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3.50KB ,
资源ID:90388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388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docx

1、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方案(7月16日印刷稿) 广州市财政投资教育信息化项目(20122014年)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申报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2012年5月目 录第1章 概述 31.1 项目名称 31.2 项目性质 31.3 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31.4 项目方案编制依据 41.5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周期 61.5.1 项目建设目标 61.5.2 项目规模 81.5.3 项目周期 81.6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81.7 总投资及经费来源 121.8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第2章 现状、必要性和需求

2、分析 132.1 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32.2 广州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 182.3 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存在问题 18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2.5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222.6 可行性分析 31第3章 项目建设和思路与任务 323.1 项目建设的主要思路 323.2 项目建设的主要任务 333.2.1 “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 383.2.2 “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工程的建设 383.2.3 “中小学智慧校园”运行支持环境的建设 393.2.4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建设 403.2.5 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41第4章 项目建设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424.1

3、项目建设的原则 424.2 项目的技术实现方法和路线设计 454.3 系统建设遵循的依据和参考规范 51第5章 项目建设总体框架设计 545.1 应用逻辑的体系结构 555.2 物理部署的体系结构 565.3 技术开发的体系结构 57第6章 本期项目的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系统设计 606.1 智慧教育的教学支撑系统的建设 606.1.1.小学“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 606.1.2.初中“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 666.1.3.高中“智慧校园”应用系统设计 946.2.“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工程的建设 1176.3.“中小学智慧校园”支撑智慧教育的网络环境的建设 1386.4.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

4、设标准 1416.5.“智慧校园”与广州“数字教育城”业务整合设计 141第7章 项目本期的投资预算 1437.1 投资概算的有关说明 1437.2 总投资概算 1437.3 项目本期的建设及运行管理 1627.4 项目的培训计划 156第8章 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1578.1 投资风险 1578.2 技术风险 1578.3 管理风险 1588.4 市场风险 158附件1 159附件2 184附件3 201附件4 212附件5 221附件6 232第1章 概述项目名称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性质 全市性教育信息化建设类,广州市智慧教育体系建设配套工程。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5、 项目主要承建单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 项目主要负责人:张嘉志 项目主要承建单位介绍: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化教育馆)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主管电化教育的事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方案,完成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建设的任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广州市现代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规划并具体组织实施;负责广州市教育科研网、教育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协调、组织广州市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应用和管理;组织并指导各区、县级市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与实验;组织全市师生开展相关的各类竞赛及青少年科技活动;负责对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人员、教育技术人员和网络管

6、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结合我市教育教学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单位现有内设机构为:办公室、教研管理部、信息资源部、技术服务部、培训部;具体职责: 1、具体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方案,完成省、市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 2、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广州市现代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规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3、依照国家、省、市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和健全我市教育信息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的管理制度。 4、负责我市教育科研网、教育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协调、组织我市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应用和管理;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

7、会提供教育信息技术服务,通过教育网站发布教育信息。项目方案编制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附件1)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等。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附件2)指出:“制订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基本标准。采用政府推动、示范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

8、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每所学校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广州市教育信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附件3)提出:“要实施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建立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打造智慧型的校园环境、智慧型的学校管理、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智慧型的教学环境、智慧型的教学系统、智慧型的教学模式,培养信息时代智慧型的学生。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约100所特色明显、技术先进、应用创新、效果显著的智慧校园示范校,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其它地区和学校提供经验借鉴。

9、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推动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力。” 广州市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附件4)中提出:“开展教改实验,促进教育创新。大力开展面向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模式研究以及教学改革实验,积极倡导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总结推广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推进基于网络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通过优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中提出:“构建生态型智慧教育体系。构建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共享全市

10、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实施教学改革,积极应用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创新应用。” 综上所述,“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是符合广州市委、市政府“智慧广州”建设的总体战略要求的,它是构建智慧型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周期1.5.1 项目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智慧广州”战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以创新型智慧城市和打造我国教育信息

11、化高地为标杆,以构建生态型智慧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为核心,实验先行、改革探索、以点带面,通过探索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育科研、家校互动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形成智慧型的教育体系,推动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本期目标: 一是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支持系统。创建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相适应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向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有效支持学与教的学科教学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可视化工具,以满足学生探索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化学习、针对性评价以及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减轻师生的教与学负担

1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 二是建设“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按照“实验先行、改革探索、以点带面”的原则,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附件5),在全市选择6所教育信息化基础与环境好、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教师信息素养较高的学校作为首批“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智慧型的教室、智慧型的教学支持系统,培养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探索依托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全面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广州“智慧教育”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三是搭建“中小学智慧校园”的运行支撑环境。基于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和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平台,按需搭建支撑“

