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44.81KB ,
资源ID:896759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675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必修结论性语句.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必修结论性语句.docx

1、高中生物必修结论性语句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试验修订本.必修)绪 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2、。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

3、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

4、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

5、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

6、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7、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

8、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9、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61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

10、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66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

11、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

12、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13、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

14、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

15、、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9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都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92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9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94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

16、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95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9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97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选修本)绪论1、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产量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还有耕地的逐年减少等。从生物学角度看,粮食生产的过程实质上是作物进行

17、光合作用的过程 。2、大量施用化肥能够保证作物生长对N、P、K等营养元素的需要,从而使粮食增产,同时却又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3、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更多的作物也具有直接或间接固氮的本领,不仅可以提高这些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少施化肥,又减少了环境污染。4、培育作物新品种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杂交育种周期长、难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来培育新品种,可以将其他生物决定性状的遗传物质定向引入农作物中。5、生物工程的特点是利用生物资源的可再生性,在常温常压下生产产品,从而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并且减少环境污染。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

18、养和免疫6、K+ 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7、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8、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重吸收和K+的分泌,维持血钾和血钠含量的平衡。9、糖尿病人之所以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是因为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这样就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10、正常情况下,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1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是淋巴

19、细胞。12、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以后可以使病毒失去感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13、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14、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第二章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15、C4植物的叶片中,围绕着维管束是呈“花环型”的两圈细胞:里面的一圈是维管束鞘细胞,外面的一圈是一部分叶肉细胞。16、C4植物大大提高了固定CO2 的能力。在高温、光照

20、强烈和干旱的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气孔关闭。这时C4植物能够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则不能。17、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又可以使空气不断的流过叶面,有助于提供较多的C02,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18、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19、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并且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20、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以生物固氮为主的固氮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第三章 遗传与基因工程2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

21、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2、细胞质遗传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两个亲本杂交,后代性状都不会象细胞核遗传那样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原因是因为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能像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时随机地、不均等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3、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编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24、在真核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和基因所含的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数目是不同的,长度也有差别。25、真核细胞中,每一个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若干个外显子和内含子。26、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

22、等生物中,细胞染色体外能够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27、重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28、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29、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30、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他们都是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31、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32、

23、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33、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4、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35、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区室,如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36、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

24、的全部基因。37、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8、植物细胞只有脱离了植物体,在一定的外部因素的作用下,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由愈伤组织细胞发育分化出新的植物体。39、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的融合的过程。40、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41、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42、动物细胞融合最

25、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43、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制成“生物导弹”,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既消灭了癌细胞,又不会伤害健康细胞。第五章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44、当单个或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做菌落。45、每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46、一种病毒含有一种:DNA或RNA。核酸中贮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47、这些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就叫做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48、微生物的代谢异常旺盛,这是由于微生物的表面

26、积和体积的比很大,使它们能够迅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9、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50、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51、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成的酶。52、诱导酶的合成与调节,既保证了代谢的需要,又避免了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3、

27、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54、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55、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两种方式是同时存在,并且密切配合、协调起作用的。56、人们将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叫做发酵。57、环境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和氧。58、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生长。在最适温度生长范围内,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超过最适温度以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急剧下降,这是由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发生了不可逆的破坏。59

28、、每种微生物的最适pH不同。当超过最适pH范围以后,就会影响酶的活性,细胞膜的稳定性等,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 产生初级代谢产物时期是调整期;2. 细菌分裂最快的时期是对数期;细菌代谢最旺盛的时期是对数期;可以用来鉴定分析菌种生理特征的时期是对数期; 作为生产用菌种或科研材料的时期是对数期;3. 细菌数量最多的时期是稳定期; 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是稳定期; 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是稳定期; 芽孢产生的时期是稳定期;4. 细菌形态最多的时期是衰亡期;5. 生产上适时补充营养物质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主要次级如抗生素)的产量,常用方法是连续培养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添加新的培养基

29、,同时以同样的速度不断的放出老的培养基。 优点: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便于自动化管理。6.调整期生长速率等于零;对数期生长速率最大; 稳定期生长速率等于零;衰亡期生长速率小于零。 PH值逐渐降低。7.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保藏菌种,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8.当需要酵母菌和霉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到酵母菌和霉菌。9.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但不 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10.动物细胞融合最重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1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产生杂种植株 1

30、2.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生产人工种子、生产新品种、生产杀虫剂 ,紫草素是从愈上伤组织中提取的13.具膜小泡成为具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14 .获得一个杂种植株,要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15将植物细胞在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情况下,培育数小时。放射性3H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16某学者提供两瓶提取物,发现两瓶不同的物质中都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可能染色体和病毒 17各组生物膜中,成分与结构最相似的是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 18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向是附着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9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的充足的光照 20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21.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不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归纳 一、 绪论1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3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4 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作用,因而保持了生命的连续性5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是各物种既能保持基本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6 生物的体型、体色之所以与环境相似,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绝对没有任何超物质的因素在起作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