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56KB ,
资源ID:90291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291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从历史理性分析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不可能.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从历史理性分析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不可能.docx

1、从历史理性分析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不可能从历史理性分析计划经济和公有制的不可能曾经对俄罗斯人说:我们的国家很不幸,被人拿来做实验。是的,俄国很不幸。一些人头脑中臆想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在俄国进行了实验。俄罗斯人得到的只是社会灾难。但一直到苏联解体,人们才承认这个实验结果。实际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实验刚刚展开,就有人指出,这种制度只能导致社会灾难。最早系统证明社会主义必然失败的是米瑟斯。米瑟斯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没有价格,经济计算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后的共产主义,还要彻底否定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可是,没有办法实行什么公有制,现实中的公有制就变为国有制

2、。既然是国家所有,那么讨价还价的交易也就没有必要了。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是一个领导下的下级。大家都听领导统一安排即可。社会主义者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们将按照专家的计划分配各种物资,不再需要通过市场交易这种混乱自私的办法来分配物资了。市场依靠价格分配物资,价高者得。那么,中央计划分配物资按照什么来进行呢?社会主义者说,按照人们真实的需要进行。价格在这个体系中成为多余。中央计划者会根据每个人、每个企业的真实需要来分配物资。价格,或者说相对价格,是一个规模稍大一点的社会组织生产的必须信息。现实中,可能进行的生产项目是无穷多的,比如,人们可以用铁、铜、铝、陶瓷等各种材料来制造盘子。那么,到底选择哪种

3、材料为好呢?决策依据就是不同材料的价格,以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离开了价格,根本无从得知应该用什么材料制造盘子。当这些价格信号都不存在时,人们就根本无法知道什么样的生产才是合理的,什么才是符合消费者需要的。这种社会制度当然是无法维持的。合理的生产安排将被胡乱指挥所取代。米瑟斯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掷出了第一种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力是致命的。一直到今天,社会主义者都没能回答米瑟斯的质疑。即米瑟斯之后,哈耶克掷出了第二种武器,那就是,只有市场体系才能有效地利用存在于不同人的头脑里的分散知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这方面将一败涂地。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提到知识,一般人总是理解

4、为数理化文史哲那样的学科性知识,这些知识固然重要,但对社会来说,更重要的、须臾不可离的是分散的地方性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看起来没什么难的,但想要把这些知识收集起来,统一加以分析和处理,成本几乎无穷大。比如,你去市场买菜,菜贩当然比你更清楚哪些蔬菜的质量更高,但你比菜贩更清楚自己打算买什么菜、打算花多少钱。这些信息分散在你们两方的头脑里。成功的交易需要这两方面的信息汇集到一起,但汇集是有成本的。如果有市场,有价格,这个成本就不太高。你和菜贩的讨价还价就是信息汇集的过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成功地达成交易。想象一下没有市场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市场,如果是彻底的计划经济,分散在个人头脑中的信息

5、怎样汇集呢?你可能需要填一个表格,登记自己所需要的蔬菜。中央计划者收集所有人的表格,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菜贩也要填写表格,登记自己能够提供的蔬菜品种和数量。计算机把亿万人的表格进行比对,选出最合适的交易对象。然后,中央计划者派人通知你,去计算机为你确定的菜贩那里提货。看起来这更像是终身大事的婚姻介绍,而不是每日都要进行的买菜。可是,如果没有市场,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如果所有的生活物资都只能这样麻烦地获得,你可以想象自己的生活水平会是什么样。你也可以想象,中央计划者对你们这些不断给他们添麻烦的百姓会是多么厌恶和不耐烦。而你对计划者将是多么顺从和畏惧。他一个小小的动作,比如稍晚一些通知你

