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5.51KB ,
资源ID:90298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298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docx

1、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家乡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2首古诗和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3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本单元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中以“陡峭”“五光十色”为示例,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并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加以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这种方法,遇到不懂的词句,先借助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种阅读方法可以

2、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教科书在黄山奇石葡萄沟等课文中安排了仿写的练习,在古诗二首日月潭等课文中安排了词语的拓展积累,在多篇课文后安排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古诗二首21认识57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3、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7. 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黄山奇石2日月潭2葡萄沟2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2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够用“像”说句子。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学习写留言条。 5发现描写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6背诵积累风景名句,初步感受山河的壮美。 7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合计108 古诗二首 教材解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

4、之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是李白游历庐山时写下的风景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第一幅配合登鹳雀楼的诗意,画的是在山上的古楼,诗人登上最高层,眺望黄河的情景。第二幅画的是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瀑布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情景。 以下为诗句解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见

5、。“白日依山尽”写远景,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黄河人海流”写近景,意思是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写出了水的气势磅礴,景象壮观。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色彩也相对;“依山尽”对“人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表达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诗中的“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两句诗写诗人远望庐山瀑布的雄奇之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

6、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一个“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Ji之间。“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是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飞流”二字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虚数,极尽夸张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飞流的壮观。一个“疑”字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

7、、依”等l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l2个生字中,“瀑、布”的韵母都是“u”,以“P”和“b”为声母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学生可能容易混,教师可以多示范、纠音。,另外,“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还可以借助H常交流,强化正音,比如,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班级在教学楼的第几层,在运用中规范字音。 字形的识记要根据汉字特点,分类学习。“川”是象形字,教学时可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对照识字。“楼、依、遥”都是形声字

8、,可以根据熟悉的构字部件来识记,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式联系熟字来识记。“欲”可组词“欲望、食欲”识记字义。 字义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也可借助文中插图进行学习。比如,“依、尽”的学习,可以请学生看看插图,说说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理解“依、尽”的意思。“层、炉”可以联系插图和生活经验来学习。“层”,看看插图,这鹳雀楼一层叠着一层,数数有几层。“炉”,从“火”从“户”,表示家里盛火的器具,请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见过哪些炉子煤炉、微波炉。此时,还可以将“炉”与“庐山”的“庐”作比较,进一步巩固字形。 2写字。 “楼、依、炉、烟、挂”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楼、依、炉、挂”要特别注意笔画的穿插

9、。“炉、烟”左侧“火”的捺应改成点。本课l0个字书写要点:楼 13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横笔在横中线上方,“米”的横笔与“木”的横笔大致持平,撇笔伸向“木”侧,捺收笔于横中线; “女”的撇点的折点在竖中线,撇短点长,末笔长横比“米”略宽。依 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从竖中线起笔。尽 6画,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尺”罩住下方两点,前两笔居上偏左,末笔捺穿过田字格中心,尽量写得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黄 11画,上中下结构。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

10、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层 7画,半包围结构。“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照 13画上下结构。“昭”窄、大,“灬”宽、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 “口”上宽下窄,竖笔在竖中线右侧,顶部在横中线;“灬”上合下开。炉 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末笔捺改点;“户”第三笔横起笔在横中线,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向“火”最后一点的下方。烟 10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中线;“因”首笔竖在竖中线左侧,“大”的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末笔捺改点。挂 9

11、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提手旁横笔在横中线上方;“圭”,两“土”分写 横中线上下,竖笔垂直对齐,上“土”的底部在横中线。 川 3画,独体字。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竖在竖中线。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和理解运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可考虑安排3个阶段。一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二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三是熟读古诗,背诵积累。 登鹳雀楼教学建议如下: 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可出示诗题,体会“登鹳雀楼”应该怎样断句停顿,指导据义断音;接着让学生练读古诗,尤其注意“尽、欲、穷、层”的发音;然后教师范读古诗,

12、也可播放录音,或者让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 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古诗诵读的节奏和停顿。最后学生自主练习诵读。 第二阶段,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教师可分行出示诗句,让学生说说这行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比如,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让学生交流这两行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白日、山、黄河、海”,理解“白日”在诗里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然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提示学生这两句诗中,除了“楼”,还有登楼的人。想象一个人登上更高的一层楼,看到更高远景象的场景。 第三阶段,熟读古诗,背诵积累。教学时,可播放乐曲,引领学生想象

13、画面,背诵积累。也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朗读比赛,在活动中背诵积累。 望庐山瀑布教学建议如下: 第一阶段,首先迁移运用登鹳雀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练习读诗题“望庐山瀑布”。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和停顿;再听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多次练读。注意停顿要自然,纠正停顿时间过长或者逐字顿读的情况。 第二阶段,分行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读前两句诗,如果根据古诗作画,应该画上哪些景物?比如,香炉峰、峰顶升起的紫色烟雾、陡峭的岩壁、急速直下的瀑布。通过交流,学生可大致了解诗意,并能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读到“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生”有升腾之意,眼前仿佛出现这样的画面: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光透过水汽形

