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67KB ,
资源ID:89594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959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1、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学校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建人高复2019届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201910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诽谤斐然 赎罪渎职 空旷粗犷 绰约卓有成效B庠序佯攻 孝悌缔造 敲诈令人咋舌 少不更事亘古不变C寥廓谬误 摇曳哽咽 瞋目瞠目结舌 愀然悄无声息D兑现蜕变 枷锁袈裟 邮戳戮

2、力杀敌 烙印恪尽职守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飞来喜讯,不啻久旱逢甘霖,他的夙愿得以实现,这实在是天大的好事,若不是苍天的眷顾,又如何会有这绝佳契机?B泰姬陵,虽历经300多年的风雨,却依然像孩子的梦一般洁白无瑕,如月下的睡莲闪烁着微光,又似一块羊脂玉,晶荧剔透的光泽与蓝天相辉映,让人神魂颠倒。C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茶文化氛围的国家,也是对沏茶有着很多讲究的国家。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紫沙壶泡茶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选择。D这座崭新的移民城市,有没有形成一种推动城市发展的精神生产力?历经三十年的磨厉,“深圳精神”的内涵是否有所升华?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叶和阳

3、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的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C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D在秋季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中,李刚一马当先,把其他选手远远抛在后面,同学们都拍手称快,为他加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灾难性地震发生后,虽然东京陷入交通瘫痪,通讯不畅,但人员的避难和疏散过程并未造成伤亡和明显混乱。B据初步分析,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

4、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C针对此次海底严重的溢油事故,相关责任公司已着手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并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不再发生此类事件。D在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家竞争力角逐中,谁领先一步,谁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成为国际市场最大赢家。5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4分) 一篇历史题该怎么考的文章中举到这样一组对比材料: 日本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次日清战争(注:我们叫作甲午战争),20世纪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

5、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同样的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样出题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4分)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7结合语境,比较下面一组句子,说说哪一外句子表达得更加鲜明,为什么?(4分)情境:“焦点访谈”节目针对当前所发生的死亡惨重的矿难进行评论。三家国

6、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让人震惊,让人心痛,更让人对那些失职的领导深恶痛绝,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到底有没有得到落实?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的震动,人们指责那些失职的领导,我们也要反思我们的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

7、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

8、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甚

9、至,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郭沫若认为,屈原是看到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郢,才悲愤自杀的,是“殉国难”。我觉得这恐怕与实际情况有一点出入。屈原自沉是在郢都攻破之前好几年,时间不太对。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楚国朝廷中那些奸臣贼子不想让屈原活着,把他逼死的。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编织出一个谋杀故事,却没有具体证据。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前面说过的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正是祭祀

10、仪式的一部分。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改动) 8下列关于屈原“爱国诗人”身份界定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这是把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是以政治来框范文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的错误做法。B虽然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但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既然,此“国”非“爱国”之“国”,“爱国诗人”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C现代人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却忽略了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这一事实,走入了文化研究的误区。D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不以楚国为界,正是屈原超越国界的明证。屈原的确是一个爱国者,但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意

11、义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爱国者。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对屈原的分析与作者所持观点一致,所以在众多文学史中独独受到了作者的推崇。 B屈原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磨练,对于他成为第一个站在个性文学的高点上的诗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C屈原自沉汨罗江,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殉难说”还是“逼死说”都缺乏足够有力的史实支撑,因此,对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大可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 D老百姓在端午节以包粽子划龙舟这些方式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正和屈原以投江这样的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达成了一致。10海德格尔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

12、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生命。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屈原自沉行为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20分)一条望海的狗 汪逸芳 我们上岛的时候看见一只狗,一只毛色黑得像闪电的年轻的狗。它躲着我们走,紧紧地缩着身子往山墙上靠,眼睛里满是惊慌。狗怕人?怕到这种程度,好像很奇怪。陪我们参观的海署书记说:它怕人。真是怕人。因为岛上从来没有来过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是多少呢?充其量二三十个。这么些人能算得上多么?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哪一天不是睁开眼就能看见三五十个人?如今没有人的地方才稀奇。我们就是冲着这个到乡野寻趣。而这个落迦山还算是东海的一个大岛,有“地”有

13、绿化,还因为近陆地,条件相对比较好,偶尔会有人上岛来玩。狗应该不是第一次见生人,然而它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大的队伍,还是怕足了我们。书记带着我们参观了灯塔守护人的驻地,干净、整洁,房间里纤尘不染。如今电缆从海底过来,有了电,有了冰箱,还能电脑上网,但守塔人依然艰苦,这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他们是年年月月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孤独。时尚的网上生活叫做“挑战72小时极限”,再有什么“极地生存”一类的活动,是人在富足有余、富贵有闲的情况下与自己拧着走,试图看看人的承受能力有多大,查查与自然能够亲近的程度有多深。其实,我们的灯塔守护人才是真正在默默地挑战极限。成了家的丈夫早已不像刚结婚的时候“健谈”,那时候话