6、,你就将吃不到菜。你敢得罪这样的人?米瑟斯说,社会主义根本无法确定合理的投资和生产。哈耶克说,社会主义无法利用须臾不可离的分散知识和信息。米瑟斯和哈耶克的分析非常精彩,足以让明白事理的社会主义者醒悟,但他们的分析也留下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些分析成立,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至少不可能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即使建立,也应该很快解体崩溃。可是现实中,虽然无比糟糕,但苏联这个上亿人的庞然大物实实在在地存在了七十多年,有些方面还颇有成就,比如宇宙飞船上了天,某些工业生产也颇为强大。这是怎么回事?解释这个问题就需要批判计划经济的第三种武器。这种武器更加犀利,批判更加彻底。有意思的是,还有中国

7、学者为这种理论提供了来自中国现实的佐证。第三种武器来自英国学者迈克尔?波兰尼。波兰尼指出,除了很短的时间以外,中央计划经济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那种经济制度超出了人管理事务的极限。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管理事务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以计划的方式直接管理如一个国家那么大的组织。勉强尝试,必定很快失败。现实中存在的,只能是分散的、非中央的、多中心的、自我调节式的管理方式和秩序。1960年代的中苏论战中,中国批评苏联“变修”,变成修正主义,偏离了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中苏论战中,中国的观点偏颇而狂热,但批评苏联“变修”却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若非“变修”,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可能延续。中国自己也早就“

8、变修”了。观察历史就会发现,苏联、中国、柬埔寨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都曾有一个极为严酷的阶段,苏联是战时共产主义,中国是三面红旗,柬埔寨则是废除货币、消灭城市。后来,他们都说当时犯了“左”的错误。其实,那根本不是错误。那正是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是那样的。当社会主义这样进行时,米瑟斯和哈耶克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国家很快就陷入崩溃边缘。如果他们不及时“变修”,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本来面目,就只有灭亡这个结局。于是,政策很快就做出调整,开始“变修”。而这个过程,完全符合波兰尼的分析。波兰尼区分两种秩序,一是设计出来的秩序,二是自发的秩序。前者只能适用于较小数目的范围,比如家庭或者

9、公司内部。而在一个大范围内,比如一个千万人组成的社会,只能应用自发秩序。在自发秩序下,发挥管理作用的,是类似价格这样的抽象规则,而不是某人的具体指令。保罗?海恩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举了一个这方面的例子。飞机场的飞行管理看起来令人叹为观止。在训练有素的空管人员指挥下,一架架飞机以极高的密度在飞机场起飞降落,互不干扰,秩序井然。看上去,这是一个完美的中央计划的例子。似乎很有理由在社会中也应用这种管理办法。可是,看看飞机场以外的公路,比飞机多上几十倍几百倍的汽车在行驶。任何人都不可能像管理飞机那样管理汽车交通。管理汽车只能使用抽象的规则道路交通法。没有人去直接指挥、安排汽车的出行计划,规定某辆车应该

10、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止。一切都由并不了解全局的司机个人决定。司机无需了解整个路况,他只要遵守事先确定的、抽象的、不针对具体人的规则即可:靠右行驶,红灯停绿灯行,不得跨越双黄线,等等。飞机场的空中管制仿佛是计划经济,道路交通法则仿佛是市场经济。如果想要像管理飞机那样管理道路交通,结果只能是全城大堵车。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这种状态。夺取政权以后,共产主义者把书面上的计划搬到了现实中,但很快就发现问题一大堆。托洛茨基就沮丧地抱怨道: “这一切说着容易,可甚至在五百亩的小农场,也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农业领域各个部门必须维持必要的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支援实现这种比例,实现这种内部的照应,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苏

11、维埃政权还没有能够做到”。苏维埃政权永远都做不到。这个地球上就没人能做到这件事。没人能坐在莫斯科的办公室里,成功地指挥外省的千万个农场协调地进行生产。战时共产主义很快就带来饥荒和暴动。历来是粮食输出地的乌克兰居然饿死了几百万人。水兵、农民、哥萨克纷纷暴动,苏维埃政权岌岌可危。危机之下,列宁想起了市场。他不得不放弃对国家这个大公司的直接管理,而允许自发调节的市场恢复部分功能。这毫无疑问偏离了社会主义正统理论,是在“变修”。但没办法,如果不“变修”,就只有灭亡。然后就像波兰尼指出的那样,苏联再也没有重新使用战时共产主义那一套。他们知道那行不通,但他们又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败。于是,就用暴力打击反

