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80KB ,
资源ID:89622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622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关系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关系史.docx

1、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阶段特征】 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世界 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一、从 17 世纪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时期 此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 洲。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 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与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7 世纪下半期至 18 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欧洲国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欧洲列强之间为 争夺殖民霸权,而矛盾重重,英国因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 国力强盛, 因此先后打败了殖民强国荷兰和法国, 于 18 世纪 中期掌握了海上霸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218世纪末到 19 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欧美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伴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关系方面有三个方面矛盾也在发展, 第一,欧洲列强到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 加紧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掠夺,造成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 方从属于西方,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这个体 系中,亚非拉的广大地区是处在被支配,被掠夺的地位上, 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18 世纪末至 19世纪初的海地独立 运动,西属、葡属

3、拉美的独立斗争; 19 世纪中期出现的亚洲 革命风暴就是例子。第二,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 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其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产生了资本主 义进步势力与封建反动势力的大较量,导致了欧洲政治格局 的重大变化,法国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与神圣同盟的建 立,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表明欧洲反动势力在当时占有优势。 第三,这一阶段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进行了激烈的争 夺,先后爆发了 18 世纪末 19世纪初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 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为争夺巴尔干而爆发的克里木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以及 19 世纪 70年代的普法战争等,法俄 势力受到削弱,德国开始崛起。319世纪末至 20

4、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资 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由于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通过内战,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德 国和意大利通过统一,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较为全面地战胜 了封建势力,因此前一阶段较突出的资本主义进步势力与封 建反动势力间的矛盾不再是本阶段的主要矛盾。本阶段在国 际关系方面的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帝国主义国家加 紧侵略扩张, 世界被瓜分完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遭受的灾难更深更重。出现了大规模的 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拉丁 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等。第二,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资 本主义经济、 政

5、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英、法等国发展缓慢, 美、德、日等国经济发展迅速,这改变了它们之间力量的对 比,导致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重 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局势。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 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们之间不断地扩军 备战,战争危机加剧。 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局部战争, 1914 年终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争 霸战争。在整个这一时期,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 强大,一度成为“世界工场” ,所以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之 间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列强争霸的主要对手。二、从“一战”后至“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 此时,美国经济实

6、力大大增强,与之相反,欧洲主要国家却 因战争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和苏维埃俄国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在这 一历史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从欧洲向 它的两侧美国和俄国转移。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呈现出较为 复杂的局面。1“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第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 告了一种新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极大地威胁和冲击了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因而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新生的 苏俄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结果遭到失败。但德国的十 一月革命

7、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却先后失败。第二,帝国主 义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受“一战” 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斗争高涨,如中国的 五四运动, 朝鲜的“三一” 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等。这 些冲击了西方的殖民体系,一些国家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提高,殖民国家被迫改变统治策略,如英国被迫承认其自 治领的内政外交独立自主, 国联实行 “委任统治” 等。第三,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战败国与战胜国 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其中,英法争夺 欧洲霸权斗争激烈;美国妄图控制世界,欲与英国争夺

8、世界 霸权,但是由于双方实力均无明显优势, 最终相互妥协退让, 确立了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 整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矛盾, 资本主义世界在 20 年代出现 了和平发展的短暂局面。2进入 30 年代后,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 机,德、日、意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 略扩张,妄图建立“欧洲新秩序”和“大东亚新秩序” ,英、 法、美等国出于种种原因实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 的侵略扩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帝国主义 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美、英被迫加入世 界反法西斯斗争行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国际 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由此

9、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 势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其他矛盾从属于这一主要矛盾。 整个这一时期,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凭借强大的经济 实力,大搞金元外交,逐步参与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事务, 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作用,逐步代替英国 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三、“二战”后至今为第三时期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 变趋势。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从 1945年至 50年代末, 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 “二 战”给世界历史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欧洲中心地位的丧失 和整个旧殖民主义的衰落。美国在战争中

10、迅速膨胀起来的经 济军事实力,使垄断资产阶级急于谋求世界霸权,在经济上 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 地位;在政治上, 美国企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世界各国, 并企图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广全球扩张政策的工 具。为此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对欧洲 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并组成了北约政治军事集 团。与此同时, 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的范围, 东欧、 中国、 朝鲜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诞生。 1945 年华沙条约组织 的成立,结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2从 60年代至 70 年代,是两大阵营解体与三个世界格局出 现时期。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

