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5 ,大小:43.81KB ,
资源ID:901546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9015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装检验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装检验标准.docx

1、上装检验标准上装检验标准 编 制 任文华 日 期 2014.11.27 校 对 谢立峰 日 期 2014.11.27 工艺会签 马国兴 日 期 2014.12.3 质量会签 王廷 日 期 2014.11.27 批 准 申强 日 期 2014.12.3 2014-011- 发布 2014-11 - 实施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前 言本文件依据最新颁布的标准:ISO9001、GJB9001B、ISO/TS16949、ISO14001、GB/T28001、CNCA-02C-023、ISO10012、TSG Z0004、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以及出口产品认证等要求制定。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经

2、检验合格的自卸汽车、厢式货车、载货汽车、水泥搅拌车二类底盘搭制上装后的检验标准。 一、自卸车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频次检测单位备注1车厢部分. 车厢栏板应开闭灵活,锁紧可靠,在行驶过程中不得自行打开;. 后开式车厢后栏板与车厢后端面之间,三开式车厢栏板与立柱、底板之间应贴合,其最大间隙不得超过3mm; . 空载行驶时,车厢不得与副车架发生撞击;. 车厢应举升、下降平稳,不允许有窜动、冲撞和卡滞现象。.对于特殊产品车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盒尺、钢板尺、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车厢连接各部螺栓连接要求达到压平弹垫;有拧紧力矩要求的按技术要求检验 扭力扳手、目测1

3、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3车厢焊接.焊角高度符合图样要求。.焊缝间距均匀.各处焊缝牢固可靠,不得出现焊瘤、气孔、咬边、偏焊及未焊透现象; .应无烧穿,无漏焊,无不熔合,无密集性气孔,无裂纹,无飞溅等现象;目测100%质量管理部4车厢油漆涂层.漆膜表面颜色一致,应光滑、平整,无雪花斑、无明显砂痕、无起皱、橘皮等缺陷。.外表面不允许缺漆,允许轻微的流痕。.内表面允许有轻微发花、流痕。.底板下表面油漆涂层不作考核,但不允许缺漆。.车厢底板与纵梁、横梁允许有点状杂漆和两种漆色的过渡带。.汽车车厢漆膜颜色:通常与驾驶室颜色一致,有分色要求的,应按提供的色板或漆膜名称对照;.护栏、保险杠:用漆类型

4、、漆色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检测。.不喷漆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的残漆雾;.不同颜色表面漆:不得相互混杂。目测及标准色板对照法。100%质量管理部.漆膜厚度:面漆厚度45m;漆膜厚度仪在主要部位测五点取平均值。100%质量管理部.附着力:1级;划格器检测.硬度:硬度H;标准详见附件。HHBB铅笔试验.另外,对于特殊产品车厢油漆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5铆接部分.在一副车架及副车架总成上只允许有总数不大于5%的铆钉且同一组铆钉中只允许有一个铆钉存在下列缺陷:铆钉头歪斜,但不漏孔;铆钉头有凸缘飞边;.铆接后,被铆零件上不允许出现因铆接而产生的裂纹,铆裂的零件应拆除换新,不允许补

5、焊裂纹。目测100%质量管理部6左、右侧防护装置.离地间隙550mm;距离前、后胎面300mm;. 侧防护栏外表面与车辆最外沿距离120mm;. 侧防护栏上缘距大厢最下沿距离350mm;侧防护栏后端250mm内与后轮胎最外侧距离30mm;侧防护栏横杆间距300mm,横杆截面高度100mm;.结构形式按Q/SQ 102060-2014和SQB11835-2010要求及专用车通用技术协议执行;.对于特殊产品车侧防护装置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护栏安装可靠、平整、无翘曲,不与其它部件干涉。盒尺、目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7后防护装置.装置的最后端与车辆最后端的纵向水平距

6、离400 mm;.装置的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最长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100mm;.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离地间隙 550mm;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离地间隙 450mm;.该装置的外表面应为红、白相间的醒目的条形油漆涂复层。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在车架边梁或车辆其他结构件上的安装和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会因车辆正常行驶而松动。焊接件焊缝应保持焊接牢固,不得有开焊现象。螺纹连接件应扭紧牢固可靠,不得松动和缺失。其整体应具备有效的后下部防护功能。不得任意改变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其截面高度不得小于100mm。防护装

