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9 ,大小:37.93KB ,
资源ID:906060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60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docx

1、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前 言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 提高机械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预防、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该手册结合了机械行业企业的安全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吸取相关事故教训,运用对照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机械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由于机械

2、行业门类众多,企业差别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二一六年二月目 录一、 铸造工艺4二、 锻压工艺7三、 焊接工艺9四、 机械加工工艺11五、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15六、 涂装工艺19七、 电气设备23八、 特种设备26九、 公用辅助设备设施31十、 建筑及消防34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一、 铸造工艺序号场所 环节 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造型高(低)压造型机冷却水管漏水、液压管漏油, 接触高温溶液而引起爆炸。其他爆炸()应设置水冷却系统及液压系统检测和报警装置。

3、()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型腔的安全设施。()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 或设置专人监护。铸造机械安全要求( )第 10.2 条高压造型机合型区防护罩强度不够,开口处未与控制系统耦合导致溶液飞溅伤人。机械伤害灼烫()应在合型区前设置移动式防护罩,其开口处应通过两个机械限位开关与控制系统相耦合。()防护罩应有一定强度,并能抵抗溶液飞溅。压铸单元安全技术要求 () 第5.2.2条(二)熔化与浇注冲天炉炉体炉体腐蚀严重,连接部位不牢固及泄爆口损坏,导致铁水泄漏和炉体爆炸。物体打击灼烫其他爆炸()应经常定期检查炉底门两套机械闭锁装置是否正常、闭锁是否牢固、 炉底板是否有裂纹等。()泄爆口应确保释放压

4、力的速度能保证炉体结构不受损,设置部位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冲天炉与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 ( ) 第 5.6.55.2.4条电弧炉金属炉壳接地装置不良引起金属炉壳带电,导致周边操作者触电。触电()应将金属炉壳和部件直接接地,或将部件与接地的炉壳机座相连接;并安装过电压继电器, 当炉壳与大地之间出现危险电压时,能切断电弧炉供电。()各运动部分应采取机械限位装置,且灵敏可靠。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部分:对电弧炉装置的特殊要求 (5959. 2) 第 17.4.117.4.4 条电加热熔炼炉冷却水管漏水,接触高温金属溶液而引起爆炸。其他爆炸()应设置水冷却系统的水温、水压检测和报警装置。()应设置防治水

5、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定期维护、检修,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熔炼炉周边溶液(熔渣)坑坑边和坑底未设置防止水流入的措施,或坑内潮湿、积 水,导致溶液(熔渣)遇水爆炸。其他爆炸()应设置防治水进入坑内的安全设施。()工频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溶液外溢情况下,盛装全部熔液的贮存坑或钢包;贮存坑周边应设置栅栏或加盖保护,坑内应无积水、积油。()及时消除坑内积水。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部分:对感应和导电加热装置以及感应熔炼装置的特殊 要求 (5959.3)第 B. 条熔炼炉操作平台环境恶劣,平台严重锈蚀或垮塌,导致操作者高处坠落。高处坠落()作业面操作平台结构应坚固、可靠,

6、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平台周边应设置护栏。()护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工业梯台的规定,锈蚀时应及时修复和更换。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 机及吊索具起重机主要部件及吊索具强度不够或未设置两套制动器, 导致熔融金属倾翻。起重伤害灼烫()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应符合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部分:铸造起重机( 7688.5)的相关规定。()吊运熔融金属及其他危险物品的起升机构, 每套独立驱动装置应装有两个支持制动器,在安全要求特别高的起升机构中,应另外装设安全制动器;并应装设防止越程冲顶的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第二级起升高度限位器应分断更高一级的动力源。()吊索具应定期检查,吊钩和横梁应定期进行探伤检验。起重机械安全技

7、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第六条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 部分:总则 ( 6067.1)第 4.1.1 条浇注使用的浇包浇包未烘干,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其他爆炸()应编制浇包烘干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执行。()浇注前应进行专项检查。钢液浇包安全要求() 第 4.1.20条地坑内浇铸地坑铸型底部有积水或潮湿,与高温溶液接触导致爆炸。其他爆炸()砂型底部距地下水面的距离必须大于1.5。()地坑浇注作业前应检查是否积水或潮湿,且保持干燥状态。()浇铸坑周边必须设有防止水流入的措施。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第 3.2.2条二、 锻压工艺序号场所 环节 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