14、成了峰顶云雾,弥漫缭绕,好像是香炉峰生成的紫烟。 教学“遥望瀑布挂前川”一句,可先问问学生:谁见过瀑布,说一说瀑布是什么样子的?看瀑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然后再启发学生边读诗边想象画面。或看图提问:瀑布像什么?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问跌落下来,好像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感受这是神奇的大自然的杰作。 接着学习后两旬诗,提出问题:哪一句是诗人所见,哪一句是诗人所想?连起来说说自己的理解。“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虚数,诗人采用夸张手法,强调山之高耸,瀑布飞速直下产生极大落差,水势湍急,气势宏大。可先让学生说说,朗读诗句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接着请学生伸出手比画比画,一

15、尺大概是多长,再想象三千尺有多长。然后追问:诗人怎知瀑布有“三千尺”?这飞速直下的瀑布,李白丈量过吗,真有三千尺?进而体会诗人如此夸张,是在歌咏和赞美眼前壮观的瀑布奇景。“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读“三千尺”的时候可以适当拖长音,以增强气势。 “疑”主要表达诗人的心理活动。面对眼前雄奇壮观的景象,诗人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于是产生了“疑”明知是瀑布,却又似乎觉得像天上的银河,惊人的相似引发了诗人的“疑心”。“九天”一词可拓展到古代诗文当中的“九重、九霄”之类的词语,这一方面是词语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九”在中国传统文化当

16、中往往表示极多之意,在这儿“九天”指天之极高处,体现了瀑布之高,更能感受瀑布的恢宏气势及作者的由衷赞美。 第三阶段,反复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 , 第一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步达成目标,“背诵课文”突出熟读成诵,还可以找一找“唱古诗”的音频,让孩子们听一听、唱一唱,增加趣味性。 第二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大致的意思说出来即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大意想象和感受画面,互相交流。 第三题要在朗读中鼓励学生发现构词方式的不同,如“穷尽、层叠”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烟云、山川”是由两个意思相对的字组成。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格式也很相似,

17、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一字与第三字相对,第二字与第四字相近或相对。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说平时阅读中积累的这样的词语。9黄山奇石教材解析 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 全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用“尤其”一词引出本课主题黄山奇石。第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各介绍一块奇石,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几块奇石的神奇有趣。这几段都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但每段写法各有不同。有的段落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则相反,这样避免了重复单调。第四段用过渡句承上启下,使段落之间

18、更连贯紧凑。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也很有趣,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读了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 课文中插图是“猴子观海”的照片,形象地诠释了“陡峭的山峰”“翻滚的云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南部、那些”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 3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

19、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点】 能用“像”说写句子;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l5个生字,读音方面,“闻、仙”是前鼻音,“名、景、省、形、状”是后鼻音,“天都峰的“都”读d ,可结合课文语境组成词语反复练读。具体建议如下: (1)结合课文语境,组块识记。 课后生字条的前9个生字集中出现在第一自然段,可以借助课文语境认读。教学时可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基础上,提取出中外闻名、风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等词语,复现认读。然后让学生练习用这组词语连词成句。在词语的组块运用中,促进对生字的识记与意义理解。 (2)辨析区分字词,拓展

20、识记。 “区、巨”的字形相近,可组成词串强化识记。比如,“山区、地区、风景区”“巨大、巨人、巨变”。 “闻名、著名”词义相近,可以在认读后让学生练习说说其他词义相近的词语,如“出名、知名、有名”;再由教师给出一组四字词语,如“举世闻名、远近闻名”,识字学词的同时促进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识字。 “仙”在本文多次复现,如“仙桃石”“仙人指路”“仙女弹琴”,既可以集中出示这组词语,大致了解“仙”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图片配词的方式构筑“仙桃、仙人、仙女”的画面,识字的同时直观感受黄山石之奇。 (4)词语运用,巩固识字。 学文后可引导学生认读课后练习中的词串,并用上几个词语介绍某处景物,在运用中巩固

21、生字新词。教师也可以编写含有本课生字的短文或句子,让学生在新语境中认读巩固。比如,“黄山景区,景色秀丽。山峰巨石,形状神奇。金鸡鸣唱,闻名中外。仙人指路,逼真有趣”。 2写字。 “巨”的笔顺很容易出错,第二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每”的笔顺也是难点,第三笔是竖折,第五笔是点;“此”左部的笔顺是竖、横、竖、提,右边“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本课9个字书写要点:南 9画,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上部横笔短,竖笔略向左斜;下部宽大,横折钩横段在横中线上,竖钩段较左竖略长;框内短竖在竖中线,上端不出头,下端与左竖持平。 部 10画,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部“立”大“口”小,“立”下横从横中线起笔,

22、右端过竖中线,“口”右侧紧靠竖中线;“阝”共2画。 些 8画,上下结构。 上部宽、大,下部窄、扁;“止”的末笔横改成提,收笔近田字格中心;“匕”,“L”的弯钩段在横中线下方。 巨 4画,独体字。首笔横居上居中;末笔竖折的横段超出上部。 位 7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立”上横略短,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末笔横从“f”下侧起笔。 每 7画,上下结构。 上短下长,首笔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母”的竖折和横折钩相接于左上格,相交于右下格,中间长横从横中线下侧起笔,两个点都在竖中线上。升 4画,独体字。 首笔短撇从竖中线左侧起笔;长横居中,在横中线上方;竖撇起笔于短撇中部