7、置安装可靠、平整、无翘曲,不与其它部件干涉。.结构形式按Q/SQ 102060-2014和SQB11835-2010要求及技术协议执行。.对于特殊产品后防护装置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盒尺、目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8备胎架装配安装牢固可靠;装卸备胎时应转动灵活;备胎与所装轮胎花纹、规格相同。试验、目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9铭牌、载重量、车型、VIN码等应与计生或计专计划及合格证等相符。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0车厢铰链应固定可靠,转动灵活 ;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2安全撑杆焊接牢固,安全支撑角度合适,支撑到位;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2车厢缓冲块平

8、整,固定可靠 ,表面不得有油污; 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3操纵手柄应操纵灵活、固定牢靠、功能齐全;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4后 栏 板锁紧机构.锁紧装置应保证自卸汽车行驶过程中栏板不得自动开启;.举升角小于最大关闭角时,栏板应能锁紧;举升角大于最大关闭角时,栏板应开启,锁紧装置不得处于锁紧状态;.举升角等于或大于完全开启角时栏板应能完全开启;.锁紧装置应开关灵活、锁紧可靠、无卡滞现象。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5油泵支架固定牢靠 ;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6油 泵传动轴.油泵传动轴上黄油嘴应拧紧并加注润滑油;.传动轴连接螺栓要求达到压平弹垫;.油泵紧固螺栓要求达到压平弹垫。目测100%质量管理

9、部17主副车架连接.主副车架之间推荐采用U型螺栓、止推连接板进行连接,连接应紧密贴合,无间隙;.联接螺栓等级及拧紧力矩符合技术要求。.“U”型螺栓及连接板数量、位置符合Q/SQ 102060-2014要求。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扭力扳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18副车架连接焊接牢固、平整 ; 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9倾卸机构活动灵活,外观连接可靠,性能齐全;目测、手感100%质量管理部20车身反光标识.国内销售车辆有永久性CCC标识;出口车,要求通过EMARK认证,并在表面有模具成型E标志; ;.型号、规格与公告要求一致;.粘贴规范,外观不能存在裂纹,明显地划痕、损伤和颜色不均匀等

10、缺陷;.粘贴数量和位置符合Q/SQ 102060-2014中有关反光标识的要求 。.对于特殊产品车身反光标识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4后示廓灯.国内销售车辆有永久性CCC标识;出口车,要求通过EMARK认证,并在灯罩上模具成型E标志;.型号、规格与公告要求一致;.安装数量和位置符合Q/SQ 102060-2014中有关后示廓灯的要求 。.对于特殊产品后示廓灯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22侧标志灯.国内销售车辆有永久性CCC标识;出口车,要求通过EMARK认证,并在灯罩上模具成型E标志。;.型号、规格与公告要求一致

11、;.安装数量和位置符合Q/SQ 102060-2014中有关侧标志灯的要求 。.对于特殊产品侧标志灯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23车辆尾部标志板对于国内销售的陕汽自卸车,其车辆尾部标志板的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本规范中未收录的陕汽车辆的尾部标志板的安装应参照本规范,且满足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 的要求。自卸车车辆尾部标志板安装在车辆上装的尾部,与车辆上装后门总成竖加强筋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或铆接。尾部标志板下边缘距后门总成下边缘距离为280mm。尾部标志板的生产单位、型号和规格应符合陕汽本款车公告要求。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24“陕

12、汽重卡”及商标喷涂和货箱铭牌规范1.在货箱左、右侧板前立柱上喷涂“陕汽重卡”及商标标识。字体要求为黑体加粗。字体颜色为白色实心,按漆膜颜色标准GB/T3181-2008 Y11 乳白色执行,参照漆膜颜色标准样GSB05-1426-2001 Y11 乳白色(如果货箱颜色为白色,字体颜色为蓝色实心,按漆膜颜色标准GB/T3181-2008 PB04 中蓝执行,参照漆膜颜色标准样卡GSB05-1426-2001 PB04中蓝)。2.在货箱上铆接货箱铭牌,铆接在前板外侧右下角处。字体型号:公司名称为10 号仿宋体,其他文字为 5 号仿宋体;颜色要求:底色为铝板本色,全部框格、文字、标识为黑色;铭牌材料

