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你正在下载:

痰饮.docx

[预览]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7.80KB ,
资源ID:90359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35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痰饮.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痰饮.docx

1、痰饮 痰饮学说 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所以常痰饮并称。痰饮既是病理性产物,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 中医内科学教材则分为痰证、饮证。痰证是指脏腑气血失调,水湿津液凝结成痰所产生的各种病症。分有形、无形两类。有形之痰咳吐可见,无形之痰从症测知。饮证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这一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

2、医理论中有特点的组成部分。 一.痰饮的产生 人体水湿津液代谢生理: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1.痰的发生 文献: 历代医家论述很多,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 清代医家吴澄在不居集中对痰的发生归结到肺、脾、肾三脏。“盖痰之生也,多由于脾”,“痰之来也,多由于肺”“痰之本也,多在于肾”。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中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 2.饮的发生 文献: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饮发中满”。 宋代陈言、明代张景岳认为,饮的发生是由于外受寒湿,内伤水饮

3、,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以致水液聚积而成。 3.痰与饮之区别 痰与饮虽然均为外感六淫或饮食失节,内则脾、肺、肾三脏失常,水液结聚而成,但痰与饮有许多明显的区别。如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痰饮中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处不到。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二.痰饮致病的机理 1.肺为贮痰之器说(窠囊说) “脾之湿热,胃之壮火,交煽而互蒸,结为浊痰,溢出上窍,久久不散,透出肺膜,

4、结为窠囊”(喻昌寓意草)。 2.脾为生痰之源说 李用粹证治汇补:“脾肺二家,往往病则俱病者,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脏气恒相通也。” 3.百病皆由痰作祟说 痰浊随气升降,流行于人体脏腑各处而造成种种病变。故清代医家汪昂曰“百病皆由痰作祟”。 4.三焦气塞聚成痰饮说 “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积,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明朱啸圣济总录 5.痰瘀相关说 丹溪心法痰饮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明代医家罗赤诚医学粹言“瘀血挟痰”。 三.痰饮的辨证 (一)痰病辨证 1.辨痰的六淫属性: 风痰 表现为眩晕,恶心欲吐,咳出的痰量多,呈泡沫状,有时喉中痰声漉漉,四肢麻木,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浮

5、弦。本证以体胖者居多,有时发生癫痫、抽搐、中风及瘫痪等证。古代医家认为风痰多见奇证。 热痰 表现为咯痰黄而粘稠,有痰块,面赤烦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洪滑或滑数。另外,痰火一证是因痰火扰乱神明,而导致病人狂躁或神昏谵语。 湿痰 痰色白而稀粘,量多易于咯出,可伴有胸皖闷,食欲不振,疲乏嗜卧,大便稀溏等,舌苔厚腻,脉缓滑。 寒痰 痰色白而清稀,形寒伯冷,背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脉沉迟。 燥痰痰量极少,粘稠而不易咯出,痰唾如线或如小珠或如胶漆,间带血丝,口于稠燥而痒,或表现为干咳无痰。有的伴有低热,尿黄或短赤;舌苔干燥少津。脉滑数或细而涩。 另外,还

6、有气(郁)痰,其常结于咽喉,而有异物感,咯吐不出,咽吞不下,伴有胸脯痞满,此即“梅核气”;食痰,其表现为痰多而粘,如桃胶、蚬肉之状,伴有胸腹胀闷不安,苔腻脉滑;酒痰,则因酒积而生痰,表现为痰量多而粘腻,痰唾呕恶,清晨多咳嗽,苔腻或黄赋,脉滑。 2.辨痰的五脏所属: 痰在肺的主要证候 咯痰,痰色白或黄,清稀或粘稠,易咯出或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或吐浊唾液沫,或稠而带绿,或如煤炱、桃胶、破絮等等不同。引起的病有咳嗽、哮喘、喉风、梅核气、肺痈、肺痿、肺痨等。 痰在心的主要证候 心悸、神昏、狂乱、谵语、痴呆、胸背彻痛、梦幻怪异等。引起的病有心悸、心痛、癫痫、癫狂、胸痹和温病痰热蒙蔽心包等。 痰在脾的主

