”和“苏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处于1928年起到1932年所进行的二五计划期间,正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也正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因此当西方国家处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时,苏联正在进行计划经济的探索,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界限。材料“1929年”和“苏联”是解题的关键限制条件。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表格中时间是1921年以及表格中税款数字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体现出固定粮食税的作用A是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21、与题干信息不符合;D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故选B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显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正确;AC是斯大林模式,排除;B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C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的 “其实党向新经济 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 新形式”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在政治领域的作用。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D不符合史实,错误。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解题的关键是对“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的

22、分析理解依据题干“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苏共中央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12、【答案】D【解析】1965年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A错误;B、C不符合材料“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了对企业的干预,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权,对促进工业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故D正确。13、【答案】C【解析】“消灭了多级制”等是在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局部调整,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是中国的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将国家计划与

23、企业自主相结合是匈牙利的改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的改革还谈不上注重运用价值规律,因为只是局部调整,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对科技人员的重视,也就体现了勃列日涅夫认识到科技的重要价值,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勃列日涅夫并未打破传统的斯大林模式 ,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勃列日涅夫也未实现企业自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是勃列日涅夫的军事措施而非经济措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5、【答案】 A【解析】材料信息主要是农业方面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农业的发展。16、【答案】C【

24、解析】苏联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总数的比重很大,可见苏联并没有忽视技术革新,故A项错误;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也会推动科技转化为应用,故B项错误;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的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C项正确;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只是表面原因,故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腐烂的房基”是指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故选C18、【答案】C【解析】从材料“制定全苏向市场经济过渡的500天计划”可知苏联改革脱离国情且急于求成。故选C。1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戈

25、尔巴乔夫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应与民众的利益紧密相连,这样才会极大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财富的公正分配,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故选B项。2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根据材料信息“1987年某些党国精英就把自己变成资本家了,到1989年,这一现象已是遍地开花”可知,作者强调的是当时的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形成特殊利益阶层,利用权势谋求私利,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旧体制才终结”说明作者并不是强调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1.(1)当时苏俄正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

26、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含义:是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2)调整:从自由竞争到国家干预贡献:使美国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复苏;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

27、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若有其它要点,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外的经济政策,这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1)第一小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退却”的含义,注意时间“19211927”并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相关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放弃了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暂时“退却”一步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斯大林体制下,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为支持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和

28、农民的利益,故具有很大的“消极性” (2)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掌握,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历经自由资本主义到私人垄断、再到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罗斯福新政对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摆脱了经济危机、恢复了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民主制度,特别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是最主要的历史贡献(3)“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可见其特点是创新和探索中国的

29、改革开放和美国的罗斯福相似点主要有三点:即前提是不改变社会制度,手段是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结果都摆脱了困境22.(1)原因: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了城市体制改革。【解析】(1)根据1934年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分析。(2)由“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可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联系所学回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即可。23.论题: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的背离.1918年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政权,同时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苏维埃政府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打击了国内外敌人,捍卫了苏维埃政权。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导致了1921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可见,在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部分实现了预期目标。但战争结束后,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目的出现了背离。【解析】根据材料很容易得出“行动的目的与结果的背离”的论题,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史实具体,语言表述要准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