13、为:铝板5A03-H24-1.0-GB/T3880-2006。铭牌应注明以下内容:商标为:货箱生产单位家商标;公司名称为:货箱生产单位家名称;车型:汽车生产合格证车型;电话:货箱生产单位家电话。商标喷涂位置及要求和货箱铭牌铆接位置见附件。测量、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5货箱警示标识粘贴规范对于后门装有手动挂钩的自卸车,必须在两侧侧板粘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将相关操作内容写入使用说明书;在国内销售的自卸汽车粘贴中文版的安全操作警示标识,粘贴在侧板前立柱下方,左右两侧均粘贴;出口自卸汽车粘贴中文版和外文版(出口地语言)的安全操作警示标识,粘贴在侧板前立柱下方,左右两侧均粘贴;安全操作警示标识按图制

14、作。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6驾驶室喷涂整车参数对于国内销售的陕汽自卸汽车应满足以下要求,且满足GB 72582012 的要求:.所有自卸汽车均应在驾驶室两侧喷涂总质量参数;.自卸汽车还应在驾驶室两侧喷涂栏板高度参数;.喷涂字体为综艺变形体,喷涂具体位置见公告参数安装图。喷涂文字应清晰可见,且喷涂的字体边缘应清晰、可见,高度不小于80mm。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7整车与货箱尺寸(mm).整车尺寸(长、宽、高)mm:应与公告车型所要求技术参数相符,公差范围1%;盒尺100%质量管理部.货厢内部尺寸(长、宽、高)mm:应与公告所要求技术参数相符,公差范围0.5%;如不相符时,参见相关技术协议;盒

15、尺.底板、侧板厚度(mm):底板、侧板厚度尺寸应与公告所要求技术参数相符。如不相符时,参见相关技术协议;钢板尺箱体对角线差:12盒尺28整备质量应与公告要求一致测量100%质量管理部29随车附件1. 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附有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相片符合标准GA3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行驶证规定,详见附件。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实车拓印的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附有实车拓印的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拓印膜符合工信部联产业2010453 号通知的要求,详见附件。目测100%质量管理部30仪表、密封润滑项.工作指示灯、按钮、蜂鸣器及各仪表:应完好无缺、安装正确,工作正常,功能齐全;目测、感知10

16、0%质量管理部.取力器:开、关工作正常,工作时指示灯亮;目测、感观100%质量管理部.控制阀:工作正常,安装符合技术要求;目测100%质量管理部.油泵:旋向正确,工作正常,无异响 ;目测、感观.液压缸 :工作正常,液压油加注符合要求;目测.油缸支架铰链:固定可靠;目测.液压缸转轴:应加注黄油;目测.液压管路 :.固定牢靠、不能有滴漏、渗漏及和运动件干涉等现象;.应安装规范,各管路不得有死折,高压油管与主传动轴不得接触,应间距40mm以上;.不允许直接与金属零部件的尖角接触。在升厢落厢过程中油管不得受力;所有连接须正确、紧密不得泄漏、不得与发热或运动的零部件接触、不得与电路捆扎。目测.车厢支轴:

17、应加注黄油; 目测.油管接头:装配走向合理,固定牢靠,不能有滴漏、渗漏等现象出现。目测.润滑油部分:黄油咀安装可靠;黄油加注以溢出为准;各活动关节和摩擦面应涂上或加注规定的润滑油和滑油脂 ;目测.空载行驶时:车厢不得与副车架发生撞击;目测31外观工作检查项1.线束与气管路:要求:各气管路畅通,不得交叉、弯瘪、打折,不能和发热或运动、有锋利刃口的零部件接触,所有气管须用胶带固定。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举升装置: 要求:车厢举升时应有声报警装置,有防止车厢自降的保险装置;后翻自卸汽车必须安装翻转角度限位装置,货箱限位角度应比实际最大举升角度大23,避免举升油缸被拔缸的问题。目测3.车厢实际最大

