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基于课程标准细化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会在分类的根底上,用写正字的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2.通过对数据进展简单的分析,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展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单的问题,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单元教学重点:1.初步经历的统计过程,学会收集数据的
2、方法调查法。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答复下列问题,同时能够进展简单的分析。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单元教学难点: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答复下列问题并进展简单的预测。在统计中开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2页例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能正确填写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2.会填写简单的单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问并答复简单的问题。3.体会分类的思想的方法,增强数据
3、分析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2.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答复下列问题,同时能够进展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第二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3页例2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明确统计的必要性,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会运用正字记录方法进展统计。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够读懂统计表3.能根据统计结果答复下列问题、发现问题,进展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
4、分析观念。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运用正字统计法,并能正确填写统计表。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展简单的预测。第三课时 练习课教学容:教材46页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简单的整理和分析数据。2.根据统计图答复下列问题并进展简单的分析3.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第二单元 表除法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能进
5、展平均分。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局部的名称。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会用画图、语言表达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4.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点: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除法运算意义的根底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2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8页例1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从不平均分到平均分的活动,形成认知
6、冲突。2.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在比照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3注重平均分结果的表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为什么要平均分以及平均分的含义。第 二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9页的例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含义。2关注平均分的过程,在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方法,进展方法的优化。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含义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难点:建立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第 三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10页的例题3教学目
7、标:1.重视平均分过程与方法,突出平均分的结果。2通过比拟两种不同情况的平均分活动,体会平均分这两种情况的不同,孕育了平均除包含除的意义感知。3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的活动中,学生能对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用语言描述,重视动作或图形表征到语言表征转化。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第 四课 时教学容:教材11-12页练习二教学目标:1.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2.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3.通过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练习,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教学难点:体
8、验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体验。第 五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13页例4除法教学目标:l.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渗透模型化思想。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第 六课 时教学容: 教材15-16页练习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
9、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应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 七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14页例5 认识除法的各局部名称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结合情境和操作,理解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的对应关系,掌握除法的各局部名称。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容的价值。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除法运算。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第 八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18页
10、例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求出除法算式的商的方法。2.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在3种思维模式的呈现比照中,优化出简便方法想乘算除。第 九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19页的例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建立整体认知,从情境中捕捉乘、除法相关问题,在算式中铺垫想乘算除。2. 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展一些比拟简单的除法计算。3.
1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口诀求商,了解用口诀求商的思路,掌握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十课时教学容:教材第23页例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知道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2.在比照中形成对除法计算的整体认知,渗透比照的学习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数量关系的分析联系平均分的方法,明确用除法解答的理由。第十一课时教学容:教材24-25页 练习五教学目标:1.稳固表除法的计算。 2.进一
12、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3.在情境中深化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乘除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二课时教学容:教材26-27页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六1.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2.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3、。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单元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能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识别轴对称图形。2.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图形的平移,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旋转。4.能够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5.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图形的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之美。单元教学重点: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单元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根本特征,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
14、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时安排:5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容:教材第29页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展空间观念。3.学生感受对称美并懂得欣赏对称美。自己设计图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根本特征。准确找出、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根本特征中完全重合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第二课时: 平移教学容:教材第30页例2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
15、会平移的特点。2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找出平移现象,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世界,提高数学应用意识。3.初步感知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感知平移现象。教学难点:能找出平移现象。第三课时: 旋转教学容:第31页例3教学目标:1学生从生活中例子中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学生的操作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感知旋转现象。教学难点:能找出旋转现象第四课时:剪一剪教学容:教材第32页例4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亲自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对称的
16、认识。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动手剪出连续的有规律的对称图案教学难点:能剪出旋转的对称图案。第五课时: 综合练习教材容:教材第3336页练习七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练习,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识别轴对称图形。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教学重点: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地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根据平移、旋转的特点,准确判断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教学难点: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识别轴对称图形。第四单元 表除法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
17、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能比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并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4.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入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单元教学重点:1.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容:
18、教材第38页的例题1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能利用知识的迁移进展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2.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预先感受方程思想。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愿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用7、8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用知识的迁移进展求商的计算。第二课时教学容:教材第39页的例题2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进一步形成用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构造。2初步体验除
19、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同时注意规律的渗透,更好的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正确熟练的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三课时教学容:教材40-41页练习八教学目标:1.进一步稳固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能较熟练地进展除法的求商。3.进一步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开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课时教学容:教材第42页的例3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2把除法扩展到连续量之中去,深化学生
20、对除法含义的理解。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与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类似知识相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第五课时教学容:教材4546页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把除法算式整理成表格。对乘法口诀更加熟悉,并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算式。2熟练地使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的思考问题
21、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技能。3通过练习,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联系的体会。教学重点:找出规律,把乘除法算式整理成表格。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法计算的技能。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4.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
22、细验算的良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单元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历,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47页例1 同级运算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的进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通过加减、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乘、除法。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课时教学容:教材第48页例2 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23、: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明确乘加、乘减以及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展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混合运算的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三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49页例3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展脱式计算。 2.借助多媒体课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
24、用运算顺序进展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50页-52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掌握没有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掌握没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掌握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4.学生能养成先分辨运算顺序,在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能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难点:能结合实际问
25、题理解并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第五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53页例4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实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根底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重视解题思路的独立思考与深入有效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交流习惯、探究精神。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6、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第六课时 教学容: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生深刻理解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对两步计算的顺序和方法的掌握。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梳理清晰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问题理解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课时教学容:教材第5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三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课件回忆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
27、问题。2.引导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展系统整理和复习。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会系统的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照等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2.通过操作、计算、比拟等活动,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展数学表达的能力。3.初步掌握试商的根本方法,并能比拟熟练地进展有余数除法的
28、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4.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和根本方法。单元教学重点:1.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单元教学难点: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 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容:例1及相关容。教学目标: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发现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初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
29、和余数。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第二课时教学容:例2及相关容。教学目标:1.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稳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拟、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历,开展抽象思维。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
30、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第三课时教学容:例3及相关容。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照等方式,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第四课时教学容:例4及相关容。教学目标:1.学生不再借助具体操作,能利用除法竖式,直接想乘法口诀寻找商。2.初步掌握试商的根本方法,并学会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的商是否正确。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第五课时教学容:例1例4复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