11、, 社会主义阵营到 60 年代解 体。同时, 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裂, 形成了美国、 西欧、 日本三大经济中心。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 超级大国的称霸所代替,它们构成第一世界;亚非拉独立国 家形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殖、反霸 的斗争,构成了第三世界;美、苏两国各自盟国的独立自主 倾向进一步发展,它们既不同于超级大国,又不同于广大发 展中国家,处于两者中间,构成第二世界。中国属于第三世 界。3从 80年代至今,是两极格局趋向崩溃, 国际关系格局 “朝 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从 60 年代至 70年代的 10 年间, 世界多极化的局面已经出现,到了 80 年代和

12、90 年代初,多 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中,日本和西 欧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同美国的矛盾日益增 多,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与 此同时,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与指挥,要求独立自主,积极与西方发展关系。第三世界不断发展,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世界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 体,以美、苏为主的两极格局完全崩溃。当今世界正朝着多 极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问题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欧 洲格局或美苏争霸格局。急剧变化中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 本、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都在

13、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 时,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革命的巨大推动,各国 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存的关系日趋明显。这一切都说明,在 新的国际格局里,不会只有一个中心。【专题结构】一、英国霸权地位的兴衰:英国是老牌的殖民国家,在近代 史上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其霸权的兴衰经历了以下几个 阶段11618 世纪中期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时期。新航路开辟 以后,首先向海外发展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 到 16 世纪 末和 17 世纪初,荷兰、法国及英国也走上殖民扩张的舞台, 它们不但取代了西、 葡两国的地位, 而且互相争夺海上霸权, 最后取得胜利的是英国 ,1588 年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 “无

14、敌舰队”,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实力。在资产阶级革 命期间英国国会颁布航海条例 ,先后进行了三次英荷战 争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 结果,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英国从荷兰手中取得纽约殖民地。而且英国从此取得了海上 霸主地位。在“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政权刚一确立,英 国就开始了与法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长期斗争。战争波及世界 各地:在北美、非洲及印度。法国战败,在印度的势力被英 国排挤,在北美,英国夺取了法国整个圣劳伦斯河流域及密 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土地。至此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 强国。综上所述,从 16世纪末起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 荷兰、 法国,最终确立了殖民霸权地位。2 18世纪晚期至“

15、一战”前,殖民霸权地位发展和巩固阶 段。18 世纪晚期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壮大了英国经济实 力,为其霸权地位的稳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9 世纪初, 英国为了打击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野心,多次 纠集俄、普、奥等国组成反法同盟,最终打败了法国。在随 后的维也纳会议上,竭力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分割海 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 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19世纪中期,英法工业资本主义空前发展,为了同俄国争夺 奥斯曼帝国的商品市场,并使其成为其半殖民地,直接派兵 参加对俄作战,这场战争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木战 争)”,结果俄国战败,英法在土耳其和世界各地

16、的势力大大 加强。19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随着德国经济实力的壮大,霸权政 策的推行,英德矛盾日益激烈,英国放弃了长期实行的“光 荣孤立”政策,与法国、俄国结为三国协约,与以德国为核 心的三国同盟对抗。并在“一战”中打败了以德国为首的三 国同盟。3“一战”至“二战”结束,英国殖民霸权渐趋衰落。从经 济上来看,英国经济因大战而遭到惨重损失,债务剧增,工 商业呈现衰退现象。 从军事上来看, 战后英国在巴黎和会上, 根据它的欧洲“势力均衡”传统政策,不愿法国独霸欧洲,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想保持其海上霸权。 但在华盛顿会议上, 由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英国从此失去海上霸主 地位。从对殖民地的控

17、制来看,战后英国被迫允许爱尔兰南 部 26 郡脱离它的统治独立, 威斯敏斯特法承认自治领在内政 外交上都独立自主,同为大英帝国的平权成员。从以上情况 看来,英国的霸权地位在衰落。但它仍维持着殖民霸权,表 现在:第一,巴黎和会基本体现了英国的意志, 20 年代中期又与美国一起掌握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第二,美国想 通过控制国际联盟来插足欧洲事务,控制其他国家。但最终 结果国联的实权掌握在英法手中。30年代,英国推行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一直到 40 年代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最终取得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 “二战”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 国殖民体系瓦解。至此,

