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19KB ,
资源ID:90264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26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docx

1、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脉络前已述及,中华印刷通史是中国印刷术的源流史,是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的印刷事业史。因此,勾画印刷术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中国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轨迹,是本书重点容之一。本书古代篇的七、八、九三章虽多有涉及,但其容主旨在印刷工艺技术本身及其事业的发展,尚未从整体上勾画出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轨迹。中国发明和发展起来的印刷术,为与西方近代印刷术相区别,通常称它为传统印刷术。传统印刷术主要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两大系列,而应用最多的是雕版印刷。其间虽有孔版印刷和套版印刷,但二者均可归属于传统的雕版印刷。原因是孔版印刷主要用于织物印染,且印版

2、也是雕刻的;而套版印刷本身就是雕版印刷。将传统的雕版漏印和套版印刷纳入雕版印刷系列中介绍,显得更为系统、适宜(参见表6-1)。一、雕版印刷的发展脉络印刷术的种类繁多,工艺各异。传统印刷中的雕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套版印刷、漏版印刷,以及应用较少的蜡版、磁版和吕抚泥版印刷(图6-1);近代传入的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等,都是印刷术,但又各不相同。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印刷术中,最先发明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它门类的印刷术都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雕版印刷的发明是最伟大的发明,具有开创之功。雕版印刷从工艺技术的总体上,有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之分;从印刷形态上,则有凸印和漏印之别

3、。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雕刻凸版和漏版早于战国时期已用于织物印花,到西汉时发展到多色分版印花,这有西汉出土的印版和印花敷彩纱为证。以往史学界没有把它归入印刷,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以下仅按总体分类单色雕印和彩色雕印两大系列作简要记述。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单色雕版印刷多色雕版印刷金属活字印刷非金属活字印刷刷涂套色 刷捺套印刷版套印分版套印版印刷锡活字印刷 铜活字印刷铅活字印刷木活字印刷 泥活字印刷活字泥版印刷泰山磁版印刷图6-1传统印刷工艺系统示意图1.单色雕版印刷单色雕版印刷是用一块印版印刷一种颜色印刷品的工艺技术(具体工艺方法参见第七章第六节)。这种工艺技术发明最早、应用最久,而

4、且在工艺技术上始终没有多大变化。从唐朝开始推广应用迄今,主要用于书籍印刷;在古代也曾用来印刷书籍以外的诸如报纸、地图、证券、版画等印刷品的印刷。历史上所有大规模的刻印工程,譬如五代刻印的九经、宋代刻印的开宝藏等,均采用单色雕版印刷。2.彩色雕版印刷彩色雕版印刷是用雕版印刷多种颜色印刷品的工艺技术。习惯上有套印术、套版印刷、多色印刷、彩色印刷等多种叫法。彩色雕版印刷的发明和发展最能体现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以其出现时间先后次序,可划分为刷涂套色、刷捺套印、刷版套印、分版套印、?版印刷等五种工艺方法。这五种方法按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可清晰地勾画出雕版印刷在工艺技术发展历程中的脉络和轨迹。表6-1中国

5、传统印刷术发展脉络一览表朝代先 前221年以前西汉 前168年以前隋唐 581-907辽代 907-1125宋朝 960-1279元朝 1206-1368明朝 1368-1644清朝 1644-1911雕 版印刷单色雕印战国时期采用雕刻凸版在织物上印花雕版印刷开始在书籍等领域推广应用-多 色雕印型版印花西汉早期凸版套印和夹缬漏印印花织物印刷中采用漏版加筛网印刷工艺-刷涂套色采用刷印后涂色工艺印刷佛画多幅-采用刷印后敷色印刷年画工艺-刷捺套印采用刷印加捺印工艺印制多色纸币元初北方金朝刷印绫币元光珍货刷版套印1340年用版上刷多色套印金刚经注分版套印出现一版一色分版套印书籍和版画技术-?版拱花16