14、多,回来有热情,也总想着把新鲜事儿拿来讲,一旦把他能讲的讲完,他发现灯塔守护人肚里就这么点东西,年年月月守着一盏灯,当他把光明、把希望都分发给了航海者时,守塔人几近于把自己也点成了一盏闪闪发亮的但却是沉默寡言的灯:习惯不说话,习惯寂寞,习惯孤独,习惯一个人守护一个岛的很平淡却又很重要的工作。据说有一个灯塔看守人在孩子出生后回了一趟家,家里“老婆儿子热炕头”的生活让他十二分地依恋小家,老婆在他走的时候说,你把汪汪带上吧,让它陪你。于是小岛就多了一样活物:一只土狗。狗狗初来乍到不适应,发疯似地围着岩礁转圈发出恐怖的狂吠:一座岛开步走不到五分钟就走光了,荒芜苍凉,连飞鸟都不见,整座岛能够发出声音的除

15、了狗与涛声以外,只有他呼唤汪汪的声音。接下来便是周而复始的单调,慢慢的狗也习惯了,习惯于成为守塔人的一个影子,黄昏跟着爬上几十级楼梯去点灯,东方发白了又跟着主人去灭灯,久而久之,狗知道了主人的生活节奏,狗便成了主人的钟。每天到点了,狗会准时推进门来舔他露在被子外面的脚底板,麻酥酥的感觉就好接受了亲人抚摸,主人与狗有了一种默契,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愫。主人似乎觉得不再像从前那样孤独了,也有了倾诉的对象。可是这只成年的狗却像是受不了长久的寂寞与孤单,经常面海而坐,一坐大半天,若不是主人去呼唤,望海的狗就不知要望到几时才记得回家。主人说:“汪汪,是不是想陆地了,想隔壁的狗老婆?”然后他拍拍它的头:“起来

16、,回家吃饭吧。”汪汪懒洋洋地起立尾随主人回屋。第二天清晨照旧把主人舔醒。每当太阳与月亮交替15次,守塔人便到了回家的日子。每一次交接班,狗狗最兴奋,吠着跑上艇赖着不肯下来。主人把它轰上去说:汪汪,上去上去!我半个月就回来。汪汪极不情愿地一步一回头地上岛,泪光盈盈,好像在埋怨主人,为什么你可以回家我就不可以?汪汪的家在海的那一边。然而狗狗绝对是忠诚不二的,瘪嗒嗒地上了岸。直等到主人返程时,海轮的机器声嘭嘭地响起,狗狗便在岛上欢呼,一旦拢岸,狗狗狂奔着跳下甲板,又是舔又是蹭,与主人久别重逢似的狂喜。平淡的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地飘逝了。有一次,给养艇拢岸时怪诞地安静,码头上只有岛上的守护人。一眼望去,

17、这个熟悉了的小岛像一片漂在蓝色海面上的老叶,被海浪簇拥着,一下又一下,主人的心狂跳不安。“汪汪呢?”主人惴惴地问。“跳海了”守塔人补充说:“是的,汪汪跳海了!”狗狗跳海前一整日一整日地望海,不吃不喝不回头地守望大海。狗是会水的,跳下去也不难回头,但是狗狗并不回头,只是一味向外,向海中央游去。也许那便是希望吧。只是茫茫大海何处是尽头?没有几个浪头汪汪就下沉了,终于成为海鱼的腹中餐。主人哭了,哭得是那样伤心。是啊,他再也没了“自己的影子”,也没了每天早上的叫醒服务,还有那种痒酥酥的感觉当然还可以再养一只,但再养一只难道就能保证不跳海?经历了这样的故事一般人都不忍心。于是我们的灯塔守护人沉默得像一座

18、山。生活常常这样,当一个青年炼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守塔人,同时他也会失去很多。回到家便有非常多的不习惯:习惯了涛声就不习惯人声;习惯了寂寞便不习惯说话,习惯了孤独便不习惯与人交往。当然不说话不等于没有话,有很多时候是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憋了半个月的话,在岛上一个人说了千遍万遍,回到家时心里热乎乎眼里湿乎乎的,可一到嘴边却像锡遇到火似的快速化掉了。老婆埋怨说,你没有把你的嘴带回家,你回不回来一样,只不过眼前多了个晃来晃去的影子,你最要命的是一点不通人情世故,不仅不会说一句体己话,连见了父母儿子也不会说一句“好听”的。妻子数落丈夫只会把一个月的薪水全数“上缴”。进家门,她就像多了一个大儿子,连上街

