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85.54KB ,
资源ID:90691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691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1、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受控状态: 编 号QHZYZD-2011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 青岛无损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版次:第一版 总则-3射线检测工艺-7超声波检测工艺-171超声波检测工艺流程图-172钢板超声波检测复验-183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224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检测-275T型角焊缝超声波检测-306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337锻件超声波检测-378 无缝钢管超声波检测-399 超声波测定厚度-41磁粉检测工艺-45渗透检测工艺-50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56热处理作业指导-59光谱作业指导书-64总则1主体内容与

2、适用范围1.1本指导书适用于我公司所开展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石化工程的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超声波测厚。2主要内容2.1本指导书规定了无损检测工作的一般要求,规定了无损检测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2.2本指导书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2.3无损检测工艺卡2.3.1无损检测工艺卡是本指导书的补充文件,工艺参数规定的更为具体。2.3.2检测工艺卡执行编制、审批程序,由具有无损检测相应检测方法II级资质人员进行编制,具有III级资质人员或具有II级资质的检测责任工程师审核批准。2.3.3对于特殊要求的或无相关检测标准可依

3、的检测工艺卡的编制由具有III级资质人员进行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2.3.4检测工艺卡必须及时地发送到现场检测人员手中,检测作业人员必须遵照工艺卡的要求从事检测作业。2.3.5检测作业人员不得随意修改检测工艺卡,在执行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若需修改时由工艺卡的编制者进行修改,由原审批者审批后执行。3引用标准3.1 国务院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2 劳动部1996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4 劳动部1996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3.5 国质量技术监督局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3.6 JB/T4730-200

4、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3.7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8 GB50273-199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9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3.10 GB/T5830-95 钢制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析3.11 SH3501/T-2002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12 GB/T12605-90钢管环缝熔化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工艺及质量分级3.13 GB/T5777-96 无缝钢管超声波检测检验3.14劳动部1996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15 GB11345-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检测方法和检验

5、结果分级3.16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3.17 GB12337-1998钢制球形储罐 3.18 GB50094-98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3.19 GB50235-19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20 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3.21DL/T820-2002钢制承压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 检验技术规程3.2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锅炉定期检验规则3.2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3.2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4检测方法与检测时机4.1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图纸或检测委托单的要求进行,并符合有关标准、

6、规范和施工技术文件的要求。4.2有裂纹倾向的材质,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以后进行无损检测操作,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钢材制造的球罐,应在焊接结束36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操作。4.3检测工作开始前,应先核对受检工件与委托的受检工件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对受检工件(检测部位)给予编号。工件上的编号应与工艺卡、检测记录、检测报告互相一致、编号用“钢字”打在工件上,如无法打印时,应在检测记录中以图示或文字说明方式标出。5检测人员资格5.1无损检测工作应由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检测方法和技术等级的检测人员担任。5.2 I级人员应在II级或III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相

7、应检测方法的检测操作和记录。II级或III级人员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并编制、审核检测报告。5.3检测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小于5.0。从事表面检测的人员不得有色盲。6受检工件表面质量要求6.1射线检测时,焊缝及热影响区内应清除飞溅、焊疤、焊渣等,焊缝表面的不规则状况应不影响焊缝质量的评定,否则应进行修整。6.2 超声波检测时,焊缝两侧探头扫查区范围内应清除飞溅、焊疤、焊渣、氧化皮等,且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检测要求。(一般应为Ra6.3m)6.3表面检测时,焊缝及热影响区等检测部位应清除飞溅、焊疤、焊渣、氧化皮等,并经砂轮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且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2.5m。6.4超声

8、波测厚时,测厚点表面需经砂轮打磨重新露出金属光泽,且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2.5m。6.5被检工件的表面质量应由委托单位的质量检查人员检验合格并在检测委托单上签字认可。检测人员操作前应对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核查,当表面质量不符合检测要求时,应通知委托单位进行表面修整,直至符合检测要求。7安全防护7.1进入施工现场的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并遵守委托或建设单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7.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并应检查脚手架及跳板是否牢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7.3进入炉膛内或容器内部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照明,配备通风设备、并有专人监护。7.4进行射线检测时,应划定安全警戒

9、区并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应设置红灯作为警示标志。透照时通知透照现场的无关人员撤离现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透照现场。检测人员应按规定配备个人剂量仪,以检测个人的累计吸收剂量,并利用现场条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8无损检测工程编号8.1受检工件的编号:应以客户对该工件的编号为准,编号应用“钢字“打在工件上,对于同一工件应保持工件、工艺卡、检测记录、检测报告相互一致。 受控状态: 编 号QHZYZD-2011射线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 青岛无损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版次:第一版1总则:1.1 目的 规范和指导公司所进行的射线检测。1.