6、26年出现?版拱花术套印多色彩画-活 字印刷非金属活字印刷泥活字1041-1048年毕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元初古用改良泥活字版印刷书籍。-瑶、翟金生泥活字版,吕抚活字泥版工艺木活字1180年前西夏木活字版印本佛经今存1298年王祯创制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排版印刷工艺瓷活字泰山磁版印刷工艺金属活字印刷金属活字印刷锡活字南宋出现锡活字版印刷,未能久行。-铜活字史载宋刻有铜字刻本、活字本,待考明代铜活字印刷盛行,以最多-铅活字明弘治末使用铅活字印刷,始在-*说明:1.本表上栏为朝代(时间)顺序,左栏为工艺类别。表中上栏与左栏交叉处为某种工艺技术的起始年代,起始后各代正常应用未列入,

7、参见图6-1。2.战国、西汉、唐代的织物印花,金代印刷绫币元光珍货,其承印物虽是织物,但工艺技术与印刷纸币相同,似应归属印刷,故列入表中;因有不同意见,故在此说明。3.清代泰山磁版究系活字版、还是整版,尚有争议。4.吕抚泥版因文献记载甚详,为活字泥版无疑。因其先制活字模,再用字模制作泥版,用泥版直接印刷,故属复制版,为世界上仅有的泥版复制版印刷工艺。5.清代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版印刷系雕版与活字版套印工艺,并非单纯的活字印刷。6.雕版印刷工艺类别中,型版印花为织物印刷中的凸版印花和漏版印花,属织物印刷畴。其他刷涂套色、刷捺套印、刷版套印、分版套印、?版拱花等,参见正文。(1)刷涂套色(印后涂色)

8、。刷涂套色多用于版画,是于刷印出版画图案后,再手工涂上各种颜色的工艺技术。现存最早的实物是辽代出土的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等佛画。辽代刷涂套色印制的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着红、绿、蓝、黄四色,雕刻技法娴熟,画面布局得当,是迄今所见中国古代木刻刷印后着色印制的最大、最早的精品。参见毕素娟重视辉煌的辽代雕版印刷品,载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文集第348-378页,印刷工业1996年版。刷涂套色这一工艺,迄今仍在应用。中国独具特色的木版年画仍沿用此法,其印品倍受民间喜爱。(2)刷捺套印。刷捺套印是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刷印和捺印两种方法套印多色印刷品的工艺技术。这种技术出现在北宋时期,主要用于纸币印刷

9、。史载中国早期纸币交子和钱引都是采用这种方法三色印刷的。现存实物东至县出土的宋代关子印版多达八块。据分析,这八块印版不可能全部采用刷印方法印制。很可能是票面版等大面积图案用刷印印刷后,再将小面积的印章按设计位置捺印。从现在看,这种方法很简陋、笨拙,但在当时又是了不起的进展。因这毕竟是按设计位置进行套印的套印术,为彩色套印之先驱。(3)刷版套印。刷版套印是在雕刻好的同一块印版上,根据画面要求,在不同部位涂刷不同颜色,譬如花涂红色、树叶涂绿色等,然后进行覆纸刷印的工艺技术。一般认为,现存元朝江陵资福寺无闻和尚金刚经注用的就是这种方法。(4)分版套印。分版套印是按照图画的设色要求,每一种颜色雕刻一块

10、印版,然后分别刷上相应色墨,进行一版一印、逐色套印的工艺技术。这种套印方法,对印版的尺寸规格要求非常严格,印刷时印版位置要精确稳固,操作者要认真、熟练,方能套印准确。与前三种套印相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套版印刷。分版套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套版印刷已趋于成熟。(5)?版拱花(?版印刷后施以拱花压印术)。彩色雕版印刷地进一步发展,是明代发明的?版拱花术。?版印刷与分版套印的套版印刷的区别是:它不仅仅是像个别人所说的一种颜色刻一块印版,而是根据画面颜色、浓淡、部位的不同刻制许多的印版,纸和印版都固定在版台上,逐版逐次印刷。具体工艺方法参见第七章第六节。现知?版印刷最早出现在明代天启年间。现存最早的