7、要证候 吞酸、嘈杂、痞满、心下如停冰雪,或吐冷涎绿水,背冷如掌大等。引起的病有呕吐、噎膈、疟疾、肥胖等。 痰在肝的主要证候 胁肋胀满,头昏眼花,口眼歪斜或颠动,肢体麻木或瘫痪,或痰涎挟肝气上冲,或自觉胸腹间有二气交扭,时时如烟上熏,顿觉头面烘热等。引起的病有中风、癫痫、痰厥、眩晕等。 痰在肾的主要证候 腰痛冷重,或脊中一点冷冰而痛,眼眶发黑,男子精冷,女子宫寒等。引起的病有遗精、阳痿、经闭、不孕、带下等。 3.痰阻经络: 痰阻肌腠 遍身皮下可触及大小不等的颗粒或绵软肿块,不红肿、不痛痒、不化脓,甚则肌肤顽麻,经久不消。 痰流肢体 初起局部麻木冷痛,逐渐则痛不可忍,可腰膝或腿胯不能转例屈伸,重着

8、不移,甚则成为“肋骨流痰”(附骨疽)。 痰逆癫顶 头目眩晕、偏正头痛、口眼歪斜、头发脱落等。若胆胃郁热生痰,随经上逆,干扰清阳,则见眩晕、口苦耳鸣,虚烦不眠、惊悸多梦;若风痰上冲头则偏头痛,或一侧面瘫,或口眼抽动,且反复发作;若寒痰上攻,头脑冷痛,虽炎夏也容重棉包裹,喜温而恶寒,痛剧时常欲敲击。 痰结胸胁 有结在胸膈者,有旁积季胁者,有阻滞乳房者。如结胸、痃癖、乳核(乳病或痰核)等。 痰伏筋骨 痰涎内注筋骨,或腰酸重。逐渐漫肿,皮色不变,甚则游走肿痛;若下肢局部麻木冷痛,日久不已,亦不化脓(贴骨流痰);或关节冷痛肿大,腿胫肌肉消瘦(鹤膝风);或下肢厥冷,皮肤黯黑,痛如火烙(脱疽)。 (二)饮病

9、辨证 笔者根据临床体会,饮病辨证主要辨病位。 1.饮留胃肠(痰饮): 各种疾病尤其慢性疾病出现胸腔、心包、腹腔积液,胃肠积液(线透视可见液平面)。 患者由体胖逐渐消瘦,胸腔胀满,饮食减少,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皖腹寒冷,背心一片常为冰凉,头昏目眩,大便多溏薄,或兼有咳嗽、心悸。舌苔白腻或灰腻,脉弦或弦滑。 2.饮聚胸胁(悬饮): 多见急性疾病如胸膜炎、气胸血胸、急性心内膜炎导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患者证见胸胁疼痛,咳嗽,呼吸时疼痛加剧,翻身时牵引作痛,肋间饱满,呼吸气促,喜例卧,舌苔白滑,脉沉弦。 3.饮溢四肢(溢饮): 粘液性水肿,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出现的四肢浮肿

10、。 患者证见身体疼痛且重,四肢浮肿,恶寒,当出汗时不出汗,口不渴,有时伴有咳喘,痰多白沫,干呕。舌苔白,脉弦紧。 4.饮聚膈上(支饮):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并感染炎症渗出。 患者咳逆喘息,面浮肢肿,眩晕,痰多色白。遇寒即发,历年不愈。舌苔白腻,脉弦滑。 5.水气凌心: 尿毒症血液中尿素氮、肌酐数值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者;肺心病、风心病、妊娠中毒症导致急性心衰。 患者证见心中悸动,心下坚满,胸中痞闷,背部恶寒,短气不得卧,舌白滑,脉沉弦。 四.痰饮的论治 (一)论治原则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痰乃病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这是对前人治痰之总结,