8、施依据(一)锻造锻造机锤头破裂,或零部件松动,锻打时飞出伤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设备上的螺钉、螺母和销钉等连接件均应采取可靠的防松措施;双柱式锻造机械应设置可靠的保险杆,且连接牢固。()锤缸的顶部应设有锤杆缓冲装置,锤头与锤杆在楔紧时,不得破碎,楔紧后不得松动;锤头应无裂纹、无破损。()上述内容应在每班工作前进行检查。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 ) 第5.1.4条自动锻压机离合器与制动器未联锁或失灵,导致滑块意外运动伤人。机械伤害()应设置制动系统,并能阻碍滑块的运动和支撑滑块,且在任何位置均能发挥作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系统应联锁并有效。()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

9、监护。自动锻压机安全技术要求 ( ) 第6.13.8 条空气 蒸汽锤、模锻的操作作业前未空转和预热,造成锻模、锤头碎裂飞出伤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空气锤开锤前应空转。()锻模、锤头和锤杆及工具,在工作前应预热。锻造车间安全与环保通则 ( ) 第7.2.6 条(二)冲压冲压机 械 安 全装置光电保护和双手操纵装置失灵,导致人体进入冲模区。机械伤害()应配置一种或多种安全装置,多个侧面接触危险区域则应在每个侧面提供安全装置。()设置的光电保护装置和双手操纵装置应分别符合 第5.3.11条和第5.3.12条的规定。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 ) 第5.3.6条冲压生产线防护栅栏开口处未设置联锁装置

10、或联锁装置失灵,导致人体进入冲模区。机械伤害()冲压生产线工作区域防护栅栏的开口处,应与主机联锁,确保主机运动停止后防护栅栏的门才能够打开。()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 ) 第5.3.10 条冲模调整和设备检修未使用安全栓等防护措施,上滑块下行挤压伤人。机械伤害()冲模安装调整或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故障时,应使用安全栓等安全防护装置。()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或设置专人监护,并对所有液压都能做到有效控制。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 第 ? 条三、 焊接工艺序号场所 环节 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焊接(切割)作业区域未设置防护

11、屏板,飞溅火花引燃易燃物质发生火灾。火灾其他爆炸()在允许操作的地方和焊接场所,应设置不可燃屏板或屏罩隔开,以形成焊接隔离间。()及时消除作业周边及下方的易燃易爆物质。()定期清扫焊接通风除尘管道中的积碳等杂物。焊接与切割安全()第 4.1.4 条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集聚在有限空间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临时作业前必须应办理作业审批手续。()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在工艺文件中注明安全要求。()焊接(切割)的操作现场必须具备足够的通风条件(包括自然和机械通风)。()动火作业前应检测低凹处、地坑和容器内的可燃气体含量,超标时严禁作业。焊接与切割安全()第

12、? 条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火灾其他爆炸()氧气瓶与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 米,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在气瓶上应安装牢固,采用螺纹连接时应拧足五个螺扣以上,采用专门的夹具压紧时应平整牢固。()软管材质应符合要求,且无泄漏、磨损、老化。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六十四条第 款、 焊接与切割安全( )第 ? 10.4条电焊设备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 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触电其他爆炸()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二次回路接点应紧固,无电气裸露,接头宜采用电缆耦合

13、器, 且不超过 个。()焊机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禁止搭载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 线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 )第 4.2.41.5.2条四、 机械加工工艺序号场所 环节 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金属切削加工车床、铣床、镗床和钻床防护罩缺损,自动进刀手柄(轮)无弹出防护装置,导致设备部件和加工件飞出伤人。机械伤害()有可能造成缠绕、吸人或卷入、刺割等危险的运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防护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的相