19、都不会上,站在红绿灯前手忙脚乱,常常要妻儿带着过马路。天方夜谭吧?有人问。海署书记说:有些人真是这样的。上了陆地有很多不适应,我们署有一个就是在过马路时弄不清楚红灯绿灯而被车压死的。这话把我们的心拉着往下沉,什么叫荒凉,什么叫奉献?一切尽在不言中了。灯塔守护人的生活像一本天书,我们陆上人谁也不曾仔细翻阅过。所以依然不失神秘与浪漫。如今的灯塔守护人条件好起来了,人工灯变成了电子灯,有很多岛也像无人驾驶的车一样了,不再需要守护人。再往下,沿海的一些灯塔岛将要被开发成旅游点。沧海桑田几经变故,一百年前有谁会想到将来的某一天会消失一种职业:灯塔守护人!并且这个行业会异变为另一种用途,被当作一种文化保存

20、下来。据说美国新开发了一项灯塔旅游,也即是所有有想法的人都可以上网登记排队,轮着了上岛做三天灯塔守护人,享受一次难得的孤独,体验一次人为的浪漫。那一天当我们从岛上下来时,一路上我没有看见那条忧郁的狗,那条毛色像闪电的年轻的黑狗。我想,这条狗还能忧郁多久呢?(原载杭州日报西湖副刊有删节) 11、结合全文看,开篇两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4分) 12主人哭了,哭得那样伤心。请简析主人伤心的原因。(2分) 13品味划线句的语言,作简要赏析。(4分) 一眼望去,这个熟悉了的小岛像一片漂在蓝色海面上的老叶,被海浪簇拥着,一下又一下,主人的心狂跳不安。 14“我”的情感主要通过对人与物的细致描写、“我”的

21、心理活动来表现,请联系全文,概括“我”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4分) 15有人认为“灯塔守护人”是一个职业的坚守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生活的逃避者。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形象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与元九书(节选) 白居易 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

22、。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又自悲矣。 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 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

23、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矣! 又请为左右终言之。凡闻仆贺雨诗,众口籍籍,以为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有邓鲂者,见仆诗而喜,无何而鲂死。有唐衢者,见仆诗而泣,未几而衢死。其余即足下。足下又十年来困踬若此。呜呼!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耶?抑又不知天之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耶?不然,何有志于诗者不利若此之甚也! 然仆又

24、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至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策蹇步于利足之途;张空拳于战文之场。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贯,出交贤俊,入侍冕旒。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选自古代文论名篇详注,有删节) 注与元九书写于元和十年(815年),其时作者在江州司马任上。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岁谙声识韵 谙:熟悉,熟记 B见皆谓之工 工:巧妙 ,精巧C下以复吾平生之志 复:实现 D达官无半面之旧 旧:过去的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25、组是( ) A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及其所之既倦 B不相与者,号为沽名 求人可使报秦者 C上以广宸聪 挟飞仙以遨游D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自幼聪慧,十五六岁就立志苦学,后因勤学苦读而未老先衰。 B白居易既专注于科举考试,也酷爱写诗,他写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常常受到朋友的称赞。 C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救民疾苦、针砭时弊,得罪了权贵豪强,但是妻子儿女依然理解、支持他。 D白居易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了诗歌的社会功效和现实意义。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26、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20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4分)(2)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 (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 鸪 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玉瀣:美酒。黄庭:道家经典。元:同“原”。2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2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

27、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三)阅读下列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3在本章中,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说)(2分)24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什么要求?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蟹六跪而二螯,_,_。(荀子

28、劝学)(2)纵一苇之所如,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3)人非生而知之者,_?惑而不从师,_。(韩愈师说)(4)故国神游,_,早生华发。人间如梦,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_,安无倾。(论语选读)26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

29、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你愿意出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建人高复2019届第一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1B2A(B晶莹剔透,C紫砂壶,D磨砺)3D(A“纵令”在此是“即使”的意思,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合语境;B“浓重”在这里是形容“老校区”“旧时的氛围很浓很重”,合语境;C“不足为训”是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4D(A成分残缺,陷入局面;B“原因”与“引起”重复;C应是“预防再发生”)5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看

30、,日本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中国教师注重灌输知识(言之成理即可)6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主谓宾)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 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7比好。运用了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深恶痛绝”,双重否定“不得不”,使态度更加明确。8答案:D “屈原的确是一个爱国者”不当。9答案:A作者推崇的是“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10.答案:政治失意,造成了屈原的人生悲剧,却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对所处的环境与个体的政治命运无能为力,但他选择了投江这样一种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自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皈依。在这个意义上,自沉汨罗江是屈原作为生命句号的最好的方式。而这一方式的选择,更成就了诗人的伟大。11.(1)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探究欲望,自然地引起下文,使得行文曲折,富有波澜。读者对这条见到陌生人就紧缩身子靠墙走、满眼“惊恐”的狗产生了疑惑,经不住要探究这狗的来历和性情。(2)为后文埋下伏笔,使得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为文章最后一段再次写到“那条毛色像闪电的年轻的黑狗”埋下了伏笔,首尾照应。12.(1)哭狗:他再也没有了自己的影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