11、实际指出了治痰三原则。 1.治痰饮先治气:痰饮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津液,聚则为痰饮;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都是气作用的结果。宋代庞安时曾说过:“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对于痰饮亦不例外。 2.治痰当知求本:由于痰多因热邪熬灼津液而成,属阳;饮多因寒邪凝聚津液而成,属阴。故治疗多以清火为主治痰,实者利之,虚者化之;以燥湿为主治饮,实者逐之,虚者以温药和之。但是由于生痰之因不一,所以治痰当求其本。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痰饮中对此作了独到的发挥,他说:“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因此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

12、先;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郁痰有虚有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郁兼忧者宜培肝、肺。总之审证求因,就是求其本。 3.温脾、强肾为治痰之源:由于脾主运化,肾主水,所以在明清之际诸如赵献可、张景岳、柯琴、吴澄等医家对于“脾为生痰之本”、“肾为生痰之源”的观点进行了阐发与论证。如张景岳说:“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这就是如能健脾益肾,则水湿津液决不致内停而成痰饮之患,且肾阳可温照脾土,脾的运化有赖于肾阳的资助,所以温

13、脾益肾是治痰饮的根本大法。 (二)治疗痰饮名方介绍 1.二陈汤局方 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 汪昂医方集解注:“脾虚不能健运,则生痰饮,稠者为痰,稀者为饮。水湿其本也,得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半夏(姜制)二钱, 陈皮、茯苓一钱,甘草五分,加姜煎。 前人谓治痰通用二陈,加减如下: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 寒痰加半夏、姜汁。 火痰加石膏、青黛。 湿痰加苍术、白术。 燥痰加括蒌、杏仁, 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 老痰加枳实、浮海石、芒硝。 气痰加香附、枳壳。 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 四肢痰

14、加竹沥。 本方加人参、白术,名六君子汤,治气虚有痰。 本方去茯苓、甘草,名陈皮半夏汤;再加桔梗,名桔梗半夏汤。 本方去陈皮、甘草,名半夏茯苓汤;再加生姜,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气呕恶。 本方加黄芩,名茯苓半夏汤,治热痰。 本方加黄连、栀子、生姜,名二陈加栀连生姜汤,治腮上热痰,令人呕吐。去生姜,治嘈杂。 本方加砂仁、枳壳,名砂枳二陈汤,行痰利气。 本方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治顽痰胶固,非二陈所能除者。 再加菖蒲,治惊悸健忘,怔忡不寐。 导痰汤加木香、香附,名顺气导痰汤,治痰结胸满,喘咳上气。 本方加枳实、栝蒌、莱服子、山楂、神曲,冶食积痰嗽发热。 本方加苍术、枳壳、片子姜黄,名加味二陈汤,治

15、痰攻眼肿,并酒家手臂重痛麻木。 本方除甘草,加干姜,姜汁糊九,名温中化痰丸,治胸脯寒痰不快。 本方除茯苓、甘草,加黄连,面糊丸,姜汤下,名三圣丸,治痰火嘈杂,心悬如饥。又东南之人,湿热生痰,故朱震亨主之加枳实、砂仁,名枳实二陈汤。 2.苓桂甘术汤金匮 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稀者为脉碉者为谈。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此足太阴药也。喻嘉言曰:茯苓治痰饮,伐肾邪,渗水道;桂枝通阳气,开经络,和营卫;白术燥痰水,除胀满,治风眩;甘草得茯苓则不资满而反泄满,故本草曰:甘草能下气除烦满。此证为痰饮阻抑其阳,故用阳药以升阳而化气也。 3.清气化痰丸医方集解 治痰热。 半夏姜制 胆星半两

