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35.22KB ,
资源ID:901983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198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1、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15.04.25(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岗”、“陡绝之地”。明清时期,“瘠卤沙岗”和“陡绝之地”能够成为耕地的条件是 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 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植制的推广 C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D曲辕犁的推广适应了不同土壤的耕作需要2.某名胜有一幅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这

2、幅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A.大禹陵 B.都江堰 C.古运河 D苏轼祠3.假如你到博物馆去欣赏后,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 业的最高水平,你认为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 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和瓷器 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呢绒和棉布4.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 的发明应该是 A瓷器 B酿酒 C青铜 D丝绸5.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

3、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6.下列诗句中,可以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信息的是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夜市千灯照碧云,离楼红袖客纷纷”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B非常重视祭祀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8.以下哪些言论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 “市井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

4、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乱”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A B C D9.1520年,一位撒克森商人从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个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A.迪亚士 B.麦哲伦 C.达伽马 D.哥伦布10.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D.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11.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

5、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12.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

6、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13.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门去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封建经济解体,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 B. C. D.14.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

7、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15.从19世纪末开始,如果你在英国居住或者到英国去,那么你可以 开着自己的汽车在马路上逗风 乘坐火车外出旅行 看到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打电话聊天 A B C D16.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陈争平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

8、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17.小说春蚕中描写道:“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1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

9、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C.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20.设想你是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军事工业 C.农业 D.轻工业2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地主阶级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官僚资本22.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

10、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按反映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大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 A. B. C. D.23.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2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25.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C.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五大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唐宋时期,许多阿拉伯商人从海路到广东等东南沿海经商,阿拉伯商人不仅从 搭乘的

12、中国海船上学会了指南针导航技术,井把这种先进技术传到了欧洲,还把阿拉伯 的伊斯兰教以及天文、医学等知识传到了中国。 材料三 以下是宋、明文献中有关古代海外贸易的记载: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指广东的海外贸易)利人甚厚,提单官(管理海关税收官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钱币),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采系年要录 “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岛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技艺及女工针锈,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百十万于我中土。”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徒。” 中国古代史纲要 材料四 顺治

13、、康熙年间,面对以台湾等沿海岛屿为依托的郑成功等抗清武装,清廷厉 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清军收复台湾后曾短期开放“海禁”,但不久即又恢复,乾隆57年(1792年),英国派使臣来华交涉通商事宜,向清廷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自由通商、租占沿海岛屿居住等要求,遭到乾隆帝的严词拒绝。乾隆帝在写给英王的谕旨中指出:“尔国所请,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五 乾隆帝命纪昀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欧罗巴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术,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有深意矣!”。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14、指出广东沿海地区在唐代海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我国古代海外贸易产生的影响。(10分) (3)依据材料四、五,归纳概括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6分)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乾隆时期的“海禁”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严重危害。(6分)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

15、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请回答: (1)材料一告诉我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简析其原因。(4分) (2)材料二中出

16、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2分)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1分)从图2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1分)28.(10分)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

17、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 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4分) 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26分)请

18、回答: (1)(4分) (2)(10分) (3)(12分) 27.(14分) 请回答: (1)(6分) (2)(6分) (3)(2分)28.(10分) 请回答: (1)(3分) (2)(1分) (3)(4分) (4)(2分) 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CBCDC BACDC11121314151617181920DDCBACDBCD2122232425DADC C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26分)(1)重要地位:广东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起点。(2分)也是我国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海外贸易的中心。(2分) (

19、2)影响:向西方各国传播我国的指南针等先进科技成就;向国内传播西方各国的天文、医学等科技知识;增加政府收入,减轻百姓负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沿海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答出一点给2分,满分为10分) (3)原因:镇压沿海的抗清武装,(1分),防止西方异端思想的传播,(2分)阻止西方的扩张侵略;(1分)自以为物产丰富,不需要对外贸易。(2分) 危害: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2分)无法吸收西方工业革命的先进科技成果,(2分)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世界潮流。(2分) 27.(14分)(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1分);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1分)。原因:新航

20、路的开辟(2分);殖民扩张的加剧。(2分)(2)原因:白银外流(2分);列强侵华不断加剧(2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1分)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1分) 28.(10分) 不同点: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分)特点: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1分)一战期间(1分)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3分)衰落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对华经济侵略。(1分)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