11、?版印刷品是江宁人吴发祥于天启六年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历史上于?版印刷业最负盛名的是明代胡正言和今日的荣宝斋。胡正言用?版印刷的十竹斋笺谱和十竹斋画谱,刊版套印之精致,施墨着色之娴雅妍丽,技术上已经达到了雕版印刷技艺之高峰。而当今荣宝斋改称木版水印此称未必见妥,因单色雕版印刷也是雕刻木版、水墨印刷,也可称作木版水印。反不如用?版印刷形象准确。的?版印刷,其工艺技术之精湛,印刷品质之精良,已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尤其是复制大幅中国国画,有的印版多达数百、上千块,为当今现代印刷诸工艺所难为。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印刷中的雕版印刷,从单色雕印起,逐渐向彩色套印演进,历经刷涂套色、刷捺套印、刷版套印、分版套

12、印,到明末发明?版印刷,其技艺之精已达到迄今各现代印刷工艺也难以仿效的程度,使中国传统印刷工艺在当今盛开的印刷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被外国朋友誉作真正的印刷艺术。二、活字印刷的发展脉络据宋代科学家括着梦溪笔谈记载,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曾采用泥活字排版印书,这是现知活字印刷的最早记载。因此,史学界都把毕升当作活字印刷的发明人,庆历年间为中国也是世界活字印刷之始。从括记载的毕升泥活字印刷工艺看,毕升采用的泥活字印刷,从活字制作、拣字排版、刷印,到拆版还字,工艺相当成熟。加之,氏记载中提到在泥活字之前曾首先制作过木活字,故中国的活字印刷以不晚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的认识为宜。活字

13、印刷发明后,其工艺虽续有发展改进,但无大进展,原因之一是始终没有突破手工操作之局限;之二是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工艺本身已相当成熟,不大容易再出现突破性进展。后世出现的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只是制作活字的材质上的变异,对整个活字印刷工艺并无实质性变化,故对毕升之后出现的各种不同材质的活字印刷来说,发明一词还是慎用为好。中国传统印刷中的活字印刷,根据活字材质的不同,可分为非金属活字和金属活字两大类。泥活字、木活字、磁活字磁(应为瓷)活字指泰山磁版,泰山磁版究属活字版还是磁版尚有争议。为非金属活字;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为金属活字。其发展脉络(参见图6-1)简介如下。1.非金属活字版印刷(

14、1)泥活字版印刷。泥活字版印刷是现知最早实用的活字版印刷,它发明于十一世纪四十年代的北宋庆历年间。由布衣毕升所发明。毕升之后,现已获得的文献资料证明,泥活字版印刷多有应用。一是现存市白象塔出土的回旋式北宋佛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文中有倒排色字;二是南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过玉堂杂记;三是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史金波先生会同等地考古专家鉴定,发现出土西夏文佛经中,有几种是宋时西夏地区的泥活字印本。以上三例足以证明,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在宋代是有所发展的。但从工艺技术角度,历史上泥活字印刷可考者仅有四次变化,且变化并不明显。一是元初古曾用改良了的毕升遗法,印刷过

15、近思录、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二是清代徐志定曾在泥活字基础上创制泰山磁版,印刷过周易说略和蒿庵闲话等书;三是清代新昌吕抚于乾隆元年(1736年)用活字泥版印刷的自着精订纲鉴二十一史通俗衍义;四是清代瑶和翟金生以毕升遗法为基础,研制泥活字印刷校补金石例四种、泥版试印初编等书籍。上述四种,工艺技术不尽相同,但均以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为基础稍加改进而成。反映出泥活字印刷的发展概貌。具体工艺方法,可参见第八章第三节。(2)木活字版印刷。木活字印刷曾于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之前试制,未果。此后不久,即研制成功,开始推广使用。现存西夏文木活字印本佛经吉祥遍至和本续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木活字印刷地进一步发展,是元