18、举升角度与最大设计举升角 度误差不超过2范围内; 角度仪、计算法或角度样板同类型同批次抽检至少20%生产单位4.车厢空载举升、下降时间:.货箱在空载情况下从与副车架贴合举升到最大举升角的举升时间要求:对于中举车型(货箱内部长度在4800mm和5800mm之间时,举升时间不超过25s;对于前举车型,货箱长度在5200mm和6500mm之间时, 举升时间不超过30s;当货箱内部长度大于6500mm 时, 举升时间不超过 45s;.货箱在空载情况下从最大举升角下降到与副车架贴合的时间不超过30s。秒表100%质量管理部5.定位与限位装置:要求:车厢举升到最大角度时,限位装置起作用,定位装置应安全可靠

19、;目测7.车厢举升性能检验:要求:车厢举升不少于30次/辆,下降平稳,不允许有窜动、冲撞、卡滞和异响;目测、感知同类型、同批次抽检至少20%生产单位 质量管理部8.举升油缸内泄量:要求:大厢在空载升降过程中,应能在任意位置停住,允许系统有适量内漏,在10分钟内油箱活塞杆的滑移量10mm。钢板尺或盒尺同类型、同批次抽检至少20%生产单位 质量管理部.副车架纵梁与主机纵梁间隙3mm塞尺 二、厢式货车检查标准序号检查项目检验标准检测方法检测频次检测单位备注1车厢部分.车厢内应有照明装置,应在易见、取用方便的位置设置灭火器;.车厢门锁工作应灵活可靠,不得自动脱落和开启;.车架纵梁允许接长,前后接长部分

20、应牢固可靠,接长部分上平面、侧面应与原车架在同一平面内;.车厢门梯应取用方便,工作可靠,行车时不得自行滑出;.车厢顶盖应铺置内壁板,内壁板应平整,压条应排列整齐并与板面贴合;. 车厢外覆盖件应和骨架贴合紧密,其外表应平整,过渡圆滑,无磕、碰、擦划伤痕;.车厢各紧固件应连接可靠,行驶时不得松动;.车厢顶盖内外壁之间应充填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 车厢门应装密封条,密封条应固定可靠,密封良好;. 车厢地板上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盒尺、钢板尺、目测100%质量管理部2车厢连接各部螺栓连接要求达到压平弹垫;有拧紧力矩要求的按技术要求检验 ;扭力扳手、目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4车厢

21、油漆涂层.漆膜表面颜色一致,应光滑、平整,无雪花斑、无明显砂痕、无起皱、橘皮等缺陷;.外表面不允许缺漆,允许轻微的流痕;.内表面允许有轻微发花、流痕;.底板下表面油漆涂层不作考核,但不允许缺漆;.车厢底板与纵梁、横梁允许有点状杂漆和两种漆色的过渡带;.汽车车厢漆膜颜色:通常与驾驶室颜色一致,有分色要求的,应按提供的色板或漆膜名称对照;.护栏、后保险杠:用红、白漆进行喷涂,且红、白相间;.不喷漆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的残漆雾;.不同颜色表面漆:不得相互混杂。目测及标准色板对照法。100%质量管理部.漆膜厚度:面漆厚度45m;用漆膜厚度仪在主要部位测五点取平均值。100%质量管理部检测方法见

22、附件2.附着力:1级;划格器检测100%质量管理部检测方法见附件4.硬度:硬度H;标准详见附页。HHBB铅笔试验检测方法见附件3.另外,对于特殊产品车厢油漆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检测方法同上详见附件5车厢铆接部分.在一副车架及支架总成上只允许有总数不大于5%的铆钉且同一组铆钉中只允许有一个铆钉存在下列缺陷:铆钉头歪斜,但不漏孔;铆钉头有凸缘飞边;.铆接后,被铆零件上不允许出现因铆接而产生的裂纹,铆裂的零件应拆除换新,不允许补焊裂纹;.铆接部位应牢固,铆钉排列整齐,铆钉头部不允许有裂纹、偏斜、残缺现象,铆钉头与母体金属的贴合面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目测100%质量管理部6左、右侧防护装置