16、 橘红 枳实 杏仁 栝蒌仁 黄芩酒炒 茯苓一两 姜汁糊丸。姜汤淡下。 此手足太阴之药,治痰火之通剂也。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也。 4.茯苓丸指迷方,又名指迷茯苓丸。吴昆医方考 治痰停中脘,两臂疼痛。 半夏曲二两,茯苓一两,乳拌。枳壳五钱,麸炒。风化硝二钱半。姜汁糊丸,姜汤下。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半夏燥湿,茯苓渗水,枳壳行气,化硝软坚去坚痰,生姜制半夏之毒而除痰,使痰行气通,臂痛自止矣。 喻嘉言曰:痰药虽多,此方甚效。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误以为风,则非其治,宜导痰汤加木香、姜黄各五分,轻者指迷茯苓丸,重者控涎丹。 5.控涎丹

17、,一名妙应丸。三因方 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项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误认瘫痪,非也。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等分,为末,糊丸。临卧姜汤服五七丸至十丸,痰猛加丸数。 6.三子养亲汤 明韩懋韩氏医通 治老人气实痰盛,喘满懒食。 紫苏子(沉水者),白芥子,莱服子各微炒、研,煎服。或等分,或看病所主为君。 此手足太阴药也。白芥子除痰,紫苏子降气,莱服子消食,然皆行气豁痰之药,气行则火降而痰消矣。 7.涤痰汤 严用和济生方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半夏姜制、胆星二钱五分,橘红、枳实、茯苓二钱,人参、菖蒲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加姜煎。 此手少阴、足太阴

18、药也。心脾不足,风邪乘之,而痰与火塞其经络,故舌本强而难语也。人参、茯苓、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气燥湿而祛痰;菖蒲开窍通心;枳实破痰利膈;竹茹清燥开郁,使痰消火降,则经通而舌柔矣。 8.礞石滚痰丸 王隐君丹溪心法附余 治实热老痰,怪证百病。 大黄(酒蒸) 黄芩(去朽)各半斤 礞石(硝煅金黄色) 沉香五钱。风木太过,克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回薄肠胃曲折之处,谓之老痰,变生百病,不可测识,非寻药饵所能疗也,此丸主之。 9.外台茯苓饮 金鉴 治心胸中有痰饮宿水,自吐出水,复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

19、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进之。 10.半夏天麻白术汤 李杲 治脾胃内伤,眼黑头眩,头痛如裂,身重如山,恶心烦闷,四肢厥冷,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 痰厥者,湿痰厥逆而上也。厥逆则上实,故令头痛,目眩,眼前见黑色也。东垣曰:太阴头痛,必有痰也;少阴头痛、足寒而气逆也;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中,头上气不得畅而为痛也。 半夏姜制 麦芽钱半 神曲炒 白术炒 一钱 苍术 人参 黄芪 陈皮 茯苓 泽泻 天麻五分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酒洗 11.温胆汤 温胆汤,即二陈加枳实、竹茹。三因云:心虚胆怯,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短气悸乏

20、,或自汗,并温胆汤主之。 集解治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 金鉴治热呕吐苦,虚烦,惊悸不眠,痰气上逆。 陈皮去白 半夏姜制 茯苓或用茯神 甘草 枳实麸炒 竹茹加姜煎。或加枣。 如心虚加人参、枣仁; 心内烦热加黄连、麦冬; 口燥舌干去半夏,加麦冬、五味、花粉; 表热末清加柴胡; 内虚大便自利去枳实,加白术; 内实心烦加黑栀子。 加人参、远志、枣仁、熟地,名十味温胆汤,治梦遗惊惕。 二陈加竹茹、枳实,二味皆凉药。乃以凉肺经之热、非以温胆经之寒也,其以温胆名汤者,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耳。 胆以温为候,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若病后

21、,或久病而宿有痰饮未消,胸膈之余热未尽,必致伤少阳之和气。以故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烤蒸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府,以郁灸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木家挟热而上升也。方以二陈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谓温和之温,非谓温凉之温也。若谓胆家真畏寒而怯而温之,不但方中无温胆之品,且更有凉胃之药也。 12.邓氏温胆汤 竹茹10 枳壳6 橘红6 法夏(胆星)10 云苓15 甘草6 加参(人参或党参、太子参),又名温胆加参汤。主治:气虚痰浊证 加减如下: 广东人气(阴)虚湿热者加太子参20,石斛15,薏苡仁30。

