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2.91KB ,
资源ID:89979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979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docx

1、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课标要求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4.2)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3.4.3)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1.2.4)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讲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2.2.2) 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3.2.1)

2、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做到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3.3)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本单元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等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3、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财富的源泉,懂得勤劳在现时代的重大意义,懂得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等;引导学生懂得市场经济中法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知法、懂法的意识;引导学生懂得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应遵守的道德准则等。 第四课“走向小康” 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的目标以及“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的内容要求。其中“感受小康”的框题阐释了学生生活的变化,让学生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变化,从而体会小康生活的到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

4、步伐。“解读小康”则剖根究源,考察了“小康”二字的来源及其含义,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状况,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五课“财富之源” 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内容要求。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

5、热爱劳动,继承前人勤劳的美德。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框题“科技创造财富”,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阐述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天地。第四框题“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综合以上三个框题,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机制等,让一切能够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尽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 第六课“财富中的德与法” 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

6、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内容要求。本课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其中第一框题“合法致富,依法纳税”阐述了经济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纳税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守法的重要性。第二框题“富而思源,富而思进”阐述的是经济建设中的道德问题,力图结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遵守道德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框题“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主要针对我国国情,引导

7、学生认识到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生活作风的重大意义,特别是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浪费风提出了保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

8、,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实现公平需要坚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3学生情况分析 现代少年的特点是见识广,思维活跃,对社会事物比较热心和关注。由于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相当发达,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发展的信息。本单元的设计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本单元设计的内容正是学习想要了解的内容;二是本单元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的发展,了解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

9、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市场经济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于前者,学生已在七、八年级有关单元的学习有所了解,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已通过多种途径,有所认识。相对而言,后者的学习较为困难,教师可以以八年级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基础开展教学,如八年级下册市场考察单元教学中,学生初步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懂得市场经济中法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入本课的“市场经济中的德与法”的内容。 4教学建议 (1)关于 第四课“走向小康”。本课内容的设计遵循的是从直观向抽象、从感性向理性的逻辑。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观察社会、查找反映小康生活的资料获得直观感受,在

10、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考察“小康”概念的起源,进而反观我国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本单元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组织开展以“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朗诵或绘画展等形式的活动。 (2)关于第五课“财富之源”。本课注重说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财富的源泉后,引用大量事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认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通过查找大量的有关事实,认识到劳动、科学技术、自强不息精神等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3)第六课“财富中的德与法”。确立法制观

11、念是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问题也是当前社会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是需要教育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二者的重要性。建议组织开展题为“经济中法律的意义”“经济中道德的意义”的“研讨会”,让学生通过事实和证据论证二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5.教学时数:6课时第四课 走向小康【课标依据】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三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教材分析】第四课“走向小康” 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

12、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的目标以及“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的内容要求。其中“感受小康”的框题阐释了学生生活的变化,让学生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变化,从而体会小康生活的到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解读小康”则剖根究源,考察了“小康”二字的来源及其含义,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状况,认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解读小康”是本课教学重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含义是本课教学难点。【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很

13、大提高;另外,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新闻报刊的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小康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有限的,老师应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能力目标: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观察社会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初步了解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概念。【

14、教学准备】1教师学习“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知识;搜集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指导学生查找反映我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照片或其他文字资料,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看法,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学方法与媒体】 自主、合作探究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 感受小康 总第6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看图片,感受小康生活 1呈现一组反映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家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家

15、人的感受。 初步感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教学环节一:感受小康1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这个词就是“小康”。那么,什么是“小康”?我们来感受一下人们对小康生活的描述。 2. 教师呈现一组老百姓对小康生活的描述,学生了解老百姓眼中的小康生活。 (1)我家盖了三间瓦房,买了拖拉机,我过的就是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嘛! (2)我家买了一百多平米的新房,买了小轿车,我家算是小康了。 (3)我妈妈爸爸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我妈妈说我家的生活就算是小康生活了。 3.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反映小康生活的资料,或者自己家庭生活的状况,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为了让

16、学生从多角度感受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如(衣食住行)查找并展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就。 初步感受小康生活,了解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教学环节二:我眼中的小康1呈现本备课系统提供的多媒体资源我眼中的小康,让学生了解一些人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引发学生的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意见和看法,总结出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的内容。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康社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康社会的美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教学环节三:解读小康1教

17、师: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小康”一词,懂得了小康生活是一种衣食无忧、内心感到满足的生活状况。“小康”是否就是指“靓起来的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鼓起来的钱袋子”等等这些物质生活?“小康”一词是怎么来的?“小康”到底指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够全面地把握我们现在的状况,懂得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 2呈现对“小康”概念的各种表述,如“小康”一词的来源、包含的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等。学生讨论其意义,畅谈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美好。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小康词典可以供师生参考。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一篇阅读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小康”一词源自

18、哪里?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二篇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最早提出“小康”设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 从( )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A1979B2000C2003 D20085. 呈现教科书第27页中的第一篇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小康生活的状况:到2000年,我国国家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

19、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最后一段阅读资料,了解我国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第28页的阅读资料了解“全面小康”或更高层次的小康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小康词典进一步了解全面小康。 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以及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了解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我国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国政府是如何促进生产发展、实施强国富民政策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改革开放20多年来