13、中小学智慧校园”运行的环境,有效支持中小学校和师生智慧校园的应用。 四是研究出台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通过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如何依托新技术,构建崭新的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系统、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创新,并研究制订出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1.5.2 项目规模总体规模: 覆盖广州市全部城区及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三类学校,其中包括:小学819所、初中296所、高中30所、完全中学83所、9年义务教育学校26所、12年义务教育学校2所。本期规模: 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基于广州“数字教育城”的“

14、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支持系统的应用,并选择6所学校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的建设与应用实验研究。1.5.3 项目周期 本项目以“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典型示范、深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建设原则,按财政投入力度,预计分3年建设,建设时间为2012?2014年。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一、“中小学智慧校园”教学支持系统内容 主要功能模块学科教学平台(工具) 小学数学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文件编辑工具工具软件教学素材辅助工具教学参考学科教学平台(工具) 小学科学教学平台 编辑工具动画课堂虚拟软件科学园百科全书辅助工具学科教学平台(工具) 初中数学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文件编辑工具工具软件教学素材辅助工具

15、教学参考初中物理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初中化学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初中生物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虚拟仿真实验室 初中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虚拟演示和分组实验虚拟探究实验实验仪器介绍初中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虚拟演示和分组实验虚拟探究实验实验仪器介绍初中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 虚拟演示和分组实验虚拟探究实验实验仪器介绍学科教学平台(工具) 高中数学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文件编辑工具工具软件教学素材辅助工具教学参考高中物理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高

16、中化学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高中生物教学平台 文件操作工具内容编辑工具同步实验软件仿真工具辅助工具虚拟仿真实验室 高中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室 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拓展训练高中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室 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拓展训练高中生物虚拟仿真实验室 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拓展训练 二、“中小学智慧校园”样板校 (一)建设6个中小学智慧教室样板序号 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描述1 智慧型的教学环境 课室硬件布局:课室的无线网络环境改造,70寸智能交互LED平板电视?电脑一体机、智能网络中央控制系统、高清实物投影仪、高清录播系统(含扩音设备)课室软件支撑:支持师生互动教学与反馈、学生自

17、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教学资源应用、移动学习等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可整合与共享应用“数字教育城”云平台的资源及区、校教学资源。2 智能化移动学习终端(电子书包) 每间数字化教室配55台平板电脑作为智能化移动学习终端,用于探索移动学习的新模式以及电子书包的发展方向。 (二)架设6所“中小学智慧校园”校板样的智能化环境 通过构建与广州数字教育城实现统一认证和数据共享的校园门户系统、智能化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教务教学管理系统、校园学生管理系统新增与整合相结合、校园安防与监控系统新增与整合相结合等,使学校的教育管理逐步实现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 三、搭建支撑“中小学智慧校园”运行的基础环境 基于广州

18、市教育科研网和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平台,按需搭建支撑“中小学智慧校园”运行的环境,有效支持中小学校和师生智慧校园的应用。包括:实施优化广州市教育科研网的网络环境建设,确保教育科研网接入单位具有较优良的上网环境,为“中小学智慧校园”提供最优的上网环境;完善广州市教育科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为“中小学智慧校园”提供一批性能良好,运行可靠的虚拟服务器及其运行环境,用于中小学智慧校园的统一认证、门户信息发布、数据交换、文件存储等;完善广州“数字教育城”的软件平台的建设工作,为全市师生提供各种教育业务所需的软件环境(该部分已在建设中)。 四、研究出台广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建设内容 主要内容描述

19、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的建设 根据“智慧广州”建设的总体要求,启动智慧型教育体系的研究,并以中小学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切入点,组织开展实验研究,探索依托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系统、教学模式、教育科研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创新,并研究制定出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总投资及经费来源 总投资预算约9222万元,由市财政专项经费列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广州”、“智慧广州”建设步伐的加快,依托教育信息化建构创新型、智慧型的现代教育体系,是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学校

20、是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建设“智慧校园”,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有效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我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本项目以学校信息化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探索在校园环境、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育科研、家校互动等方面有效利用新技术,构建素质教育生态体系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形成智慧型的教育体系,推动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是将有效促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的转型与创新发展,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将有力地促进我市教育资

21、源的均等化配置,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将培育出一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的先进典型,带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四是有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教育实践创新,以教育创新推动我市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实施,以“系统规划、顶层设计、科研引领、实验先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策略,降低改革的风险,引导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方向。通过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与推广应用,引导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投资行为,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绩效。第2章 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我市共有十个区、两个县级市,教育总量

22、大,学校层次多,目前,各级各类学校3000多所,在校学生总数200多万人,在职教职工总数15多万人。 “十五”以来,广州教育信息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优质教育带动均衡发展为举措,以“教育e时代”工程为抓手,坚持“科学规划、制度保障、着眼均衡、整体发展、创新应用、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地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各领域的有机结合,在平稳发展中透着坚定和务实,通过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改造与创新,逐步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协调、快速、持续发展。全市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