12、对者和批评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偷偷地把改造世界的理想转变为争权夺利的丑行,同时也把全面管理社会的愿望变为垄断政权和利益的贪欲。也就是说,1920年代初期的战时共产主义以后,苏俄就已经没有了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中实行的,是无须负责的官僚私有企业和瓜分国家财富的权力系统。社会的组织方式,是被严重破坏的自发秩序。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是:公众忍受政府对政权的垄断,不发起挑战;但政府也不进一步对公众“共产”,默许公众私下的交易行为。这种状态会带来某种稳定,不至于像战时共产主义那样把社会拖进崩溃的状态,代价是极大地妨碍效率的提高和产出的增加。中国的情况和苏联类似。最严酷的社会主义状态其实为时甚

13、短。经过了那一段,甚至最狂热的共产主义者都已承认,那条路走不通。然后的漫长岁月其实是政治上的垄断加上底层的放松管制。包产到户绝不是1978年的发现,而是一个更长过程的结果。而在这漫长岁月中发生的某些事情,让我们更生动、清晰地看到了波兰尼理论的现实表现。 人大清史所的一位学者。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的一种重要行为,他称之为“反行为”。这是一种不公开的小规模反体制行为,比如隐瞒产量,少缴公粮,在劳动时小偷小摸,在分粮时设法多分,向公社生产队借粮,然后不了了之,等等。这些行为,都不是对人民公社制度的公然反抗,但无疑是对这个制度的侵蚀和破坏,并违反了传统的道德。这些反行为,缓解了不合理

14、的公社制度,让农民不至于被饿死。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反行为几乎能为农民带来一半甚至更多的粮食收入。如果没有这些行为,很难解释当时那些农民是怎么活下来的。要是严格按照人民公社的制度设计和上级的要求缴纳公粮、诚实劳动,肯定有更多的人饿死。当地的公社或者生产队干部对农民的“反行为”是心知肚明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进行干预和管理呢?干部的干预和管理是有的,有时还很激烈,甚至成为政治斗争,其间还有致死人命事,但总体来说,这些事情是不容易管理的。一方面,都是乡里乡亲,难道还真能让人饿死不成?另一方面,许多“反行为”,并不是严重、明显的盗窃或者抢夺,介乎占便宜和手脚不干净之间,管理不可能滴水不漏。这种情况其实

15、不难理解。比如,职员不应该侵占公司的财产,但在写字楼上班的人,又有谁从来没用过公司电话谈过私事呢?有谁没用过公司的几张纸打印自己的东西呢?有谁没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股票呢?这些行为,严格来说都是在偷公司的钱,但在现实中,即使是老板,也不好就把这些行为称为“偷”,当事者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偷”。大家只会认为这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农民的反行为也大致如此。在收割时顺手拿一些粮食回家,到公社的水塘里捞一些鱼虾,分粮时在秤上做一些手脚,劳动时设法出工不出力。这些事情,在那个饥饿的年头,实在不能算是多么恶劣的行为。大家都认为,那不过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高王凌在实地调查时就遇到了非常典型的情况。某村,人们

16、都承认有这种“反行为”。但附近的另一个村,人们矢口否认。调查者很意外,不相信这个村的人就那么纯洁。细问之下才发现,如果你问人们是否“偷”过,大家都会否认,如果你列举出那些具体的“反行为”,那人们就会恍然大悟,哦,你说的是“抓握”啊,那是有的。也就是说,人们并不认为那些行为是什么“偷”,而只是“抓握”。词语的变换非常重要。换了一个词,也就解除了人们的道德压力。农民的“反行为”从理论上来说,正是波兰尼上述理论的现实表现。对人民公社的干部来说,公社的利润和他个人的收益没有直接关系。他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他的上级对更高的上级负责。同时,公社的许多生产事务都是中央统一规定的。可见,人民公社的最终管理者是高

