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4.38KB ,
资源ID:90858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858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x

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题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时2 课型探究备课人李鸿鹄魏伟洲讲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

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备 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关问题,教师总结列出: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二、进行新课一)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同学们回忆春节期间敲锣打鼓的情景,提出“锣鼓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发现了什么?” 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

3、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1)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2)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3)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4)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5)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6)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明: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有声音一定有振动,有振动

4、不一定有声.二)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我们知道声音要传播首先要有发声体,我们把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为媒介.进行实验: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底(是附近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由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了空气这种介质。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学生所举的事例,大部分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少部分在水中和固体中传播,关于真空中声音的传播事例可能没有。演示讲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随着空气的减少

5、,引入“真空”概念(演示1.1-4)。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去领悟其中的规律。师总结:经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我们得出了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实际上,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动物传递声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那么,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三)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以击鼓为例: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

6、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四)声速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要过一会儿才能听到回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P15小资料).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结论:在一般情况下,空气传声最慢,液体次之,固体最快.想想做做:测量声速的方法(1)百米赛跑时,测出计时员与发令枪的发令地点之间的距离,再测出计时员从看到发令枪发令时的烟雾到听到枪声的时间,利用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2)测出海底的深,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测出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用的时间,利用就可以算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3)对着山崖

7、喊话,测出从喊声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再测出喊话者距山崖的距离,利用,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4)利用声纳对着墙壁发出超声波,它会自动记录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被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共用的时间,再测出声纳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利用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5)两个同学相距较远的距离,让其中的一位同学喊话,并记下开始喊话的时刻,当另一位同学听到喊声时,也记下听到喊声的时刻,则利用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行小结。四、布置作业P16 2、4、5;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8、产生的.说明: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有声音一定有振动,有振动不一定有声.二 声音的传播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说明: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三 声速:用来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结论:在一般情况下,空气传声最慢,液体次之,固体最快.教后记课题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课时1课型讲解备课人李鸿鹄魏伟洲讲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听到声音的过程。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3.了解双耳效应。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

9、价值观认识到耳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重点学习声音传播的“物理过程”。难点听到声音所需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备 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谈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见,耳朵是我们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感觉器官。(直接导入突出耳的重要性)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靠耳朵听到声音.二、进行新课(一) 耳朵的构造1生物课上大家已经知道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如图P17(1.2-1)图所示.

10、2 基本过程画出声音传导的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或听小骨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感知声音呢?(二)声音的两种传导方式1 气体传导听到声音具备的条件A.必须要有振动的物体.B.必须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振动必须达到一定得强度.2 骨传导基本过程:声音骨头听觉神经大脑声音通过头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三)探究:人为什么长两个耳朵?1 双耳效应由于人有两个耳朵,声源到两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一样,所以声音传到耳朵所用的时间,强弱以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

11、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2 应用立体声的应用.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行小结。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 耳朵的构造(1) 构造;(2) 基本过程二. 声音的两种传导方式(1) 气体传导 人听到声音具备的条件:A.必须要有振动的物体.B.必须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振动必须达到一定得强度. (2)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三. 双耳效应 由于人有两个耳朵,声源到两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一样,所以声音传到耳朵所用的时间,强弱以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

12、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着就是双耳效应.教后记课题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2 课型探究备课人李鸿鹄魏伟洲讲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难点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教具尺子、铁架台、小球、音叉教学过程设计备 注一

13、、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我们接触的声音各种各样,有得听起来感觉高,有的感觉低;有的听起来感觉洪亮,有的听起来低沉;有的声音听起来非常优美,比如优美的歌声,有得听起来刺耳,比如说噪音。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二、进行新课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一) 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音调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器材也比较易得。实验时,按尺子的手要用力,使尺子比较紧地压在桌面上。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尺子露出桌面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的不同。 由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引出频率的概念。我们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赫)符号:Hz。声音的高低由发生体的频率决定:(1)频率越高,音调越

14、高。 (2)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再由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他们超出了人类的听觉上限;我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他们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人的歌唱声的频率不同,大约男低音的频率为60Hz,女高音的频率为2500Hz,通常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95Hz142Hz,而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为272Hz553Hz。演示 观察声波的波形的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个实验,最好是先让学生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15、获得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是怎么表现的。然后再将学生发出的声输入示波器中,让学生观看不同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进而比较男女学生声音波形的不同。一般来说,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高,波形就密一些。 想想议议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频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应该让学生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如果

16、学校没有较多的音叉做学生分组实验,课本中图1.34的实验也可改为演示实验:观察音叉响度不同时,乒乓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验的效果比较明显。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在音叉与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时,乒乓球振动的幅度明显不同。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反之,响度越大。三)探究与音色有关的知识? 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响度和音调概念那样容易感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声音还是有所区别的。音色的不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音质不同”。 音色又叫音品,

17、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观察波形图 观察P22波形的实验,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声音音色的感性认识。前面提到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但从波形图中则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由课本中的图P22图1.3-5可以看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基频(振幅最大的振动的频率)相同,但是在基频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动,这些小的振动和大的振动一同决定了声音的音色。结论: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但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图一般是不一样的。 想想做做 用录音机录下的声音,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别人听起来与直接听自己说话没有多大差别。这是因为录音机

18、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行小结。四、布置作业P24(3);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五、板书设计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一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 符号:Hz 声音的高低由发生体的频率决定:(1)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我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我们把高于2

19、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二 响度:人耳听到声音的大小就叫响度。 振幅: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反之,响度越大。三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的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不同物体发出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但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图一般是不一样的。教后记课题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时1 课型探究备课人李鸿鹄魏伟洲讲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

20、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控制噪音和减弱噪音教具玻璃片、铁钉、音叉及相应的图片教学过程设计备 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问几个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做好知识的铺垫。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那么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怎样减弱噪声呢?我们如何今天就来学习第四节的

21、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二、进行新课一)噪声的来源1、【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2、【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3、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4、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

22、噪声。5、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1.43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4、【危害】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

23、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三)噪声的控制方法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2、在传播过程控制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3、在人耳处控制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行小结

24、。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五、板书设计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 噪声的定义和来源1.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2.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二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 噪声的等级:分贝;2.噪声的危害三 怎样控制和减弱噪声1.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2. 怎样控制和减弱噪声(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控制(3)在人耳处控制课题第五节 声的利用课时1 课型讲授备课人李鸿鹄魏伟洲讲授人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了

25、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备 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好,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出所了解的利用声的实例。(学生举例后教师总结)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

26、能的大雨,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些都是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二、进行新课一)声与信息1、远处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5、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6、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7、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8、医生利用超声波(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9、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利用这种次声波可以预报灾害二)声与能量1、声波可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2、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三、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进行小结。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节的配套练习。五、板书设计第五节 声的利用一 声与信息声呐和B超二 声与能量 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外科医生可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教后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