10、2 适用范围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石化工程焊缝的射线检测。1.3 编制依据1)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及有关的ISO9000标准。2)有关的程序文件。3)相关的作业文件。4)有关的工程和制造标准。5)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6)顾客和供方指定的特殊特性。7)人、机、料、法、环的特定条件。8)统计过程控制要求。9)过程的输入条件。10)过程的输出要求,过程的目标。2 射线检测工艺流程图 客户委托接受委托 NO委托评审 编制工艺(卡) 否工艺卡审核 人员仪器材料准备 委托单位工件表面准备 否 受检部位核对表面状态确认 确定片位、工件标

11、记、底片标记、贴片 选择确定透照条件L1、KV、t 曝 光 记录L1、KV、t、片位图暗室处理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 否底片质量评定 是 焊缝质量评定、缺陷四定 焊缝质量评定审核 报告编写审核签发 资料汇总编号归档3检测工艺卡3.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RT资质人员编制。工艺卡的要求应与所执行的标准规范及指导书相符。3.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RTIII级资质人员或R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4检测器材4.1检测仪器应选用便携式X射线探伤机,并确认其性能安全可靠,方可投入使用。探伤机型号的选择应以探伤机最高工作管电压的百分之九十即可满足受检工件的曝光参数要求为宜。4.2胶片选用质量稳定粒度适宜药膜

12、均匀的胶片,如天津III型或性能符合要求的其他胶片。但对于b540Mpa的高强度钢焊缝则必须采用微粒胶片。4.3增感屏4.3.1增感屏的厚度选用应符合表2-1的要求: 表2-1射线种类增感屏材料前屏厚度后屏厚度25-32100.405-7140.1632-4090.507-10130.2040-5580.6310-15120.2555-8570.8015-25110.3285-15061.0透照厚度为材料的公称厚度,。5.1.4像质计放置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一端(被检区长度的1/4处),像质计金属丝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采用周向曝光时,每隔120度放置一个像质计

13、。当射线源一侧无法放置像质计时,也可放置在胶片一侧的工件表面上,像质计应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并做对比实验以确定像质指数。5.1.5双壁双影透照时,如选用专用像质计,金属丝垂直横跨焊缝表面正中;如选用GB5618-85像质计,则将应显示的线编号对准定位中心标记处。如数个管焊缝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显示时,应至少放置一个像质计,若只放置一个像质计,则必须放置在最边缘的那根管子的焊缝上。5.2几何条件5.2.1纵缝透照射线源至工件表面的距离L1应不小于一次有效透照长度L3的2倍,对于中薄板焦距一般不少于600mm,对厚板应适当增大焦距,以满足几何不清晰度的要求。5.2.2采用环缝外照法时,射线源至工

14、件表面距离(L1)及每道焊缝的拍片数量N按JB/T4730.2-2005附录D执行,当工件外径大于1250mm时,可按照常规布片。5.2.3采用射线源置于环缝中心部位进行周向曝光时,焦距为工件半径。5.2.4外径大于100mm的管道环缝,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法。用X射线机透照,焦距为管外径加射线源焦点至射线机窗口的距离,每道焊口的最少拍片数量N及相应的一次透照长度按JB/T4730.2-2005附录D执行。5.2.5外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环缝,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透照焦距一般为600-800mm。射线束的方向应能满足上、下焊缝的影像在底片上呈椭圆显示且间距为3-10mm。只有当焊缝的椭圆显示

15、有困难时,才能采用垂直透照,此时要适当提高管电压。当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法时,每道焊缝的透照次数,T/D00.12时透照2次,T/D00.12时透照3次;垂直透照时透照3次。为保证椭圆间距3-10mm,射线源焦点偏离焊缝边缘的距离S0由下式算出: S0=(b+g)L1/L2式中:b-焊缝宽度g-焊缝影像椭圆开口间距L1-焦点至焊缝上表面的距离L2-管道焊缝上表面至胶片的距离5.3曝光参数5.3.1凡新购进的或修理更换X射线管道的X射线机应在使用前先作出曝光曲线,曝光曲线的制作应由II级资质人员选用厚度适合的阶梯试块制作。5.3.2透照前应根据现场所用仪器、胶片、增感屏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根据5.2

16、条的几何条件和曝光曲线选用合适的管电压进行透照。对不同透照厚度的工件,所允许的最高管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透照厚度(mm)468101214182024283032钢铁100KV125KV150KV170KV180KV200KV220KV240 KV260 KV280 KV290 KV300 KV铝及铝合金40KV45KV50KV60KV65KV65KV70KV80KV90KV95KV100KV5.3.3曝光量一般不得小于15毫安分,但对透照厚度小于12mm的焊缝或管道焊缝,在保证底片黑度满足要求时,可适当减小。6检测操作6.1执行射线检测工艺卡的规定6.2暗室装片根据所用胶片规格在暗室切片,

17、装入暗袋。操作前要检查暗室、安全灯、暗袋是否安全可靠,应保持暗袋及增感屏清洁,不得用手触及胶片及增感屏的铅箔部位(暗室裁、装片者应戴针织手套进行)。6.3划线定位根据每次透照的有效长度,在工件上画出透照中心线及搭接标记位置线;双壁双影透照时,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画出透照中心线。6.4布片6.4.1工件上应放置下列标记;a、定位标记:中心标记、搭接标记,也可以使用检测部位编号兼作搭接标记。b、识别标记:工件编号、焊缝编号、部位编号、焊工代号、透照日期,返修片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1、2代表返修次数);扩探片应有扩探标记“K”。上述标记应放置在工件的适当位置,距离焊缝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m