17、高在上的中央。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那么,中央能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呢?当然不能。中央只能委派当地干部进行管理。和现代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不同的是,当地干部的责权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因此,他没有激励去追求公社利润的最大化。只是在少数中央明确指出的事务上,地方干部才会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政治运动期间的某些具体任务。除此以外,地方干部对中央也仅仅是敷衍而已。他们是被动的,也是中央管理的对象。于是,问题仍然是中央是否能有效地管理广大地方的事务。这当然超出了任何人的能力。于是,大量的层次和范围实际上都处于无管理的状态。就是在这些层次和范围,农民的“反行为”广泛存在。利用这些“反行为”,农民事实上

18、局部化解了人民公社制度,为自己谋得了生存的机会。可以把“反行为”理解为农民的一种消极反抗,但更有理论意义的是,“反行为”的存在和难以制止,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停滞、产出减少和道德衰落,实际上都表明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的失败和不可能。这种制度,建立在无知和狂妄的基础上,为管理者划定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由于政治垄断,其他的社会组织方式被强行压制。结果就只能是,管理者假装在管理,而民众假装被管理。如苏联人所说:“我们假装工作,他们假装给我们发工资”。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某种自发调节的秩序。那么,农民的这种“反行为”和上述公司中职员小小地侵占公司利益有何区别呢?区别在于,公司虽然也会有一些难以彻底清

19、除的浪费和侵占现象,但这些现象都没有达到妨碍公司正常业务的程度。公司把这些损失计入正常的损耗成本中即可。而人民公社中广泛存在的“反行为”,是与农民严重缺乏生产积极性密切相关的。农民甚至在这些“反行为”上倾注了更大的精力,这些“反行为”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实际收入。相比之下,正式生产反倒被故意忽视。也正因此,虽然“反行为”广泛存在,但农民也只能得到勉强温饱的水平而已,进一步的富裕和发展是谈不上的。在城市中的国有企业中,工人也必定存在大量类似的“反行为”现象。国有企业中的工人有各种办法出工不出力,以表面上的完成任务掩盖实际上的偷懒休息,并想办法偷拿企业财产。“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在这方

20、面,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同样无能为力。如果是私人企业,一方面管理者有更强的激励加强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能力将制约企业规模。如果不能同时发展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企业就不会扩大。如果企业规模超出了管理能力,那就只好把企业拆分。对于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来说,规模一定是盈利能力和管理能力之间的平衡。计划经济者无视这种平衡,甚至要把整个国家变成单一的企业,这只能严重超出管理能力的限度,导致经济单位的管理水平低下、秩序混乱、产出萎缩,“反行为”成为常态,不道德的行为成为人之常情。这就是我们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史中看到的现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主义还能存在几十年。实际上,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至多只能存在一两年,甚至

21、更短。然后,社会主义者就不得不在事实上放弃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目的从改造社会转向垄断政权。由于他们继续垄断政权,就让人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其实,存在的仅仅是一个名称和外壳而已。至于内部,社会早已不可避免地恢复到某种多中心、自发调节的秩序中。观察农民的“反行为”,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被广泛接受的规则。只不过,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种自发调节秩序非常不稳定,时时要被破坏,人们难以建立起稳定的预期,因此也就不愿意做出更多的人力物力投资,秩序也就不可能向更复杂、更高效的程度发展。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可悲的停滞和衰败。社会主义国家那个被严重破坏的自发秩序只能提供很基本的价格信号,维持很低水平的社会

22、的基本生存。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亦步亦趋地从市场经济国家那里获得组织生产的办法和价格信号。在社会主义国家,所有高级复杂的生产都是学来的,都是引进的,而且一旦引进就被固定下来,不可能继续演进和发展。苏联的社会主义建立于1920年代。他们效仿当时美国的生产体系,也就是大工厂、流水线、机械化的福特生产方式,然后就再无变化。一直到解体,苏联都在沿用这种生产方式。如果布尔什维克更早一些出现,他们也许会把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生产方式一直保留下来。社会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失败原因归结于其他人不响应他们的号召,不和他们一起搞社会主义。但愿他们能理解,如果其他人真的和他们一起搞社会主义,如果这个地球上不再有市场经济国家,那么,无需核武器,人类早就返回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