22、心血管疾病加五味子6, 麦冬10,太子参15,五爪龙30,鸡血藤30。 脑血管疾病加天麻10,白术15,钩藤10,白蒺藜10,生牡蛎30或石决明30。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加夜交藤20,酸枣仁20,五味子6,钩藤10,石决明30。 甲亢加山慈菇15,玄参10,生牡蛎30,浙贝母15,石斛15,薏苡仁20。 肢体疼痹痛痛加威灵仙20,老桑枝30,杜仲15,川断10。 血脂高加山楂30,玄参10,丹参15。 动脉硬化加五爪龙30,鸡血藤30,土鳖虫6。 有外感加稀签草15,千层纸10,桑叶10,玄参10。 大便秘结加枳实10,玄参10。 免疫亢进加山慈菇15,玄参10,薏苡仁20。 尿酸高加薏苡仁3

23、0,玉米须30,土鳖虫6。 血糖高加淮山30,玉米须30,黄芪30或五爪龙30,白术15。 舌质黯加入丹参、生三七、路路通。 舌苔腻加入川萆解、白术、薏苡仁。 临床应用邓氏温胆汤体会: 痰病多怪或怪病多痰,即疑难病症可以考虑运用治疗痰证的理法方药。 精神科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忧郁症等。 老年病,脉弦者。老年人患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中风、眩晕、震颤麻痹等。 血液生化某些项目异常,如血脂高、血沉快、免疫亢进、尿酸高、血糖高、甲功异常等。 肥胖者,肥胖人多痰湿。如肥胖症脂肪肝。该方可以减肥轻身。 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者。如老年人习惯便秘。 咳吐痰涎者。有外感但不宜用感冒药者。 舌苔腻者,

24、或舌黯者。第15章 痰饮学说(编写提纲)痰饮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性产物,其质稠浊者为痰,其质清稀者为饮,又与水湿有关,故湿、痰、饮为一源三岐,三者均为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引起病变的致病因素。由于痰和饮的性质相同而又常合而为病,经典文献常痰饮并称。痰饮学说是阐述痰饮产生的原因、致病机理及其辨证论治的学说。第1节 痰饮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一、痰饮学说是基于中医理论产生的学说二、痰饮学说是基于中医临床实践形成的学说 三、痰饮学说产生的其他相关因素(“痰”、“饮”汉字注解含义)第2节 痰饮学说学术源流及历代医家贡献(引述中医古籍原著阐述以下内容)一、秦汉时期(一)先秦有关痰饮病零碎资料

25、整理(二)内经诸篇对“饮”论述及后世医家注解(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四)小结:论治痰饮,注重脾胃,多用温药二、晋唐时期(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凡16论(二)千今翼方、外台秘要痰饮又作“淡饮” (三)敦煌医学遗书辅行诀等有关痰饮资料整理(四)小结:全面论述痰饮病因证候,重视饮病诊治 三、宋金元时期(一)北宋方书分门论治痰饮1.太平圣惠方痰饮门2.圣济总录痰饮门3.和剂局方治痰饮附咳嗽4. 其他方书论治痰饮(二)金元医家论治痰饮主要学术观点1.刘完素论痰饮,突出治痰,谓“皆肺气热也”2.张从正对痰饮分述:痰归风形,饮归湿形,治用三法3.王好古阐述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治4.朱震亨“

26、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无痰则不作眩”说(三)儿科、妇科、骨科、外科、针灸科论治痰饮资料整理(四)小结: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痰饮病证有分治趋向四、明清时期(一)明清医家对痰饮水湿关系的论述(二)痰饮病以痰证、饮证各自分立篇目(三)明清温补派医家治痰证注重脾肾(四)明清温病大家治痰证倡导清热(五)明清医家对外科疾患消痰法论治(六)明清临证各科诊治痰饮资料整理(七)小结:痰饮学说创新发展,临证理论日臻成熟痰饮学说,自内经首先论述水饮,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始名痰饮,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总结,如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痰饮叙论、清尤怡金匮翼痰饮统论等,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其内容十