23、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态势。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与基本应用阶段(2002?2004年)。全面构建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推进教育管理教学手段信息化,努力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与整合应用阶段(2004?2009年)。优化整合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形成开放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开展教育技术理论实践研究,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三阶段:大网络大平台大服务阶段(2009年?)。优化大网络,构建大平台,提供大服务,打造生态型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广州“数字教育城”。

24、 三个阶段的发展基本实现三个突破?突破以物为本,实现以人为本;突破各自为政,实现整体发展;突破城乡障碍,实现协调发展。为广州教育信息化的转型与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是全面优化了全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环境。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教育e时代”工程的推进中,我市实施了教育技术装备工程,通过新建、改造、合并、重组各种方式,高标准地配置中小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全市教育技术环境不断优化,特别是农村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城乡教育信息化“硬件差异”明显缩小。全市中小学学生电脑配备情况生机比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

25、10年 2011年城区 8.5:1 8.2:1 7.8:1 6.4:1 8.0:1农村 20:1 13:1 9.6:1 8.6:1 9.7:1全市 11.7:1 9.25:1 8.5:1 7.3:1 8.6:1全市中小学教师电脑配备情况师机比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城区 1.6:1 1:1 0.85:1 0.77:1 1:1农村 7:1 2.6:1 1.42:1 1.19:1 1.18:1全市 2.59:1 1.3:1 1.03:1 0.92:1 1.05:1全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课室比例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城区 8

26、0% 100% 100% 100% 100%农村 12% 40% 53% 74.5% 83.7%全市 50% 70 % 78% 87.3% 91.8% 二是全面强化了教育信息网络环境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快速配送和高效共享的重要途径。2002年,广州建成了光纤总长度为1,488公里的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基本覆盖全市教育机构和城区学校,成为具有现代远程教学功能、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功能、教学远程协作交流功能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功能等的城市教育信息化网络骨干平台。 几年来,根据教育改革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需要,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不断地得到延伸和优化。2008?2009年,广州又高标准、

27、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接入市教育科研网工程”,架起了通往全市基础教育各个角落的信息桥梁,使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从城区和部分农村学校延伸到农村边远学校,广州市教育科研网的光纤总长度也由最初的1,488公里延伸到超过20,000公里,成为具有现代远程教学、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教育远程协作交流及教育教学管理信息交换等功能的城市教育信息化网络骨干平台。同时,各类学校的校园网建设也日趋完善,网络接入率逐年提高,为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各种教育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三是形成了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体系。按照“统筹规划、需求导向、因地制宜、项目示范、注重实效、协调

28、发展”的原则,通过“引入国家资源、共享省的资源、共建合作资源、采购通用资源、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等多种途径,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信息资源库群,目前,市级教育信息资源库总量达80TB,市级应用系统达50多个,并打造了“同步教学资源包”、“精品课例库”、“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管理系统”、“网络教研系统”、“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名师辅导网”、“天河部落”、“教育资源搜索引擎”等一大批彰显本地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是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

29、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而教育信息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型模式和有效渠道。广州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多渠道、多层次地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行动计划:第一,是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模式,全方位地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市级、区级和校本培训,教师培训的覆盖率为100%;第二,教师信息化从“单一培训”到“研培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主体意识觉醒;第三,是实现了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群体专业发展并进,通过为教师提供平等对话、教学研究、协作交流、自主创作、个性展现的多元化研

30、究性学习交流平台,引导教师从个体研究行为向共同探索行为转变,从区域内各学校的封闭竞争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协助联盟转变。 五是推进了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按照“科研引领、实验先行、示范带动、活动推进”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展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努力促进传统学与教模式的变革与创新。近年来,我们以各级各类的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为基地,大力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技术、信息化探究学习、“1对1”互联课堂应用创新实验、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汇聚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广州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 详见广州市依托教育信息化推进智慧教育体系建设现状与趋势专题调

31、研报告(附件5)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优质与均衡发展,但是,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挑战,我市教育信息化的结构性、体制性、有效性、服务性等方面还存在着矛盾与问题,区域整体教育信息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由于各种设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应用软件运行的要求,使用绩效还有待提高;二是在教与学应用方面,学校配备的主要是通用编辑软件、课件管理软件,教学支撑环境建设缺乏针对性、不完整,教师个性化教学思路得不到有效支撑,缺乏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学评价的支撑环境;三是在师资教研与培训方面,区域性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开展还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培训内容形式单一,能力培养环节不够,教师教育模式有待创新;四是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各区、县级市和大部分学校或多或少地安装了信息管理类软件,但从全局角度看,教育管理信息分散、数据不一致、共享困难,教育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教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