14、关规定,并确保有效。()转动部位的连接销、刀排的突出高度应符合标准。()设备维护检修时应使用能量锁定装置。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第 5.2.3.1 条磨削机械砂轮有裂纹或防护罩缺损,导致破碎的砂轮飞出伤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砂轮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如发现砂轮有裂纹或其他损伤严禁使用。()砂轮防护罩应将砂轮、砂轮卡盘和砂轮主轴端部罩住,防护罩钢板应具有一定的强度。()砂轮与卡盘压紧面之间应衬以柔性材料的衬垫。磨削机械安全规程( )第 3.5条(二)铝镁金属机械加工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建构筑物的结构与布局不符合要求,发生粉尘爆炸时,易加重事故危害。其他爆炸()建筑物应设置符合粉

15、尘爆炸泄压指南 ( )要求的泄爆口。()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符合 的规定。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第 5.1、5.2、 5.3 条除尘系统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其他爆炸()选用干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采用袋式外滤除尘和(或)旋风除尘工艺;选用湿式除尘器进行除尘时,采用水洗或水幕除尘工艺。()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体、高温气体、 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 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

16、积尘,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 计算,且不小于 。()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湿式除尘设计用水量、水压应能满足去除进入除尘器粉尘的要求,循环用水水质应清洁, 储水池(箱)、水质过滤池(箱)及水质过滤装置不得密闭,应有通风气流,池(箱)内不得存在沉积泥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第 6.6、7.3、 7.4、 7.5 条电气系统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其他爆炸()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 6.1、 6.2的要求,电气连

17、接应符合 的要求。()除尘系统、金属设备,以及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的要求。()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的要求,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应无积尘。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第 6.3 条车间及作业要求粉尘爆炸危险区动火作业,未按规定清理积尘,导致粉尘爆炸其他爆炸()作业过程在作业区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如需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应在完全停止加工作业的状况下进行,动火作业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不得出现厚度大于 ? 的积尘层, 应及时进行粉尘清理。()清理作业时,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

18、和不产生火花的清扫工具。()清扫、收集的粉尘应防止与铁锈、水或其他化学物质接触或受潮发生放热反应产生自燃,应装入经防锈蚀表面处理的非铝质金属材料或防静电材料制成的容器(桶)内,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区域,收集的粉尘应作无害化处置。()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应不产生碰撞火花。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第 4.5、8.2、 8.3 条(三)木制品加工除尘系统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其他爆炸()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除尘器应在负压状态下工作。()除尘系统不得与带有可燃气

19、体、高温气体、烟尘或其他工业气体的风管及设备连通。()除尘系统的风管及除尘器不得有火花进入,风管与板材砂光机相连接时,板材砂光机应安装火花探测和自动报警装置。()风管内不出现厚度大于积尘,风管的设计风速按照风管内的粉尘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计算,且不小于 。()干式除尘器滤袋应采用阻燃及防静电滤料制作,运行工况应是连续卸灰、连续输灰。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第 6.6、7.3、 7.4、 7.5 条加工设备设备加工时产生火花、火焰引燃木屑、粉尘,导致火灾、粉尘爆炸。火灾其他爆炸木材加工设备,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干纤维仓及木粉仓、破碎设备、铺装机、砂光机、输送设备、热油加热系统及加热设备、干燥系统、人

20、造板机械、切削、成型、刨光及打磨等,应符合 的要求。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第 、 条电气系统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其他爆炸()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12476.1、12476.2的要求,电气连接应符合的要求。()除尘系统、金属设备,以及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防静电措施应符合的要求。()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符合的要求,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控制装置、监测及监控装置应无积尘。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第 6.3条车间及作业要求粉尘爆炸危险

21、区动火作业, 未按规定清理积尘,动火作业引燃木屑、粉尘,导 致 火灾、粉尘爆炸。火灾其他爆炸()作业过程在作业区不得进行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如需动火作业及检维修作业应在完全停止加工作业的状况下进行,动火作业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不得出现厚度大于 ? 的积尘层,应进行木屑、粉尘清理。()清理作业时,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和不产生火花的清扫工具。()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工具应不产生碰撞火花。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第 4.5、8.2、 8.3 条, 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 )第 条五、 热处理与电镀工艺序号场所 环节 部位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