18、往日的“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 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壮大,其霸主地位确立。二、美国的扩张史1美国独立后到 19 世纪中期(内战前) 。19 世纪上半期美 国领土扩张以北美大陆扩张为主, 美国独立以后, 通过赎买、 武装颠覆或发动战争等手段, 大力进行领土扩张。 到 19 世纪 中期,美国领土已从大西洋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对拉丁美洲, 早在 19世纪 20 年代,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排斥 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反映出美国要统治整个美洲的野心。 219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美国内战中北方战胜南方,扫除 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再加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刺激与推 动,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装

19、上了双翅,对外扩张的野 心也随之壮大。对拉美, 19 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的口 号。 1898年,美国借口“解放”古巴挑起美西战争,从西班 牙手中夺取了波多黎各, 使古巴沦为自己的保护国。 在亚洲,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和关岛。 1899 年在中国推行“门 户开放”、“机会均等”的政策,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 20 世 纪初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在西半球建立霸权。这个阶段美国的扩张还是以拉美为主。3“一战”后至“二战” 。“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 “一 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 心。凭借其经济实力对外推行“金元外交” ,妄图支配世界各国。“金元外

20、交”首推拉丁美洲,其次为东亚,再次为欧 洲。这个政策可以看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霸权进入巩固期, 其侵略的触角进一步伸入亚洲与欧洲。在亚洲,美国加强了 对中国的渗透,同日本争夺势力范围的矛盾十分尖锐,导致 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在欧洲, 美国开始试图插手欧洲事务, 如倡议成立国际联盟、插手德国赔款问题等。进入 30 年代,美国因经济危机打击,为保住其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 对外宣布“中立”,实质是对法西斯侵略的 “绥靖” 政策。“二 战”中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贡献。4“二战”至今。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 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

21、事力量,垄 断了原子弹。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 黄金储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 并通过关贸总协定, 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在欧洲采取 “冷 战”,在亚洲赤裸裸发动侵略战争,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 霸权地位。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与抗争。 50 年代 开始,随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美国开始了与苏联争 霸的时期。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到 60、70 年代,帝国主义 阵营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 80 年代起日本与西欧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美国已不像以前那样 可以随意支配、影响西方盟国。这段时间美与苏的争霸互有得失,各有胜负。三、法国

22、对外关系史11718 世纪法国的殖民扩张。在北美建立“新法兰西” 和路易斯安那两个殖民地,在印度东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 殖民据点,殖民势力一度强大。 18 世纪,英、法双方既在欧 洲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结果英国侵占印度大片领 土,法国还丧失了加拿大和新法兰西,殖民势力荡然无存。 2 19纪初,拿破仑第一帝国崛起,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 界市场和霸权,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一度称霸欧洲大陆。 后在英俄普奥等国的联合进攻下,第一帝国覆亡,在维也纳 会议上受到制裁。 19 世纪中期,法国在非洲侵占阿尔及利亚, 在亚洲同英国一起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越 南,为争夺奥斯曼帝国与英国一起对俄作

23、战,即“克里米亚 战争”,法国的势力大大增长。 19 世纪 70年代,普法战争法 国战败,元气大伤,为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 20 世纪初加入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3“一战”后,法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力图恢复其在欧洲大 陆的霸主地位,表现在巴黎和会上竭力削弱德国,结果法国 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的开采权,与英国 瓜分德国在非洲和中东部分的殖民地。会后与英国一起操纵 国联, 一度掌握着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与比利时、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结成同盟,共同防御德国。战后初期法国赢回 了其昔日的霸主地位,但这是短暂的,随着德国鲁尔危机的 出现,法国丧失了其赔款问题的主权。4“二战”前后的

24、法国。 “二战”前,法国对外推行“绥靖” 政策,纵容法西斯扩张。 “二战”中遭到德国的进攻,北部 由德国占领,这是“绥靖”政策的恶果,在反法西斯联盟的 共同努力下,最终法国赢得了胜利。 “二战”后, 1949 年, 法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海外殖民地如阿尔及利亚等 地独立。【专题启示】 1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 我们在理解国际关系时,如果抓住主权国家、国家利益这一 基本点,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理解和认识近现代国际 关系的实质及其特殊性。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宗教、民族、集团关系等诸多方面。 其中,首要的是国际政治关系,而战争与和平