27、分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众多方面,并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成为中医理论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第3节 痰饮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特点(引述中医古籍原著阐述以下内容)一、痰饮产生的机理(一)人体水液代谢生理功能1. 肺居上焦,宣发布散,通调水道2. 脾主中焦,运化水湿,游溢升腾3. 肾处下焦,蒸化水液,分清泌浊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肺肾三脏共同完成水液吸收、运行、排泄的整个过程,而痰饮水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常密切相关。(二)水液代谢异常病理变化1.外邪致病,如外

28、感湿邪、饮食不节2.内在因素,如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疏泄肺失宣降,水津不能通调输布,便可水湿停聚,为痰为饮;脾脏受病或脾气本虚,运化不力,亦可使水湿不行,停聚而为痰饮;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不化气,亦可导致水湿贮留,而为痰饮。肝主疏泄主升,气机升降异常,水湿代谢输布障碍。三焦气化异常,产生水湿痰饮。(三)痰证病理特点1.痰之生也,多由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说。2.痰之来也,多由于肺,肺为贮痰之器说。3.痰之本也,多在于肾,肾为生痰之本说。4.百病皆由痰起说(百病皆由痰作祟说)5.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说(痰瘀相关说)(四)饮病病理特点1.饮属水湿,淡荡流动,称谓“淡饮”、“流饮”。2.饮属阴邪,水

29、饮内停,内在病理基础为阳虚。(五)痰饮水湿辨1痰饮湿一源三岐,源虽同而流则异。2痰饮湿形质、属性、病症辨。二、痰饮的辨证(一)痰的辨证特点1.辨痰的六淫属性 2.辨痰的五脏所属 3.辨痰阻经络气血(二)饮病辨证特点1.饮留胃肠(痰饮)2.饮聚胸胁(悬饮)3.饮溢四肢(溢饮)4.饮聚膈上(支饮)5.水气凌心 三、痰饮的论治 (一)论治原则 1.治痰饮先治气2.治痰当知求本3.治痰当先补脾温肾(二)痰病治法1.燥湿化痰法 2.清热化痰法 3.温阳化痰法 4.熄风化痰法 5.润燥化痰法 6.理气化痰法 7.消食化痰法8.益气除痰法9.通络除痰法10.软坚消痰法11.攻下祛痰法12.涤痰开窍法 (三)

30、饮病治法1.温阳化饮法 2.发汗祛饮法3.攻逐水饮法 四、治疗痰饮名方(一)苓桂甘术汤金匮 (二) 二陈汤局方(三)清气化痰丸医方集解 (四)茯苓丸指迷方,又名指迷茯苓丸医方考(五)控涎丹,一名妙应丸,三因方(六)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七)涤痰汤济生方(八)礞石滚痰丸丹溪心法附余(九)外台茯苓饮医宗金鉴(十)半夏天麻白术汤脾胃论(十一)导痰汤丹溪心法(十二)温胆汤千今要方三因方第4节 痰饮学说的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及学术争议一、痰饮学说已成为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学说 (一)痰饮学说在中医理论学术地位 (二)痰饮学说内涵的理论研究二、痰饮学说已成为中医指导实践理论学说(一)痰饮病证候的特点及中医诊断标准(二)中医痰饮与现代医学相关病种探讨(三)痰证宏观辨证标准、悬饮的诊断依据及证候分类标准颁布 三、痰饮学说的历史争议(一)金匮要略“痰饮”非“痰”,而是饮证(二)隋唐至宋元痰饮概念的转变(三)近现代痰饮研究存在的病证分离现象(四)痰饮与瘀血相关性讨论第5节 痰饮学说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一)痰饮学说的现代临床研究(二)痰饮实质研究的理论假说(三)痰饮学说现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