23、.离地间隙550mm;距离前、后胎面300mm;. 侧防护栏外表面与车辆最外沿距离120mm;. 侧防护栏上缘距大厢最下沿距离350mm;侧防护栏后端250mm内与后轮胎最外侧距离30mm;侧防护栏横杆间距300mm,横杆截面高度100mm;.结构形式按Q/SQ 102060-2014和SQB11835-2010要求及专用车通用技术协议执行;.对于特殊产品车侧防护装置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护栏安装可靠、平整、无翘曲,不与其它部件干涉。盒尺、目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7备胎架装配安装牢固可靠;装卸备胎时应转动灵活;备胎与所装轮胎花纹、规格相同。试验、目测100%1

24、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8铭牌、载重量、车型、VIN码等应与计生和计专计划及合格证等相符。目测100%质量管理部9拧紧力矩上装部分连接螺栓的拧紧力矩应符合技术要求。扭力扳手(由所在上装厂家提供)100%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具体要求见附件1、附件610车厢门铰链应固定可靠、旋转轻便,转动灵活,行驶时不得自动脱落和开启;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1车厢缓冲块平整,固定可靠 ,表面不得有油污;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2操纵手柄应操纵灵活、固定牢靠、功能齐全;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3主副车架连接.应紧密贴合,无间隙;.联接螺栓及拧紧力矩符合技术要求。目测、扭力扳手100% 10%生产单位质量管理部1

25、4副车架连接焊接牢固、平整 ;目测100%质量管理部15车身反光标识根据中机车辆技术中心下发的关于汽车公告产品更新和新增强制性标准检验项目实施要求的通知和工信部、公安部下发的工信联产业【2011】632号文件,要求厢式货车和厢式挂车应具备符合规定的反射器型车身反光标识。.车辆反射器型车身反光标识分为白色单元和红色单元,其外形尺寸为(1501)mm(501)mm;.厢式车辆反射器型车身反光标识安装要求:反光标识与厢体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后应保证反光标识与厢体连接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厢体左右两侧面反射器型车身反光标识应对称布置,反光标识的起始位置与厢体两端对齐,每个单位(包括一个白色单元和一个红色单

26、元)之间的间隔距离L应均匀,且不大于150mm;.货箱后部宽度方向上的起始与结尾反光标识单元均为白色,中间单元保证红白相间,宽度方向上居中对称安装。盒尺、目测100%质量管理部具体要求见附件716后示廓灯.国内销售车辆有永久性CCC标识;出口车,要求通过EMARK认证,并在灯罩上模具成型E标志;.型号、规格、数量、位置与公告要求一致;.对于特殊产品后示廓灯技术要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17侧标志灯.国内销售车辆有永久性CCC标识;出口车,要求通过EMARK认证,并在灯罩上模具成型E标志。;.型号、规格、数量、位置与公告要求一致;.对于特殊产品侧标志灯技术要

27、求按相关规定执行,相关规定见附件。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18车辆尾部标志板对于国内销售的陕汽厢式车,其车辆尾部标志板的安装应参照陕汽车辆尾部标志板安装规范,且满足GB 259902010车辆尾部标志板 的要求。尾部标志板的生产单位家、型号和规格应符合陕汽本款车公告要求。目测、盒尺100%质量管理部19后防护装置.装置的最后端与车辆最后端的纵向水平距离400 mm;.装置的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最长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100mm;.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离地间隙 550mm;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离地间隙 450mm;.该装置的外表面应为红、白相间的醒目的条形油漆涂复层。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在车架边梁或车辆其他结构件上的安装和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不会因车辆正常行驶而松动。焊接件焊缝应保持焊接牢固,不得有开焊现象。螺纹连接件应扭紧牢固可靠,不得松动和缺失。其整体应具备有效的后下部防护功能。不得任意改变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其截面高度不得小于100mm。防护装置安装可靠、平整、无翘曲,不与其它部件干涉。.结构形式按Q/SQ 102060-2014和SQB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