16、代农学家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架和转轮排字法。此法在拣字排版工序采用了简单的机械,是活字排版由手工向机械操作发展的一次良好的契机。可惜在当时封建王朝重文轻工的社会条件下,不仅没有把握住这一机会,反而连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s法也未能推广应用。木活字印刷的进一步发展是清代的武英殿聚珍版。武英殿聚珍版采用的木活字印刷工艺,有现存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记载甚详(参见第八章第六节)。木活字印刷发展到武英殿聚珍版,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能以排印像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样的大部头书籍。并且在工艺技术上发展到与雕版套印。致使清代的木活字印刷应用非常广泛。2.金属活字版印刷金属活字分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数种。其中以锡活字出

17、现最早,铜活字应用最多。发展脉络大致如下:(1)锡活字版印刷。锡活字版印刷出现在南宋时期,是活字印刷发明后出现的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其工艺方法除因活字材质改用金属锡致使活字制作与非金属活字略有不同外,其拣字排版、刷印、拆版还字等工序并无多大变异。所以说,包括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在的所有金属活字版的印刷,都是在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演变、改进而成的。可见,毕升的发明的确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南宋出现锡活字印刷,见于王祯着造活字印书法。由于中国印刷术使用的转印材料是水墨,而水墨不适宜金属版面印刷,故当时出现的锡活字印刷未能推广开来,但其首创金属活字版,为尔后的铜、铅等活字版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18、。此后,明、清二朝都曾采用锡活字版印刷。(2)铜活字版印刷。锡活字版之后出现的是铜活字版印刷。铜活字版始用于何时? 因史料缺乏,尚难以断定。清代从添着藏书纪要有宋刻有铜字刻本、活字本一语。据此,铜活字版应始于宋代。遗憾的是仅此只言片语,又无其它文献作旁证,难以确认。但铜与锡同为金属,既然南宋已有锡活字,从添此语恐有根据,并非妄言。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版印刷本,是明代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版印的宋诸臣奏议天祯着明代会通馆印书是锡活字本论点颇有见地,似应改变传统说法。此文载中国印刷史料选辑之二活字印刷源流,印刷工业1990年版。等书籍。明代铜活字印刷有了较大的发展,、等地都有铜活字印刷,其中尤以最多。的、

19、一带为当时铜活字印刷集中地。铜活字印刷在清朝有了较发展。突出例证是清政府大规模铜活字印刷工程古今图书集成和林春祺出资制作四十万枚铜活字。这在亚洲各国是无与匹敌的。此外,、等地也都有铜活字印刷。铜活字印刷工艺技术的演进,可参见第八章第六节。(3)铅活字印刷。中用铅活字印刷据现有史料,始于明弘治末至正德年间(1505-1508年),当时的曾有人制作铅活字,用铅活字排版印刷。史料见于陆深着金台纪闻,云: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版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铅活字自明迄清,虽应用未广,但一直有人使用。除上述陆深金台纪闻外,清人菘着壹是纪始也有简短记述,云:活版始于宋今又用铜、铅为活字。需要指出的是

20、,自明迄清的铅活字,乃国人自制,并非西方传入的近代印刷术中的铅活字。即在西方近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用铅活字在排印书籍。综上所述,自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之后,宋代(包括与宋同期的西夏)已采用泥活字和木活字印刷书籍;金属活字中的锡活字也曾制作、排印,但未能推广。到了元朝,王祯创制转轮排字架、发明转轮排字法,对木活字印刷作了重要贡献。明朝活字印刷有了较大发展,且各种活字印刷并行使用,其中尤以铜活字为多。清朝活字印刷可谓盛行,不仅泥、木、铜、锡、铅各种活字并行发展,且出现了铜活字版印刷古今图书集成和木活字版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这样的大规模活字印刷工程。同时还有泰山磁版和吕抚泥版之应用。出现了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的繁荣景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