25、问题,始终是 国际政治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 基本的、最活跃的关系,它影响和制约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发 展变化。国际关系中的诸多内容是由国家之间的竞争、冲突 与合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竞争是国际关系中的最为普遍的 的基本状态。冲突的表现无所不在。合作只是国家利益在某 一时期的汇合,是在特定环境中一种暂时的协调。国际关系 中没有为合作而合作的,合作只是一种方式和手段,而且它 与冲突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2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根源。世界近现代史的几百年中, 国际格局几经大的变动。 自 19世纪以来, 国际政治格局大致 经历了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两 极格局)、

26、多极化趋势等阶段。每一阶段的国际体系都有各 自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国际关系体系的大 变化反映了国际关系中心舞台的转移。这一转移取决于生产 力的发展和变化。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实 力。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较量。实力的消长, 国家的兴衰不可避免,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随之 改变。3近现代重大的国际组织或集团的性质及其作用。在世界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国际组织和集 团。从反法同盟到神圣同盟,从三国同盟到三国协约,从国 际联盟到联合国,从北约组织到华约组织,从欧共体到亚太 经合组织,等等。从性质上看,既有政治的,又有军事的和 经济的,还有的具

27、有多重性质。这些国际组织和集团,对近 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近现代国际格局 或体系的演变起了重大作用。随着国际政治向多极化方向发 展,随着区域和地区的经济合作的频繁与深化,随着人类共 同关心的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等等的不断展现,各种国 际组织还将有增无减,并在国际事务上发挥日益明显的作 用,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重要的行为主体。4领袖人物对国际关系的个人影响。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 虽然推动国家间关系进程的归根到底有其物质的原因,但是 国家的意志又是通过各自的领袖人物体现出来的。所以在观 察国际关系史上各种风云变幻时,不能不注意领袖人物,尤 其是主要国家的领袖人物的性格、行为与影响

28、。在近代欧洲 国际关系史上,如果忽视了拿破仑、俾斯麦等人物的作用, 就无法全面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普法战争后欧洲国际关系 格局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史上,如果看不到斯大林、罗斯福 等人的影响, 就很难认识到 “二战” 后两极格局局面的出现。 在总的客观历史的框架中,正是这些领袖人物的性格与目的 决定了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政策走向,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决 定着某一时期世界政治的战争与和平。5欧洲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无论从国际关系体系 的变化,还是从国际政治中心舞台的转移的角度来看,今天 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政治格局, 追其根源, 是起源于欧洲国家。 近代欧洲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冲突;在 竞

29、争与冲突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家理论及有关学说,都为近 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进入 20 世纪,欧洲在 国际政治中“独领风骚”的时代结束。现在,欧洲虽然在国 际事务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日趋多极化的 世界中的一极。【重难点提示】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变(1) 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 期的总体特征是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1 652 1 674年,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18 世纪英法七年 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 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 18 世纪末

30、到 19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 1 8 1 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权。 1 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 败,丧失欧洲霸权。(3)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的总体 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 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规律,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 而加剧了。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 主要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断加剧。 19世纪 末到 20 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超过英国, 且将“大陆政策” 改 为“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

31、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20 世纪初,最终形成以德国为核 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 军备战,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4)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1919年一 1945 年的总体特征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 发展,继而 30 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战后英美围绕 国联、制海权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 等的制海权。英美矛盾成为战后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在 30 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 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 民英勇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32、。( 5)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二战”后的总体特征是从两 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的趋势发展。战 后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对抗。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更加明 显。世界经济发展面临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 矛盾南北矛盾日益尖锐。2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l)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 级革命、欧洲封建统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欧洲专 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维 也纳会议的决定和“神圣同盟” 、“四国同盟”的建立,不仅 恢复了被革命推翻的 <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 欧洲君主 的封建统治,而且企图从政治、军事外交来防止和镇压新的 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的历史出现了严重的倒退。同时,它 只顾大国利益,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在维也 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 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维也纳体系的 反动性决定了这一格局的短暂性。体系内部矛盾重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