22、类型主要防范措施依据(一)热处理液氨储存及使用液氨泄漏引起中毒和窒息、火灾或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其他爆炸()液氨储存及使用场所应设置检测和报警装置,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现场应设置防止氨气泄漏逸散的喷淋装置,并应设有冲洗水源和冲洗设施。()氨气瓶不得接近火源和在日光下爆嗮。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第 5.1.7 条加热炉加热炉区域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电气部分无屏护或接地不良导致触电、可燃气体泄漏导致爆炸。中毒和窒息触电其他爆炸()盐浴炉炉口应设置排风设施,电气接点应进行屏护;炉膛底部应设置放盐孔,并设有干燥的熔盐收集器;工具和工件应保持干燥。()可

23、控气氛多用炉淬火室应设置安全防爆装置,炉门应联锁。()保护气氛和可控气氛炉,应设置超温自动切断加热电源、低温自动停止通入生产原料气并报警的装置。()燃油(或燃气)炉应设置可燃物泄漏报警装置,烟道应安装防爆门;点火和熄火保护应灵敏可靠。()液氨作为制备气氛的原料时,其管路严禁用铜和铜合金材料制造;金属管道应设有防静电装置。()现场应配备防毒面具。()用于轻金属热处理的盐浴炉空炉时的盐浴温度不得超过;对镁合金轻金属热处理时盐浴的最高允许温度应符合表的规定。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第 7.47.11 条淬火油槽槽液渗漏和温度过高引起火灾。火灾()槽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无裂纹和变形。

24、()淬火油和回火油的工作温度至少应比其开口闪点低以上, 不得渗漏。()大型淬火油槽槽口四周应设置氮气或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现场应配置喷雾灭火枪。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第 7.9条整体热处理(或气体加热炉)操作及检修可燃气体未吹扫或置换不充分引起中毒和窒息、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可控气氛、保护气氛加热炉(或气体加热炉)在通入可燃生产物料前,应用中性气体充分置换掉炉内空气;停炉期间应在管路上设置两处以上关闭阀门,以确保关闭严密。()使用无前室炉渗碳,在开启炉门时应停止供给渗剂;使用有前室炉时,在工艺过程中严禁同时打开前室和加热室炉门;停炉时应先在高温阶段停气,然后打开双炉门,使

25、炉内可燃气体燃尽。()使用高真空油扩散泵时,扩散泵真空度达到时方可通电加热扩散泵油,而停泵时则扩散泵油应完全冷却后方可停止排气。()检修作业前应办理审批手续,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并检测作业场所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 确认符合安全状态方可作业。金属热处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 ()第 8.2条(二)电镀自动电镀线电镀槽体氢气聚集而发生爆炸,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自动电镀生产线应设有槽液快速循环和溢流的措施,防止氢气聚集。()镀槽应设置抽风净化装置。()对于酸洗槽应在附近设置冲洗、喷淋装置。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 ( ) 第5.7 条槽液配置槽液配置方法不当引起飞溅和爆炸。

26、灼烫其他爆炸()槽液混合作业时,添加的新槽液应缓慢加入,同时进行充分搅拌。()镀液配置和调整时,应先将固体化学品在槽外溶解后再慢慢加入槽内。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 ) 第 7.27.5 条电镀危化品储存及使用电镀危化品储存不当,无通风措施,或电气不符合防爆要求,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火灾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灭火方法不同、 相互反应的危化品应分库、分柜、分架和分堆存放。()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门窗应向外开启,并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储存酸、碱或其他具有强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储罐应采取防溢出、防渗漏等措施,并设置事故排放装置及报警装置。()铬酐应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还原剂、性金属粉末接触;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剧毒品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双帐、双领和双人用等措施。有限空间作业集聚在有限空间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设置监护人员。()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区域可靠地隔断(隔离);盛装可燃或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和管道必须采取清洗和置换措施。()作业前必须先通风并监测,当可燃或有毒有害物品在允许限值内后方可进入作业现场,作业中断超过分钟时应重新检测。()照明灯具、工具应采用低压或设置漏电保护器,当存在可燃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