20、,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代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等的小康总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要经历的基本过程。现在,我们懂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建设国家、改善人民生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可以请学生发表意见,说说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想。 总结升华【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初步感受小康生活,了解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通过环节二的教学,让学生从理论上

21、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以及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了解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我国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国政府是如何促进生产发展、实施强国富民政策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学生仍理解不透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等的小康,需要老师进一步列举事例讲解!第五课 财富之源【课标依据】三4.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三4.2知道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4.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教材分析】第五课“财富之源” 体现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内容要求。阐述了财富的源泉:财富来源于劳动,财富来源于创造,财富来源于科学技术等。第一框题“财富基于勤劳”,首先阐释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在现时代发扬光大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认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劳动仍然是一切财富的根本源泉,没有劳动,财富不会自动生成”的道理,激励学生热爱劳动,继承前

23、人勤劳的美德。第二框题“来自智慧与开拓”,阐释了智慧和开拓进取精神在现代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框题“科技创造财富”,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财富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阐述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出的意义,引导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自己的天地。第四框题“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综合以上三个框题,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小康建设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机制等,让一切能够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尽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

24、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第四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财富对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财富之源,懂得创造财富,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一方面感受到了财富的重要性,但他们又对如何创造财富缺乏深刻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受到享乐主义的影响,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他们不知道财富的来之不易,不愿意劳动,不懂得珍惜。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劳的习惯,培养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现代人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

25、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现代人必需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崇尚科学的精神。【能力】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知识】让学生知道勤劳、智慧与开拓、科技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条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理论准备:学习十六大、十七大有关财富来源及我国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2.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勤劳致富、科技致富、靠智慧与开拓致富的事例,准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学方法与媒体

26、】 漫画导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活动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三课时 财富基于勤劳和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 总第7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财富的来源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了解了小康社会的美好,懂得了财富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创造财富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教学环节一:认识财富之源1教师:现在社会上,现代社会最热的话题就是赚钱、发财。今天开始,我们就是要了解如何才能赚到钱。首先要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哪些赚钱的方法?怎样才能赚到钱?(学生自由发言)赚钱确实是一门学问,有人好像很容易就赚到钱,有人则也很难赚到钱。这

27、里有一些说法,我们看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呈现各种关于财富源泉的说法,让学生思考并说明理由。如下面的说法。 (1)劳动创造财富。 (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3)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科学管理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5)诚实的人格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6)思想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7)合作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深入了解创造财富的源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即每个组选择本组认为能够创造财富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组内成员分工查找有关资料,充分论证这一要素在创造财富中所起的作用。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个组的论述

28、最为有力。 本活动作为本课内容的引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哪些要素可以创造财富,影响财富创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财富的源泉,懂得在现代社会,各种创造财富的要素。同时为后面“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主题的学生做铺垫教学环节二: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1. 教师: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财富,但是劳动是财富生成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劳动,科学就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没有劳动,科学的管理便无用武之地;如果没有劳动,资金不会自行下蛋总而言之,劳动是获得财富的前提。 2.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9页的寓言故事,讨论其中所说的“财宝”指的是什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从而体会劳动的价值:富裕的农

29、民为什么不把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留给儿子,却要引导儿子学会劳动? 3. 教师:中华民族在古代就以勤劳而著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因为具有勤劳的优秀品质而成为当地较为富有的人。 4.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阅读资料,感受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 5. 教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得到财富的途径的扩大,有人忘记了劳动的作用,甚至鄙视劳动。是否真的勤劳过时了,劳动无用呢? 6. 可以按照“教学活动设计”中的设计组织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是创造财富的最根本的源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财宝”,劳动比任何现成的财宝都要宝贵教学环

30、节三:财富来自智慧 1. 呈现教科书第31页的两篇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材料并讨论交流:这两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靠什么创造了财富?他们获得财富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2. 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点出活动的主题:确实,对于创造财富而言,智慧同样意义重大。在现代社会,智慧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光有勤劳还不够,还需要有创造财富的智慧。 懂得智慧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引导学会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财富,造福于人民教学环节四:财富来自开拓进取的精神 1. 呈现教科书第32页的关于温州人创业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讨论:温州人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2. 教师:可以看出,温州人既勤劳,又具

31、有开拓精神。他们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打拼天下,在全世界找到立足之地。可见,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就事业、获得财富,必须具有这种敢想敢干、不断进取的精神。 3.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有关戴尔的资料,了解戴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懂得创造财富既需要勤劳,更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戴尔敢于抓住机遇、敢于创新的精神总结和开拓 看来,要获取财富首先得劳动,同时还要有智慧,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认识财富的源泉,懂得在现代社会,各种创造财富的要素。同时为后面“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主题的学生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是创造财富的最根本的源泉;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财宝”,劳动比任何现成的财宝都要宝贵,但是通过讲解后学生对劳动的意义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透彻,这也是下一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四课时 科技创造财富、开拓创造财富的源泉 总第8课时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从名言中获得启发 1教师写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了解:这句话是由谁提出来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学生自由交流。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创造财富的重大意义教学环节一:科学创造财富 1教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科学技术确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