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90.75KB ,
资源ID:90188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18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诗词基础过关练习打包36套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诗词基础过关练习打包36套含答案.docx

1、中考语文诗词基础过关练习打包36套含答案观沧海1观沧海1这首诗以“观”字总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立志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和开阔胸襟。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若”字表明是虚写,说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示的画面。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草木摇动,呼呼作响,海面上波涛汹涌,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4(2018福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

2、简要分析。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5(2018福州)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6(2017新疆)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还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

3、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诗人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杨花、子规、明月。2赏析诗歌首句中“杨花”“子规”的作用。“杨花”是柳絮,写景的同时点明时令。杨花漫天飞舞,漂泊不定,形象地表现飘零之感;“子规”的鸣叫哀切,借物言情,表现出浓郁的离愁别恨,即作者对王昌龄的依依不舍之情。此外,“杨花”和“子规”还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3试简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句诗的妙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

4、心之情。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诗题中“左迁”一词的意思是贬谪、降职,这首诗是诗人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后所作。B首句中“杨花落尽”“子规啼”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诗的开头虽不见悲痛之句,但悲痛之意自现。C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之事的忧愁、不能当面话别的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D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朋友不幸遭遇的真切关怀之情,同时也暗含对官场不重用人才的不满。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杨花落尽子规啼”情景交融,借助杨花飘落和子规啼叫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B“闻道龙标过五溪”表现作者听说被贬之

5、地荒远、道路艰难、跨五溪才能到达,从中可见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之情。C后两句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寄托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怀之情,暗含对官场不重用人才的不满。D“夜郎”是古地名,与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国不是同一个地方。这里联想到夜郎国,用来表现友人被贬之远和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次北固山下3次北固山下1(2017连云港)请赏析“潮平

6、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阔”字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渺。营造了一种恢宏阔大的境界。2有学生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误写为“升”,请你说说用“生”的妙处。“生”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孕育而出的情状,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生”又为“诞生”,有辞旧迎新之意,使整首诗歌意义更广阔。3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诗。内容上:点题,写诗人出游在外,客行他乡。写法上: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交代了诗人客路行舟的美景;与尾联遥相呼应。4(2017南充)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

7、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5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正”指风顺而不猛,“悬”写出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6(2018孝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7下列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D)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

8、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颔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时光的象征,并将“白”“新”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天净沙秋思4天净沙秋思1(2015河池)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2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

9、“秋天的思考”。B第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觉得亲切,可仔细想想,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最后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木兰诗5木兰诗1(

10、2017福建)“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意对即可)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现什么?表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3本诗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刻画木兰这一形象的?诗中对木兰形象的塑造借助了对他人(或物)的描写来进行烘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军中悲壮、严肃的气氛,用环境描写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勋级之高、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木兰战斗之英勇与战功之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通过军中同伴的“

11、惊忙”“不知”,从侧面表现木兰的非凡智慧和才能。4(2017福建)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5下列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迫,使故事更具传

12、奇色彩。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繁简描写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登幽州台歌6登幽州台歌1(2016桂林)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伤。2(2016桂林)试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悠悠”,辽阔,遥远。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3、”中有两个“不见”,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感叹生不逢时和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不同点:一个是感怀历史,一个是对未来的希望。悲怆之情递进,由古及今,表现出诗人的感慨。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第一句中的“古人”指古代的贤明君主,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际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B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来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C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D尾句“独怆然而涕下”中“涕”的解释为“鼻涕”。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

14、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之情,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在这里指古代的贤君,“来者”则指后世的明君贤士。C诗的第三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空间的宽阔与诗人的孤独作对比,写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D诗的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面对辽阔的山河,诗人的这种情绪尤为浓烈,分外动人。望岳7望岳1(2017咸宁)“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一个“割”字写出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描绘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2(2017大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

15、道,请简要赏析。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意愿,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2017陕西)有诗评说,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和升华。4(2018恩施)描述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呈现的画面。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在胸中荡漾;定睛凝望,飞鸟归林,眼眶也似乎要裂开。5(2018恩施)通读全诗,概括诗人表达的情感。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

16、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6(2018恩施)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_“钟”字是聚集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将神奇和秀丽聚集于泰山的情感。“割”字,描绘了泰山将天色分割、山南山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7(2018郴州)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二十岁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

17、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8(2017大庆)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富有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俊绵长写到了极致。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荡漾,归鸟尽入眼帘,时已薄暮。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18、登飞来峰8登飞来峰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浮云”喻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抒怀做铺垫(蓄势)。后两句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的主旨。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一座千寻高的宝塔伫立在飞来峰上,看起来十分壮观。当雄鸡报晓时,站在高高的宝塔上,能看见太阳升起的壮美景象。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

19、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和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5(2011广安)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6(2017朝阳)下列对登飞来峰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诗的前两句,写

20、诗人在历经千百次寻找之后,终于在高塔之上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B第三句中“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向前的决心。C此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而是重点写登临高处的感受。D此诗议论中蕴含人生哲理,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异曲同工之妙。9游山西村1有人说首联中的“莫笑”二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2(2013遵义)“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足”字用得好。“足”的本义是足够、充足。在此处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3(2016十堰)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

21、求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准备走曲折的道路。4(2013遵义)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热情赞美了山西村优美的风光、古朴的习俗以及淳厚、热情的村民,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真挚性情的喜爱和对山村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5(2016十堰)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佳肴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了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

22、爱。6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罢黜官职后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10己亥杂诗1“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是如何写“离愁”的?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将作者的离愁别绪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2你从“吟鞭东

23、指即天涯”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回归时的愉快心情。3(2015河南)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添了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4(2015河南)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5下列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吟鞭东指即天涯”流露了作者挣脱束缚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感。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后人也常用这句诗比喻老一代甘愿为下一代牺牲自己的决心。C这首诗将抒情和写景结合,表现了

24、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D这首绝句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不要自暴自弃,要继续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6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同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11野望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本诗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

25、山遍野中,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2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辽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句子,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12

26、黄鹤楼1(2017凉山)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了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无尽的忧思之情。3(2016娄底)“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

27、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4(2017凉山)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的部分。前四句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5(2017徐州)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

28、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情,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C尾联紧承上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般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咏黄鹤楼诗作的绝唱。使至塞上13使至塞上1(2016娄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示例: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照着夕阳。空旷

29、的大漠中,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使人倍感孤独。2(2016宁夏)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直”和“圆”两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直”写出了烽烟的形态,间接写出了烟的浓与密,侧面写出了大漠无风的状态;“圆”写出了落日的形态,写出了落日之低、落日之大、落日之美;一“直”一“圆”,交相辉映,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景。3(2016娄底)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受朝廷排挤、不得志的孤寂愤懑之情和在边塞美景前生出的慷慨悲壮之情。4(2018宜宾)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是什么含意?意为飘飞的蓬草,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

30、之人”也可)。5(2018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的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6(2017泰安)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渡荆门送别14渡荆门送别1这首诗中间两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