18、m;当对管焊缝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时,识别标记应沿管子的轴向位置。C、搭接标记一般应放在射线源侧的工件表面上,但对于环焊缝当焦距大于工件半径时,必须放于胶片侧,中心透照时,可放置于任意一侧。6.4.2按2.5.1条的规定放置像质计。6.4.3用磁铁或胶带将暗袋固定在透照部位。6.5对焦根据确定的几何条件,将X射线机固定在透照部位,调整好透照焦距,使射线束中心对准检测部位的透照中心线。射线拍片标记放置如图所示: 工件编号 焊缝编号 底片序号 XXXXX XXXX XX XXXXXX B XXXX搭接标记 拍片日期 B标记 中心标记 焊工号 像质计6.6散射线的屏蔽为防止散射线的影响,应用厚度不小于2

19、mm的铅板屏蔽背散射。为检查背散射防护是否合格,应在暗袋背面贴附一个“B”字标记。当底片上较黑背景上出现“B”字较淡影像时,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予重新透照。6.7曝光根据2.5.3条确定的曝光参数和所用X射线探伤机的曝光曲线及操作规程进行曝光操作。曝光时应注意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防护。6.8工件上的检测标记工件的检测部位应打印永久性检测标记,其内容包括:定位标记、焊缝编号、部位编号。不适宜打钢印的工件,可用油漆、记号笔等进行标注。并绘制布片图标注检测位置。6.9透照完成后应及时做好检测记录,记录应真实完整,允许整条记录重记,但不允许单项划改或涂改。7暗室处理7.1显、定影药应按所用胶片推

20、荐的配方或通用的套液配制。7.2显影显影温度18-22,显影时间为3-5分钟,在显影过程中应使胶片上下移动,以使显影均匀。7.3停显显影结束后,将胶片放入3%的醋酸中停显0.5-1分钟,或在清水中抖动漂洗1-2分钟。7.4定影停显后的胶片放入定影液中的第1分钟内要均匀上下移动,然后放入定影液中定影10-15分钟(原则上至定透为止)。7.5水洗定影后的底片,放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30分钟以上。7.6干燥水洗后的底片,用不锈钢夹子固定在铁丝上进行自然干燥,也可用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不高于60。8底片评定8.1底片由具有RTII级或III级资格的人员评定,另一II级或III级资格人员进行复评。初评和复评

21、人员均应在评片报告上签字。8.2射线照相质量等级按所执行的标准、规范或施工技术文件确定(A级、AB级、B级)。8.3底片质量底片的黑度应为2.0-4.0,像质计摆放正确,像质指数(Z)应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规定。标记齐全且不覆盖焊缝,在有效评定区范围内不得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划伤、水迹、脱膜、污斑等,否则应重新拍片。8.4,底片评定应按检测执行的标准执行,合格级别应按施工验收规范或施工技术文件规定的验收标准执行。9检测记录报告9.1评片时应认真填写评定记录并及时编写签发检测报告,其内容应包括:工件名称、工件编号、焊缝号、曝光参数、缺陷的定性、定量、定级和定位等,并有编制报告人、审核人和签发人签字。9

22、.2焊缝评定级别不合格时应及时填写通知单发给客户、返修后的检测应按重新委托进行。10底片及所有检测资料应妥善保管,保管期限原则上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存。 受控状态 编 号FJEPC-6ZH-008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 青岛无损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版次:第一版1总则:1.1 目的 规范和指导公司所进行的超声波检测。1.2 适用范围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材料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石化工程材料和焊缝的超声波检测。1.3 编制依据1)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及有关的ISO9000

23、标准。2)有关的程序文件。3)相关的作业文件。4)有关的工程和制造标准。5)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6)顾客和供方指定的特殊特性。7)人、机、料、法、环的特定条件。8)统计过程控制要求。9)过程的输入条件。10)过程的输出要求,过程的目标。1.2 超声波检测工艺流程图 委托评审客户委托 否 接 受 委 托编 制 工 艺(卡) 工 艺 卡 审 核 否检测人员、仪器、探头、 材 料 准 备 仪 器 探 头 调 试 委 托 单 位 对 探 测 面 准 备 否 检测人员核对受检件 是 扫 查 缺 陷 定 量 测 长 定 位 检 测 及 缺 陷 记 录 否 仪 器 校 验 是 检 测 结 果 评 定 报 告 编 写 审 核 签 发 资 料 汇 总 编 号 存 档2 钢板超声波检测复验2.1适用范围:适用于板厚6-25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板材的超声波检测。奥氏体不锈钢、镍及镍合金板材及双相不锈钢的超声波检测,也可参照本条执行。2.2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应与本检测作业指导书要求相符。2.2.1超声波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编制,2.2.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UTIII资质人员或U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