23、;末笔竖起笔高于首笔,收笔低于撇笔。 闪 5画,半包围结构。 “门”从左、上、右三面包围“人”;“门”,点笔在左上格上方,横折钩的钩底低于左竖底部;“人”居中,撇和点相接于田字格中心。狗 8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犭”的第二、三笔相接于横中线上侧;“句”,第一笔撇的撇尖过竖中线,“口”的左竖在竖中线上,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下侧。 一、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有许多轻声词,要关注轻声的读法。比如,“望着翻滚的云海”这一句的朗读,要避免出现“着”“的”不轻且拖音的读法。建议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语音的变化。还可以在呈现句子时用区分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的不同方式来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短

24、语连读。频繁密集的轻声词,增加了短语连读的难度。在指导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人短语中,慢慢扩大视读范围,如“飞下来从天上飞下来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体会其中的节奏感。个别难度较大的句子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关注重音。比如,“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其中的“尤其”“极了”可以作重音处理。又如,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为了表达感叹句的语气,其中的“更”可以作重音处理,要避免拿腔拿调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自然地朗读。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应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奇石的形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黄山奇石的赞

25、叹之情,进而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验,通过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2理解运用。 本课的学习重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朗读,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感悟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再把这些想象外化为自己的朗读,进而将丰富的想象迁移到其他景物上表达出来。 “仙桃石”之奇妙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石头写活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

26、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蹲着的猴子,更引人注意的是这只“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教学时要关注本单元学习要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陡峭”的意思,再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细究“翻滚的云海”,就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生活中,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只是轻轻地飘动,而“猴子”所处的位置高,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从飞机看到的云一样,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此刻,再读课文,就可以融合刚才的想象,读出画面感。 “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可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之

27、神奇。 在此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背诵积累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二至五自然段写法上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的是以丰富的想象来写奇石的样子并起一个有趣的名字,不同的是表达的顺序。 课文的结尾概括地介绍了其他怪石,表现了黄山奇石数量之多和形状之怪。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有趣的名字想象奇石的样子,还可以仔细观察课后题提供的图片,展开想象用“像”描述它们的样子,给它们起名字,以此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课后练习。 背诵第二至五自然段尽量在课堂中进行,让学生在借助文字展开想象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其中具体描写奇石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背诵,如第三段的“猴子观海”,可以让孩

28、子们圈画出“猴子”的动作“抱、蹲、望”,并借此背诵。四段连起来背诵时,可引导孩子们发现各段在内容安排上的变化,是先写奇石的名字还是先写奇石的样子,以此掌握背诵的线索。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鼓励其运用背诵中积累的词句,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这些奇石。 第二题仿照课文根据图片中石头的形状展开想象,用上“像”说一说、写一写,要鼓励学生运用积累词语,或本课新学的词语,比如,插图二可以引导学生用上本课新学的“陡峭”一词来说话那巨石真像一位背着箩筐在陡峭的山峰上采药的人。可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模仿课文给这些奇石起名字,还可以请学生在自己搜集到的石头图片旁边,模仿课文写一段介绍,合成有趣的照片读本。 第三题鼓励

29、学生选用词语说说某处景物,不限词语个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学生都熟悉的公园,引导孩子们选用词语进行描述。如果学校组织户外活动,也可以让学生选用合适的词语说说所见的景物。10 日月潭教材解析 课文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日月潭的景色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优美。课文第二段通过两个带有“像”的比喻句,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日潭和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段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描写了清晨的日月潭因薄雾而呈现的朦胧美。第四段又通过两个比喻句,为

30、我们描写了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以及所引发的美好联想。教学目标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l5个生字,其中后鼻音的生字比较多,如“盛、胜、央、童、境”,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也可以借助课文中的词语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词汇正音,如“胜利、中央、儿童、环境”。 “湖、绕、围、胜、纱

31、、境”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比如,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用“换一换”的方法学习“绕-浇-烧”“纱-沙-吵”“境-镜”。 “潭”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与认识日月潭相结合。“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所以“潭”是指水比较深的湖,也可联系一年级下册学过的古诗赠汪伦中的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理解。 “绕、茂、盛、围、胜、岛、央、华”等生字可与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课文画一画El月潭的示意图,并在图上指出“光华岛、Et潭、月潭”等地方,再结合“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名胜古迹”等词语的学习,让学生指指哪里是山,理解“环绕、周围”。借助图片,理解“树木茂盛”。“茂”可引导学生从草字头理解“茂”是指草木长得旺盛。联系自己家乡风景优美或留有古代遗迹的地方,也可简单介绍日月潭周围的风景,初步理解“名胜古迹”的“胜”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教学“湖、华、童、客”时可以通过组词,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积累词汇,如“西湖、湖水、湖面、中华、儿童、客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